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雀道人
-
2 # zhuzhiyan614
提問者,對《天工開物》並不瞭解,也不清楚《天工開物》的傳承情況!
首先《天工開物》是中國一部偉大的作品,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18篇。並附有123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被稱為"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
但需要說明的是,它是一部技術經驗總結,書中記載的中國千百年來在農業工藝方面的技術積累,而不是創新發明,換過一句話來說,沒有《天工開物》,這些經驗技術仍然廣泛使用。《天》之前如此,《天》之後也如此。以其中的紡織為例,《天》並沒有發明一種新的布料,也沒有發明一種新的紡織生產工具。
其次,正因為是中國的農業工藝的記載總結,並沒有新的技術,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對國內而言沒有什麼"核心技術",對中國農民或技術工人來說,這些記載都是他們日常使用的。但在資訊溝通並不發達的世界其他地方的國家而言,《天工開物》所描述的技術,是嶄新的,是具有指導性的。這直接導致了《天》"牆內開花牆外香”,獲得其他國家高度讚譽。
《天》作為系統介紹中國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對日本和西方有著重要的學習參考價值。
《天工開物》作為一部科技作品,在清朝時,除了政治敏感的詞語之外,並沒有被毀滅,其記載的技術經驗在《天》之前,及之後沒有任何失傳和毀滅,相反得到一定的推廣,日本及歐洲獲取《天》
的途徑大機率是在清朝時期,沒有任何資料可以證明日本及歐洲是在1637到1644年獲取的。
清朝在主觀上其實沒有打壓《天工開物》,《古今圖書整合》也大量引用了《天工開物》的資料。《四庫全書》全書因為經、史、子、集的原因沒有引用。中國的文化裡一直重視"道"而輕"技"自古皆然。墨家學派的發明以及張衡的地動儀終究消失在人們的思維裡。
所以宋應星更重要的意義是在時代背景下凸現了宋應星的前瞻思想!
-
3 # 高分子複合雲材料
促進漢人社會發展想幹嘛?把他們趕回黑龍江深山老林子裡啃樹根嗎?這就是以小御大,他們千方百計削弱強大的主體民族,以維持他們的統治
-
4 # 遠處吹來陣風
再讓地攤網文翻來覆去傳播謠言,天工開物真的會被不熟悉歷史的網友認為確實被禁燬過。事實上天工開物在有清一代從來沒有被官方禁燬過,天工開物第一版在1637年由宋應星的好友塗紹火奎刊印出版稱之為塗本,順治初年書商楊素卿認為有利可圖,重新排版發行稱之為楊本,你總不會認為順治是大明皇帝吧?塗本以及楊本均在民間通行,直到乾隆年間朝廷編撰四庫全書,經人舉報天工開物書內有北虜等不敬之詞,作者宋應星之兄宋應升又是抗清而死,所以最終對天工開物的態度就是無視,不收錄進四庫也不定為禁燬。天工開物在有清一代實際比較尷尬,全書內容重點是各生產工藝生活領域的經驗總結,實際生產領域中的工匠講的是言傳身教口口相傳,工匠社會地位低微普遍文盲,既看不懂書上的文字,也更不可能學以致用。而認字識文的文化人窮首皓經於科舉的四書五經中,天工開物這類生產經驗總結對於他們完全屬於奇技淫巧,是絕不屑專研這類圖書,官方的無視態度,再加民間又不適用,再以後也沒人會像楊素卿一樣有興趣刊印出版天工開物,久而久之便籍沒無聞了,天工開物也就只能在引用他文獻內容的古今圖書整合和授時通考以及部分縣誌裡存在。再回首看這類古代科技書,成書的緣由也大都因為作者科舉或者宦場的落魄。就拿大明來說天工開物也是因為宋應星五次科考失利,1634年在當縣學教諭時寫成,李時珍三次科舉失利灰心喪意下不再參加科考專心著書才有了本草綱目,徐霞客因為其高祖徐經牽涉唐寅科考舞弊案被剝奪仕籍終身不得科舉,家學之下對科考了無興趣,遊覽各地山河才有了徐霞客遊記,徐光啟宦場被排擠,所以才在家鄉松江府歸隱時寫成農政全書。最後補一句,女真和通古斯不是一回事,用這標題和你的認識和文化程度也是搭配。
-
5 # 看不見的角落
事實上,清朝並沒有毀掉《天工開物》,不要沒事就給人扣個帽子。
先說說《天工開物》的意義,並非是什麼領先時代的了不得的技術,僅是對古代中國技術的一個大彙總。宋應星的主要身份依舊是文人士子,並非是科學家。
宋應星
在清朝,宋應星的身份有些尷尬。他哥宋應升是明朝的死忠分子,順治三年就自裁殉國了。他本人也不願意做清朝的官,一直隱居到康熙五年。至於為什麼不繼續隱居了,離世了唄。儘管如此,天工開物從未被禁過。
日本的楊版《天工開物》知道吧?它的那個版本,根據書中的用詞語氣,可以很明確地知道他是再版,於順治初年刊刻。最後一次刊刻,應該是雍正年間了。下面就是乾隆修四庫全書,《天工開物》沒上目錄,也就沒刊印過了。
到清末的時候,天工開物雖然在各地仍舊有收藏,但存在感已經很弱了。但要再次強調一個問題,天工開物從未被列為禁書,說滿清毀掉天工開物完全是無稽之談。
天工開物
那為什麼天工開物存在感會很弱呢?
1.上面說過,沒上四庫全書的目錄。
2.受眾面不廣。又不是膾炙人口的戲本小說、儒家科舉參考書。宋元明三代,大規模刊印過什麼技術類的書籍麼?別說清代,就是放到今天,也不見得家家戶戶有一本百科全書。
3.技術也是要更新迭代的,又不是基礎物理數學,定死了不能變。清代有自己的百科全書,和西方接觸的也比較頻繁,要真的兩百多年用同一本百科全書,那才真是笑話。
滿清
天工開物中有用的技術其實從未失傳過,清代有好幾撥技術類書籍有對天工開物的引用熱,直接大大方方的說引用自天工開物。尤其是同治九年刊刻的《格物中法》,直接給天工開物來了個整本復刻加註釋講解。你猜猜這些人被殺頭沒有?並沒有!這些書同樣能夠為民間和官方提供指導。
最多也就說,滿清弱化了宋應星的存在感。說禁燬其中的技術,他又不是傻子,吃飽飯大家安安穩穩在家躺著他不香麼?
說句實在話,滿清就是給下面每人手發一本《天工開物》又能怎麼樣?以儒家為指導思想的古代中國,註定和科學無緣。愚昧、落後的鍋,是幾千年欠的債,清朝真的不背。清末那個處境換哪個朝代來都一樣,那個時候真正需要的,是明朝時已經傳進來的《幾何原本》。
-
6 # 品茗談史
不知道提問者和一些回答者,有幾個看過《天工開物》?有誰瞭解這本書的內容?先看看下面幾個腦痴的回答。
白痴來提問,一些腦痴不懂還要無知的出來表演,什麼事就要牽扯到民族問題。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外國學者稱作"17世紀工藝百科全書"。什麼是工藝?就是指生產過程中利用各類生產工具對各種原材料、半成品進行加工或處理,最終使之成為成品的方法與過程。
書中記載的就是當時在農工業生產中的工藝流程,這對於當時中國來說,這些工藝流程都是所有農工業者早已熟悉掌握的技術,對於中國的工農業者幾乎沒有一點促進作用。
當這本書傳播到了生產落後的日本等國,他們如獲至寶,捧為天書,利用記載技術工藝來改革他們的生產技術,促進的工農業發展,起到了改天換地的作用,因此這本書在國外受到了高度的讚譽,奉為改變歷史的科學著作。
作者宋應星,著此書是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地總結,集各行各業技術之大成構成了一個系統完整的技術體系。其特點是圖文並茂,注重實際,重視實踐。
《天工開物》一書初版是在崇禎十年初版發行,第二版在清初順治年刊刻發行的。此後沒有再版。不過是清朝官修的康熙、雍正年間出版的《古今圖書整合》和乾隆年間的大型農書《授時通考》中引用了該書中的很多資料。清代著名科學家吳其的著作《滇南礦廠圖略》和《植物名實圖考》、岑毓英主編的《雲南通志·礦政》篇引證《天工開物》。
直到清末至民國初年,該書透過日本流傳回來,為了抹黑便借用他國的言論抨擊清朝不重視科技,打個最簡單比方,就是我們天天用筷子吃飯,還要別人來教我們怎麼用筷子嗎?
《天工開物》作為一部工農業的工藝技術著作,在清朝時期,除了幾個政治敏感的詞語之外,它又不是什麼政治書籍,為什麼要禁止?只要將帶有敏感部分重新刻板就ok了。
最重要的還是當時社會環境,當時真正的工作者們,有幾個是識字?讀書人有幾個從事勞動的?自從漢武帝聽從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後,中國文化中開始了“重道輕技”,這樣的書,讀書人不會去看,真正的工作者看不懂也不用看,出版商不是公益人士,也要賺錢養家餬口,沒有人看的書那個出版商願意出版?
為什麼總是一些人總是腦洞大開,不懂裝懂,為黑而黑,一張嘴卻漏出自己無知的口腔。
-
7 # 李大宇3
因為有了《天工開物》這本書籍 ,是明朝出使西方 ,這本寶貴的書傳到了歐洲 ,從而引起了西方的手工藝文藝復興 ,人類的現代文明都是從《天工開物》這本書及延伸出來的 ,而日本明治維新是從中國的《海國圖志》而衍生出來的 。
當然要說到這裡,其實西方文明也是從中國延伸出來的 ,具體一點就是從,老子西去化胡,我們中國是繼承了2儀生八卦 ,西方僅繼承兩儀,我稱之為西方是線性對立性思維,不是白即黑,不是正即是邪,西方的邏輯性思維強 ,也是這種文明才促使了現代文明 。
-
8 # 思維的起源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集體無意識的“淘汰科學的基因”。這種基因,始於文明初期,並在幾千年中持續地發揮作用。
如果沒有這次對宋應星和《天工開物》的有意識地宣傳,有誰會關注此人此書呢?這就是“淘汰科學的基因”在集體無意識中的體現。
根據心理學,意識總是沒有無意識強大,形象來說,就是“江山易改(意識)本性難移(無意識)。”所以,等到吹捧科學的潮流消退,“淘汰科學的基因”在集體無意識中又會大行其道,大家該迷信還是迷信。
科學,源於對事物的精確定義。並以各種定義互相間的客觀關係的描述,來形成科學理論體系。在文明初期,墨家曾經誕生過形式邏輯的萌芽。後來的歷史發展,“淘汰科學的基因”將其邊緣化。雖然墨家的文章還在那裡,幾千年來有人去有意識地發展它們嗎?沒有!只是在近代,西方形式邏輯的傳入後,人們才想起了這些久遠的知識,並僅僅以“我們祖上也有這些東西”來炫耀一下而已。有誰對比西方形式邏輯、並從墨家的學說中發展出一套現代墨家邏輯體系了嗎?沒有!
秦始皇的功績,人們耳熟能詳,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但是,在秦之後的幾千年裡,一些常見的長度單位,如寸、尺,丈,裡,等等,都沒有統一持續的換算關係。其他的如容量、重量等等也是混亂不堪。這些基本的度量衡,不僅是對物理、化學等現象進行精確測量的關鍵,也是進行精確製造的關鍵。在歷史上,有那個文人墨客,這些有知識的人,關注過度量衡的發展呢?
南北朝時期的祖聰之曾著有《綴術》五卷,後來不知所終。原因在《隋書》中有記載,“學官莫能究其深奧,故廢而不理”。中國古代含有科學成分的書籍,大都以這樣的方式散佚。學官不學無術,尸位素餐,真正的學術無法傳承。這種現象古已有之,仍在傳承!
所以,清朝只不過是繼承了傳統文化中的“淘汰科學的基因”的一個朝代而已。清朝根本沒有特意地去毀掉《天光開物》。因為書的內容,無關王朝正統,僅僅記錄的是底層勞動人民的工作知識。寫這本書的人,也就是有著業餘愛好的底層知識分子而已。
這就是傳統文化中的“淘汰科學的因素”對無數個科學萌芽的無數次漫不經心地忽略中的一次而已。
回覆列表
這本書在清朝時期還存在,要是毀掉,你還能看到?天工開物在當時屬於工部管理,這樣的人歸功於工部,這就好比你想讓文科生去幹物理去,你覺得可能嗎?現在要是還有類似於現代版本的天工開物,你認為後人會不會說為什麼二十一世紀這本書沒有得到發展,是不是我們在毀掉他?當時現代文科生和古代一樣,天下文人都去學習文科,理科沒分類,現代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