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一串七珠讀雜書

    什麼是漢字?

    漢字是方塊字,由橫、豎、點、撇、捺等筆畫構成,它既有與語言相關的讀音又有豐富的意義,形、音、義三者不可缺一地統一於每一個漢字中。

    關於漢字的傳說,最早應是在戰國時代,開始有倉頡作書之說。《說文·序》以倉頡為黃帝之史。許慎在《說文解字》對倉頡造字的解釋是:倉頡開始造文字時,大概按照萬物的形狀臨摹,所以這種圖畫似的符號叫做“文”。這以後,那形與形,形與聲結合的符號便叫“字”,就是描繪事物本來的形狀的。“字”的含義是滋生、繁衍。

    若以這個為根據的話,中國的文字創始於黃帝時代(約公元前2690年)。

    一是安陽出土的龜甲文字;

    一是歷代發掘所得的鐘鼎彝器。

    在光緒二十四五年間河南彰德小屯村出現了刻文的龜甲獸骨後,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雖然有好多的文字,我們後人無法明白它表達的意思,有一部分字和後來的篆文很相同。其中有兩點需要注意的:

    文字的形式尚未完全固定,一字而作數形者很多。

    文字已甚為進步,不單是象形字,會意字和形聲字也已經很自由的用到。可見,在當時的文化程度已經發展很高了。羅振玉《殷墟書契待問篇》說,可認識的文字有五百多字。在商承柞的《殷墟文字類編》裡,可認識的文字已達七百多字。漢字的意義

    從古文廣義而言,漢字是包括大篆在內的小篆以前的文字。

    狹義的講,指中國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這裡的說的狹義的古文概念。古文包括甲骨文、金文。漢字在世界上是使用時間最久,空間最廣,人數最多的文字之一。

    據專家考察,早在公元前6世紀的商朝,漢字已經形成系統的文字。其中最主要的特徵之一就是甲骨文。就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在當時比較迷信、相對落後的時期,國王在處理國家大事上,總是要占卜。甲骨就是占卜時用的工具。

    甲骨在使用前需要處理,先把血肉剔除乾淨,接著用工具把骨頭磨平,然後在龜甲的內面或獸骨的反面用刀具鑿成凹缺,凹缺排列有序。占卜的人或者巫師,把需要問的問題都刻在甲骨上,用火燒甲骨的凹缺。凹缺受熱出現的裂紋成為“兆”。巫師對這些裂紋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結果。

    許慎的《說文解字》,這個書名有兩層意思:

    一是說文,一是解字,“文”與“字”不是同一概念,“字”是後來的稱呼。在秦代之前,文字只稱“文”或“書”。不叫“字”。“文”和“字”反映了漢字發展的兩個階段,既圖畫符號階段和概念符號階段。古文字學家稱獨體的字為“文”,稱合體的字為“字”。

    這是因為獨體的“文”因為不能分解,故說明,既“說文”之義;合體的“字”由兩三個不同的“文”構成,故剖解之,既解字之義。

    不讀有關書籍,根本不知道我們的漢字起源有這麼豐富、淵博的知識面。

    文字的發展

    中國的文字,一般分為二種。

    一是意字,就是象形文字;

    一是音字,又分為單語文字、音節文字、單音文字等。

    在許慎《說文》,我們可以見到許多音節字。

    文字的目的,在於表達語言,在中國古代很早時文字與語言就是合一的,尤其在中原一帶的民族。在其他民族還用著不同的語言,比如在春秋時候,楚國稱“虎”為“於菟”。後在《始皇本紀》記錄“書同文字”、“車同軌”、“器械一量”,為歌頌秦始皇統一功德。在前面提過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也可以看到在更早的時候,多數的領域已經統一了文字的存在。

    中華民族是個文明歷史悠久的民族,世界上眾多的國家中,只有中國文化始終沒有間斷而傳承下來,與中國的漢字有關。在公元前的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開始,知道今天的簡化漢字,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可以說源遠流長。

    漢字字型主要有以下幾種:01甲骨文

    從龜甲上的“甲骨文”來看,漢字的雛形,就有一種氣勢之美,不像字母符號那樣,單調、呆板。在中國,各個時期的文字形成的字型,富有鮮明的藝術特質。

    02銘金文

    殷商時期影象金文。在先秦時期,稱銅為金。所以,鑄刻在銅器上的文字叫金文,也叫鐘鼎文、鐘鼎款識、彝器款識等(前者稱為“款”,是刻的意思;後者稱為“識”,是記的意思。所以金文也可以稱為“鐘鼎款識”)與甲骨文相比,這些文字更豐富、形象。金文填實的寫法,使文字更生動、逼真、雄厚清麗、壯觀大方。這種金文到西周末期,才形成獨特的風格,至昭穆之後,書風開始變化,筆畫由粗細相參轉為均勻劃一,書風極為端正嚴謹。

    金文多可在鐘鼎器具上。鍾多是樂器,鼎多數是禮器。這種銘文,有的是凹下去的陰文,有的是凸出來的陽文。

    03大篆

    西周後期的大篆。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為大篆。大篆的文字有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她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脫離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在夏商周三代,就奇文字來說,是史籀為最。史籀是一個人的名字,周宣王時期的史官。他創新新體,以趨簡便,稱為大篆,又稱為籀文,籀篆、籀書之稱。因史籀創作,又稱籀文。

    大篆見與許慎的《說文解字》和後人收集的鐘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作的石鼓文最為著名。

    04小篆

    秦小篆。篆書古樸典雅,開創了中華民族書法上的藝術之美。秦統一六國後,開始規範文字,既前文說的《書同文》。秦規範的文字以秦文字為基礎,就是秦小篆以及篆字。秦“書同文”之後,其他六國的文字被淘汰了,秦文字小篆成為文字的主流。可以說,秦篆字上承西周古文,下啟漢魏隸書。

    據說秦權上刻制的小篆,是李斯書寫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

    小篆發展的階段,逐漸定型輪廓、筆劃、結構等,象形的意味消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方面的混淆和困難。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規範文字的產物。

    05隸書

    漢隸的產生。隸書也叫“隸字”、“古書”。由於秦朝時期小篆書寫過於規範,書寫起來很慢,在此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簡便字型。這種字型是變“小篆”的圓為方、改曲為直,並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稱為“秦隸”。《說文解字》中解釋“隸”的意義是“附著”。《後漢書·馮異傳》則訓為“屬”,這個意義到今天還在使用“隸屬”。《晉書衛恆傳》、《說文解字》也解釋隸書為“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隸書是小篆的一種輔助字型。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字型,莊重、美觀,書寫的效果是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關於隸書,相傳是秦末程邈在監獄中整理出來的,他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比劃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比劃上更便於書寫。古人有“隸人”,不是隻囚犯,而是指“胥吏”掌管文書的小官吏。

    隸書結構扁平、端正、靈巧,到東漢時,撇、捺等筆畫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方面,更上一個臺階。東漢時期隸書的《張遷碑》、《曹全碑》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漢隸表現在帛畫、漆器、畫像上,精美絕倫。魏晉以後,草書、行書、楷書的迅速發展,隸書開始沉寂。直到了清代金農等著名書法家,把隸書在繼承漢隸的基礎上又有了創新。

    06楷書

    楷書。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便利於書寫,在隸書的基礎上,漸漸演變新的字型——楷書,更趨於簡化,橫平豎直。楷書也叫真書,正書,最初開始與漢朝末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很大的發展,至唐朝時期基本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楷書名家輩出,最為著名的有歐陽詢(歐體)、顏真卿(顏體)、柳公權(柳體)、趙孟頫(趙體)。

    “楷書”尤為盛行,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書法家都是當時的佼佼者,他們的書法作品至今仍被人們學習作為範例。

    07草書

    草書,有源於草稿之說,在戰國時期已有草書的形成。《史記》中寫到:

    戰國時,楚懷王使屈原造憲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見而欲奪之,蓋草書之祖起於。

    草書最初因不能工整寫成,草草寫成。自漢初,有了“章草”,後有“今草”再有“狂草”等草體字。漢代的草書稱為章草。

    《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所以說,草書開始於漢初。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飄逸,赴速急就。草書也有章法可循。代表作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08行書

    行書。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就是“行書”,據《書斷》說是漢代劉德升所制。

    這是中國漢字以及字型發展的簡略過程。

    清宋曹雲:“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相間而行,如行雲流水,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據《說文序》記載:“尉律:學童十七已上,始試,諷書九千字,乃得為吏”。

    結語:誦九千字就可以為吏,相當遠現在有文化有文憑才能當官,性質是一樣的。可見,文字是衡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明發展的標尺。到了清末,西方文化的大量輸入,新字新辭更加豐富。漢字,漢字如此豐富多變,用來抒寫任何情感。總之,中國漢字的發展,有悠遠複雜的演變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評價杜甫的一生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