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中州耕牛堂主

    魏碑是楷書的一種風格。楷書,當然包括魏碑了!如果有人認為楷書不包括魏碑的話,那就是他根本不懂書法,至少是不懂漢字的發展和演變。

    楷書,包括晉楷、魏碑、唐楷和瘦金體。有人說魏碑“醜楷”。可醜楷也是楷書啊!魏碑,有的醜的,但也有美的。 大家說《鄭文公碑》、《張玄墓誌》、《張猛龍碑》、《元懷墓態》醜嗎?我認為, 不但不醜,反而是非常美的楷書。魏碑的特點是什麼?八個字:樸拙險峻,舒暢流麗。

    當然,楷書的法度到唐代才得完善,才定型,但唐楷的完善和定型,其基礎是建立在晉楷和魏碑之上的。如果沒有晉楷和魏碑,就不可能有法度謹嚴的唐楷的。

    楷書,包括魏碑。關於這一點,無須再爭議了!若再爭議,就顯得自己更無知了。

    建議熱愛書法的人,在臨帖的同時,多瞭解一下漢字演變和發展的全過程。學書之人,一定要弄清楚把中國的書法史,這樣有助於提高自己對書法文化的認識,有助於書法的學習和提高。各位書友,您說對嗎?

  • 2 # 讀書耕田人王七

    我又開始編了。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得自然之力,這其中也包括楷書,而自然最明顯的的特徵便是包容,當問題具體到楷書是否包括魏碑時,答案是肯定的,不僅如此,他還包括了用手指在地上畫出的正書,用樹枝拼成的正書,風把白雲擺成的正書,等等一切自然界正書的存在,但前題是符合人類結字的規則及可辯認性,且筆畫無相互的連帶。

    那篆隸甲骨及更早期的象形文字也符合上述特徵,為什麼後人又把楷書的形成僅定在魏晉時期呢?我是這樣認為的,主要是結字趨向方正,運筆主重收放,而最大的誘因還是官方的推崇而導致整個社會的認可,而真正把楷書分離出來的,也並不是魏晉或唐時的人乾的,至於以後何時何人,便不得而知了。

    魏時亦偶有書寫狀態的魏人墓磚傳世,當屬楷書無疑,且是魏晉之法中珍貴的一部分。

    讀書與閱歷有限,很難說得全面,致歉!

  • 3 # 詩夜城主

    要了解書法,就要了解中國文字的源流,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從遠古的象形文字到楷書的萌芽,經歷了五千多年的漫長曆程,在書法的“篆、隸、楷、行、草”五體中,楷書的筆畫最全面,是現在最通用的規範漢字,那麼楷書真的不包括魏碑嗎?

    楷書包括了魏碑,

    狹義的魏碑是指北魏時期的書體,廣義的魏碑指的是北朝的碑刻,包括魏、齊、週三朝,直至隋統一南北之前的碑刻作品,值得注意了,魏碑是一種從隸書向楷書的過渡時期的書體,屬於楷書範疇;魏碑主要見於當時的石刻,比如,摩崖、墓誌、碑碣、造像記等,其主要藝術特徵是,雄勁、自然、渾樸,

    自唐代以來,中國書法便有“帖”和“碑”的區別,帖以“二王”為正宗,碑以唐代楷書為標準,但是作為唐楷濫觴的魏碑,卻很長時間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以至於後人都普遍認為魏碑不屬於楷書,至於為什麼魏碑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三言兩語說不清楚,或者說魏碑初期風格方勁古拙,多存隸意,

    但不管怎樣解釋說明都好,書法的發展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規律,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它上承兩漢,下啟隋唐,發展並完善了各種書體,其中三國魏晉書法是隸書向楷書過渡的時期,比如,《受禪表》《谷朗碑》等碑刻都顯現出由隸變楷的面貌,《上尊號碑》整齊化的字形和章法,為楷書的成形奠定了基礎,

    簡單通俗點理解,如果魏碑不屬於楷書範疇的話,那楷書又從哪種書體演變過來,難道從篆書直接演變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也無法做到的事情,因為不論是甲骨文、大篆、小篆,都還是屬於象形文字階段,象形文字長什麼樣呢?比如,火字的樣子就這樣“”說誇張點連筆畫都還沒有成形,這又如何過渡到筆畫全面完整的楷書呢?只有在成熟隸書的基礎上演變,而魏碑就是這樣的一種書體,沒有完全成熟的楷書。

  • 4 # 狂喜淡墨a

    楷書不包括魏碑麼?

    楷書的概念就是模,《宣和書譜》雲:字法之變化,到了隸書極致了,同時又有古意味道,而到了楷則就沒有古意味了,據說是在漢代建初有名叫王次仲,開始以隸字當做楷法,出現了楷書。後來定義,楷者,法也,式也,模也。

    魏碑體,簡單瞭解一下,北朝元魏時期的一種書體,這種書體是由隸書入楷l而來,其書體特徵是百變。以方正凝重為主,多見於石刻,摩崖,造像等,又稱作“北碑體”,筆氣渾厚,意態跳宕。

    實際就是魏楷體,而今很多都是學習魏碑書體,具有古意,比較唐楷更有味道,其魏體長短大小,各因其體,分行布白,自妙其致。藏奇倔於方平之內,寓變化於整齊之中,這是康有為所評,至高。

    縱觀魏楷(魏碑)也是由隸變而來,也稱魏隸,用筆承接漢分而結體多變,自清代大興碑學,而才有廣泛流行,而當時流行短暫,幸者因刻碑方有存焉至今。

    因此楷書類多樣,應該魏碑體就是楷類之列。實際現在稱為魏楷。

    如下老白楷,魏碑與唐法之作合,湧現了當今時代風,是屬於個性楷則。

  • 5 # 不二齋

    魏碑屬於楷書的一種,楷書當然包括魏碑了。

    楷書是由隸書演變而來,由漢代末年的“隸變”演變出了3種書體,草書、楷書和行書,草書最早,然後是楷書和行書。關於楷書和行書哪一個先出現現在並沒有準確的證據,只能知道最初產生的一種書既像行書又像楷書的書體,有這種書體演變成了楷書和行書。由於這種書體更像楷書,所以一般認為楷書的出現要早於行書。

    楷書是魏晉以來通行的實用性的書體,他結構規範字體工整,一般被認為是學習其它書體的基礎。所以蘇東坡說“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楷書從字型的大小上可以分為小楷、中楷和大楷三種,從風格上可以分為南北朝碑刻也就是魏碑、唐楷以及唐代以後的楷書,比如元代趙孟頫的楷書,由於南北朝的碑刻以及唐代碑刻比較多也比較成體系,所以經常會被單獨拿出來說,被稱之為“魏碑”,或者“唐楷”,但他們都是楷書的一種,都屬於楷書的一個風格體系。

    魏碑:

    魏碑主要是指的南北朝時期的碑刻,以北魏時期的碑刻最為著名,所以也叫北碑或者魏碑,它由漢代的隸書直接演變而來,而這個演變的過程是非常的漫長的,在演變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作品既有楷書的味道,也有隸書的味道,甚至還會有篆書的筆意,與唐代的楷書風格完全不同,但是很多唐代的書法家比如歐陽詢都是學習過魏碑書法的。

    魏碑主要有兩大特點:

    1、魏碑的風格非常的豐富,作品也非常的多,而且一個碑一個風格,一碑一奇各不相同,有人統計說估計有3000多種,按照碑刻的造型,可以分為碑刻、造像題記、墓誌、摩崖刻石等等。

    2、魏碑風格率意,金石氣味比較濃厚,由於歷經千年,很多碑刻經歷了風吹雨打,很多字開始殘破,增加了殘破感和金石氣,加上這些碑刻本來都非常質樸,很多都是民間書法家的作品,更多了幾分的古意。

    魏碑的主要風格和作品

    1、碑刻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張猛龍碑》,這塊碑現在存放于山東曲阜的孔廟漢魏碑刻陳列館裡,這個館裡存放了很多漢代魏時期的碑刻,除了《張猛龍碑》還有漢代歷史《禮器碑》、《乙瑛碑》等等,而且場館還是免費的,大家有時間可以去參觀一下。

    《張猛龍碑》被評價為“北碑第一”,在書法史上的地位非常之高,《平碑記》裡說“《張猛龍碑》書法瀟灑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稱《張猛龍碑》的書法水平比唐代的楷書還要高,很多書法老師都建議初學書法學習此碑。

    這碑碑刻整體以方筆為主,用筆果敢大氣,撇捺寫的非常的舒展,整體呈現左低右高的趨勢,給人以動態感,用筆飄逸中帶著厚重,筆力雄強卻一點也不顯得單薄。

    結構上寫的雖然非常的舒展,但是字型結構並不散漫,反而中宮收的非常的緊實,內緊外鬆。

    2、魏碑摩崖刻石也有很多,比如山東鄒城的四山摩崖刻石,而在大字裡面,鄭文公碑也算比較經典的作品了,這塊碑刻分為上下二碑,上碑在山東平度,下碑在山東掖縣雲峰山,這幅作品的作者為當時的著名書法家鄭道昭。

    這塊碑最大的特點就是以篆書和隸書的筆意融入到楷書之中,以圓筆為主,圓中帶方,多用絞鋒用筆,沉著穩定筋骨內涵,作者鄭道昭還融入了摩崖的筆法,在凹凸不平的石頭上寫出了濃郁的金石氣味。

    清代的書法理論家包世臣在他的《藝舟雙輯》裡說:北魏體多旁出,《鄭文公碑》獨真正,而篆勢、分韻、草情畢具。

    3、秀美型的魏碑以《張黑女墓誌》最為著名,這幅作品整體寫的非常的秀美,結構略扁,有隸書的筆意,整體用筆方中帶圓,保留了一些隸書裡常見的捺畫和鉤畫,增加了行書的用筆感覺,是學習魏碑書法不可跳過的一本字帖。

    當然,除了這些,魏碑還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比如《龍門二十品》、《元懷墓誌》、《石門銘》等等,它們都屬於楷書的一種,是楷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 6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魏碑屬於比較早期的楷書,而且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書法系統。不論是帖的品種,還是字型風格,比唐楷多少倍。

    打個比方吧,魏碑相當於楷書家族的祖先。晉以後歷代的楷書多取法於魏楷,而後逐漸演變成不同時期的楷書分支,隨之建立了自己的小系統。

    應該說,魏碑是楷法源頭,正宗的書寫技法大全。尤其是筆法方面,豐富多彩,取之不盡。如果掌握了魏楷法度原理,可以任意發揮,創作出超乎尋常的佳品力作,藝術性相當的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保持閱讀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