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初中數學蔣老師
-
2 # 蕾博文體
一、 姓氏源流
邵氏的姓源較為純正,主要是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後。據《通摯氏族略以邑為氏》、《萬姓統譜》等史料所記載,周初大臣召康公因食邑於召,被稱位召公或召伯。他後來還被封於燕國,他派兒子去管理燕國,自己留在鎬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也是文、武、成、康四朝元老,曾同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亂,“成康之治”的形成也有他的功勞。他的子孫襲召公一直是周朝的執政大臣之一。周室東遷後,召公的采邑也隨之東移,遷徙地在今陝西省境內。後來,燕國被秦國所亡,召公的子孫以原封地“召”為姓,稱召氏。據《氏族博考》所載:“召與邵,春秋本一姓,後分為二。汝南、安陽之族皆從邑。”由此可見,召氏和邵氏其實同出一姓,只是寫法不同而已。至於召姓改邵姓的原因,歷史上沒有留下史料記載,改姓的時間說法不一。據有關學者考證,是在秦朝建立前後,同時,又據有關資料可知,至漢乃有以召為姓的,此後,召姓因多改為邵姓,故召姓也就不多見了。
二、 遷徙分佈
春秋時齊國有召忽,與管仲同事襄公子糾。秦朝有廣陵人召平,封東陵侯,秦亡後,因家貧種瓜於長安城東,其瓜稱“東陵瓜”。秦末有召歐,隨劉邦起兵於沛,西漢封廣侯。西漢有九江壽春人召信臣,元陽帝時任南陽太守,為民興修水利,被稱為“召父”。以上材料反映了三國以前召氏分佈及活動的一些情況。
三國時,魏有邵樂丞邵登,河南人;吳有節義之氏邵疇。晉代有安陽人邵續,生活在今河北省境內。南齊有武陵人邵榮興,八世同居。唐代校書郎邵楚萇為閩縣人。由此可知,三國至唐代,邵氏除在今天的河南繼續發展外,又有向北、南遷徙者。
宋、明時期,邵氏還分佈於今天的浙江、江西、湖北、陝西、山西等地。歷清朝至近現代,分佈地更為廣泛。從清代開始,有邵氏遷至臺灣,後來又有一些移居海外。
據有關的學者證實,今天的邵姓主要分佈於今天的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蘇、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路徑為: 廣東廣州南海邵邊鄉人氏。明朝年間,父母產生三子。長子諱德匯。次子諱德修。三子諱德宏。三子長大成人各家分業。德匯公居回祖地羅定州東安縣落籍。次子德修公遷居大河太平府容縣落籍。三子德宏往廣西梧州貿易久矣,遷居廣西梧州蒼梧縣多賢鄉頭堡。鳳凰村樟木根住。(現夏郢鳳凰村)、甘肅等省。
-
3 # 順天敬宗陳
邵氏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後裔,原姓召,封於燕(今河北山西北部,內蒙古中部),另封於召,稱召公;今陝西岐山西偏南一帶。東周後,召公後裔一部改封於王屋,今河南濟源西。秦始皇滅燕後,召氏分散各地;其中在安陽,汝南等地召氏在召旁加邑,就成為了邵姓。著各堂號,博陵郡,即今河北定縣。著名的人物是北宋象數大儒家邵雍。自河北遷洛伊。
-
4 # 豫章風影
邵氏,出自姬姓,為黃帝姬軒轅之後。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83位,人口約300萬,佔全華人口總數的0.24%左右。
為黃帝,炎帝之後。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萬姓統譜》等史料所記載,周初大臣召康公,周同族,姬姓,因食邑於召,今陝西鳳翔東南的古召方居地召陳,被稱為召公或召伯。周武王滅商後,移封召國於河南濟源西的召亭,與周公旦諸子凡、茅、蔣、邢、祭、胙、衛以及鄭等國一起,環繞古商朝都城監管商之遺民。後來召公奭之長子轉封於北燕國,留在濟源的次子仍稱召公,三子南遷伏牛山東端南麓的南召,以別濟源的北召。入春秋不久南召被楚所並,陝西的召被秦吞併。春秋後期公元前513年,召簡公盈因捲入周王室王位之爭而被京城人所殺,召國亡,子孫四散,即以召為姓。其中有北上山西垣曲東的召原,再東北入河北易縣北的古淶水城,又東遷山東惠民的邵城,這些均為召人遷徙中的遺蹟。姬姓邵氏的歷史也有3100年。 邵、召古時通用,史書上一般漢朝以前的多用召,三國以後多用邵,河南汝南、安陽召人最早改用邵。根據習慣,在當代的人群中已分邵、召為兩姓,漢族中以邵姓為多。邵姓的正式使用歷史才2000年。由於這支為邵姓的主體,故而後代邵姓人尊奉召公為邵氏得姓始祖。
歷史發展軌跡如下:
春秋戰國春秋時齊國有召忽,與管仲同事襄公子糾。秦朝有廣陵人召平,封東陵侯,秦亡後,因家貧種瓜於長安城東,其瓜稱“東陵瓜”。秦末有召歐,隨劉邦起兵於沛,西漢封廣侯。西漢有九江壽春人召信臣,元陽帝時任南陽太守,為民興修水利,被稱為“召父”。兩漢隋唐兩漢時期,散居在河南的召公子孫,多已改為邵姓,經繁衍發展,在安陽、汝南、南陽等地形成望族。三國魏晉時,邵姓主要聚居於河北安平及河南安陽、汝南一帶,其中在河北居住之邵姓以“博陵”為堂號。三國時,魏有樂丞邵登;吳有節義之氏邵疇。晉代有安陽人邵續,生活在今河北省境內。西晉末年,這一支邵姓開始南遷,後輾轉到達福建、廣東等地。而其他地域之邵姓也於此期大舉南遷。南齊有武陵人邵榮興,八世同居。據有關資料記載,唐朝有籍貫為廣東翁源的邵謁,唐代校書郎邵楚萇為閩縣人。由此可知,三國至唐代,邵氏除在今天的河南繼續發展外,又有向北、南遷徙者。宋元明清宋朝有籍貫為福建政和的邵知柔,可見在此以前,邵姓已落籍該地。北宋時期,有著名哲學家邵雍,隨其父邵古由河北范陽,徙居河南共城(今河南輝縣),後子孫昌盛,族大人眾,發展成為洛陽望族。宋朝時期,浙江、安徽、江蘇、福建多有邵姓居住,另外山西、湖北、湖南亦有邵姓族人。南宋末年,隨著金兵南下和蒙古騎兵襲擾,邵姓為避禍已廣佈於江南各地,而邵雍之後為避禍,有一支徙居豫西山區。河南豫西之邵姓,大多為邵雍的後代。邵雍的十六世孫邵重英,元代任戶部給事中,其子邵質明初為華蓋殿大學士,邵質子邵仲美任清江知縣,仲美子邵讓於明朝初期,自山西舉家遷到河南新安縣克昌村,為邵雍十九世孫。他的後代發展成為大族,分居在嵩縣、澠池、伊川、宜陽、洛陽、洛寧、汝州、郟縣、內鄉等地。除這一支外,邵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山東等地。宋明時期,邵氏還分佈於今天的浙江、江西、湖北、陝西、山西等地。歷清朝至近現代,分佈地更為廣泛。從清代開始,有邵氏遷至臺灣,後來又有一些移居海外。現代當代如今,邵姓在全國分佈較廣,據有關的學者證實,今天的邵姓主要分佈於今天的陝西、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蘇、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甘肅等省。尤以江蘇、山東、甘肅、安徽、湖北等省為多,上述5省的邵姓約佔到全國漢族邵姓人口的56%。邵姓還有出自少數民族的漢姓。明清時雲南定邊有土把事漢姓為邵;清代滿洲八旗有烏雅氏漢姓為邵姓者;此外,瑤、彝、蒙古、北韓等少數民族民族也有邵姓。 [2] -
5 # 中孚鑑
邵氏是一個多流源的姓氏。邵氏出自姬姓,是軒轅皇帝之後。同時在古時,邵、召是有很發現淵源的。
根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萬姓統譜》等記載,在周初時,有一個周室宗族大臣召康公(又稱燕召公、姬奭、召公奭、召伯),周室姓姬,所以召康公也是姓姬的,因他的封地食邑在召,所以就稱為召公。後來周武王又移封召國於河南濟源西的召亭。周武王滅商後,封姬奭於燕地,也就是燕召公。
而後燕召公因為要留在京城輔佐周天子處理朝政,所為就派他的長子去管理燕國。當然留在河南濟源的次子還仍舊稱為召公,而他的三子則南遷,因為要和在濟源的召有所區分,所以三子南遷的為南召,濟源的為北召。
歷史經過西周進入春秋時期,南召被楚國所滅,而陝西的又被秦國所滅,再到春秋後期,召簡公被殺,召國因此而亡,召國子孫也被迫流散。流散後的召國子孫同時也開始以召為姓。
以召為姓的召國子孫,因為流散各方,所以所在的地方也不同,比如有的去了山西垣曲東的召原,然後進入河北易縣北的古淶水城,又向東去到山東惠民的邵城。
所以源出姬姓的邵氏也是歷史悠久的。而在古代時,邵和召是通用的,在漢朝之前多數用召,從三國時期以後,則多數用邵。比如漢朝和漢朝之前的召忽、召歐、召平等。三國和三國之後的邵登、邵續、邵雍等等。
而最先由召改邵的是河南汝南、安陽的召氏之人。當然在如今,已經分為了邵姓和召姓。因為這支邵姓是由召姓改變而來,同時也是邵姓的主要部分,所以後世的邵姓人則尊召公為邵姓得姓始祖。
當然既然這支邵姓的重要主體部分,就說明還還別的邵姓支派、流源。比如據《姓譜》中記載,周文王第十子的後人就有一支邵姓人,這支邵姓是以地名為氏的。邵姓還有是出自楚昭王之後。而邵姓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姓氏,後來也有少數民族改姓邵氏的。
邵氏的郡望有博陵郡、汝南郡、東陵郡等。堂號有怡怡堂、博陵堂、汝南堂、南陽堂、安陽堂等。
回覆列表
宋、明時期,邵氏還分佈於今天的浙江、江西、湖北、陝西、山西等地。歷清朝至近現代,分佈地更為廣泛。從清代開始,有邵氏遷至臺灣,後來又有一些移居海外。
據有關的學者證實,今天的邵姓主要分佈於今天的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蘇、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路徑為: 廣東廣州南海邵邊鄉人氏。明朝年間,父母產生三子。長子諱德匯。次子諱德修。三子諱德宏。三子長大成人各家分業。德匯公居回祖地羅定州東安縣落籍。次子德修公遷居大河太平府容縣落籍。三子德宏往廣西梧州貿易久矣,遷居廣西梧州蒼梧縣多賢鄉頭堡。鳳凰村樟木根住。(現夏郢鳳凰村)、甘肅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