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南小郎中
-
2 # 生活有道
目前用於治療的中藥有滑石、瞿麥、扁蓄、紅花、桃仁、當歸、魚腥草、王不留行等,這些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行氣、止痛,利尿、通淋、殺菌、消炎、消腫的功能,可以起著利水通淋,清熱瀉火的作用,對於急性膀胱炎、慢性膀胱炎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如果是患有急性膀胱炎,症狀很嚴重,應該透過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在服用中藥的同時可增加廣譜抗菌素,這樣的治療效果較好,副作用小。
中醫治療膀胱炎效果很好,這也是許多朋友非常疑惑的地方,西醫病,中醫能治療?會感覺不可思議。
其實在臨床當中,西醫病名中醫治療是非常常見的,也彰顯了中醫治療疾病的辨證思維與方法,為此與大家解開中醫診療西醫病的神秘面紗。
一、先談一下西醫膀胱炎:
1、 膀胱炎:是發生在膀胱的炎症,主要由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細菌感染引起,還有其它特殊型別的膀胱炎。特異性感染指膀胱結核而言。非特異性膀胱炎系大腸桿菌、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糞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
2、臨床表現:其臨床表現有急性與慢性兩種。
排尿時尿道有燒灼痛,尿頻尿急,每小時可達5-6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多,甚至只有幾滴,可伴有終末尿時下腹部疼痛,尿混濁,血尿等。急性膀胱炎伴有突然起病特點,慢性膀胱炎有反覆發作的特點。
二、談中醫治療膀胱炎:膀胱炎在中醫屬於淋證的範疇。有熱淋證與血淋證之分。
1、淋證:凡小便頻數短澀,滴瀝刺痛,小腹拘急引痛者稱為淋證。
2、淵源:膀胱炎的症狀早在中國東漢年間就有記載,就有了治療理論與方案。
漢代張仲景以前本病稱淋,淋悶,淋秘。《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曰:“陽明司天之政,初之氣,小便黃赤,甚則淋。”“熱至則身熱……淋悶之病生矣。”《金賈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篇》:“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秘不通。”悶,同秘,不通之意。故淋、淋悶、淋秘均指小便不暢,似雨淋而下,或小便閉阻不通的病證。同時並指明瞭淋證多因“熱”所致。
3、淋證的病因病機:
淋證的病因:
(1)、外感溼熱:下陰不潔,汙穢之邪從下入侵,熱結膀胱。
(2)、飲食不潔:飲酒過度,嗜食辛辣厚味,脾失健運,釀溼成熱,溼熱下注,膀胱致病。
(3)、情志鬱怒:鬱怒傷肝,肝失疏洩,氣滯膀胱或氣鬱化火,氣火互結,膀胱不利為淋。
(4)、勞欲,體虛:年老體衰或久病,多育,勞欲無制,腎氣虛衰,或淋久不愈,反覆發作,脾腎兩虛,而至膀胱氣化不利。
淋病病機:淋證病位在膀胱,與腎密切相關。
(1)、淋證初起為溼熱蘊結下焦,膀胱氣化不利。此期多為急性膀胱炎。
(2)、淋就溼熱傷正,由腎及脾,每致脾腎兩虛。此期多為慢性膀胱炎。
4、淋證(膀胱炎)的辨證分型:
(1)、熱淋:
主症:小便頻急短澀量少,色黃赤灼痛,小腹墜脹,或伴腰痛,惡寒發熱,口乾苦,大便正常或秘結,苔黃膩、舌質紅,脈濡數。以上主症與急性膀胱炎相似。
治則:清熱利溼通淋。 方藥:八正散加減。本方具有清熱瀉火,利水通淋功能,治溼熱下注,膀胱氣化不利的淋證。(2)、血淋:
主症:小便頻急,熱澀刺痛,尿血紫紅或夾血塊,小腹脹滿疼痛,臺薄黃,脈數。病延日久,則小便熱澀刺痛減輕或消失,血色轉為淡紅,或伴低熱,腰痠,神疲,舌質紅,脈細數。以上症狀是與急性膀胱炎尿血癥狀相似,後期反覆發作與慢性膀胱炎尿血相似。
治則:清熱通淋,涼血止血。方藥:小薊飲子、知柏地黃丸加減。小薊飲子清熱利水通淋,涼血止血。治下焦熱結,尿血,尿痛,適用於急性膀胱炎早期尿血癥狀。知柏地黃丸滋養腎陰,降火洩熱,治陰虛火旺,腰痠神疲,虛熱等症,適用於慢性膀胱炎尿血癥狀。
(3)、勞淋:相當於慢性膀胱炎。
主症:小便赤澀不甚,但淋瀝不已,時作時止,遇勞即發,腰痠神疲,舌質淡,脈細弱。或見面色潮紅;五心煩熱,低熱,舌質紅,脈細數。治則:補脾益腎。方藥:無比山藥丸合補中益氣東加減。前方健脾益腎,治脾腎虧虛所致遺精,遺尿,尿頻,腰腿無力等症;後方補脾益氣昇陽,治中氣下陷所致的小便頻數,淋瀝不盡。三、揭開中醫對西醫病名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中醫診療思路的神秘面紗。
在臨床當中,經常會遇到看完西醫又來看中醫的朋友,手裡拿著西醫診斷,與各類檢查報告,遇到這些情況,中醫怎麼運用好這些資料進行中醫診療呢?與大家淺談一下。
西醫與中醫是兩套不同理論體系的診療方法,都能從各自角度解決疾病的痛苦,各有所長。中醫也是在不斷髮展中的,診療手段也可以借籤西醫實驗室檢查。
1、從症狀診療:一方面根據患者的症狀先判斷出中醫病名,西醫的病名是與中醫不一樣的,有時候是相當於中醫某病的範疇。再根據患者的症狀進行中醫辨證,也就是中醫疾病的證(中醫疾病中所表現的病機證候),可以看出證由症(臨床症狀)出,然後就是中醫立法,就是根據臨床症狀推出治療方法,也就是治法。方又從法出,也就是有了治法,下一步要考慮用什麼方來治療最合適。再接下一步就是從方中選擇哪些藥物對治療疾病有作用,根據君、臣、佐、使來配伍運用。有經驗的中醫先生也可以根據治法自由組方來調理疾病。雖然介紹中醫診療過程需要好幾個步驟,其中還包括望診、聞診、舌診、脈診等診療手段,也是在短短十分鐘左右來完成的。這就是中醫對西醫症狀的診療過程。
2、從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中醫診療:
中醫也是在不斷髮展,患者拿著厚厚的各類檢查報告來就診,若你不看,患者感覺你會給他漏診,那就不妨好好利用一下西醫各項檢查結果,來判斷屬於中醫那些疾病,然後根據四診合參,判斷患者的屬於什麼疾病某些證,然後根據這些證具體的理法方藥來診療。
為大家舉個例子吧:一女士拿來西醫乳腺彩超報告,檢查結果是乳腺小葉增生,確診為西醫診斷:乳腺增生症。拿著檢查結果,中醫會想當乳腺增生症屬於中醫積聚病範疇,再有或者脾氣躁,愛生氣,乳房脹痛有結節,口乾口苦,咽中有痰,時能咳出,兩脅脹痛,舌淡紅,苔薄黃等症狀,判斷出此患者的病機是氣痰互結與乳房,形成病名:積證(乳腺增生);證型:肝鬱氣滯痰凝;立法:是疏肝解鬱,活血消癥;方藥:逍遙散加減。就可以達到治療西醫病名乳腺增症的目的了。
以上由西醫膀胱炎病名與症狀,談到中醫辨證施治,同時也為朋友們揭開中醫是怎樣根據西醫病名以及實驗室檢查,進行中醫辨證思路,但要說明的是並非中醫西化,而是借籤,再回到中醫診療思路上,理法方藥進行診療疾病!也給朋友們多條疾病的診療思路,看西醫的同時不妨找中醫看看,中西醫發揮各自的特長來診療疾病,快速好轉與治癒,解決痛苦。希望以上所談能幫助到朋友們,祝大家身體安康,遠離膀胱炎!(友情提示:文中方藥僅供學習交流,切勿自行抓藥,責任自負,若喜歡中醫科普與養生請關注此號!)#健康守護者#
參考文獻:
1、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醫內科學》。
2、西醫本科教材《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