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驛道茶話

    家校共育,社會互助,是利於學校教育發展。但是事情做得過火,捨本逐利,名利不可雙豐收。教育大計,要講技,也要講計。

  • 2 # 憶葉知秋

    學校教育,是為社會培養人才不可或缺的陣地。

    但是,學校教育也是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從而得到不斷進步!

    從目前的教育體制來看,似乎與社會有些不相融,儘管與家庭的聯絡是越來越緊密,但是其目的,都是在為學校服務。

    看一個很普遍的例子,教育部三令五申要給學生減負,學校也在嚴格執行,少佈置作業,多一些趣味活動,加強素質教育等等。

    而現實情況呢?校外培訓鋪天蓋地,週末的時間,全都是在狹小的培優班裡度過的。家庭在培優方面的花銷,是在學校裡的數倍。這些培優費用已是許多家庭難以承受之重。

    這說明什麼問題?

    學校教育滿足不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

    家長為什麼滿足不了?

    因為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競爭壓力巨大,只有把孩子的知識不斷累積到社會認可的地步方肯罷休。

    於是,就形成了目前的這種奇怪的社會現象:學校按部就班地教,家長鑽入地的補,孩子無休無止地學。

  • 3 # 教育與心理領域

    可以學學其他國家好的做法。

    第一,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處理,必修課程因為要符合國家標準,家長和社會對這些課程的教學要信任教師的專業能力,比如同樣的課文,為啥一個老師講課文,一個老師卻讓學生準備服裝搞表演活動。再比如日本比較變態的幼兒園出現冰天雪地孩子衣服單薄鍛鍊身體的狀況。如果家長有疑惑教學問題都透過教師專業的委員會來判斷是否合適,而不是家長和輿論扮演專業人士來判斷。

    第二,家長和當地社群可以參與進學校的選修課程設計和選擇當中,比如武術之鄉選擇武術做選修,客家地區可以設計客家民俗傳統做選修。家長有專長也可以自願擔任學校的選修課老師傳授自己的專長。

    第三,家長和社會參與進學校教育是大勢所趨,但尊重學校辦學自主權和教師教學自主權是前提要求,讓專業人士更專業,給學校教育補充更多元豐富的教育資源才是家長和社會要做的。

  • 4 # 秒懂化學

    家長或社會干預學校教育,這不只是一個利弊的問題。

    這是一個搞亂學校正常教學秩序,搞亂教育活動正常按教育規律進行的問題。

    最終會使教育人及教育會迷失正確的方向。

  • 5 # 獨醉無言

    自從國家高考擴招文憑氾濫之後,越來越多認為自己有水平有文化有知識有經驗的家長和社會上發展較快的行業對學校事務干涉越來越多,也對干涉學校事務產生了興趣。

    干涉的內容

    干涉的內容包括學校管理制度、課程的開設、教師教學方式、教學活動等,還包括教師佈置作業多少,孩子座位的調整,班級內班幹部的任命等比較細小的地方。

    干涉頻率

    幼兒園有家長認為看個孩子誰不會看啊!小學有家長認為小學知識我都會,老師怎麼教的還沒我輔導的好;到初中了,這老師怎麼佈置這麼多作業;到高中了,學生也能被開除了,消停了;到大學了,老師都是教授,算了指導不了老師了。

    對學校的教學活動,社會上各個部門都可以指導,保險、金融、消防、禁毒、各種協會都可以舉行各種知識活動進校園。

    對學校干涉的頻率從幼兒園到大學是呈現遞減的方式。

    干涉的目的

    有的家長在干涉學校事務時,只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為了滿足自家孩子的利益訴求,很少為學校和學生整體考慮,這部分家長擾亂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

    有的行業部門干涉校園活動是為了自身利益,利用紅領巾、獎狀、電影票、開講座賣書等各種方式影響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

    這些不正常的干涉活動太多,當然是弊大於利。

    社會和家長有知情參與監督權

    學校作為以育人為宗旨的公共服務機構,要想健康運轉,除了國家機關的依法監督、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的行政管理之外,也離不開外部力量的社會監督。

    社會和家長對學校教育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對學校工作計劃和重要決策,特別是事關學生和家長切身利益的事項可以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可以予以支援,積極參與配合。可以對學校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監督,幫助學校改進工作。

    但這些權利不能濫用,要用合理的方式行使,比如班級內的事務,經過班級家委會將討論後形成的意見與班主任進行協商交流,學校事務可以透過學校家委會,社會上的應該透過教育主管部門,不能讓學校和教師疲於應付家長、社會不合理的訴求,影響學校和老師的正常教育教學活動。不知道我回答的是不是合理?

  • 6 # 樓臺明月

    家長或社會干預學校教育的現象屢有發生,學校就像個“小媳婦”,“婆婆”太多,做事伸展不開手腳。我認為這樣弊大於利。

    家長干預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外行指揮內行,不利於老師工作面向全體。

    很多家長望子成龍,經常會在微信中向老師建議:語文自習課不要留書面作業,該讓學生們多讀優秀文章拓寬視野;老師講課速度太快了,該講一點,做熟練了,再往下講,不然孩子們吃夾生飯;老師,按照成績優劣挑座位,容易影響孩子的情緒,打擊學習積極性;老師,應該把學習優秀的和學習差一些的交叉安排,以帶動差生積極學習;老師,把孩子們成績好的安排在一起,那樣便於互相交流和促進……每個家長,提建議的時候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孩子的狀況為依據。而老師安排工作,需要照顧全體同學,無法完全滿足哪一位家長的要求,因而,也就難以讓家長滿意。如果老師懾於家長們的言論,一忽兒按這位家長的提議安排,一忽兒照那位家長的意見調整,那工作非得亂了套。

    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挑剔學校和老師的工作,會讓學生消極對待老師的安排。

    家長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總會對學校和老師的工作挑出毛病來,如果這些意見,家長總當著孩子的面說,就會讓學生消極對待老師的安排。比如老師安排學生打掃衛生,家長會說,現在各單位都請清潔人員,或者用掃地機器人,用得著學生打掃衛生嗎?再比如,學生違紀,政教處讓學生回家反省,家長會說,回家多耽誤功課啊,老師打也行,罵也行,回家反省這招沒意義。家長不配合老師教育孩子積極參加勞動,不教育孩子要遵守紀律,深刻檢查自己的錯誤,總站在學校和老師的對立面影響孩子,這對孩子的教育,對學校和老師的工作,都是極其不利的。

    社會干預學校工作,老師受到諸多掣肘。

    政府需要建休閒廣場,徵百姓的房屋,錢少了工作做不動,拆學校的教師宿舍,沒懸念。教育局的通知,飛機轟炸一樣在微信群裡往下發,老師們疲於應付。學校教師調動,不管學期中、學期末,找個關係就可以壓下來。至於後續教學工作怎麼安排,是無人顧及的。學校門外是村民的莊稼,放假時家長接孩子不注意,踩到一點兒,村民就會找學校來要錢。家長對學校、老師有意見,只要打個電話,上級不經過調查批評意見就下來……社會各方面力量都來干預學校工作,老師們受到諸多掣肘。

    結束語:人們都知道家庭中婆媳關係最難處,那媳婦還只有一個婆婆。而學校這個”小媳婦“,”婆婆“太多了,學校工作誰都可以來插一槓子,束手束腳,沒法大氣。所以說,家長和社會干預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弊大於利。

  • 7 # 慧慧姐123

    我覺得利大於弊。第一中國不是小班教學,老師顧及不到每個學生,甚至歧視所謂“差”學生,有時捱打了,受欺了,不是好學生,老師不重視,滋生那些孩子心理不健康和無安全感,家長及時干預可以保護小孩,監督老師學校負起責任,學校不成功的孩子未必社會不成功,老師毀了他們自信,也是有愧國家社會,該換老師換老師。第二家長操心是老師學校求之不得的,家長能干預學校教育什麼啊,最多是建議,意見,想幹預也難,畢竟大考擺那裡,誰也不能違背,家長求學校還來不及哪能干涉,最多是孩子人身安全和待遇處境,老師風格方面的,這些也能鞭策老師更好,如果孩子有錯,家長關心的話,老師也會和家長搞好關係,一起教育

  • 8 # 山裡小橙子

    家長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總會對學校和老師的工作挑出毛病來,如果這些意見,家長總當著孩子的面說,就會讓學生消極對待老師的安排。比如老師安排學生打掃衛生,家長會說,現在各單位都請清潔人員,或者用掃地機器人,用得著學生打掃衛生嗎?再比如,學生違紀,政教處讓學生回家反省,家長會說,回家多耽誤功課啊,老師打也行,罵也行,回家反省這招沒意義。家長不配合老師教育孩子積極參加勞動,不教育孩子要遵守紀律,深刻檢查自己的錯誤,總站在學校和老師的對立面影響孩子,這對孩子的教育,對學校和老師的工作,都是極其不利的。

    很多家長望子成龍,經常會在微信中向老師建議:語文自習課不要留書面作業,該讓學生們多讀優秀文章拓寬視野;老師講課速度太快了,該講一點,做熟練了,再往下講,不然孩子們吃夾生飯;老師,按照成績優劣挑座位,容易影響孩子的情緒,打擊學習積極性;老師,應該把學習優秀的和學習差一些的交叉安排,以帶動差生積極學習;老師,把孩子們成績好的安排在一起,那樣便於互相交流和促進……

    每個家長,提建議的時候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孩子的狀況為依據。而老師安排工作,需要照顧全體同學,無法完全滿足哪一位家長的要求,因而,也就難以讓家長滿意。如果老師懾於家長們的言論,一忽兒按這位家長的提議安排,一忽兒照那位家長的意見調整,那工作非得亂了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裝修完的房子,怎麼打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