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黑先生1998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強迫症吧。強迫症是一種焦慮障礙,是嚴重影響個體日常生活的一種心理障礙,它以反覆出現的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特徵。強迫觀念是以刻板形式反覆進入患者意識領域的思想、表象或衝動意向,儘管患者認識到這些觀念是沒有現實意義、不必要或多餘的,雖極力拜託和排斥,但又無能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惱和焦慮。強迫行為是為了阻止或者降低焦慮和痛苦而反覆出現的刻板行為或動作。

    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二者雖然有不同之處,但共同點更值得注意:1、症狀反覆,持續出現,患者完全能夠察覺; 2、症狀具有“屬我”性,即非外力所致,但又“非我所願”;3、症狀往往令自己內心焦慮、痛苦;4、患者明知症狀表現是不應該,不合理,不必要或無意義,並有一種強迫抵抗的慾望,但難以控制和擺脫。

    一、強迫觀念

    強迫觀念是強迫症的核心症狀,是指反覆進入患者意識領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對患者來說,是沒有現實意義的,不需要的或多餘的;患者意識到這些都是他自己的心理活動,極力擺脫,但又無能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惱和焦慮。

    (1)強迫思維

    一些字句,觀念或信念,反覆進入患者意識領域,干擾了正常思維過程,但又無法擺脫。可以有以下表現形式:

    ①強迫性窮思竭慮。患者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者自然現象,尋根究底,反覆思考,明知缺乏現實意義,沒有必要,但又不能控制。如“冬天為什麼會下雪?”這種患者訴苦,“腦子老是不能閒著”,其實痛苦並不是來自思考本身,而是病人非想不可,又極力要控制自己別想它,老是跟自己作對,以至伴隨緊張和焦慮。

    ②強迫懷疑。患者對自己的言行的正確性反覆產生懷疑,明知毫無必要,但又不能擺脫,常常因此伴有強迫行為。如懷疑煤氣是否關緊,門和抽屜是否關住了。檢查一遍又一遍,但還是不放心。懷疑的同時常常伴有不安,因而對自己的言行反覆檢查。

    ④強迫性回憶。患者回憶過去的經歷、往事等反覆回憶,雖知毫無意義,但總是反覆縈繞於腦中,無法擺脫。如在看書,腦海中會反覆出現半年前考試時作弊的經歷。

    (2)強迫表象

    強迫表象為反覆呈現逼真、形象的內容。出現的表象常常令患者難堪或者厭惡,多見的是生殖器或性行為的形象。其內容可以與強迫觀念聯絡,也可並存。

    (3)強迫性恐懼

    強迫症的症狀也可以表現為情緒方面。患者表現為對自己的情緒恐懼,害怕自己失去控制,會發瘋,會做什麼違反社會規則,甚至是傷天害理的事。

    (4)強迫意向

    強迫意向又稱強迫衝動,這是一種強有力的內在驅力,一種即將要行動起來的衝動感,但患者從來不真的行動。患者明明知道這樣做是非理性的,荒謬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努力控制不去做,但是其內心的衝動無法擺脫。這類衝動往往是傷害性的。如殺人,砸玻璃,從樓上跳下去等。

    二、強迫行為

    強迫行為又稱強迫動作,是指反覆出現的,刻板的儀式化動作,患者感覺到這樣做不合理,別人也不會這樣做,但卻不能不做。主要常見下面幾種形式:

    (1)強迫洗滌。常見有強迫洗手,洗衣服。如有患者外出若接觸其他物品,回家後就要反覆多次洗手,上廁所以後,要反覆洗十多次手,甚至睡覺前關門窗後也是如此。睡前往往會浪費一個小時的時間,家人制止也無濟於事。

    (2)強迫檢查。大都繼發於強迫性懷疑之後。有位患者強迫性的懷疑電視機是否關好,每次走出家門以後都要回到家中檢查電視機是否關好,這樣反反覆覆走進走出不計其數,因此影響正常生活。(提問題的這位朋友的狀況可能是屬於這種狀況,不過也可能不是,後面我會解釋)。

    (3)強迫詢問。患者常常不相信自己,為了消除疑慮或窮思竭慮給患者帶來的焦慮,常反覆要求他人不厭其詳地給予解釋或保證。如一個男生反覆詢問自己考試考好了會不會得罪其他同學,起因是有一次考試後,同班的幾個考試比較差的同學被老師批評。有的患者可表現在自己的腦海中,自問自答,反覆進行。

    (4)強迫計數。表現為反覆計數臺階級數,或者大樓樓層,或者路邊的樹木的數量等。有位患者上班時數電線杆的數量,如果有漏數或者數錯就會重新計數。這種計數的意義是在消除某種擔心或避免焦慮的出現。

    (5)強迫整理。表現為按某種固定的樣式或順序擺放某些物體,過分要求整齊。如有位患者必須把抽菸後菸蒂在菸灰缸裡按一個固定的順序很整齊的放置,如果感覺不整齊,就會反覆整理。

    (6)強迫儀式行為。疾病初期,患者強迫的行為總是簡單的,只不過是採用某些動作以緩解焦慮和不安。以後,原來的動作不足以緩解焦慮,於是新增新的內容,逐漸形成了複雜的有固定格式的行為組合,稱強迫儀式行為。

    (7)強迫性遲緩。這類患者過分強調事情的對稱性或精確性,從而導致動作遲緩,並明顯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例如,每次吃飯或者刮鬍子要花1到2小時甚至更多;看書時一字一字的看或者目光停留在第一行第一個字而不能順利地閱讀下面的內容。

    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曾有過某些輕微的強迫觀念或強迫行為,如不停的考慮第二天面試或約會而一時無法不去想,或與這位提問的朋友一樣關好門窗而又重複檢查。但在強迫症中,這種想法或行為會更持久,苦惱,而且明顯的不合理,對日常生活也會產生明顯的干擾。

    所以正常和不正常的強迫觀念或行為是一個連續體,主要區別於症狀的頻率和強度、患者對症狀感到的苦惱以及同時存在的對抗意念。這位朋友對自己的狀況應該有具體的感受,相信看了這篇文章會得到你想得到的答案。

  • 2 # 心理奶爸

    如果自己經常的懷疑沒鎖門,那麼就有可能得了強迫症,這種心理障礙是要經常性發生的,如果是偶爾的行為,就不能叫做強迫症了。在生活中,這種行為有很多,比如只是懷疑自己的手很髒,然後就經常性洗手,或者是在騎單車的時候,總是看車有沒有掉鏈子。所謂的強迫症,簡單的講,就是讓自己在某些行為上得到滿足。

    之所以會產生強迫症,其根本原因在於自己內心過度焦慮,患得患失,需要反覆地去確定自己懷疑的東西,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當發現自己有這種傾向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才好?

    第一,自我暗示。當自己內心感到焦慮的時候,可以透過自我暗示的方式,增強自信心,鼓勵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沒必要擔心。

    第二,做記錄。有時候不確定自己有沒有做過,那麼可以在剛剛完成某件事的時候做一下記錄,例如自己已經洗過手了,可以在一張紙上寫上時間。

    第三,放鬆心情。可能是因為長時間處於高壓的工作環境,內心得不到釋放,這個時候,可以先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尋找一片安靜的地方,放鬆一下。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選擇去度假。最後,要不良好的作息時間,保證精神飽滿,不容易疲勞。

    第四,尋求幫助。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夠幫助你,那麼就應該去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讓他們幫助你改變這一壞習慣。不要對心理諮詢有誤解,人的心理和身體一樣,時間久了,就需要進行修復。

    總之,當我們有某些強迫症的時候,不應該過於擔心,只要方法得當,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治療。

  • 3 # 思想粗糧

    就問題的描述,不是。

    原因如下:

    1、懷疑自己沒鎖門這件事基本在誰身上都發生過,通俗一點,表現就是我們常說的健忘、多疑。人在焦慮,壓力大的情況下經常會出現健忘、多疑,這沒什麼大不了。不要動不動就這症那症,有了症那是病,有時候知道的太多反而是一種困擾。

    2、判斷不能本末倒置,不要拿著現象去生硬的套問題,往問題上靠,應該是有問題才會出現症狀,比如:你早上打了兩個噴嚏,就是得了感冒了?沒來例假就是懷上了?幾塊錢的試紙就搞定了。

    3、當今社會生存的壓力很大,每天要接受、處理的資訊很多,很容易引發心理問題,這也是事實。相應的心理疾病判斷標準也應當提高,因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提高。就像在80年代血壓超過100是高血壓,現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運動減少,標準提高到120。

    查了下關於強迫症的一條自測試標準:你是否總是擔憂忘記某些重要的事情,如房門沒有鎖、閥門沒有關而出事?~自測問題本身就很模糊,什麼是總是?有沒有量化的標準?

    要我說,只要您能吃,能喝,能睡著,別把它當回事!

  • 4 # 酷炫腦科學

    不是所有的行為習慣都是強迫症。每個人其實有時都會反覆確認一些事物。但是有強迫症的人通常會無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即使知道這些想法和行為超出了實際的需求。強迫症患者每天至少有一小時的時間要花在強迫性思維或者行為上,然而當他們完成強迫性行為或者儀式時也並不會覺得愉快,而只是感覺從焦慮中得到短暫的緩解。

    不僅是反覆檢查門到底有沒有上好鎖,我們都有過類似的體驗,時不時會感到格外焦慮或者抑鬱,雖然不好受,但這些情緒一般都不會發展到影響我們正常日常生活的地步。

    實際上,從正常人身上非常輕微的表現到精神病人中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嚴重症狀,這之間的變化是連續的,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分立。換句話說,我們只是在精神異常的路上走得或近或遠罷了。可見,人們從直覺上就認為,大多數精神疾病是一個連續漸變的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知道有哪些描寫黃河水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