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語連篇

    我即不是語文專家,也不是一線老師。感謝邀請。關於學生讀書是目標管理重要,還是過程管理重要。我個人覺得,都重要,沒有目標管理,孩子們的讀書偏離了目標,讀書就沒有意義。僅有目標管理,沒有過程管理。目標管理就是一個口號。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沒有必要這樣爭誰重要,專家與一線老師誰重要?誰也離開教育,教育也離不開專家與一線老師。他們本來就不是對立矛盾關係,這個和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一樣,是辯證統一關係。剛才讀了個一線老師的回覆,很有委屈失落心態,擔心爭不過教授,爭不過又如何,一線工作還不是咱們在組織進行嗎?

    附老師的結語:說老實話:我們一線語文教師是爭不過你們領導和教授的。我們只希望你們多下來基層學校,聽聽一線教師的意見,考察學情。我們一線教師,是你們丟擲的好理論的最終實踐者。我們一線語文教師是多愛崗敬業啊!體察我們多苦多累又多奉獻啊一一據有關調查,女教師與同齡、幹其他職業的女性相比,絕經期提前4年啊。

    我們堅信:新時代、新教材、新觀念、新課改、新中高考,會讓我們有新希望、新動力、新姿態、新方法。

  • 2 # 窗花幽禁落霞

    溫儒敏教授作為大語文環境的發起者和推動者,我對其要求學生讀書“目標管理"的理解是:廣泛閱讀,過程力求不求甚解,多讀,精讀等各種各樣的讀下去。最終讓學生成為儒雅,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達到推動中華文明往前一大步的目標。

    作為一名閱讀的愛好者,我對溫儒敏教授這一做法是深深理解和大力支援的,因為我切身體會閱讀給一個人帶來的好處和意義有多大!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又堅決反對溫儒敏的做法。

    我對“過程重要”的理解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要精讀,把每個知識點都讀出來,不喜歡的段落也得硬著頭皮讀下去。你閱讀的目的就是給我答對各種各樣的題目,考試拿到高分才是最重要的。

    學生的負擔很重,學習又不是單單語文一科。小學階段還好,踏入初中,迎面而來的是都是主科,學生們早就被題海淹沒了,去哪找那麼多時間閱讀溫儒敏教授推薦的各種課外書?

    最主要的一點,閱讀的好處猶如懷孕的肚子,要大了才能看出來。等我閉關閱讀百書出來,以為一統江湖,實則嚴重偏科,名落孫山。

    溫儒敏教授就是在風花雪月中畫了一個餅,瀟灑離去。在他主編的部編版語文教材中,各地的出卷老師並不買賬,考試的題目照樣是死題,想考高分,你還是得乖乖給我答對近反義詞,轉換句子之類的。甚至教材不要求背誦的,被考試拿來要求默寫。

    這樣就很不厚道了,你教材改革了,用不用考慮下語文老師的處境?多少語文老師被溫儒敏教授弄得內溼外熱,不知所措!

    希望溫儒敏教授已經推動了教材改革,那麼請加把勁,推動語文考試方式的改革呢!您不食人間煙火,我們可是靠教書吃飯的!請接地氣!

  • 3 # 中庸樂

    契機之學,謝師邀請!個人以為,溫教授的關於讀書要以目標管理為主,過程管理為輔,和我們老師要求的,讀書要重過程管理,都無所謂“對錯”。一、什麼是讀書的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

    溫儒敏教授說的讀書主要指名著的導讀。他建議:名著導讀要以目標管理為主,過程管理為輔。目標管理,就是要設立名著導讀的總體任務和要求;過程管理,則是把完成任務每一步需要做的事情都規定好,包括“要解決什麼問題”“要消滅什麼狀態”“每天讀多少頁”等。

    二、為什要求名著導讀以目標管理為主,過程管理為輔?

    任何要求都有其初衷及宗旨性和目的性的。綜合分析溫教授關於讀書的看法,其觀點大體如下:

    1.溫儒敏教授建議中小學生“海量閱讀”學習閱讀“連滾帶爬”。建議“整本書閱讀”,但不要對每本書都那麼吝嗇,也不必仔細閱讀所有的書。

    2.他建議閱讀時,根據不同文體,要靈活運用瀏覽、快速閱讀、猜測閱讀和跳過閱讀的。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可以不用老師的幫助,可用“瀏、快、猜、跳”的方式自由讀,可先讀自己感興趣的,激發閱讀興趣。

    3.先“培養一張讀書的臉”,培養讀書的興趣。

    綜合其以上觀點,不難看出,溫如敏教授要求讀書要以目標管理為主,根本宗旨是,在某個學段內要完成海量閱讀的任務目標。而要在某個學段完成任務目標管理,就必須略過一些書中情節故事的細讀,加快閱讀的速度,以備完成閱讀的總體目標。

    當然,我們一線教師的理解是,縱使你要完成了海量閱讀任務目標,也需要一個高效的閱讀過程管理,否則談讀書目標管理,就如談海市蜃樓、空中樓閣。

    其實綜合以上兩點來看,溫教授的目標管理為主,過程管理為輔,和我們一線教師要求的,讀書要重過程管理,都無所謂“對錯”!

    三、為什麼溫教授關於名著導讀的目標管理為主,過程管理為輔,和我們一線老師要求的過程管理為主並不矛盾。

    如果沒有目標管理,全部安排過程管理,名著導讀就變成了精讀課程,於倡導延伸課外閱讀也成空談。而同樣,沒有精讀的過程,也無所謂目標管理的實效完成,這是相輔相成的一體概念。

    1.溫教授建議我們老師“千萬不要給名著閱讀規定太多的東西”,以免損了學生讀的興趣,這一點應該與我們老師的觀點一致,那就是,都希望學生越讀越有興趣。

    比如《朝花夕拾》,它是魯迅寫給自己看的,是一個成年人的回憶,是成年人很痛苦的時候靠小時候的生活(回憶)來安慰自己的回憶性散文。我們老師不能引導學生當成故事來讀,更不能用支離破破碎的方法去引導學生精讀。否則一開始學生可能還感興趣,隨著分析的深入,可能會覺得枯燥無味了。對於這種文體,溫教授的建議是,要給學生預先說明這本書理解起來有難度,告訴他你能讀最好,讀不懂就查查資料,瞭解一些背景,想辦法讀完;實在理解不了沒關係,以後再說,同時也要告訴他方法。方法當然就是上面所說的可“靈活運用瀏覽、快速閱讀、猜測閱讀和跳過閱讀”來導讀。這種導讀就是以激趣為主來完成任務目標的。

    個人以為,對於名著導讀一類讀物,如果安排了很多閱讀計劃,比如如何寫筆記、如何做旁批、如何寫讀書心得,甚至怎樣分析人物形象,都有公式去套,那就會限制了讀書的自由,會減損了讀書的樂趣。這樣的重過程,可能對考試提高分數好處,但對於學生的閱讀興趣,毋庸置疑是沒有幫助的。與此同時,對於好詞好句好段,我們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走進作品的人物世界,這樣的重過程管理,對學生的文學素養也是大有裨益的,只是我們一線老師理解的角度,可能與統編版教材的導讀宗旨理解有出入罷了。

    2.要求整本書閱讀,“養性”,涵養性情,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書,感受讀書之美,養成好讀書的習慣。這可能是最重要的。這點我要給溫教授大力禮讚。古有讀書“養浩然之氣”,現有讀書“涵養性情”,可謂遙相呼應,一脈相承!這個讀書目標管理,我們一線老師也是必須力讚的!

    四、關於以下名著導讀的目標管理三層級目標

    1.第一個層級

    學生能夠耐心地把整本名著讀下來,已經是一件值得表揚的事情,達到了最基本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看的大多是搞笑的、碎片化的東西。所以能夠有耐性把書讀完就是勝利!這個標準看似不高,實際卻很高。讀書養性,性格的性,性情的性,我們要求完整閱讀也是養性,所以能夠完整地讀下來,我們的目標一大半也就達到了。

    2.第二個層級

    第二個層級要求更高一點,學生讀完一本書之後產生了興趣,能夠順藤摸瓜,找其他相類似的書來看,接觸更高的層級。

    3.第三個層級

    這一層級更高階了,它要求學生能夠養成讀一類書的方法。讀科普文章和讀小說不同,讀短篇小說和讀長篇小說不同,讀議論文和讀散文又不同。比如讀完一篇小說,就能知道長篇小說的閱讀方法——不是逐字去摳,而是要很注重情節和人物。

    關於以上名著導讀目標管理的要求,一線教師能否在教學中實現,本人不持意見。因為到目前為止,未見較具體的案例學法指導,畢竟目標宏大,理論性較強,操作性有待實踐反哺見驗。

  • 4 # 手機使用者50901934513

    溫儒敏就是一個冥頑不化 腐儒典型。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這種人對整個社會的腐蝕作用更大。特別是這樣的人掌握一定權利以後。

  • 5 # 飛鳥留痕2O16

    有人又把過程與目標割裂,甚至對立起來了。

    任何行為都有目的,西方有句諺語,蚊子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咬。

    但要達到某種目的,並不是輕而易舉,一蹴而就的,之間得有一個過程。

    而在這一過程裡的,人們得動用諸多手段,方法,以冀達到某一目的。

    所以,一切過程,手段,手法,都是為目的服務的。

    而目的又最終會決定了人們會採用什麼樣的手段與方法,科學地,有效地達到既定目標。

    所以,二者缺一不可,既要時時不忘目標,又得時時關注過程,讓過程中每一環節都與目標緊緊關聯,根本不能判定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

    如同農民種田,收穫糧食是目的,但為達到這一目標,得有個過程,播種,耕耘,施肥,灌溉等等必不可少。你可以享受過程,但收不到糧食,整天餓著,下次還能享受嗎?

    當然,人們在探討事物時,有時側重於某一方面的論述,突出重點,強調難點,這也是可行的。

    提問中,溫教授是從讀書的總體目標上說的,而語文教師僅從區域性的課堂教學上說的,並無矛盾,這本質上涉及的是一個從宏觀上,一個從微觀上的不同角度探討問題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鯨圖高鐵貴賓廳體驗怎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