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razy歷史

    諸葛亮,作為三國最出名的戰略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發明家和文學家,隆中之對後,輔佐劉備建立蜀漢。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塑造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甚至在一定程度被神化:運籌帷幄,料事如神,甚至算盡天機,呼風喚雨。所以後世人們皆交口相傳: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可見諸葛亮的本領之大。

    然而在蜀漢新建,諸葛亮卻並沒有將重心放在休養生息上,而是發動數次北伐。不僅消耗了蜀國的大量國力,自己也終於積勞成疾,最終病死在五丈原上,令人唏噓。

    很多人不解為何以謀略著稱於世的諸葛亮會執意北伐,甚至明知“北伐曹魏,匡扶漢室”的政治目標,在失去了荊州,劉備兵敗夷陵後完全不再具有可能性,依舊堅持北伐的目標不變。如果將精力放在治理蜀國,那麼以他的聰明才智,必然會讓蜀國成為三國第一強大的存在。而他自己也不會被累死。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諸葛亮乃不世出的戰略人才,普通人能看到的,他會看不到?其實,諸葛亮看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北伐,正是智慧的體現。

    一、不伐曹魏,蜀漢必滅。

    蜀國地處川地,國土狹小,人口稀少。天下十四州,曹魏十州,孫吳三州,而蜀漢僅佔一州。

    如果採用修養生息的方式,那麼作為國土面積和人口遠大於蜀國的魏國而言,肯定更加具有優勢。一旦等魏國發展起來,那麼蜀漢必然滅亡。所以並非不是諸葛亮不願意採用修養生息的政策,只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劣勢,讓蜀漢難以採用這種方式。所以,主動出擊就成了必然且唯一的選擇。

    二、復興漢室,還都長安

    這個口號被劉備用了好多年,這也算是蜀漢的立國之本。一直視自身為漢朝正統的蜀國,必然要以復興漢室為己任。但是諸葛亮自然知道,以蜀漢微薄國力,想要實現這個目標,根本就沒有可能。所以,他北伐的路線一直是關中、天水一帶,而非洛陽、許昌等中原地區。其目標是切斷魏國中原與西部地區的連結,聯手羌人共同抗魏。

    另外,西北地區地處高原,境內多是崇山峻嶺,離中原地區又相對較遠,一方面彌補了蜀漢步兵強,騎兵弱的劣勢,另一方面,佔領西北之後,憑藉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的優勢,可有效威懾曹魏。

    三、轉移國內矛盾

    劉備的桃源三人組和諸葛亮可謂是蜀漢的核心,而圍繞著這一核心的人員,則大多是荊州團隊。蜀漢在失去荊州以後,其立國之基就成了益州。但偏偏益州當地勢力雖然是地頭蛇,卻無奈荊州集團這條龍太過強大。所以,建國伊始,益州本土勢力只能忍氣吞聲。

    但是荊州集團的勢力隨著多位老將的去世,後備人才凋零,而逐漸衰落。隨著益州本土勢力的做大,二者之間的矛盾也逐步深化。如果選擇鐵血鎮壓,那麼就必然會出現更多孟達、彭羨,那時候,即使沒有外患,光內耗都能耗死蜀漢。所以這時候,只能透過將矛盾轉化到外部,樹立如果不伐魏就有亡國危險的意識。

    四、培養年輕人才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向劉禪解釋自己北伐的原因說道:“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為何諸葛亮急於透過戰爭培養人才,因為一方面因為老將的病故而導致荊州集團勢力的衰弱,急於補充新鮮血液。另一方面是透過戰爭培養一批能打硬仗的軍隊。事實表明這一點尤為重要。在諸葛亮死後,北伐中止,那時候的蜀漢軍隊已經不再具備戰鬥力,這和天天在北方和遊牧民族廝殺的曹魏軍隊有了天壤的差異,已經不堪一擊。

    五、緩和帝相矛盾

    諸葛亮知道劉禪沒有能力,難以治理好國家。但是他更明白,即便如此,他依舊是蜀漢的皇帝。而自己作為大權獨攬的丞相,今後勢必會受到劉禪的猜忌。

    如果再有一些奸佞小人在身邊進獻讒言,挑撥離間,那麼更加會讓劉禪壓力大增。所以,諸葛亮連年在外征伐,極少回到成都,也極少過問國內之事,就是如此。

    正如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所說:“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所以,即便北伐終究沒有成功,但是諸葛亮為蜀國辛勞一生,無怨無悔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敬仰!

  • 2 # 這樣好嗎v

    諸葛亮北伐中原最後失敗了,演出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歷史悲劇。以諸葛亮的才智,劉備的仁義,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的勇猛,卻為什麼不能北伐成功、興復漢室?這裡有天時也有人謀二方面的問題!分五點來說吧! 第一:戰略方針的失誤,劉備即使佔據荊州和西川,一路由荊襄北進,一路再出祁山,直到宛城、洛陽,之間的距離太遠,戰略上配合作用並不大。 第二:就天時來說,曹魏有統一的中原大地,早已具備安定的後方,兵多將廣,後備力量充足,又率先迎來漢獻帝,把握住了先機,充分佔有了天時。而西蜀成氣候太晚,草創而成,已失去先機之力了,想後發制人,困難太大! 第三:就地利來說,中原人力、物力極為充足,不僅廣闊而回旋餘地,而且關中地區又易守難攻;西蜀北伐,戰線太長,千里運糧,補給困難,國力、民力很快耗盡。一旦斷糧,不戰自退。 第四:就將才來說,諸葛亮本人當然才智超群,無話可說,西蜀早期又有關羽、張飛、趙雲等華夏名將,實力是不小,但是與曹魏相比還是弱了些;到了後期,由於長期征戰,西蜀因為地狹人少,人才匱乏,最後竟然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艱難局面。反觀曹魏,地廣人眾,才人濟濟,才智之士不斷湧出,能征慣戰的將才承前啟後,源源不斷。西蜀哪裡是對手? 第五:就法度來說,西蜀早期清明,因為有明主劉備,更有賢相諸葛亮,所以朝廷上下政治修明,國家勢力穩固。後期雖然有諸葛亮、姜維輔佐,但是因為後主昏庸,國家勢力減弱。而曹魏雖有曹氏、司馬氏的權力爭鬥,但是政治、法度始終比較穩定,國家治理還是可以的,因此國力始終保持強盛之勢,這樣西蜀怎麼會有可乘之機呢?

  • 3 # 小莊說歷史

    說起孔明,都知道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謀士,當劉備三顧茅廬將他請出來之後,他就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去世之後,他又一直輔助劉禪,多次率領北伐戰爭。然而眾人卻弄錯了孔明北伐的目的,而孔明失敗的原因,也是因為一個人。下面就來講講這個故事。

    眾所周知,劉備在孔明的輔助下,佔領了荊州和益州,建立了蜀國,形成了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的形勢。原本劉備與孔明的理想都一樣,那就是一統天下,匡扶漢室,但是劉備卻在中途就去世了。

    劉備在去世的時候,將自己畢生的心血和自己的兒子劉禪都交給了孔明,因此,孔明對蜀漢江山費盡了心血。那麼孔明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呢?

    第一件事就是為了平衡蜀國內部的矛盾,依法治國。要知道蜀國內部並沒有像三國演義當中所寫的一片團結,而是存在著諸多矛盾。都知道,蜀國是劉備攻佔荊州益州之後建立的,所以,內部的利益就難以平衡。孔明就根據當時的情況實施了依法治國的政策。

    第二件事是孔明做的做大的一件事,那就是北伐。在我們所學的文章《出師表》當中,就記錄了孔明北伐的目的,以及北伐的艱難。世人都以為孔明北伐是為了一統天下,興復漢室,完成劉備的遺志,其實,這只是一個很小的目的,那麼孔明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

    原來他是為了以攻為守,保住蜀漢的江山。以孔明的聰明才智,深謀遠慮,他看出了蜀國與其他兩國相比,實在是羸弱不堪,雖然當前還能夠與其他兩國並存,但是在不久的將來,蜀國必將被其他兩國吞滅。

    所以孔明不得不博一把,博贏了蜀國就將迎來美好的未來,然而,孔明卻沒有那麼幸運,他多次北伐都沒有能夠滅掉魏國,打破蜀國所處的僵局。那麼,孔明北伐為什麼會失敗了?

    其實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蜀國所處的地勢險峻,不便於行軍和糧草的運輸。還有一部分是蜀國內部有很多人都反對孔明北伐的戰略,要知道一場戰爭,後方的支援是相當重要的。當然這些都只是一小部分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是因為一個人。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這個人就是魏國的權臣司馬懿。司馬懿是一個十分有野心,同時也很有才能的一個人,當魏國的皇帝讓他接手魏國的兵權的時候,他對於三國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災難。他不僅讓孔明北伐失敗,並且死在了北伐途中,還成為了魏國實際的掌權人。

    因此,可以說司馬懿的出現,就註定了孔明北伐必將失敗。而司馬懿也是打破三國鼎立的局勢的重要人物。他搬掉了蜀國的支柱孔明,讓蜀國成為了一個任人宰割的國家;他還掌控了魏國;他的後代更是滅掉了吳國,統一了分割已久的江山。

    就這樣,孔明為了保護蜀國而不得不選擇北伐,而司馬懿成為魏國的大將軍,負責抵抗孔明,就註定了孔明北伐的失敗。因此,假設司馬懿沒有獲得兵權,三國的歷史是否會不同呢

  • 4 # 明哥4926

    諸葛北伐,表面看是以光先帝之志,一統天下。這些是政治口號,其實諸葛亮作為政治家,對三國形式非常清楚,自關公失荊州後,蜀漢政權無論從各方面都不佔據優勢。蜀漢實際管轄地區漢中,南中不具有直接管理。內部矛盾開始尖銳,外部魏吳威脅。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以進攻為防守。不斷北伐,削弱魏國實力,使其不能大兵入侵。諸葛明白以蜀漢實力不足以滅魏。出師北伐,不過為蜀漢贏取生存空間,讓蜀國存在50餘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76人87-105凱爾特人,塔圖姆29+9+3,恩比德23+10,76人輸在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