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專案風險管理 專案風險管理是為了最好地達到專案的目標,識別、分配、應對專案生命週期內風險的科學與藝術,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活動,其理論和實踐涉及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系統科學、管理科學等多種學科。
1、專案風險管理 專案風險管理是為了最好地達到專案的目標,識別、分配、應對專案生命週期內風險的科學與藝術,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活動,其理論和實踐涉及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系統科學、管理科學等多種學科。
專案風險管理的目標可以被認為是使潛在機會或回報最大化、使潛在風險最小化。風險識別、風險估計和風險評價是專案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但是,僅僅完成這部分工作還不能做到以最少的成本保證安全可靠地實現專案的總目標。還必須在此基礎上對風險實行有效的控制,妥善地處理風險事件造成的不利後果。所謂控制,就是隨時監視專案的進展,注視風險的動態,一旦有新情況,馬上對新出現的風險進行識別、估計和評價,並採取必要的行動。這就是專案風險管理的全過程。1.1 風險分析 風險分析的第一步是風險識別,其目的是減少專案的結構不確定性。風險識別首先要弄清專案的組成、各變數的性質和相互間的關係、專案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等。在此基礎上利用系統的、有章可循的步驟和方法查明對專案可能形成風險的諸多事項。風險估計就是估計風險的性質、估算風險事件發生機率及其後果的大小,以減少專案的計量不確定性。風險估計有主觀和客觀的兩種。客觀的風險估計以歷史和資料為依據。主觀的風險估計無歷史資料和資料可參照,靠的是人的經驗和判斷。風險評價就是對各風險事件後果進行評價,並確定其嚴重程度順序。評價時還要確定對風險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措施。風險評價方法有定量和定性的兩種。進行風險評價時,還要提出防止、減少、轉移或消除風險損失的初步辦法,並將其列入風險管理階段要進一步考慮的各種方法之中。1.2 狹義的風險管理 狹義的風險管理就是在風險分析之後,針對風險做出決策。一般有規劃、控制和監督三階段。規劃階段有兩個方面。第一,決策者針對專案面對的形式選定行動方案。一經選定,就要制定執行這一行動方案的計劃。為了使計劃切實可行,常常還需要進行再分析,特別是要檢查計劃是否與其他已做出的或將要做出的決策衝突,為以後留出餘地。第二,選擇適合於已選定行動路線的風險規避策略。選定的風險規避策略要寫入風險管理和風險規避策略計劃中。風險控制就是實施風險規避策略的控制計劃。該計劃的內容就是在必要時向專案提供必要的資源。有時還要修改專案計劃,隨時對專案的費用和進度重新進行估算,並採取相應的糾正步驟。風險控制的關鍵是採取果斷的行動。風險監督是在決策付諸實施之後進行的。2、建設工程專案中存在的主要風險因素 在建設工程專案的開發實施過程中, 對開發商而言, 專案各個階段都存在著風險, 而風險的大小,發生與否,發生造成的損失如何都與專案本身有關。由於在建設工程專案中各方所遇到的風險各不相同,以下僅列舉專案管理過程中常遇到的主要風險因素來分析。其主要風險有: 預測風險。在專案的前期策劃階段,開發商都會對專案進行經濟效益預測,選定不同的指標體系將會有不同的指標結果,如動態指標的淨現值、內部收益率,靜態指標的投資收益率等,而指標的確定又是透過預測的財務報表確定的。決策風險。開發商根據自身的條件、專案的設計方案、預測的結果對專案是否實施、按照什麼方案實施、實施時間等進行決策。這其中的可變因素很多,決策者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決策失誤。高層戰略風險。在城市總體規劃不變的前提下,開發商面臨的主要風險是專案開發權的競爭,而專案開發權的取得是以土地開發權的獲得為標誌的。土地開發權的獲得可透過劃撥、招投標、拍賣等方式,而不同的獲得方式造成的地價風險不同,如開發者的指導方針、戰略思想錯誤則會造成專案目標設計錯誤,給自身造成損失。技術設計風險。主要包括勘察設計風險和施工技術風險。在初步設計階段,由於開發商的原因其設計委託書過於簡單,設計時間緊迫,設計單位與開發商就設計任務未進行細緻反覆溝通,設計人員業務不熟練,致使設計施工圖的設計深度不夠。同時由於採取邊設計邊施工的方式,其設計的進度過於緩慢,造成施工進度受阻,延誤工期,最終造成經濟損失。計劃風險。計劃是對工程實施過程進行各種策劃、安排的總稱,是對專案實施過程的設計,是為保證實現總目標而做的各種安排。目標是計劃的靈魂,計劃必須符合總目標的要求,受總目標的控制。為此要求計劃必須符合環境條件,必須反映專案本身的客觀規律性,反映工程各參與者的實際情況,同時必須滿足專案的經濟性要求,否則將會導致計劃的失誤, 造成經濟損失,形成計劃風險。實施控制風險。在專案實施控制階段, 開發商所面臨的風險更復雜,如合同未履行、合作伙伴爭執、責任不明確、產生索賠要求的合同風險,供應拖延、供應商不履行合同、運輸中損壞以及在工地上損失的供應風險,專案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的風險,由於分包層次太多,造成計劃執行和調整實施控制的困難和風險, 以及各種原因造成的管理人員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管理失誤的風險等。政策性風險。政策性風險是每個承包商必須考慮的問題,如通貨膨脹、原材料的臨時緊缺、施工當地的社會治安、地方保護主義等。作為承包商來講,雖然這些風險往往能夠得到一定量的補償,但由於目前國內的索賠制度尚不健全,施工專案的管理者應該認真考慮這一類風險。3、風險的識別與方法 3.1 分解原則 就是將專案管理過程中複雜的難於理解的事物分解成比較簡單的容易被認識的事物,將大系統分解成小系統,這也是人們在分析問題時常用的方法(如專案工作分解結構)。3.2 故障樹法 就是利用圖解的形式將大的風險分解成各種小的風險,或對各種引起風險的原因進行分解,這是風險識別的有利工具“該法是利用樹狀圖將專案風險由粗到細,由大到小,分層排列的方法,這樣容易找出所有的風險因素,關係明確”與故障樹相似的還有機率樹、決策樹等。3.3 專家調查法 由於在風險識別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找出各種潛在的危險並作出對其後果的定性估量,不要求作定量的估計,又由於有些危險很難在短時間內用統計的方法。實驗分析的方法或因果關係論證得到證實(如市場需求的變化對專案經濟效益的影響,同類軟體開發商對本組織的競爭影響等)。該方法主要包括兩種:集思廣義法和德爾菲法,其中後者是美國著名諮詢機構蘭德公司於五十年代初發明的它主要依靠專家的直觀能力對風險進行識別,即透過調查意見逐步集中,直至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一致,故又叫專家意見集中法。4、風險化解策略 風險化解是對專案風險提出處置意見和辦法,透過對專案風險識別!估計和評估,把專案風險發生的機率。損失嚴重程度以及其它因素綜合起來考慮,估計專案發生各種風險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確定專案的風險等級,從而確定應採取的措施。風險化解策略包括減輕、預防、轉移、迴避、接受等措施。應根據不同專案的不同風險,採取相應的措施。4.1 風險迴避策略 是指當專案風險潛在威脅發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後果也太嚴重,又無其它策略可用時,主動放棄專案或改變專案目標與行動方案,從而規避風險的一種策略。例如,企業目前正面對一項技術不太成熟的投資專案,如果透過風險評價發現專案的實施將面臨巨大的威脅,專案管理組織又沒有其它可用的措施控制風險,甚至保險公司也認為風險太大拒絕承保。這時就應當考慮放棄專案的實施,避免巨大的風險事故和財產損失。4.2 轉移風險策略 是指將風險轉移至其他人或其它組織,其目的是借用合同或協議,在風險事故一旦發生時將損失的一部分轉移到有能力承受或控制專案風險的個人或組織。具體實施時可表現為財務性風險轉移(如銀行、保險公司或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為專案風險負間接責任)。非財務性風險轉移(將專案有關的物業或專案轉移到第三方,或者以合同的形式把風險轉移到其他人或組織身上,同時也能夠保留會產生風險的物業或專案)。4.3 減輕風險策略 減輕風險策略是透過緩和或預知等手段來減輕風險,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減緩風險帶來的不利後果,以達到風險減少的目的。這是一種積極的風險處理手段。4.4 接受風險策略 接受風險策略也是積極化解風險的策略之一,它是指專案組有意識地選擇自己承擔風險後果的策略。當採取其它風險規避方法的費用超過風險事件造成的損失時, 可採取接受風險的方法。接受風險可以是主動的,即在風險規劃階段已對一些風險有了準備,所以當風險事件發生時馬上執行應急計劃;被動接受風險是指專案管理組因為主觀或客觀原因,對風險的存在性和嚴重性認識不足,沒有對風險進行處理,而最終由專案管理組織人員自己承擔風險損失。在實施專案時,應儘量避免被動接受風險的情況,只有在風險規劃階段做好準備工作才能主動接受風險。4.5 儲備風險策略 儲備風險策略是指根據專案風險規律事先制定應急措施和制定一個科學高效的專案風險計劃,一旦專案實際進展情況與計劃不同,就動用後備應急措施,專案風險應急措施主要有費用、進度和技術三種。預算應急費是一筆事先準備好的資金,用於補償差錯、疏漏及其它不確定性對專案費用估計精確性的影響。預算應急費在專案預算中要單獨列出,不能分散到具體費用專案下,否則,專案管理組織就會失去對支出的控制。風險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要對風險的相關因素採取措施,規避風險,化解和轉移風險,或權衡利弊分擔和降低風險損失的影響。工程專案投資對於一個企業是很重要的,專案能否成功關係到企業的未來發展,企業應該加大專案投資方面的風險管理,做到儘量少失敗,這樣才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