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不注意就跑到別人家去,害的全家到處找。
13
回覆列表
  • 1 # 孤王306

    小孩子都這樣,跟好就行。要做到小孩永遠都在視線裡就對了。

    4歲啊!可以上學了,讓他學會獨立。

  • 2 # 羿雲天說

    先找到孩子亂跑的原因,然後再找到孩子感興趣的事情。當孩子無聊時候他就喜歡亂跑。還有就是盡力釋放孩子天性,但是也要培養他的規則意識。事先告訴他遵守規則補亂跑回得到什麼獎勵,遵守時間越長,獎勵越多,而且一定要及時兌現,這樣才會慢慢改善。

  • 3 # 21號康復治療師

    你好,感謝邀請,我是從業6年的兒童康復治療師,你這樣描述的話也不好說怎麼去幹預。首先你家孩子是高能自閉還是低能自閉?到處跑是有組織計劃性的還是無目的性的?到處跑的原因是前庭需求還是本體感覺尋求等都會造成孩子到處跑。建議去專業的機構進行評估,然後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干預。

  • 4 # 北大醫療腦健康

    自閉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同普通的孩子一樣,擁有可愛的面孔、閃亮的眼睛、純潔的心靈。然而他們不善言談、不易被別人理解、常與孤獨為伴。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獨享”屬於自己的一份安靜。調查資料表明部分成年後的自閉症患者,智力、感知、思維都有超出常人的表現,卻很難融入主流社會。因此,自閉症康復問題就成為了“星寶”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自閉症康復過程涉及多個學科。本次聯合診療模式突破了傳統自閉症的診療流程反覆、單一、平臺分化侷限,實現了為自閉症兒童的全流程診治:從診斷、測評、行為分析、干預計劃延伸至康復醫學,匯聚多學科的專家團隊力量、醫學技術與測評資源力量,多學科協作、優勢互補。

    活動時間:2018年12月8日(星期日) 09:00-12:00。

    活動地點:北京市房山區長陽街道辦事處祥雲街5號院4號樓(長陽路)。

    義診專家:北京兒童醫院知名專家、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專家及相關工作人員。

    診療範圍:孤獨症譜系障礙ASD、注意力缺陷與多動症ADHD。

    專家指出

    在嬰幼兒期,“追物不追人”是自閉症兒童最典型的症狀。曾經一位6個月就被疑似自閉症的患兒。這位患兒的媽媽是一位醫生,她發現自己的寶寶對玩具和其他物體的聲音都有積極反饋,唯獨對媽媽等親人的聲音沒有反應。透過線上問診平臺,這位身在福建媽媽給醫生髮了一段孩子的影片,經過影片分析和家長的溝通,確診其有自閉症的症狀。

    可喜的是,透過有效持續的干預訓練,這位已經1歲半的自閉症患兒已經和媽媽有了明顯的互動,“不像以前,叫他很多遍,孩子都沒有反應,現在孩子已經有了少量主動語言,眼光對視增強了,迴應媽媽的頻率和對媽媽的依戀都多了。”專家告訴記者,大部分自閉症患兒的語言功能發育都會延遲,很多孤獨症患兒兩三歲都不會說話。自閉症的發病年紀在3歲之前,一般情況下,孩子在一歲左右便有了蛛絲馬跡,兩歲左右開始有明顯症狀。對於孤獨症的干預,專家明確指出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不容忽視。

    “正常孩子從3個月開始就顯示出對撫養人的關注,18個月的時候便很願意和熟悉的周圍人進行交流互動。而自閉症患兒則一般不會對周圍的親朋好友表現出興趣,眼神交流偏少,呼叫名字很難有眼光對視及應答,這是比較容易分辨的幾點。”4月7日,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和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主辦的自閉症臨床與研究最新進展國際研討會上,華盛頓大學自閉症中心臨床服務主任傑西卡·格林森(Jessica Greenson)教授也對如何區分自閉症孩子給出了建議。

    傑西卡·格林森進一步指出,有的自閉症患兒會表現出一些刻板的行為,比如反覆地重複某句話,行為上則是類似不停地原地轉圈等機械化的行為;更早期的孩子則會在玩玩具時,缺乏創造力和想象力,比如拿到一個汽車只會推來推去、開門關門等。

    比疾病更可怕的是家長的“病恥感”

    目前對於自閉症的診斷,沒有儀器裝置和生化指標,只能透過臨床大夫對孩子的行為觀察及一些量表的填寫來確認。然而,由於很多家長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是自閉症,會專門在填寫量表時給出錯誤資訊,“這給臨床診斷自閉症和干預訓練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診斷的錯誤會延誤自閉症患兒的最佳治療干預期,也會對干預效果有著嚴重的影響,這對孩子包括整個家庭是不可逆的。一項有3581份有效調查問卷、涵蓋全國30個省份的中國自閉症家庭需求報告顯示,52.4%有自閉症孩子的家庭有一人放棄職業專門照看孩子,而在這些家庭中,離婚比例高達16.9%。

    有一些媽媽是悄悄帶著孩子來看病的,孩子的爺爺奶奶,包括爸爸,都不承認孩子有病;有的甚至能直接在診室裡吵起來。然而,家長的健康是保證孩子進步的重要因素,專家指出,不僅需要家長有健康的體質,更需要保持心理上的絕對健康;和睦的家庭氛圍和牢固的婚姻基礎是保證孩子干預訓練的重要條件。

    自閉症作為一種神經發育性疾病,可能與遺傳有一定的相關性。家族親屬中有自閉症患者,或者已經有一個自閉症患兒的夫妻,如果接下來有生育孩子的計劃,就應該高度注意新生兒的早期發育。

    對於自閉症的治療干預訓練,專家表示,臨床中很少用藥,大多以行為干預訓練為主。至於現在市面上那些宣稱可以治療自閉症康復機構,並許諾高治療率的藥品、針劑,專家建議家長謹慎選用,用藥不當,會對自閉症患者,尤其是那些嬰幼兒患者,產生很大的毒副作用。

    該如何減少自閉症家庭的這種絕望和悲涼?在現有醫療技術條件下,“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或許是公認的優選了。

  • 5 # SUM電影

    四歲的自閉症孩子喜歡亂跑,害得全家到處找!其實對待普通孩子來說,他們這個年齡也是最能玩和最能跑的年齡,所以,儘量不要把這種廣泛性的成長特徵歸結為自閉症。這是所有孩子都有的。

    我覺得你擔心的可能是孩子的安全問題。其實出門在外,我們作為父母的一定要多留一個心,因為自閉症孩子的社交和溝通障礙,如果走失了,會給家庭造成很大的麻煩,但是你又不能把孩子整日放在家裡,所以,只能用心,耐心,細心。

    關於自閉症孩子亂跑的原因我給大家分析一下,你會了解到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的好動和“不安寧”。

    有部分的自閉症孩子是伴隨著多動症共生的,很多自閉症孩子由於感統方面的失調(尤其是本體覺的功能失調),對孩子對空間和平衡性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很多的孩子靜靜地坐在那就會非常的不舒服,也很彆扭,所以會自我刺激。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孩子喜歡旋轉,喜歡搖頭晃腦,喜歡甩手等各種動作,其實都是孩子在自我調節。

    所以我們在干預中也應該注意感統方面的綜合訓練,比如走平衡木等等,讓孩子在遊戲中提高和成長是最好的。

    所以,有的時候不要去抱怨,而是要去想孩子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然後再加以干預和調節。

  • 6 # 自閉症學堂

    必須每天做感統,最好交給專業感統老師,這是我切身深深體會。我兒子以前到處亂跑,上幼兒園1分鐘都坐不住,後來在一家機構,由老師上感統,上了幾個月後,可以坐一整堂課,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有些機構上感統孩子可以由家長帶也可以由老師帶,有些機構只能老師帶,家長不能進感統室。最好選擇後者。

  • 7 # 優加學院姜老師

    這個問題可以歸結到怎樣訓練自閉症孩子的“安坐”技能。

    對於相當一些自閉症兒童來說,安坐可能非常困難, 因為他們往往會同時遭遇到來自溝通、感觀和社會因素方面諸多的挑戰,讓他們難以應對,然後就會表現出情緒或者其他行為。

    怎麼訓練孩子的“安坐”技能,首先要分析孩子不能“安坐”的原因。

    (1)溝通

    每當一個孩子表現出問題行為,我們應該首先考慮的是“他們是否在試圖溝通?試圖表達什麼?”我們需要了解他們溝通的需求,如果孩子有語言能力,可以直接讓他們說出自己的需求,看看究竟是任務對他們太難,還是其他一些讓他們感到不開心的原因。如果沒有特殊原因,我們應該跟孩子解釋,告訴他們即使有時感到不開心,也要遵守規則。

    (2)感統

    自閉症的孩子一般都會伴著感統方面的失調,外部的感覺刺激訊號無法在兒童的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而使機體不能和諧的運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種障礙最終影響身心健康。“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意味著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組合的能力,這將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從而推遲人的社會化程序。由專家測查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和智力發展水平,然後制訂一對一的訓練方案,透過一些特殊研製的教具,以遊戲的形式對孩子進行一系列的行為和腦力強化訓練。使兒童能充分感知各種刺激,在大腦中進行感覺的統合,促進全方面的發展,提高注意力、記憶力、自我控制能力、概括推理能力等。

    (3)行為訓練

    我們可以從給孩子每天安排一段讀書或者講故事的時間, 完成過後給予一定的獎勵。需要注意的是,要求孩子一次就能安坐很長一段時間往往比較難。如果孩子感到無法堅持到規定的時間,他就很可能會放棄。因此,每當孩子安坐很短的一小段時間以後,就立即給他一個非常小的強化物予以鼓勵。比如,當孩子成功安坐每10分鐘,就給孩子一張貼紙或者他喜歡的強化物作為獎勵。以後再逐漸延長每次坐下來時間長度,直到孩子能夠安坐很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評價王安石的性格和識人不明用人不當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