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能量沙發床張哥

    從前有個勤懇能幹的老頭兒叫張古老,他有一大份家業,擁有良田千頃莊園若干;有四個兒子:叫大郎二郎三郎四郎;有三個媳婦兒,叫大嫂二嫂三嫂;只有小兒子四郎還沒娶親。

      一天清晨,那張古老拿起一面銅鏡照照自己,只見鏡子裡頭,老頭子頭髮白了,鬍子白了,就連眉毛也全都白了。

      

    張老頭兒心裡想,為了這頭家,我忙活了大半輩子,也該享享清福了,乾脆在三個媳婦裡選個聰明伶俐的,把家交給她來當吧!

      正這麼想著呢,大嫂過來說:“家翁,我孃家有事兒,想請個假,回去半個月。”

      張老頭兒計上心來,叫齊了三個媳婦,對她們說,“如今農忙過了,你們都回孃家去歇歇吧。大嫂回去半個月,二嫂回去七八天,三嫂也住個三五天,三妯娌有個伴,一同去,一同回。去時都帶三隻雞、三隻鴨,回時大嫂給我帶兩艘無槳之船,二嫂給我帶九隻無腳團魚,三嫂給我帶三團紙包火。”

      三個媳婦說說笑笑出得門來,走了一段路,發起愁來,大嫂去半個月,二嫂去七八天,三嫂住三五天,去是一同去了,怎能一同回呢?

      走到分岔路口,三個都想不出辦法,只得坐在河邊哭。

      河邊埠頭有個巧姑娘正洗衣裳呢,聽見她們吵吵嚷嚷哭哭啼啼,不由得笑起來:“這有啥難?七八天,七天加八天,正是十五天;三五天,三五一十五,亦是十五天;半個月也是十五天;一同去,一同回,路上結伴走,不是正正好?”

      三個媳婦兒一聽,都拍拍腦袋:“是啊,我們怎麼就沒想到呢?”

      她們破涕為笑,但馬上又發起愁來:“家翁叫我們帶兩艘無槳之船,九隻沒腳團魚,三團紙包火。我們孃家哪有這等稀奇東西?”

      那巧姑娘一聽,又笑啦:“沒有槳的船,不就是木屐麼?兩艘無槳之船,即是一雙木屐;沒腳團魚是豆腐,九隻沒腳團魚,即是九塊豆腐而已;紙包火便是燈籠,三嫂你帶三個燈籠準沒錯。”

      三個媳婦兒一聽,歡天喜地,連聲道謝,分頭回孃家去了。

      過了十五天,三個媳婦兒說說笑笑,回到夫家來了,大嫂帶回來一雙木屐,二嫂帶回來九塊新鮮水磨豆腐,三嫂帶回來三個燈籠。

      張老頭兒一看,回來的日子也對了,帶的禮物也對了,不由得滿心歡喜,問她們道:“你們三個誰猜出了我的謎語?”

      三個媳婦只好告訴他:“家翁你的謎語啊,我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幸好在河邊遇見個巧姑娘,她說七加八是十五,三乘五是十五,半個月亦是十五,讓我們都回孃家待十五天。我們說家翁要的禮物太古怪,她就說無槳之船即是木屐,沒腳團魚正是豆腐,紙包火便是燈籠,都是尋常東西。”

      張老頭兒一聽,馬上出門打聽那巧姑娘是誰家女兒。一打聽,原來是隔壁村王屠戶的小女兒王巧姑。張老頭兒當即備了禮物,託媒婆去說親。張家是大戶人家,張四郎也是個好兒郎,王屠戶一口答應了這頭親事。

      於是乎,兩家擇了好日子,讓四郎和巧姑成親。張家娶得巧媳婦,張老頭兒心裡快活,吩咐大擺宴席,請所有親戚朋友來吃飯。

      沒想到出了件事。那天廚房正做菜,突然,一隻黃貓跳上灶臺,叼起一條魚就跑,那會兒三郎正在炒菜,順手往那黃貓打一鏟子,沒想到鍋鏟正砸中黃貓腦袋,那貓倒在灶臺下,死了。

      這下可不得了啦,那隻貓是鄰居三叔婆的寶貝命根子,一向拿貓當兒子來養的。那三叔婆又兇悍又吝嗇,村裡人個個畏怕她三分。三郎娶親那天,她喝了喜酒,沒說什麼。可是到第二天,三叔婆便拄了個柺杖,顫顫巍巍來找張古老:“你家三郎打死我家的金絲貓,這帳怎麼算?”

      張老頭兒連忙賠不是:“這原是貓來偷魚,三郎失手打了它,並非有意傷它。張老兒這會兒先給三叔婆賠不是了。改日我新買個好貓認賠就是。”

      “認賠?哼,你賠得起嗎?”三叔婆在八仙桌前坐下來,一拍桌子,“我那金絲貓是件寶!它白日裡能捉玉老鼠,黑夜晚給我拖來金元寶。我這一份傢俬,全靠它給我掙回來的,你要賠,就得照式照樣賠一隻。”

      “三叔婆,我們好歹做了一輩子鄰居,這麼說不是為難我嗎?”

      三叔婆放緩語氣:“寶貓死了不能復生,照式照樣賠確實為難人。話說去年有個尋寶人來我家,願意出三千兩銀買我的寶貓,我還不肯賣哩,你就賠我三千兩銀子吧!”

      “三叔婆你先消消氣,我們再想辦法,再想辦法。”張老頭兒賠著笑,端茶送走三叔婆,心裡想到要籌三千兩銀子賠一隻貓,不由得眉頭緊皺,唉聲嘆氣。

      一家人見家翁不開心,都來問怎麼回事。張老頭兒把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三叔婆要我賠她三千兩銀,我張家雖說家業興旺,但拿出三千兩銀子,也得賣光所有田地才行。唉,我這一輩子勤苦,算是白費了工夫。”

      巧姑問:“三叔婆和我們家相鄰住家這麼些年,有沒有借過我們家的東西?”

      大嫂說:“去年她問我借過一個飯勺子,還沒來得及還回來,掉入灶裡燒了。”

      “這就好辦了。”巧姑笑道,“明日請三叔婆過來,我與她對答。”

      第二天一早,巧姑娘笑意盈盈請三叔婆過來說話,商量賠三千兩銀的事宜。三叔婆,笑得口水都流出來啦:“巧媳婦兒啊,聽說張老頭兒把家交給你當,我瞧你聰明伶俐,真真是塊當家的好材料。我那寶貓死了,也不要你多賠,只要三千兩銀就好。”

      “三叔婆你放心,我們一定賠。就算賣田賣屋,也不少您一分錢。”巧姑給三叔婆倒了一杯香蜜茶,“我聽大嫂說去年曾經借給您老人家一個飯勺子,有這回事嗎?”

      “有哪,那木飯勺子給我失手掉進爐灶,燒了。”三叔婆喝了一口香蜜茶,“你賠我三千兩銀子,我買個新的銀飯勺還你。”

      “新的就不用了,你拿那舊的還就好。”巧姑說,“我家那飯勺子可是件傳家寶,它用千年沉香木做成,只要拿它往空飯鍋一放,飯鍋裡頭馬上能生出滿滿一鍋熱米飯。若遇上荒年,真得靠它救命呢!三年前有個尋寶人來家,願意出六千兩銀子買,我家翁還不肯賣哩!如今燒了沒辦法,我也不要你照式照樣賠一個了,你賠我六千兩銀子就好。你那金絲貓值三千兩銀子,正好抵消一半,你就賠我三千兩銀吧!”

      三叔婆一聽,慌了手腳:“巧姑,你不要胡耍賴,天下哪有這麼神乎的飯勺子?”

      巧姑說:“三叔婆,天下既有值三千兩銀的貓,就有值六千兩的飯勺。如今你付現錢還是立欠條,隨你方便。”

      三叔婆一聽,只好服軟:“我家的貓不是什麼寶物,你家的飯勺也只是個平常傢什,兩下對消,都不用賠了,可好?”

      “三叔婆,你家那貓不值錢,可我家那飯勺子卻真真是無價寶,兩兩對消,我們太吃虧了!”

      三叔婆一聽,連忙拄起柺杖,逃回家去了。從此她見了巧姑躲著走,怕巧姑問她要三千兩銀哩。

      經過這一回合,張家巧媳婦兒的名聲,就遠遠傳出去了,傳呀傳,有一天傳到縣太爺耳朵去。那縣太爺閒得慌,派人把巧姑叫到公堂上,對她說:“聽說你聰明伶俐心靈手巧,本官想請你織一匹布,要像路一樣長;養一頭豬,要像山一樣重;釀一壺酒,要像海水一樣多——你先回去,下個月交上來吧!”

      一個月過去了,巧姑不慌不忙來見縣太爺。

      “王巧姑,你織的布呢?”

      巧姑向縣太爺呈上一把量布尺:“老爺量得路有多長,民婦才織得如路長的布。”

      用布尺量路,何時才能量得完?縣太爺只好說:“本官公事繁忙,沒時間量路長,織布這事就作罷。你養的豬呢?”

      巧姑向縣太爺獻上一杆稱:“老爺稱得山有多重,民婦才養得如山重的豬。”

      山如何稱得出重?縣太爺沒話說了,養豬的事,也只好算了,只還有一樣:“王巧姑,你釀的酒呢?”

      “老爺你給我海樣大的壺,我才釀得海水樣多的酒。”

      縣太爺一聽,半天說不出話來,只好讓巧姑回家去了。

      這下子好了,巧媳婦的名聲更大了,傳啊傳,傳到皇帝耳朵裡。

      皇帝想親自見識這位巧媳婦,便穿了微服,帶了隨從,親自到張家莊來。

      聽說皇帝派人從京城來,張老頭兒一家大小出門迎接。

      “哪個是巧姑?皇帝派我來賞賜她哩。”皇帝說。

      巧姑連忙走上前:“民女便是,長官有何賜教?”

      皇帝走得匆忙,啥也沒帶,他順手從衣袋裡取出一隻秋梨,遞給巧姑說:“皇上聽說你治家有方,上下和睦,特意賜你家一隻秋梨,祝福你閤家上下身體安康。”

      “多謝皇上賜福。”

      巧姑接過秋梨,拿到廚房壓碎了,煮出一鍋秋梨湯。不一會兒,她端出湯碗,全家上下每人各人都分到一碗,皇帝和隨從們也各有一碗。

      皇帝嚐了秋梨湯,湯裡不僅有秋梨的香味,還有花蜜的甜味。他喝了梨湯,十分高興,對巧姑大加讚賞:“古聖賢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你不分梨而分湯,是智慧的做法啊!”

      皇帝揮筆寫下“巧媳婦”三個大字送給巧姑。從此以後,九州四海,到處都傳說巧媳婦的故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說說“領帶”的由來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