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風93814281

    謝邀,蘇聯和美國的航母發展道路不同的原因要往前追溯。美國是從英國的殖民地獨立而來,最早的居民也是以英裔居多,在軍事上不可避免帶有英華人的影響,再加上美國東西橫跨兩洋,因此美華人一直比較重視海軍建設,還誕生了海權論鼻祖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上校。雖然世界上第一艘航母誕生於英國,是1915年的改裝航母暴怒號,而世界上最早的全直通航母百眼巨人號也是英華人制造的,在1917年下水;而世界上第一艘現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是日本的輕空母鳳翔號,於1921年下水,1922年服役;而美軍在1922年也下水了第一艘改裝航母。因此美華人可以說是最早一批重視航母和海軍航空兵建設的國家。截止到目前,美國是世界上建造和使用航母作戰最多的國家,也因此積累了最豐富的使用經驗,從這個角度來說,凡是建造和使用航母,參考美國的經驗不失為一種快捷的方法。而美國在役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確實是目前現代航母最佳的範本。其使用觀念和技術路線客觀地說確實超過其他國家。

    反觀蘇聯,其航母建造命運多戧。首先蘇聯脫胎於俄國,一直是堅持大陸軍思想。海軍的基本任務是配合陸軍,從彼得一世建立俄國海軍之初,這一基本任務就開始存在。這一傳統思想對於俄國海軍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海軍配合陸軍作戰,主要是出於俄國不斷對外擴張的需要,即在陸軍向外侵略,攻打要塞時,海軍或從海上封鎖活動或在海上配合陸軍的進攻。在將近2個世紀的時間裡,俄國海軍基本延續著這種與陸軍配合的模式。而蘇聯海軍同樣繼承了這一傳統,從開始的那一天就以陸軍助手的形式出現。海軍的主要任務就被定義為主要保證陸軍作戰瀕海側翼的安全,保衛沿海的城市和要塞,保證瀕海海上交通線暢通。雖然在1877-1904年,俄國海軍大力發展,也花大錢買新艦,但對海軍事物卻是一知半解。這樣到了19世紀末期,俄羅斯海軍實質是一支近岸的防禦力量。演習通常都是假想一個強敵封鎖了俄國海岸,主要考慮是突破封鎖或是給予敵艦以打擊。波羅的海和黑海被認為是重要地區,而白海則不予考慮。在這一思想前提下,1877-1878年對土耳其的戰爭,顯得十分消極,利用一切武器-海岸炮臺、水雷、早期的魚雷艇,進行了一場不折不扣的消耗戰。由於這種思想,這一時期俄國海軍建設重點之一就是魚雷艇,在19世紀80年代,俄國建造了多達120艘的魚雷艇,成為全世界魚雷艇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在馬漢理論的影響下,俄國差不多與美國同時決定建立遠洋海軍。但由於工業基礎太差,進展速度遠遠不能和美國相比。這期間俄羅斯海軍還建造了破冰船和佈雷艦。

    由於軍隊傳統和工業實力的原因,俄國始終沒有成為世界一流的海軍強國,尤其是在日俄戰爭期間,1904年,日本海軍先透過突擊旅順港、封鎖旅順港、黃海海戰等行動基本消滅了俄國太平洋艦隊。1904年6月20日,由於俄國太平洋艦隊的拙劣表現與困守旅順的窘境,沙皇尼古拉二世決定派遣俄羅斯歐洲地區的波羅的海艦隊前來援救,將原太平洋艦隊改稱為第一太平洋艦隊,而賦予東援艦隊為第二太平洋艦隊,並命羅傑斯特文斯基為第二太平洋艦隊的司令官。1905年5月27日-28日爆發了對馬海戰,由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指揮的聯合艦隊對陣俄國海軍中將羅傑斯特文斯基指揮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戰役以日方大獲全勝而告終,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三分之二的艦隻被摧毀,幾乎全軍覆沒,而日方僅損失三艘魚雷艇。這是海戰史上損失最為懸殊的海戰之一。日本聯合艦隊使用丁字戰法殲滅俄國太平洋艦隊。自此,俄國海軍除剩下巡弋內陸深處的黑海的一支防衛艦隊黑海艦隊之外,幾乎全軍覆沒。從此沙俄海軍一蹶不振。直至一戰十月革命開始之時也沒恢復過來。

    蘇聯建立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入侵蘇聯,也不過只有二十來年的時間,蘇聯並未在這二十來年間得到喘息,並著力發展自己的海軍。建國之初,蘇聯遭到西方列強的全面封鎖,沒有力量建立自己的海軍,而是以恢復國家經濟為主。到二戰時期的蘇聯海軍擁有四個艦隊:紅旗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還有5個區艦隊:北太平洋區艦隊、紅旗阿穆爾河區艦隊、裡海區艦隊、多瑙河區艦隊和平斯克區艦隊。裝備各型主要作戰艦艇276艘,其中戰列艦3艘、巡洋艦8艘、驅逐領艦7艘、驅逐艦52艘、潛艇218艘。護衛艦22艘、淺水重炮艦21艘、炮艦5艘、佈雷艦18艘、佈網艦4艘、掃雷艦80艘、快艇477艘(其中魚雷艇269艘、裝甲艇近百艘、獵潛艇77艘、掃雷艇53艘、護衛艇18艘)。雖然艦艇數量不少,但大都是小型艦艇,所以總排水量只有十萬噸左右。同時可以看到,當時蘇聯沒有一艘航母。20世紀20年代起,鑑於當時航母熱正在興起,蘇聯也想擁有第一艘航空母艦,計劃將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內戰而未能完工“伊茲梅爾”號戰列巡洋艦改裝成航母。但由於當時蘇聯剛剛經歷了一戰和內戰,在資金和技術上都無法滿足改裝要求,改裝計劃不得不在1926年3月16日終止,“伊茲梅爾”號也在1931年被拆解。

    蘇聯海軍建設還極大受到領導人喜好的影響。蘇聯利用重工業大發展的時機也建立了很多軍工廠,專門致力於海軍以及艦船的建設。總的來說,蘇聯的科學家們任務繁重,甚至還出現了行政命令干預生產導致事故發生。30年代中期,斯大林提出大艦隊計劃,力求建立一支以戰列、重巡洋艦為主力,並得到航母掩護的均衡艦隊,作為蘇聯發展遠洋海軍的首次嘗試。1939年起,迫於德國不斷擴張的壓力,蘇聯海軍計劃建造2艘航母,並將這一專案命名為“第71號工程”。1940年航母確定選用第2套設計方案,可就在設計方案進入技術審查階段時蘇德戰爭爆發,計劃不得不終止。1943年衛國戰爭局勢明朗後,庫茲涅佐夫曾建議蘇聯建造2艘航空母艦,這一專案被稱為“第72號工程”,但同樣由於其他人員的反對而沒能實現。戰後斯大林仍然想要建設一支均衡發展的紅海軍,但在他去世前,蘇聯造船工業只來得級完成14艘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另外1945年蘇聯衛國戰爭勝利後曾有人提議,可在2艘未完工的“喀琅施塔得”級戰列巡洋艦基礎上改造航空母艦,但遭到了否決。由此可見,斯大林對於大艦巨炮有特殊的喜愛,而對於航空母艦則缺乏必要的敏感和興趣。冷戰時期赫魯曉夫不僅對發展建造航母毫無興趣,還把航母稱為“海上活靶子”和“浮動鐵棺材”,堅持導彈制勝,大力發展彈道導彈。當時的蘇聯海軍總司令庫茲涅佐夫卻是發展航母的堅定支持者,還因此與赫魯曉夫發生了巨大沖突,導致其在1955年底被赫魯曉夫解除了海軍總司令的職務,並把他的軍銜由海軍元帥直接降級為海軍中將,導致一代名將的航母之夢被徹底終結。赫魯曉夫迷信核武器與導彈,蘇聯海軍建設不得不以核動力潛艇和潛射導彈的發展為核心,基本放棄了航空母艦。

    接替庫茲涅佐夫的戈爾什科夫也是航母的堅決擁護者,但是他採用了迂迴的策略。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讓赫魯曉夫看到了擁有航母重要性。戈爾什科夫乘機向赫魯曉夫提出航母建造計劃,最終赫魯曉夫同意了戈爾什科夫的計劃。於是在1967年,蘇聯海軍的第一艘航母莫斯科號終於誕生,但是莫斯科號航母非驢非馬,猶如鳥中的蝙蝠,僅能搭載直升機,類似於現在的兩棲攻擊艦,並不是一條真正的航母。後來蘇聯又建造了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基輔級,主要搭載雅克-38垂直起降戰鬥機和反潛直升機,這型航母被蘇聯稱為重型載機巡洋艦,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航母。但也是由於這代航母的出現,使得蘇聯海軍能夠在四大洋與北約分庭抗禮的大型水面艦艇。

    直到20世紀80年代,蘇聯人終於意識到搭載常規艦載固定翼戰鬥機的航空母艦才是現代海戰的核心,尤其在核均勢條件下,航空母艦不僅不是“海上活靶子”和“浮動鐵棺材”,反而是大國國力象徵和軍事威懾的利器。但是由於無法制造可靠的蒸汽彈射器,設計了“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它將英國首創的“滑躍式”起飛方式與自己氣動效能優異的蘇-27戰鬥機相結合,在犧牲飛機作戰效能的情況下,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大型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的服役使世界海軍中首次出現了滑躍起飛、攔阻降落這一新穎的航母起降方式。“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自身防禦火力超過了美國“尼米茲”級航母。一般來說,航母僅配備少量的防禦自衛武器,防禦任務主要靠航母編隊的驅護艦和航母上的艦載機來擔負。可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除艦載機外,還擁有大量的武器裝備,其戰鬥力比普通巡洋艦都強。造成這一情況的根本原因還是由於蘇聯海軍對現代海戰的體系化作戰理解不深,片面強調單艦作戰能力而導致。表面上看,一艘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相當於一支小型的美國航母編隊,但實際上,一艘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作戰效能遠遠低於一艘美國常規動力的小鷹級航母,更不用說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編隊了。

    從根本來說,還是美蘇兩國對航母戰術運用的不一致導致的。美國的海戰是以航母編隊為核心,實施打擊,以摧毀對手海上力量,取得海空控制權為目標。而蘇聯是以戰略核潛艇為核心,以發射海基戰略核導彈為手段,對敵進行核威懾為目標,其他所有海上力量的存在都是為掩護和確保戰略核潛艇安全和海基戰略核導彈發射。但是當蘇聯意識到在核均勢條件下,核大戰不可能爆發,低烈度高技術有限戰爭才是現代戰爭的常態時,它的航母發展形態自然會像美國看齊。只是由於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技術的不過關,它的航母不得不選擇類似庫茲涅佐夫級這樣滑躍起飛、攔阻降落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當今社會中,有沒有真正的男女純潔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