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賢言蘿蔔
-
2 # 劇愛看書
輔導孩子要適度,你需要的是提供方法,讓孩子獨立思考,自己完成,在孩子遇到不知道的問題是引導孩子該怎樣做,而不是手把手的教,這樣就不是輔導而是你去學習了。
-
3 # 木木家夕
不能輔導孩子做作業,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作為一位資深家長,一位過來人,我告訴你,千萬別輔導孩子作業。
你負責監督孩子做作業就可以。
你的任務很明確,與教師一起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第一,明確孩子的任務。孩子上學除了上課要認真聽講,積極完成作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擺事實,講道理。在孩子獨立之前,父母上班賺錢養家是父母的責任,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做作業是他的任務,不是家長的任務。以免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第二,養成先做作業的良好習慣。無論什麼情況下,都應該先做作業再做其他事情,有時候也包括先做作業再吃飯。最開始家長會覺得比較殘忍,但孩子慢慢養成習慣以後,就會發現孩子愛學習了,做什麼事情也會比較積極,而且性格也會很開朗,在飯桌上也會有說有笑。
第三,養成查閱工具書的習慣。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會碰到不會解答的問題,這時孩子會轉頭問你,或者想使用手機查詢,要堅決回絕,不能慣著。要讓孩子養成查閱工具書的習慣,查閱工具書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是動腦學習的過程。而且可以杜絕手機上的誘惑,或不良影響。建議家長嚴禁孩子玩手機,包含假期,現在都有電話手錶,300多塊錢,打電話足夠了。
第四,家長儘量陪著孩子做作業。孩子最開始做作業的時候,往往坐不住,而且動不動喝水,上廁所,吃水果,發呆等等。碰到這樣的問題,家長應該關閉手機,關閉電視。坐在孩子旁邊,陪孩子一起做作業,不要指導,就在不遠處坐下來,看看書,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真做作業。
第五,檢查作業要有方法。不要孩子一做完作業,家長就給他檢查。應該跟他建立契約關係。例如,做完作業以後,孩子先認真檢查,家長再檢查,家長檢查出問題,要立刻糾正,並教育孩子(根據不同情況,可以嚴厲,也可以委婉),要讓孩子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
第六,家長要做好榜樣。孩子學習的時候,放下你的手機,看看書,建立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孩子一邊學習,你一邊吃雞,打王者,鬥地主,消消樂。你覺得孩子能用心學習嗎?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家長要多學育兒經。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
4 # 虎媽Vlog
配合學校輔導孩子學習,首先要對孩子的情況瞭解,例如,學習方面哪個科目不行,為什麼不行,是不喜歡老師還是沒學會,孩子有沒有認真學,這些都要和老師或者是孩子溝通好,才能對症下藥,更好的幫助孩子,孩子慢慢變好了,就不需要幫助了,怎麼還依賴你呢?
-
5 # 魷魚影片
孩子寫作業家長在一旁輔導是很常見的現象,大部分家庭都是這麼做的,但是反映出的問題也很多。
做任何事都具有雙面性,就家長輔導孩子完成家庭作業這一件事來說,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曾經有調查研究,孩子們在被問及他們是單獨完成作業還是寫作業時需要幫忙。研究結果標明,那些平時獨立完成作業的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比那些依賴大人、老師或者其他人人幫忙的孩子更具有優勢。他們不僅表現在學習意願更強烈,而且從整體上看,那些平時不依賴別人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生比平時要依賴其他人的學生的成績要高。
還有研究標明,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經常依賴父母的,不僅不能起到正面作用反而會阻礙孩子的學習,這種負面效果隨著孩子的成長和年紀的變化會越來越明顯。而那些學業優秀的孩子,父母對其的參與度越低。
當然,父母的幫助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的,父母要以一種正確的態度與方式去輔助孩子。比如幫助孩子去思考,給孩子提供解題思路,或者在孩子是在難以解答時提供相應的幫助、在孩子完成作業時進行檢查,經常與孩子的老師進行溝通,探討學習方式等。
學校要求家長配合學校的教學方式,我們可以去配合,也要完成學校的任務,因為父母在一旁陪伴孩子學習有時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也就是低學齡兒童是可以進行輔導的,因為孩子的學習能力以及理解力都不是很高,這一階段家長幫助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的功課變的越來越複雜,需要高度的的注意力,這時候我們要做的是給孩子充足的自我思考的時間,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有一定的提高。這個階段,孩子更需要的是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需要成長。
所以說,家長對孩子的輔導也要分時間段,因為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能一成不變。
就家長說以後不會教了怎麼辦這個問題,該放手的時候還是要放手的,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成長,自己解決問題,因為家長不可能一直待在孩子身邊呀。
-
6 # 木已木登
我覺得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方法也是不同的,而且從我們的方法上來教育孩子們,那也培養成了孩子們的習慣
-
7 # 嫻聊成長
很理解你的擔憂,因為現在確實有不少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逐漸喪失了學習的能力但我們也要看到,還有一些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獲得的了更快的成長。
每件事都有成與不成的兩種可能,關鍵是我們怎麼把握它發展的方向。
那麼,對於配合學校輔導孩子這件事,到底該如何把準方向呢?
學校為何讓家長參與教育?對於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之類的道理,不多說了。說點實在的:
1、現在教育壓力大,學校需要家長配合
以前一年級時候,我們能在課堂上跟著老師慢慢學習橫豎撇點折怎麼佔位,而現在呢?
不是老師不教,是看看孩子的課表(那麼多豐富的課程),自己掐指一算,就能明白,咱們的孩子和咱們小時候不一樣了。老師如果和幾十年前一樣教,連基礎教學任務都完不成。
這不是老師功利,這是社會發展,資訊大爆炸帶來的必然。
2、現在學習難度大,孩子需要家長輔導
再回想下我們小時候(80後哈),數學學習“線段”“射線”,大概是中學的事吧。可現在我的女兒,4年級上學期就開始學習這些了。而且對於概念的掌握要求,真是正著、反著會不說,連逆否命題的判斷都是基礎要求了。
試問,這種舉一要求返三四五六七的基礎學習要求,孩子不會的時候,我們明明能幫,卻為了不讓他上癮而不管,這合情合理麼?
家校教育中,各自的職責定有的家長說,我都輔導了,老師幹什麼?
這個問題問得好!
但我想說,父母和老師能一樣麼?該一樣麼?
其實,“教育”這個詞,本身就是家校各司其職的。
學校負責“教”,教什麼?教的是知識、學習、方法——預習、聽講、複習
而家長負責“育”,育什麼?育的是習慣、思維和態度——思考問題、直面問題和解決問題)
也就是說,老師解決技數,家長解決素質。
既然我們解決素質,為何我們要輔導功課?
因為學習的目的,不是考試和分數,而是未來的能力培養。
其實,從現在的課本和考試就能看出,已經不是刷題制勝的天下了。
我們到底該如何輔導孩子?我們該如何輔導孩子呢?我覺得,不管你自己會不會,都可以從這幾個角度來進行:
1、不問不講
這一點,可以很好的避免我們自以為是的說教
2、不直接給答案
這一點,是促進孩子思考的關鍵。多問孩子,把自己的思路當場一種疑問或者嘗試提出來。
3、不會的一起思考
一起讀題思考,一起查詢資料,一起研究答案甚至一起期待老師的講解。
這個獲取的過程,就是孩子未來能自主學習的基礎。
4、榜樣和互助
工作時的學習,經常分享給孩子,遇到難題時讓他幫你出主意。
孩子會不會依賴如果我們提供的是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不是百科全書一樣的答案,那麼孩子就會逐漸內化你的知識、能力與思維,獲取自我學習的能力。
而如果我們畏懼幫助孩子而撤離,孩子也是有可能自我習得這些的。只是有一點我想說:
為什麼我們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選更好的學校、老師)?因為好的平臺孩子的效率更高,不必要的消耗更少。而我們,其實也是孩子的一個平臺。
回覆列表
配合學校輔導孩子寫作業是家長的責任。但是要注意方法。
配合學校輔導孩子作業是家長的責任,但要注意方法。
要提前訂好規矩,告訴孩子他應該獨立完成作業;回家先寫作業,寫完才可以去玩,寫作業期間不可以分心或者吃東西;寫完作業要自己檢查,看是否有錯,然後自己收拾好第二天的書包;寫作業是他的責任,就像爸爸媽媽要上班工作是大人的責任一樣;有不會的要仔細想想看老師是怎麼講的,實在不會再問爸媽;字跡要工整,作業要認真,不合格的要重新寫。
家長不要坐在一邊陪伴,偶爾看一下進度就可以;不要催促、叨叨;多鼓勵,多表揚
可以看一下我寫的東西
不要關注具體內容,不要坐在孩子身邊叨叨,不要
我寫的東西里面有說,就不重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