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仁哥鄉村紀實
-
2 # 胖妹小霞
夏季農民怎麼做到防暑農活兩不誤?
夏季雖然也是一個農忙季節,但是也不是忙到連休息時間都沒有。
首先睡得晚,起得早是一定的,因為我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
夏季早上4點多就起來了。
早起要給豬,牛,雞,鴨啥的家畜餵食,安排一家人的早飯。這一切做好差不多5點左右了。然後一家人吃完就該上坡幹活了,早上坡是因為涼快,多幹點活。
11點女主人該回家做午飯了,這時候太陽最毒。大家後面陸續都回來吃完午飯,午休,就算避過一天最熱的時候了。
下午4點左右,太陽已經偏西快落山了,還可以去背陰的地裡點活!
其實在農村有點涼影的地方就不熱,早晚幹活,中午休息。就是最好的防暑降溫,休息農活兩不誤的方式。你說呢?
-
3 # 鄉下囧哥
夏季天氣炎熱,農作物生長旺盛,田間管理跟不上直接影響秋後產量,同時農民也要注意防暑降溫。
首先夏天田間勞作是應做好防曬,防止曬傷,時間應該在早上4點到9點,或者下午4點以後天氣涼爽的時候進行田間勞動,出門時準備好飲用水,口渴是及時補充水分,防止水分過多流失導致的虛脫。
天氣炎熱地裡發生病蟲害需要噴藥時,最好選擇下午稍微涼快一些的時候進行。防止因為天氣太熱造成農藥中毒。
中暑時會出現頭暈噁心嘔吐,家裡應該備好霍香正氣水等防中暑藥物,必要時及時預防。
-
4 # 農夫不累
的確,在夏季是最多農活幹的,特別是七八月份,農民也是最辛苦的。像我們這邊,玉米、花生、水稻;收集、晾曬、儲存……而且,又接著忙晚造。活多不要緊,最怕頭頂還掛著個熱辣辣的太陽。但是,任其汗流浹背,很少見有人中暑的。
1、農民長期室外幹活造就了其特別能耐署的體質。人的身體機能是可以適應環境的,適者生存嘛。彷彿農村的孩子天生就不怕太陽曬,小時候到野外去捕蜻蜓,在烈日下曝曬幾個小時都沒事,就面板曬得黝黑罷了。南方人冬天去了北方極怕冷,北方人夏天來了南方極怕熱,也是這個道理。
2、飲食清淡偏流質類。南方的農民飲食偏清淡,不喜大魚大肉,而且大夏天的你甚至連飯都不想吃。重口油膩的食物熱量太高,還會吸收體內的水分。我們這邊的農民,喜歡吃“玉米粥”,把玉米碾成粉煮粥,出去幹活也帶上一點,即解渴,又充飢。早上煮一大鍋,一直吃到晚上,三餐必備。
3、日未出已作,日已落未歸。太陽還沒升上山頭,乘著微涼的晨風薄霧,農民就用過早餐出門幹活了,等快到中午日光猛烈就回家休息。然後下午三四點太陽西斜,又開始去田地幹活,有時候一直幹到夜晚七八點。小時候就試過在月光底下插秧呢,晚上種下去的秧苗生長率也高。伴著月色、蛙聲、流螢,這是大自然的恩賜呢!
所以,農民也怕中暑熱,但為了生存和生活,只好變得更聰明、堅毅和強大。
-
5 # 書茸
夏天干農活是一年最難熬的時間段,平原或許還能好些,在山區更累。面對炎熱天氣,爬山不僅會增加體能消耗,而且讓身體熱上加熱,不僅容易中暑,而且會增加身體疾病機率。就拿鋤地來說,前期給莊家除草是曬,後期除草,如果植物莖杆高的,在裡面那就是蒸,時不時作物的葉子還刷臉!!!
在炎炎夏日,面對這種情況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三個方面:
一、改變外出勞作時間。早起勞作和晚勞作。
二、挑多雲(雲量大的時候)、有風的日子去勞作。
三、改進勞作方法,減少外出勞作時間。這一點提一下,比如夏收,可以用機械代替人工,除草可以用一些環保型的除草劑,打藥使用效率高的打藥機器等等都可以減少在外勞作時間(如圖片資料微型山地收割機打藥機器)。
另外,根據以往經驗,有幾點注意的地方,①夏日干農活多備點水,這是因為經常幹農活體能消耗大,汗液蒸發多,需要及時補充水分;②早晨出發幹活可以適當喝點淡鹽水,調節一下體內滲透壓,防止身體脫水;③穿淺色衣服,因為深色衣服會吸熱。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謝評。
-
6 # 秦之翹
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們的老祖先在很早以前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作息時間是一天兩晌,以12點為界,分為上午和下午。這是進入工業時代的作息時間,是民國時期從西方工業國家傳入中國的。
歷史上,中國一直是一個農業國家,所釆用的作息時間為一天三晌,早上,中午和下午。一般早上:6一9點半,早飯:9點半一10半,中午:10點半一14點,午飯:14點一15點,下午:15點一18點半,晚飯:18點半一19點半。
這種作息時間,早上起床早,起床後不吃飯,趁著天涼先幹活,一般都帶點乾糧,餓了啃口饃,到9點半再回家吃早飯。中午天氣熱,一般不上地幹活,都在家歇著,或者在家裡乾點雜活。下午天氣稍涼一點再去地裡幹農活。這樣的安排避免了“鋤禾日當午”的狀況,很是合理,也很人性化。這種作息時間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既使現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有好多地方還在延用這種作息方法,其中就包括我的家鄉豫西農村。
大家說,這種農耕時代的作息方法好嗎?
-
7 # 淮北姐姐
1.在炎熱的夏天,農民怎麼能做到農活防暑二不誤呢?天不亮,我們農民就要早起準備去田裡幹活,因為早上溫度低涼快,一般的情況下幹到太陽出來,十點鐘就要回家,這要看氣溫的情況。如果是在大暑天,在太陽出來之前,也就是九點鐘一定得回家的,因為溫度太高,就是不幹活,渾身上下都是汗,如果在田地裡幹活時間太長。會中暑的,為了避免高溫防暑。所以在太陽出來之前一定要下工
2.下工後回到家裡做飯,吃飯休息。然後在燒一些綠豆湯,把綠豆湯冷涼,等到下午去田裡幹活帶著喝。因為綠豆湯是防暑降溫的,下午去田地裡幹活的時間一定要在五點鐘。五點過後溫度會慢慢的下降涼快些,等到天黑下來,人們就要下工了。這樣既能防暑,又不誤地裡的農活。
-
8 # 彩色鄉間
大家晚上好!夏季農民怎麼可以做到,農活防暑兩不誤。我們從小就聽說有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作為農民,不像城市人那樣子固定上下班,拿著固定的收入,他們只能靠勤奮的勞動,靠著耕種這幾畝瘦田來維持日常的生活。城市裡面的人每天都要上下班,月底下來就可以有一份收入。但是農民照樣也是這樣子,每天都要耕種,到某一天就有收成。夏季是一年最熱的時候,也正好遇上這三伏天驕陽似火,但也必須要勞動。夏天的天,也是亮得特別的早,所以在夏天要幹農活,必須4:30起床5:00就要去幹活,幹到9:00那個太陽就很曬了,那時候就要回家去。錯開那烈日照射的時間。到那時候他們再回去家裡面做午飯,休息一下準備三四點鐘,等太Sunny沒有那麼猛烈的時候繼續要幹活。有時候甚至幹到晚上月亮出來的時候才回家。因為在農村交通不方便,所以基本都是自供自足的生活。除了錯開時間,他們還要帶上防曬的工具,例如帶上草帽。如果遇上收割水稻和收花生的季節,他們就會帶上一把帶的太陽傘,來打預防烈日。
-
9 # 我是白菜
感謝邀請,我是大致,這個夏天真是太熱啦,很多農民在地裡務農做農活,有很多都中暑了,聽說,我們這裡有個老大爺在地裡中暑心臟病發作去世啦!所以說農民在地裡務農做農活一定做好防暑。但不能怕中暑就放棄農活也不行呀,怎麼既不耽誤農活,還能防暑呢?
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勞苦大眾還是有方法的,他們一般都是避開太陽大的時候,早起一般四五點鐘,那時候太陽還沒出來,不熱,他們就下地幹農活啦,等到七八點鐘,太陽出來有點熱啦的時候,他們就回家啦,吃點東西,補個覺,在家做點其他事,農民一般夏天多是這麼過來的,一般中暑的多是家裡地多,忙不過來,才頂著烈日干農活的,現在這種情況不多啦!
農民都幾乎種了一輩子地啦,都有經驗了,中暑的都是少數,不過那些喜歡睡懶覺的,他們可能既不想起床,也怕中暑,估計要耽誤農活啦,大家說呢?
回覆列表
每年的夏天,都是一年中最難熬的季節。
由於天氣炎熱,對於種地的農民是最大的考驗。在高溫下幹活,不但要被烈日烤曬。還要預防中暑,無到中暑最麻煩。
那麼我們在不影響農活的情況下,如何防暑。
帶足水
由於天氣炎熱,別說幹活就是什麼都不幹。也會流很多汗,流汗以後我們身體就需要及時補充水分。防止因流汗造成脫水,只要滿足足夠的水分。
身體就不容易出問題,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調整幹活地點
如何調整,就是避開太陽曬得到的地方。比如上午那裡能遮擋太陽,那塊地是陰的地方。就先幹這裡,下午也一樣。那裡陰就幹那裡,其目的就是避開太陽。
調整幹活時間
這個方法在農村很普遍,就是早上天亮就去幹活。幹到大慨十點左右就回家,避開最熱的那段時間。所以你只要在農村,就會發現農民早上都起得特別早。
並不是他們睡不著,一個他們睡得比較早。早睡早起那是養成的習慣,特別是夏天。
還有就是晚出晚收,什麼叫晚出晚收。到了夏天特別熱,出去幹活都要等到五點以後。避開最熱的那段時間,幹到天黑再收工。
這段時間雖然也熱,但比較涼快點。我記得以前收稻穀,為了避開太熱的天氣。有些選擇晚上收割,這也是不錯的方法。
那怕白天再熱,晚上還是涼快很多。
農民種地避免不了夏天,夏天干活一定要在防曬的同時。更要注意防暑,好在農民種地是個自由的行業。
今天干不完,明天接著幹。最苦還是幹工地,再熱也要幹到下班。其實農民雖然賺不了多少錢,但是卻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