回覆列表
  • 1 # 成成說史

    西周建立之初實現封邦建國,把土地都分封給的有功之臣和自己的兄弟,然後這些諸侯王為了鞏固地盤,又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給兄弟姐妹親戚,總之只要有點關係都都可以得到土地,

    而當時西周是以禮儀為法制,大家都是互相尊敬,和睦相處,君主做該做的事情,臣子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當時的生活都是其樂融融,沒有發生什麼戰爭。

    都東周後期,由於社會思想的進步,大部分諸侯國已不滿足於現狀,楚國開始展露出蠻夷的本性,因為楚國最開始就是蠻夷之邦,到了春秋戰國前期,楚國的君主就開始到處攻打其他諸侯國,並從中獲取利益。

    由於楚國領土越來越大,一些世家貴族們開始對自己所封的土地不滿,都想得多更多的土地,人的慾望是無窮了,認為只有當上君王才有可能實現,於是就楚國就出現了許多弒君上位的王,比如楚武王熊通弒自己親侄子也就是兄長熊眴之子而上位的,楚成王熊惲弒其兄熊囏上位,楚靈王公子圍是弒其侄康王之子子員上位等等很多例子。

    一直到春秋戰國後期,楚國這種弒君上位現象才變少,主要是因為君主開始變聰明瞭,為了防止自己被殺,於是開始削弱世家貴族的勢力,對他們也有所防備了。

  • 2 # 滿月尋桂子

    不是前期,而是楚國立國以來弒君上位的王就很多。翻開《史記.楚世家第十》一看,就會嘆息:”我蠻夷也!”,弒君之事家常便飯。

    楚子熊繹開國,被周成王封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至第七代君為熊渠,這時為周夷王,周王室衰。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溢。”把他的長子、中子、少子皆立為王。這時其它諸侯可沒一個敢稱王的。及周厲王即位,暴虐,熊渠怕他來討伐,又把王號給去了。

    熊渠卒傳位中子熊摯紅,摯紅的弟弟熊延弒而代立,這是楚國第一個弒君上位的君主。熊延之後八十多年至蚡冒,蚡冒卒,蚡冒弟熊通弒蚡冒子而代立,是為武王。

    楚武王三十七年,請周王室尊楚,王室不聽。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早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今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自立為武王,是為楚武王,從此後,楚國君就稱王,而其它諸侯國此時沒人稱王。

    楚武王卒,子楚文王立,楚定都城為郢。楚文王卒,子杜敖立,杜敖五年欲殺其弟熊惲,熊惲奔隨國,與隨偷襲弒杜敖而代立,是為楚成王。成王惲即位施惠,結好諸侯,給周天子進貢,天子賜胙,曰: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於是楚地千里。

    楚成王在位四十六年,先立商臣為太子,後又想立子職廢商臣。商臣在師傅潘崇的謀劃下,以宮圍兵圍楚成王,楚成王說想吃個熊掌再死,未能如願,遂自絞殺。商臣代立,是為楚穆王,也等於弒君上位。

    楚穆王卒,子侶立。就是大名鼎鼎的楚莊王。莊王的故事多: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問鼎中原……篇幅有限,不一一陳述。

    莊王之後是共王,共王之後是康王。康王卒,子員立,是為郟敖。康王有寵弟四人:子圍、子比、子暫、棄疾。郟敖四年,病。子圍入宮問疾。絞殺郟敖及其子莫及平復。子圍立,是為楚靈王。

    這個楚靈王也是很有名的哦!他不自量力居然也搞諸侯會盟,還向周天子求鼎,滅陳伐蔡得罪眾諸侯國,殘暴好色貪遊樂。流連乾谿,百姓苦役。然後,子比、子皙、棄疾三公子會盟於鄧,殺靈王太子。子比自立為王,子皙為令尹。靈王聞太子死,自投於車下。他自知:眾怒不可犯。最後眾叛親離,獨自走入山中,飢餓不能起。一個叫申亥的人因靈王有恩於他的父親,把他揹回家中,靈王后來自縊於申亥家中。

    子比雖自立為王,但他不知靈王已死,日夜驚懼。乙卯夜,棄疾使船人從江上走呼曰:靈王至矣!子比、子皙遂自殺!

    棄疾即位為王,是為楚平王。平王以詐弒兩王而自立,恐華人諸候叛之,乃施惠百姓,復陳、蔡之地而立其後如故,歸鄭之地,存恤國中,修政教。

    看到這一段夠亂的哦!其實都是楚共王的幾個兒子一個弒一個。共王嫡子,有寵子五人,不知選誰,最後祭神,請神決之。祭神之前,共王與巴姬偷偷地在屋裡埋了一塊璧。康王跨過璧,靈王子圍是胳膊肘挨著璧,子比、子暫離璧很遠,而平王棄疾當時年幼,是人抱進去跪拜,剛過壓著璧。後來康王得立,其子失之。圍為靈王,及身而弒。子比為王十餘日,子暫不得立,又俱誅。四子皆絕無後。唯棄疾後立為平王,竟續楚祀,如其神符。

    後來楚平王重用奸臣費無忌,致武子胥奔吳,隨吳伐楚,鞭屍楚平王,與此題無關,今日不表。

  • 3 # 欲雲談史論今

    弒君篡位,在周代各諸侯國都有,史書記載周時最早的弒君篡位之事應該是發生在魯國。

    《國語·周語上》記載,魯武公於公元前817年帶兩位兒子姬括與姬戲前去朝覲周宣王,結果周宣王更喜歡年齡更小一些的姬戲,於是命令魯武公要立姬戲為世子。魯武公不得不從命,他死後姬戲當上了魯國國君,是為魯懿公。然而,被強行剝奪了繼承資格的姬括並不甘心,公元前807年弒君篡位,奪回了魯國君位。姬括此舉,當然導致了周宣王的不滿。公元前796年,宣王出兵魯國,殺死了篡位的姬括,該立魯孝公姬稱為魯國國君。

    《國語》中之所以記下此事,是因為這是周代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違背宗法制原則該立國君之事,導致的後果卻是極為悲慘。從此以後,天下各諸侯國都開始出現效尤的行為:晉國晉殤叔在晉穆侯死後,就自立為君,法定繼承人姬仇被迫外逃;衛國衛武公殺太子共伯姬餘自立為君,……。所有這一切的源頭,當時的史家認為都是周宣王帶了一個壞頭造成。

    因此,所謂弒君篡位,並不是楚人獨有的現象。

    再來談楚國的弒君篡位現象。

    首先澄清一點,《史記·楚世家》記載,楚國曆史上第一次弒君篡位是在熊渠時代,也就是周厲王時期:“熊渠卒,子熊摯紅立。摯紅卒,其弟弒而代立,曰熊延。”這一記載是不準確的。《史記正義》為此訂正:“熊渠嫡嗣曰熊摯,有惡疾,不得為後,別居於夔,為楚附庸,後王命曰夔子也。”

    這一說法,也可從《左傳·僖公二十六年》的記載得到證實:夔子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讓之,對曰:“我先王熊摯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竄於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可見,熊摯是因為身有惡疾才被迫放棄了繼位資格,並不是被熊延所殺。

    因此,楚國第一次出現弒君篡位行為是在公元前741年,楚武王殺蚡冒之子而自立為君。

    楚國這次弒君篡位,也是在周宣王立姬戲之後,可見周宣王改變成法對天下諸侯國的影響有多大。

    然而,雖然楚國出現第一次弒君篡位是深受周王國風氣影響,但是楚國的弒君篡位頻率又明顯多於其他諸侯國。

    楚武王之後,楚成王的君位就是殺死其兄莊敖奪來,楚成王又被其子商臣殺死;楚靈王殺其侄奪得王位,楚靈王弟棄疾又以詐弒兩君篡位;……。

    楚國出現這種弒君篡位風氣的原因又何在?

    其一,楚國自熊渠時就隱約出現了放棄周禮而自立的苗頭,楚國思想文化開始滲透入藐視宗法制的基因。因此,熊渠自大地宣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楚人這種打破周王國傳統君臣枷鎖之舉,解除了楚國在後續發展的桎梏,使得楚國在春秋期間能毫無顧忌地吞併其它諸侯國,迅速成為春秋第一大諸侯國。但是,打破這種等級森嚴的禮儀傳統,也為楚國內部的內亂埋下了禍根:楚人更加崇尚“勝者為王”,而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二,楚國雖然藐視宗法制,但卻又未能徹底根除宗法制之弊端。楚國地處南陽盆地一隅,天高皇帝遠,周邊諸侯國林立,生存環境惡劣。為了能夠生存,楚人必須得緊密團結在一起,一致對外才能戰勝強敵。因而,楚國行政體制內,大多是楚王宗親,形成了諸多擁有龐大勢力的宗族派系。這些宗族派系之間彼此鬥爭,其結果就是透過扶持不同的楚王以謀求政治上的利益。

    典型例子,就是楚成王的弒兄篡位。在楚成王弒兄的當年,他最大不過八歲,他的同母哥哥莊敖也不過九歲。

    兩位八九歲的小孩,又怎麼能主導這麼慘烈的鬥爭?

    特別是楚成王還成功地說服隨國聯手,合力襲殺哥哥羋囏,這種高難度的計劃,根本就不是一個八歲小孩所能完成的。以隨國的實力和地位,寧願得罪強大的楚王去幫助流亡在外的楚成王,不具備相當強大的政治手腕是做不到的。所以,《史記•楚世家》所記載下的兄弟奪位,實際上是楚國各方實力派大臣操縱兩兄弟的權力之爭,羋囏和羋惲不過是兩個傀儡而已。

    所以,未能根除宗法制下分權勢力對中央集權掣肘的負面影響,才是楚國頻繁出現弒君篡位現象的根因。 直白地說,就是沒能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合法繼承製度,使得楚國的能者只能透過叢林法則來競爭上位了。

  • 4 # 悠悠披薩

    弒君是因為上位者能力不足。上升通道不平等造成的。儒家認為這是十惡不赦之首,因為會影響內部穩定,所以推崇周禮嫡長子繼承製。楚國是商朝時代就有的方國,繼承方面和商類似,戰國以前的楚國得益於這種制度,保持了王是內部最強者,弱王就會被弒。所以前期的楚國像開了掛,春秋後期到戰國,楚國上層已經開始玩周禮,被人打的屁股尿流,居然被吳國滅國,擺明了大量貴族在看楚王的笑話。集權國家還是共和制最好,誰有能力誰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康熙年間人物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