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興安雜談

    帝國日向西,

    山河破離支。

    遼東風雲際,

    碧血袁督師。

    袁崇煥死的冤嗎?冤,真冤。可在當時,老百姓可不這麼想,凌遲時看著那些爭相買自己肉吃的人,不知道袁崇煥是不是自己也最終心灰意冷?

    我說袁崇煥冤,是因為他最終是以通敵叛國罪被殺掉的,他會通敵叛國嗎?我認為,不會!!!

    1、袁崇煥那時候督師遼東,是名副其實的一把手,山海關以外就他說的算,手下的關寧軍將領也都是鐵桿,一呼百應,他要叛國直接把山海關開啟,放清軍進來就行,實在不用搞的那麼麻煩。

    2、督師是多大的官?是明代最大的地方官,手底下廣巡撫(省長)就管了好幾個,軍政大權一把抓,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投降清朝也不能獲得比這個更高的官職了,還要揹負千古罵名,傻子才投降。

    3、清朝那時候公司剛起步,屬於艱苦創業階段,國內除了狗熊和人參啥都缺,沒辦法只能去明朝搶。明朝雖然末期比較困難,但也比清朝強,好吃好喝,還有娛樂活動,誰願意去東北深山老林過日子。

    4、袁崇煥是進士出身,正統思想根深蒂固,忠君愛國已經深入骨髓裡,他不會也根本不會想叛國。他是孫承宗的弟子,他和他的老師一樣,是堅定的愛國者。

    5、袁崇煥被汙叛國,主要是這幾件事:一是擅殺毛文龍;二是排擠滿桂;三是北京之戰前期沒有積極作戰,導致清軍兵臨北京城下;四是所謂的“反間計”。

    我們來逐一分析一下,一是擅殺毛文龍這件事確實是他錯了,導致後金沒有了後顧之憂。二是排擠滿桂,這個他也有責任,就是比較剛愎自用,這是他性格導致的,和投敵無關。三是引敵軍到北京城下,這個有點冤枉,其實只是前後腳到了,不過也有可能是他想利用北京的城防和清軍決戰,畢竟野戰明軍沒有優勢。四是反間計,這個是清朝宣傳的,真實性很難說。

    綜上所述,我認為袁崇煥死的冤。我第一次看到他死時的情景,覺得他一定會心灰意冷,直到我看到他的那首詩:

    一生事業總成空,

    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將,

    忠魂依舊守遼東。

    看到這裡我釋然了,知道了即使到了這一刻袁崇煥依然沒有心灰意冷,以身許國,至死不渝,袁督師你是真正的英雄。

  • 2 # 說客先生dys123

    君讓臣死不得不死,冤也不冤!

    一、不算冤:古代任何一個王朝,天下都是帝王家的,其他任何人就是個奴才!王命不可為!天威不可測!古代禮教臣子要敬君王,在家要敬父母,要敬天地!這是主要做人的三敬!這種由上到下的統治意志是根深蒂固,並植入人心的!天下至尊帝王讓誰死誰就得死!這是傳統愚昧禮教的束縛!否者你的名聲就壞了!古人很重視名節問題!所以既然你當人家臣子,小命就是人家的,被殺也就順理成章不算冤!

    二、冤:有句話說自古忠臣無好死!這句話雖然有點偏激,但歷史告訴我們確實有很多這樣的事發生!袁崇煥被殺冤就冤在當時大明朝已經沒落,外有強敵虎視眈眈要奪走天下,內有農民起義和盜賊峰起民不聊生!大明朝岌岌可危,在這時候袁崇煥是很少的幾個傑出的戰鬥將帥,崇禎帝不是一點不知道!就因為別人幾句讒言主要說袁崇煥要造反,奔就心慌害怕的崇禎帝軟肋被擊中,所以要來個先下手為強,寧可殺錯不可放過!從整個局勢看死的實在是冤枉!如果消滅了外敵,安定了邊防,得勝回朝後再被殺,反而少些冤枉,也就是個功高震主的緣故!結果是一自毀長城,幫了他敵人的忙,實在是冤!二一腔報國報君的壯志還沒施展就憋屈死了!三死在一批耍嘴皮子的小人手裡憋屈死的!

    三、事情是袁崇煥死於崇禎帝手裡!實際是死在一幫小人和敵人的陰謀詭計手裡!從當時大明局勢來看,大勢已去,民心已失,人才凋落,國庫空虛他的王朝基礎已經開始土崩瓦解,苟延殘喘而已!實際袁崇煥也有戰死沙場的可能性,亡國也就是時間早晚的事!只是壯志未酬身先死,國仇家恨幾時休!

  • 3 # 樓蘭都護

    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袁崇煥是民族英雄。

    可他是怎麼死的呢?是被朝廷明正典刑押赴刑場,用最殘忍的刑罰活刮的。可問題是這樣的一個大英雄為什麼會被殺呢?

    袁崇煥

    當時朝廷給袁崇煥按了十二項大罪,好像這個人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這個人真的已經壞到這個地步了嗎?

    關於明史,網際網路上各種紛爭,有吹明粉,有黑明粉的。關於袁崇煥的爭議,兩撥人馬更是到了是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我們離明朝並不遙遠,離明末更近,難道袁崇煥是忠臣是奸忠就真得搞不清楚了嗎?

    如果歷史永遠無法還原它的真相,而只是殘存一個道理,那這個道理,我們把它想通,琢磨明白,對人對己,對這個世界也是有好處的。

    袁崇煥為什麼會走上那條不歸路,這一切的起點,還得從崇禎皇帝講起。

    說時遲那時快,天啟年間很快就要結束了,崇禎皇帝上臺了。

    崇禎

    上臺以後,第一件事情當然是打倒魏忠賢了。那麼第二件事情呢,就是召見袁崇煥。袁崇煥此時剛剛辭職回家,就被召了回來,出現了中國歷史上非常戲劇性的一幕,“平臺召對”。

    崇禎皇帝對袁崇煥說,“袁愛卿啊,朕準備啟用你,你認為你多久能平復遼東戰事啊”。

    袁崇煥剛從老家回來,對京城發生的事還在適應期期間,對這位新皇帝也不是太瞭解。隨口而出,“皇上,如果你信任我,五年,五年之內平復遼東(如果袁崇煥知道崇禎的性格和以後的所做所為,我想他應該把期限提高到五十年甚至六十年,如果還完不成,自己也老死了)”。

    在歷史上,袁崇煥因為這件事招了很多人的罵,明末文人張岱就是其中的一個,他說,你怎麼能說五年平遼呢,你是打過勝仗,立過大功的,但那是憑城用炮,把努爾哈赤給轟死了。可那僅僅是防守啊,你防守再有能耐,皇太極不來進攻,你還能把他給滅了嗎?你不該跑到崇禎皇帝跟前吹這個牛。

    皇太極

    在“平臺召對”中,兩個人相談甚歡,談了很久,崇禎累了,提出回宮眯一會兒,然後接著談。這期間,袁崇煥見著兵科的一個給事中(官名),給事中拉著袁崇煥的手,臉色難看(像便秘一樣),“你憑什麼跟皇上說你有把握五年平遼”。

    袁崇煥說,“這不就是說說麼,你看遼東戰事把皇上給急的,著急帶上火的,我這不是安慰他一下嗎”。

    一聽這話,給事中腦門上的汗,都有黃豆大了,“說說,你跟這位爺開玩笑,你可搞錯了,這位爺你是第一回見,他可不是那位木匠皇帝(天啟皇帝愛做傢俱,自己坐的,躺的傢俱都是自己做,別的皇帝上朝理政,他呢天天下車間務工),這可是一位英明之主,眼裡不揉沙子,你今天說五年平遼,五年之後,你要是平不遼東,他跟你較死勁,你可咋整?”

    袁崇煥一聽這話,心裡一萬匹草泥馬狂奔而過,真後悔自己早上出門,怎麼沒讓車給壓著。

    沒多久,崇禎休息完了,出來接著聊,袁崇煥一個勁的往回著補,向皇上要兵、要錢、要權、要尚方寶劍,崇禎很大方,給,都給。只要你幫我把這事辦了。

    袁崇煥再次來到遼東戰場,自己的目標已經變了,以前我只要守住,就有功,現在變成了我要進攻,要把皇太極弄死,要對滿清梨廷掃穴才算立功,而且還有了一個五年的期限。

    於是袁崇煥看人的眼神都起了變化,想在五年時間內在軍事上打敗皇太極是不太可能了,那麼能不能和談呢,雙方簽定一個友好協議,從此過太平日子,也算是我平遼了。

    後來袁崇煥的所做所為就有了解釋的空間,雙方往來密切,跟皇太極互派使團,還做生意,怎麼友好,怎麼來。

    於是袁崇煥向朝廷報告自己的最新成果,崇禎皇帝那個氣啊,讓你五年平遼,要錢給錢,要兵給兵,你就是這麼給我平遼的嗎。

    但是崇禎皇帝忍了,你先幹吧,明面上不說,幹成了,給你追認,幹不成,那是你偷偷乾的,到時再追究你。

    於是遼東往常的戰事被和談取代,雙方各種眉來眼去,各種扯皮,甚至已經談到將來雙方首腦如何在信中稱呼對方的首腦的稱謂都談了,五年的時間就在各種扯皮中流逝,一轉眼就要到了。

    為了表示和談誠意,袁崇煥急了,居然把皮島總兵毛文龍給殺了。但是皇太極反悔了,皮島是滿清後方的一個島,是明朝的一把尖刀,一直頂在後腰上,現在後顧之憂沒有了,我是不是應該爭取更好的條件啊。

    於是皇太極傾巢而出,沒走遼西走廊,沒走山海關,繞到長城喜峰口,殺入內地,直奔京師,在這裡我們不能怪皇太極太壞,只能怪袁崇煥道行太淺。

    崇禎皇帝慌了,袁崇煥也慌了,帶著自己全部人馬,回援北京,好死不死,當皇太極人馬剛到北京城下,袁崇煥也到了,感覺好像皇太極是你袁崇煥請來的一樣,你給領的路一樣。

    此時的袁崇煥已經說不清楚了,當袁崇煥拼死拼活,把皇太極趕走了以後,袁崇煥想讓隊部進城休整,崇禎都沒讓啊,怕他進城帶兵逼宮啊。

    只讓袁崇煥一人進城,進城以後,立馬下獄,於是袁崇煥的死已經沒有懸念了。

    歷史行進到明朝末年,中華古典文明演變到這個王朝,政治智慧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彈性。人們只記住了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忘記了“白登之圍”,“昭君出塞”,“渭河盟約”,“澶淵之盟”。

    當一個政治家,一個國家被意識形態所綁架,不再發揮自己的才能,下場一定很悲慘。即便有袁崇煥這樣的名將也無法丞救呆板的靈魂。

  • 4 # 蘇麗坷

    崇禎皇帝誅殺袁崇煥,要說他死得冤不冤?這得著眼於明朝始末的大局來說。縱觀明朝的歷史,特別是明朝走向滅亡之路,這其中的導火索跟袁崇煥脫不了干係,儘管事實上他並沒有投敵判變,而且還可能是明朝的一個大忠臣。

    但是他剛愎自用,排擠同僚,斬殺明將,擅自開關賣糧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導致明朝政權的覆滅。

    當時的明朝,本己處於風雨飄搖時期,內憂外患,崇禎皇帝在此危難之際力排眾議起用袁崇煥封為邊彊大吏,給了他無上的權力,手握生殺大權,甚至可以先斬後奏,但儘管如此,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有此權利的,誰又像他一樣把皇帝給的所有權力盡數使盡,而且還用得不明不白,講不出非此不用之道理。

    首先我先談談他斬殺邊彊將領毛文龍一事,毛文龍當時身居明朝一品武官,統領遼東一帶,此人並不是清白無錯,他在任的時候也是經常擅自開關和北方的少數民族做生意,籌集軍響,這其中當然也免不了中飽私囊等等,但是,毛文龍當時在對抗清軍的戰役中,採取的多半是游擊戰術,埋伏,襲撓,出其不意,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撤退,與敵周旋逐步建立自己根據地與清軍對抗,雖然說沒有把清軍徹底的消滅乾淨,但事實上也掣肘了當時清軍入關的程序,可以說,如果毛文龍不死,清軍不可能這麼早的打進北京城,如果袁崇煥和毛文龍聯起手來,精誠團結共同抵抗清軍,那麼完全可能改寫明朝的歷史也可能改寫中國的歷史,可是,事與願違,恰恰,袁崇煥剛一上任,立馬設局殺了毛文龍,殺之所列的數十條罪狀都並非證據確鑿,非殺不可,有的還多半是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而且還沒有事先呈報給崇禎皇帝,待崇禎帝知道後已經是事已至此了,而崇禎帝不僅不是昏君,他還是一個非常勤政,胸懷抱負,對內一心想把李自誠的闖軍消滅乾淨,對外禦敵於城牆之外。所以在他啟用袁崇煥之後,把自已的一腔抱負全部寄予在袁崇煥的身上,可以說當時的崇禎帝為了打敗清軍籌集軍需自己節儉到什麼程度,寧可讓自己的皇后穿著粗布衣服,連他穿在身上的皇服袖口破了也只是掖掖衣袖而矣,這樣的皇帝你敢說他是一個昏君嗎?袁崇煥沒有確鑿的實據揹著他就把存在的利遠遠大於敝的毛文龍殺了,這種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崇禎帝知道後氣不氣?況且,報應接撞而至,很快毛文龍的許多部下逐漸散去,有的甚至公然開啟城門投敵判國加入清軍反過來打擊明軍,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又沒有本事完全收編其餘下的部屬,反而增加了敵方的軍事力量,這是崇禎帝不能容他之一罪之。

    第二,袁崇煥殺毛文龍時說他擅自賣糧給蒙古人,可他上臺了也像毛文龍一樣私自賣糧給蒙古人,不僅賣,蒙古人還把從他手上買的糧食倒手轉賣給金人,當時清兵缺糧,甚至整個金國都缺糧,餓垺滿地啊,如果此時袁崇煥能夠乘此時機,雷霆攻入一舉決勝清軍。崇禎帝或許不會追究他殺毛文龍的罪過,可他卻不能在時機出現之時抓住機會一擊而中,反而為了經濟上的利益喪失了破敵的大好時機。這是他其罪之二。

    第三,袁崇煥為了誘敵深入,打擊敵入,放開門戶至使清軍長驅直入,直逼北京,威逼皇上,動搖了大明江山,近距離的驚嚇崇禎皇帝,雖然說最後袁崇煥帶兵趕赴誓死保衛北京城,但可以說也戰得不漂亮,讓崇禎帝極為不滿。此其罪之三。

    第四,袁崇煥在殺了毛文龍之後,沒有很好的把控大局,為了贏得時間打敗清軍採取懷柔政策,私自跟清軍談判、議和以期拖延清軍進攻的時間以待時機來擊敗清軍,又被清軍使了反間計派人密告崇禎帝,崇禎帝驚聞即將其下獄關了整整9個多月,袁崇煥在獄中不爭不辯,默然處之,崇禎帝不殺他殺誰?崇禎帝的江山都被他折騰得根基動搖,朝不保夕,還不拿他開刀。明知他有冤,但也必殺之,況且他還不極積的為自己分辯,在我們現在看來他是冤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和伊朗哪個比較民主?哪國人民較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