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孫皓暉的長篇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共三部,分為《大秦帝國之裂變》(51集)、《大秦帝國之縱橫》(43集)和《大秦帝國之崛起》(40集),三部總集數是134集。前不久我在電腦上網欣賞了,用了大概不到兩個月時間;假如是跟著電視臺的播出收看,估計至少得半年以上。央視百家講壇由華中師範大學劉興林教授主講的《大秦崛起》30講,我也欣賞到了尾集。看了如此多有關大秦的節目,除了看熱鬧之外,忽然想到,文學家和和學者們如此關注這個題材,應該是“另有所圖”吧?放在我泱泱中華正在勵精圖治的大背景裡猜想,其意義和價值應該就是以古為鏡,借古喻今,古為今用!既然如此,百姓的我何不也從“草根視角”來個思考探秘呢?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嘛……
崛起之路很漫長
早在西周孝王時,與其他受封的諸侯列國不一樣,秦在當初還僅僅是贏姓的一個部落,由於為天子養馬有功,孝王封賜土地,地名為秦,號曰“秦嬴”邑,從此開創了秦人由遊牧部落向國家形式逐步過渡的紀元。那是公元前900年,也有說是890年,到秦始皇統一的221年,即便按照900年的說法,也只有679年,比流行的700多年說法少了幾十年;如果加上秦二世和三世的15年,年頭倒是接近了,但也只能說約700年。
周代實行分封制,諸侯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均可稱為國(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而秦當時封地縱橫不足五十里,不夠級別,所以叫附庸。秦第一個受封的首領叫秦非子,傳到第六代的秦襄公時,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賜給歧以西地,加封諸侯,才正式稱國。後又經文、寧、武、德、宣諸公,秦的疆土不斷東移,到穆公繼位時,已佔有大半個關中。讓秦第一次成為強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就是這個秦穆公,作為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內修國政,外圖霸業,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開始了秦國的最初崛起。
但自穆公後秦的發展卻是起起伏伏的不夠順利,又經過270多年,也就是到了被稱為中興之主的秦獻公時代,才開始第二次復甦振興。獻公的繼任者是重用商鞅實行變法的贏渠梁秦孝公;孝公的兒子贏駟即位後,雖然報復商鞅將其車裂,但其實行的變法卻沒有廢除,而是堅持下去,這就為秦國的後續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秦國由小不點長成巨無霸,期間更替了38位君主,經歷了將近700年,時間足夠漫長的;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的振興和強大絕不是一蹴而就,或者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往往需要持之以恆的代代努力才行……
人才相助是關鍵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人才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大家就有了足夠的認識。但認識到並不等於能夠做到或者做好,在某種程度上說只有那些擁有遠大抱負的君主才會有所作為有所斬獲,比如秦穆公和他的“羊皮換賢”的故事。聽說來自晉國的兒媳陪嫁奴僕裡有個叫百里奚的是個人才,但此時已經逃到楚國去了。穆公故意用普通奴僕的價格即五張羊皮將其贖回來,隨即予以重用,封為左庶長;百里奚又推薦另外一個人才即自己的好友蹇叔,被封為右庶長,職位相當於丞相。秦穆公在位期間就這樣廣納賢士,大膽任用非本國的人才,開秦國任用客卿制度先河。這些人才為他成就霸業,起到了關鍵作用。
法家人物商鞅本來是衛華人,在魏國不被重視,當他得知秦孝公釋出“求賢令”後,“聞是令下”,西入秦國得到任用,擔任中庶子、大良造等重要職務。在國君的全力支援下商鞅先後兩次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方面進行了深刻的變法。新法令推行幾年後,秦國百姓家給人足,軍隊戰鬥力大大增強,國勢蒸蒸日上。
官至國相的範睢,也是來自魏國的異邦人才,得到秦昭王的賞識和重用,“遠交近攻”,“強公禁私”,上承孝公、商鞅變法圖強之志,下開秦皇、李斯統一帝業,是秦國曆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
嬴政時期的李斯也是楚華人,秦王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時,他上疏勸諫,這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他說,“……從前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方的戎請來由余,從東方請來百里奚,從宋國迎來蹇叔,任用從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任用了這五個人,兼併了二十國,稱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新法,移風易俗,國家富強,打敗楚、魏,擴地千里;秦惠王用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貴戚力量,蠶食諸侯,秦成帝業。這四代王都是由於任用客卿,對秦國做出了貢獻。如果他們也下令逐客,就沒有秦今日的強大。”始皇聽從勸諫取消逐客令,在“客卿”的幫助下終成統一大業。
堅持變革不動搖
秦國由於地處西北邊陲,生活習性與少數民族的戎狄接近,這便讓那些中原華夏國家有點瞧不起。早期更由於晉國這個鄰國很強大,不但阻隔了其與中原各國之間的聯絡,而且還經常欺負他,所以很長時間內,在別人眼裡秦國都是落後捱打的份兒,這就促使秦國的政治家們下決心透過變革改變現狀。
說起秦國改革,人們自然會想到“商鞅變法”,其實早在獻公時代秦國就實行初祖禾等變革了,那是公元前408年。所謂初租禾就是按照土地佔有者實際佔有的土地面積,徵收農作物實物稅。這項制度的實施,就在法律上承認了土地佔有者對所佔土地擁有所有權,使大批佔有私墾田地的地主和自耕農成為土地的合法主人,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改革收到成效。
“商鞅變法”當然是秦國的重頭戲,其變法有兩次,第一次是公元前356年,主要有一是頒佈法律,制定什伍連坐制度,輕罪用重刑。增加了連坐法;二是勵軍功,建立二十等軍功爵制;三是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特別獎勵墾荒;四是“以法治國”,要求國家官吏學法、明法,百姓學習法律者“以吏為師”;五是改法為律;六是輕罪重罰,不赦不宥;七是鼓勵告奸;八是用法律手段剝奪舊貴族特權;九是強化中央對地方的全面控制,剝奪舊貴族對地方政權的壟斷權;十是統一度量衡。第二次變法是公元前350年,主要有兩點:一是開阡陌封疆。國家承認地主和自耕農的土地私有權,在法律上公開允許土地買賣。二是普遍推行縣制。把秦國劃為41個縣,在未設縣的地方,把許多鄉、邑,聚合併成縣,共新建31縣。設縣令、縣丞,由國君任免。
當初為了把變法推開,商鞅讓人在城南門立了一根木頭,說誰把木頭搬到北門賞賜黃金五十斤,然後當場兌現,這就是有名的《徙木為信》故事。由於說話算數,商鞅的新法得到推行。後來孝公去世商鞅被害但變法並未廢除,因為新法適應秦國圖強,秦惠文王看得很明白。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一次變法。不僅推動了秦國社會的發展,而且推動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權制轉型,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有一支虎狼之師
秦軍是“虎狼之師”,在那個時期幾乎是公認的。秦國怎麼造就了這樣的軍隊呢?分析有以下因素:
一是地理環境。秦人作為當時地處邊疆地區的人群,靠近遊牧民族,也可以說是在這些遊牧民族的包圍中發展起來的,而遊牧民族基本都是一天打到晚,這個對秦國的影響比較大,所以耳濡目染就形成了這種崇尚武力的民族精神。
二是政策制度。當年商鞅的兩次變法,都有針對軍隊的改革,頒發法律,制定連坐法,輕罪用重刑和獎勵軍功,禁止私鬥;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級制度。這些規定鼓勵秦兵在戰場上英勇殺敵,而在戰場上立了軍功計程車兵就可以加封爵位。秦國計程車兵只要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僕人數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只要打仗打得好就可以授爵,一授爵就有一定的土地、有一定的房子,那麼,整個生活跟打仗掛鉤了。自商鞅變法之後,上陣殺敵幾乎成了普通百姓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所以,一到打仗的時候,老百姓都激情澎湃,完全沒有所謂的戰爭恐懼,打仗的時候就像虎狼撲向食物一樣的兇猛。反之戰敗當了逃兵就要受到處罰。而且令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不告奸者與降敵同罰。這樣一來,你就沒有了叛國投敵的可能,因為父母孩子親戚都在國內,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所以只能向前衝。秦軍英勇與國家的制度政策導向息息相關。
三是人才因素。秦軍是虎狼之師,但更需要良將率領,秦國在軍事上也是人才輩出,良將如雲。在戰國時就有所謂的八大名將,其中最有名的是有著戰神美譽的白起,百戰百勝,從無敗績;還有代秦始皇滅五國的王翦王賁父子,以及蒙恬、李信、內史騰、章邯和蒙武等。
一是有強大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的核心就是富有血性、不屈不撓、勵精圖治、奮發崛起。今天中國的和平崛起,依然需要弘揚這種精神力量,在全黨全民族匯聚起豪邁磅礴的精神偉力。
二是有雄才大略的政治人物。秦國從積弱積貧走向強大繁榮,重法圖強的秦孝公、開疆拓土的秦惠文王、滅周遷鼎的秦昭襄王、一統天下的秦始皇發揮了重大作用。
三是有秦華人的不懈奮鬥。秦國從公元前356年實行商鞅變法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用了135年。這個勝利和成就,是幾代秦華人甘願為國家赴湯蹈火、付出巨大犧牲換來的。
與學者們的上述三點相比,我的分析顯然嫰稚不上檔次了,所以俺才說是草根視角嘛,呵呵!其實我原來也準備最後再談一下君主的作用,有了前面“雄才大略的政治人物”的概括,再談下去就是畫蛇添足了......
根據孫皓暉的長篇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共三部,分為《大秦帝國之裂變》(51集)、《大秦帝國之縱橫》(43集)和《大秦帝國之崛起》(40集),三部總集數是134集。前不久我在電腦上網欣賞了,用了大概不到兩個月時間;假如是跟著電視臺的播出收看,估計至少得半年以上。央視百家講壇由華中師範大學劉興林教授主講的《大秦崛起》30講,我也欣賞到了尾集。看了如此多有關大秦的節目,除了看熱鬧之外,忽然想到,文學家和和學者們如此關注這個題材,應該是“另有所圖”吧?放在我泱泱中華正在勵精圖治的大背景裡猜想,其意義和價值應該就是以古為鏡,借古喻今,古為今用!既然如此,百姓的我何不也從“草根視角”來個思考探秘呢?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嘛……
崛起之路很漫長
早在西周孝王時,與其他受封的諸侯列國不一樣,秦在當初還僅僅是贏姓的一個部落,由於為天子養馬有功,孝王封賜土地,地名為秦,號曰“秦嬴”邑,從此開創了秦人由遊牧部落向國家形式逐步過渡的紀元。那是公元前900年,也有說是890年,到秦始皇統一的221年,即便按照900年的說法,也只有679年,比流行的700多年說法少了幾十年;如果加上秦二世和三世的15年,年頭倒是接近了,但也只能說約700年。
周代實行分封制,諸侯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均可稱為國(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而秦當時封地縱橫不足五十里,不夠級別,所以叫附庸。秦第一個受封的首領叫秦非子,傳到第六代的秦襄公時,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賜給歧以西地,加封諸侯,才正式稱國。後又經文、寧、武、德、宣諸公,秦的疆土不斷東移,到穆公繼位時,已佔有大半個關中。讓秦第一次成為強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就是這個秦穆公,作為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內修國政,外圖霸業,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開始了秦國的最初崛起。
但自穆公後秦的發展卻是起起伏伏的不夠順利,又經過270多年,也就是到了被稱為中興之主的秦獻公時代,才開始第二次復甦振興。獻公的繼任者是重用商鞅實行變法的贏渠梁秦孝公;孝公的兒子贏駟即位後,雖然報復商鞅將其車裂,但其實行的變法卻沒有廢除,而是堅持下去,這就為秦國的後續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秦國由小不點長成巨無霸,期間更替了38位君主,經歷了將近700年,時間足夠漫長的;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的振興和強大絕不是一蹴而就,或者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往往需要持之以恆的代代努力才行……
人才相助是關鍵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人才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大家就有了足夠的認識。但認識到並不等於能夠做到或者做好,在某種程度上說只有那些擁有遠大抱負的君主才會有所作為有所斬獲,比如秦穆公和他的“羊皮換賢”的故事。聽說來自晉國的兒媳陪嫁奴僕裡有個叫百里奚的是個人才,但此時已經逃到楚國去了。穆公故意用普通奴僕的價格即五張羊皮將其贖回來,隨即予以重用,封為左庶長;百里奚又推薦另外一個人才即自己的好友蹇叔,被封為右庶長,職位相當於丞相。秦穆公在位期間就這樣廣納賢士,大膽任用非本國的人才,開秦國任用客卿制度先河。這些人才為他成就霸業,起到了關鍵作用。
法家人物商鞅本來是衛華人,在魏國不被重視,當他得知秦孝公釋出“求賢令”後,“聞是令下”,西入秦國得到任用,擔任中庶子、大良造等重要職務。在國君的全力支援下商鞅先後兩次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方面進行了深刻的變法。新法令推行幾年後,秦國百姓家給人足,軍隊戰鬥力大大增強,國勢蒸蒸日上。
官至國相的範睢,也是來自魏國的異邦人才,得到秦昭王的賞識和重用,“遠交近攻”,“強公禁私”,上承孝公、商鞅變法圖強之志,下開秦皇、李斯統一帝業,是秦國曆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
嬴政時期的李斯也是楚華人,秦王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時,他上疏勸諫,這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他說,“……從前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方的戎請來由余,從東方請來百里奚,從宋國迎來蹇叔,任用從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任用了這五個人,兼併了二十國,稱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新法,移風易俗,國家富強,打敗楚、魏,擴地千里;秦惠王用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貴戚力量,蠶食諸侯,秦成帝業。這四代王都是由於任用客卿,對秦國做出了貢獻。如果他們也下令逐客,就沒有秦今日的強大。”始皇聽從勸諫取消逐客令,在“客卿”的幫助下終成統一大業。
堅持變革不動搖
秦國由於地處西北邊陲,生活習性與少數民族的戎狄接近,這便讓那些中原華夏國家有點瞧不起。早期更由於晉國這個鄰國很強大,不但阻隔了其與中原各國之間的聯絡,而且還經常欺負他,所以很長時間內,在別人眼裡秦國都是落後捱打的份兒,這就促使秦國的政治家們下決心透過變革改變現狀。
說起秦國改革,人們自然會想到“商鞅變法”,其實早在獻公時代秦國就實行初祖禾等變革了,那是公元前408年。所謂初租禾就是按照土地佔有者實際佔有的土地面積,徵收農作物實物稅。這項制度的實施,就在法律上承認了土地佔有者對所佔土地擁有所有權,使大批佔有私墾田地的地主和自耕農成為土地的合法主人,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改革收到成效。
“商鞅變法”當然是秦國的重頭戲,其變法有兩次,第一次是公元前356年,主要有一是頒佈法律,制定什伍連坐制度,輕罪用重刑。增加了連坐法;二是勵軍功,建立二十等軍功爵制;三是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特別獎勵墾荒;四是“以法治國”,要求國家官吏學法、明法,百姓學習法律者“以吏為師”;五是改法為律;六是輕罪重罰,不赦不宥;七是鼓勵告奸;八是用法律手段剝奪舊貴族特權;九是強化中央對地方的全面控制,剝奪舊貴族對地方政權的壟斷權;十是統一度量衡。第二次變法是公元前350年,主要有兩點:一是開阡陌封疆。國家承認地主和自耕農的土地私有權,在法律上公開允許土地買賣。二是普遍推行縣制。把秦國劃為41個縣,在未設縣的地方,把許多鄉、邑,聚合併成縣,共新建31縣。設縣令、縣丞,由國君任免。
當初為了把變法推開,商鞅讓人在城南門立了一根木頭,說誰把木頭搬到北門賞賜黃金五十斤,然後當場兌現,這就是有名的《徙木為信》故事。由於說話算數,商鞅的新法得到推行。後來孝公去世商鞅被害但變法並未廢除,因為新法適應秦國圖強,秦惠文王看得很明白。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一次變法。不僅推動了秦國社會的發展,而且推動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權制轉型,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有一支虎狼之師
秦軍是“虎狼之師”,在那個時期幾乎是公認的。秦國怎麼造就了這樣的軍隊呢?分析有以下因素:
一是地理環境。秦人作為當時地處邊疆地區的人群,靠近遊牧民族,也可以說是在這些遊牧民族的包圍中發展起來的,而遊牧民族基本都是一天打到晚,這個對秦國的影響比較大,所以耳濡目染就形成了這種崇尚武力的民族精神。
二是政策制度。當年商鞅的兩次變法,都有針對軍隊的改革,頒發法律,制定連坐法,輕罪用重刑和獎勵軍功,禁止私鬥;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級制度。這些規定鼓勵秦兵在戰場上英勇殺敵,而在戰場上立了軍功計程車兵就可以加封爵位。秦國計程車兵只要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僕人數個。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只要打仗打得好就可以授爵,一授爵就有一定的土地、有一定的房子,那麼,整個生活跟打仗掛鉤了。自商鞅變法之後,上陣殺敵幾乎成了普通百姓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所以,一到打仗的時候,老百姓都激情澎湃,完全沒有所謂的戰爭恐懼,打仗的時候就像虎狼撲向食物一樣的兇猛。反之戰敗當了逃兵就要受到處罰。而且令民為什伍而相收司、連坐,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不告奸者與降敵同罰。這樣一來,你就沒有了叛國投敵的可能,因為父母孩子親戚都在國內,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所以只能向前衝。秦軍英勇與國家的制度政策導向息息相關。
三是人才因素。秦軍是虎狼之師,但更需要良將率領,秦國在軍事上也是人才輩出,良將如雲。在戰國時就有所謂的八大名將,其中最有名的是有著戰神美譽的白起,百戰百勝,從無敗績;還有代秦始皇滅五國的王翦王賁父子,以及蒙恬、李信、內史騰、章邯和蒙武等。
一是有強大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的核心就是富有血性、不屈不撓、勵精圖治、奮發崛起。今天中國的和平崛起,依然需要弘揚這種精神力量,在全黨全民族匯聚起豪邁磅礴的精神偉力。
二是有雄才大略的政治人物。秦國從積弱積貧走向強大繁榮,重法圖強的秦孝公、開疆拓土的秦惠文王、滅周遷鼎的秦昭襄王、一統天下的秦始皇發揮了重大作用。
三是有秦華人的不懈奮鬥。秦國從公元前356年實行商鞅變法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用了135年。這個勝利和成就,是幾代秦華人甘願為國家赴湯蹈火、付出巨大犧牲換來的。
與學者們的上述三點相比,我的分析顯然嫰稚不上檔次了,所以俺才說是草根視角嘛,呵呵!其實我原來也準備最後再談一下君主的作用,有了前面“雄才大略的政治人物”的概括,再談下去就是畫蛇添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