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漆水河文藝
-
2 # 白馬侃詩文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古代古典名著。由於其內容主要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王朝中間近百年各種人物稱王稱霸的故事,涉及到各種鬥智鬥勇,也就避免不了鬥智的方式之一——諜戰。
白馬論三國諜戰排名。由於各個故事的細節對廣大三國愛好者來說都十分熟悉,那白馬就不寫具體的細節,只寫諜戰事件的排名。
第一,貂蟬離間計。
第二,孟德獻寶刀。
第三,蔣幹盜書信。
第四,黃蓋詐降秀。
第五,鳳雛鏈曹船。
第六,張松獻川圖。
第七,抹書間韓遂。
第八,獻帝衣帶詔。
第九,劉玄德種菜。
第十,孫權招妹夫。
-
3 # 西廨七叔
《三國演義》中經典而最廣為人知的諜戰應該是“赤壁之戰”的前奏,從蔣幹盜書,龐統獻策,到最後黃蓋詐降,一步一個坑把曹丞相給埋了大半截。
-
4 # 申家音影視匯
一、【三國演義赤壁之戰中的經典諜戰】
<孫子兵法.用間篇>雲: "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
這在赤壁之戰前體現得最經典。
蔣幹同學來喝酒,蔡中蔡和來詐降,都是被曹操周瑜共同巧妙地利用機緣,順手被當做"因間"。利用敵方間諜蔣幹盜書讓曹操殺了蔡瑁張允,周瑜順手用了"反間計",要不是曹操死要面子,不肯承認錯誤,蔣幹差點兒被殺又成了周瑜的"死間"。
周瑜黃蓋又合演了"苦肉計",黃蓋裝作是"內間"一開始想混入曹營伺機縱火,幸虧諸葛亮借到了東風,黃蓋才直接順風縱火,不用真正混入曹營了。闞澤去替黃蓋聯絡曹操,已經準備好回不來當"死間",幸虧他能言善辯順利回來成了"生間"。
曹操又派蔣幹來刺探軍情,這回他帶回了龐統,龐統又詐向曹操獻上"連環計",確保操操船隊能夠被一把火燒光。
而蔡中蔡和在蔡瑁被殺以後來詐降,則被周瑜識破,被最大化的榨乾了利用價值,最後被殺成了"死間"。
荊州劉表的大舅子蔡瑁賣主求榮,劫持劉表的兒子劉琮投降曹操(劉琮被曹操派人暗殺,蔡瑁當了水軍都督)。曹操派蔣幹同學去見周瑜順便刺探軍情,周瑜故意讓蔣幹盜書,反倒替周瑜用反間計殺了蔡瑁張允。(曹操又派)蔡瑁的兩兄弟蔡中、蔡和去詐降,也是為刺探軍情(家眷都沒帶被一眼識破了),周瑜故意讓二人向曹操密報,黃蓋被打要降曹屬實。等諸葛亮借到東風,火燒赤壁開戰當天,周瑜又進行了最充分的廢物利用——派蔡中隨甘寧帶路(大營內路徑)劫曹營到達即殺之,蔡和被周瑜留在大營直接開刀祭旗了。至此,荊州蔡氏家族為代表的賣國賊、帶路黨、臥底,也被一網打盡得到了可恥的下場。
【而諸葛亮下江東,智激孫權,智激周瑜,引友殺敵不自費也。草船借箭,借東風,都是用易爻八卦算定了天氣風雲變化,乘時而用之,人不知不神之所以神,此孫吳兵法所未能明也。故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草 船借箭前,曾指著<72候圖>對魯肅說過:曹操周瑜皆善用兵如孫子吳起者,然亦非最善用兵者也。】
二、《三國演義》描寫了一場場氣勢磅礴的三國戰爭,塑造了一大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讀之使人熱血澎湃、激動不已。然而,在硝煙瀰漫的正面戰場之外,還有暗流湧動卻又驚心動魄的戰爭在三國曆史中不斷爆發,那就是——諜戰。
中國史書記載中,最早的間諜出現在夏朝,《左傳·哀公元年》中記載“少康使女艾諜澆”,這也是關於中國間諜活動最早的記載。自出現後,間諜活動始終伴隨著政權更迭、戰爭爆發的發展,但由於《三國演義》並沒有著過多筆墨演繹的情報戰爭,諜戰也就很少為人所知了。其實,歷朝歷代的間諜們都在運用著間諜技術來蒐集、傳遞情報乃至左右戰局。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間諜也在不斷地進行創造與發明創造著技術。
最近暢銷的文化懸疑小說《三國諜影》中,就為大家演繹了這段鮮為人知卻又險象環生的三國情報暗戰。在書中,魏蜀吳三國的間諜運用了諜戰“四大發明”,進行了策反、顛覆、造謠、竊取情報、暗殺等等刺激的間諜活動。
-
5 # 探文海
《三國演義》中的諜戰有:
1、王允派貂蟬實施美人計離間董卓與呂布關係;
2、赤壁之戰中周瑜派黃蓋詐降入曹營;
3、魏國收買蜀國宦官使孔明北伐泡湯;
4、孟獲派孟優詐降蜀軍被孔明識破;
5、姜維詐降鄧艾但未獲成功。
-
6 # 大餃大叔
下面人說的都對,但是還不是最精彩的
三國裡面最的丟臥底是諸葛亮
分析如下
諸葛亮師傅是司馬徽
司馬徽是司馬懿的叔叔
(有人不贊同)
複姓本身不多,司馬徽距離司馬懿又是100多里地,說他們不認識,不是親屬誰信啊
諸葛亮與司馬懿找都見過
那麼,諸葛亮成名後,老年了,司馬懿出來弄他,
最後的目的,是大家都歷史上有名!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中所描繪的各種戰爭,盤點了如下幾種戰爭:以大規模軍團作戰的戰役,如官渡之戰、夷陵之戰;以小股軍隊偷襲作戰的閃電戰,如鄧艾偷渡陰平;以水面船隊進行的水戰,如赤壁之戰;以類似現代特種兵的精兵突襲戰,如呂蒙白衣渡江;還有文官的外交戰,如諸葛亮舌戰群儒。
從陸戰到水戰,從戰場到外交,種類繁多而又精彩絕倫的戰爭情景令小說讀起來酣暢淋漓,但令人遺憾的是,《三國演義》忽略了最為險象環生的諜戰!
對於諜戰,《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僅僅是點到為止。
《三國演義》稱“間諜”為“斥候”,斥候出場多為打探敵軍軍情,但從未有關深入的描寫。一百二十章的故事讀下來,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三國演義》區區只描寫了四個關於諜戰的故事,與其他種類的戰爭相比起來,不論是從過程描寫,還是人物刻畫,均不夠精彩,不夠細緻。
官渡之戰,曹操得情報奇襲烏巢
在白馬之戰中,關羽斬顏良誅文丑,挫敗了袁紹軍隊的鬥志,使曹操與袁紹的戰事陷入膠著態勢。由於袁紹勞師遠征,出現糧草不濟,軍心渙散。袁紹大發雷霆,對謀士許攸猜忌不已,許攸一怒之下逃離袁紹,投奔曹操。
曹操為了表示自己的禮賢下士,連鞋子都顧不上穿就跑出軍營迎接。許攸大受感動,連忙將袁紹軍隊的當前困境、軍隊配備、戰略部署等等情報資訊,都一股腦兒講了出來。曹操大喜,立刻調兵遣將,派兵突襲袁軍的後勤基地烏巢。袁軍的軍心動搖無心戀戰,曹操則率領軍隊一路追擊,打敗袁紹於官渡。
正是曹操得到了許攸傳遞的情報,才得以贏得官渡之戰的勝利。
赤壁之戰,三國經典間諜戰與反間諜戰
曹操揮師南下,想要一舉滅掉偏居江南的孫吳,結果萬萬沒想到的是,曹操手下的北方士兵不但不善水戰,還因為南方溼潮的天氣而患了怪病,戰事一度不利。正在這時,曹操突然想到了用間諜來套取軍情的辦法。
曹操找來了江淮名士蔣幹,讓蔣幹以周瑜的同鄉之名,前去東吳刺探情報。周瑜見到蔣幹後,很快就猜到了蔣幹目的,索性將計就計。白天宴請蔣幹時,周瑜暗中密令部下模仿曹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寫投降書,放在自己的軍帳中。夜裡,他以同鄉好友為名強拉蔣幹在自己軍帳中睡覺,就是為了讓蔣幹看到蔡瑁、張允的投降書。
蔣幹一心想著能在曹操名下站穩地位,對投降書未辨真假,便悄悄將其塞入囊中,藉著夜色悄悄逃離吳軍。
蔣幹將曹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投降吳軍的情報告訴曹操後,曹操大怒,一聲令下將蔡瑁、張允斬殺。過後,他仔細看了投降書,才明白過來,後悔不已。連失蔡瑁、張允二將,曹操水軍喪失了得力指揮,為赤壁之戰曹操大敗埋下了伏筆。
曹操派出間諜,周瑜借間諜再使反間計,間諜與反間諜戰的生動演繹,堪稱經典!
諜中諜,張松反水定四川
益州諸侯劉璋受到了諸侯張魯的威脅,膽小怕事的劉璋立刻派出謀士張松到曹操那兒尋求幫助。沒想到曹操嫌棄張松相貌醜陋,對其態度極其惡劣,讓張松羞憤難當,同時也對劉璋的懦弱充滿了憤恨。一怒之下,張松想到了漢室宗親、實力雄厚的劉備,於是他便私自前往郢州拜會劉備。
劉備一心想著擴大自己的實力,對前來到訪的張松充滿了熱情,讓張松非常感動,張松在酒席間,滔滔不絕地講起了益州的山川風貌,還保證,一定會向劉璋推薦劉備,讓他協助管理益州。張松回到益州後,就向劉璋痛斥曹操的卑劣,並極力推崇劉備。劉璋聽得高興,便同意了張松的建議,接受劉備的支援。
殊不知,此時的張松已經投靠劉備,劉璋此舉正是引狼入室。劉備到達益州後,迅速消滅了劉璋勢力,成為益州之主。
曹操巧使離間計
曹操為了徹底消滅北方的割據勢力,率軍前往關西,要消滅關西割據勢力馬超與韓遂。韓遂與曹操曾經同朝為官,後分道揚鑣,與馬超結為同盟。馬超是驍勇猛將,打得曹操接連敗退。
曹操想出了離間計,他約戰馬超韓遂,在陣前點名韓遂出陣。韓遂來到陣前,曹操卻與他攀談開了同朝為官時的經歷,聊得眉飛色舞,讓站在遠處的馬超大惑不解。回到軍陣後,馬超問起韓遂與曹操說了什麼,韓遂如實相告,但馬超生性多疑,不相信韓遂所言,兩人由此產生間隙。
後來曹操派出間諜,在關西軍中散佈韓遂投靠曹操的謠言,使得馬超與韓遂徹底翻臉。藉此機會曹操派出精兵攻擊馬超,腹背受敵孤立無援的馬超大敗,韓遂也孤掌難鳴,最後投降了曹操。
就這樣,曹操巧施離間計,順利收復了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