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谷哥說娛樂

    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遊》,大家肯定都看過,有很多人看完之後,覺得該劇是喜劇,但是也有很多人看完以後,覺得該劇是悲劇,那麼到底是喜劇還是悲劇呢?或許這就是“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的意思吧。

    往往第一遍看《大話西遊》的時候,僅僅看到了片面的東西,或許是因為當時年齡小,又或許是因為沒有經歷過,所以才會將劇中的情節當成一種笑話來看。比如說是至尊寶戴上金箍的那一刻說出來的話,或許有很多人將這句話當作挽回感情的神句,但是經歷過那種痛苦的人,一定會感同身受吧。

    就拿結尾中“他好像一條狗啊”這句話來說,長大後的我們發現,其實生活就是這樣,不得已放下很多面子或者自尊,全都是身不由已。小編覺得該劇其實就是一個悲劇,至尊寶其實就是孫悟空,不管他怎麼折騰,最終還是要變成孫悟空,去完成身上的重擔,去拯救自己心愛的人。不戴金箍無法救你,戴了金箍無法愛你,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無奈吧。

    在小編看來,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如果放在十年前我們看這部電影,肯定會哈哈大笑,但是如果現在再看這部電影,肯定會非常傷感,這或許就是成長。不管怎麼說,《大話西遊》留給我們很多回憶,從這部劇中,映射了很多人生哲理,你收穫了什麼呢?大家覺得該劇是喜劇還是悲劇呢?歡迎大家留下評論,謝謝!

  • 2 # 亞當148934326

    悲劇談不上吧,人生在世幾十年哪能事事盡人意,既然想得到就必須得失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但是我感覺至尊寶也好,齊天大聖也好都只不過是命運的安排,奈何鬥不過天,只怪自己沒有法力無邊.

  • 3 # 影域八卦

    或悲或喜 看個人

    你把這片當喜劇那他就是喜劇,你把他當悲劇他就是悲劇。

    凡事兩面性,根據自己的心境去看待,不同時期不同角度當然就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結局了。絕大數人把他當悲劇,是因為裡面的關鍵人物,敢愛敢恨的紫霞仙子最終沒有得到任何結果,悲慘的離去了;也不失一部分人把他當喜劇,裡面搞怪無厘頭的取經過程相當幽默風趣,最後成功踏上西經之路。

    在我看來,站在愛情面前,這無疑悲劇;但在事業上面,鐵定圓滿。

  • 4 # 華東娛樂快訊

    悲情喜劇,

    有種電影,你哭著哭著卻笑了。

    還有種電影,你笑著笑著卻哭了。

    大話西遊上映至今已經過去22年,1995年由周星馳朱茵主演的大話西遊在香港上映,總投資成本4000萬人民幣,上映後票房只有2500多萬,虧損巨大。周星馳也因此片遭到業內人士鄙視,各路媒體抨擊一片。與周星馳其他影視作品相比大話西遊票房相差甚遠。

    1996年在北京推出之後票房只有20萬,很多影院放映一天後就下架。

    結束影院的慘淡收場後,北京電影學院將影片複製,給學生當做失敗典型案例講解,不料,大話西遊居然受到院校的莘莘學子熱捧。或許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審美和普通人不同,影片迅速在北京各大校園穿紅。

    今天華東君就帶大家分析以下大話西遊當中那些角色的真正意義

    大話西遊是個寓言,躲在古老神話的背殼裡似乎很搞笑很愛情很世俗很感傷地講述一個因為時間的渺茫和個體的彷徨所構築的問題和它不確定的答案。

    "那個人樣子好怪。" "我也看到了,他好像一條狗。" 大話西遊的最後一句對白你還記得麼。其實這一句,就是整個電影的主題。用男人的思想就是:一個男人的無奈。你喜歡至尊寶,還是喜歡孫悟空?答案不言自明。至尊寶放蕩不羈,無拘無絆,但敢愛敢恨,純真可愛。那麼你又仰慕誰?誰是英雄?

      唐僧是誰?我們是不是想起了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前輩。哪一個男人沒有經歷過他們的諄諄教導,又有哪一個人沒有產生過一種強烈的逆反心理,沒有反抗。但是,當每一個人成熟起來後,成為了男人,都會由衷地感謝他們的教誨,或者後悔沒有聽他們的話。

    "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眾矚目的情況下出現,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色雲彩來娶我。"紫霞仙子是那種令每一個男孩子傾心的女性,她對自己的意中人要求不高,僅此而已,但是試問,你能做到嗎?至尊寶做到了嗎?他做到了,不過代價卻是......其實,紫霞仙子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她的要求就代表了女性對男人的要求。

    牛魔王又是誰?他代表了這世界上一種無形的力量,他奪走了紫霞,奪走了晶晶,也奪走了至尊寶的快樂。這種力量使至尊寶和他代表的男孩子們失去了往日的伊甸園,要想找回昔日的快樂,就必須戰勝它。

    說到這裡,先整理一下思路,看看我們發現了什麼。隨著牛魔王的出現,至尊寶再也不能享受往日無憂的時光。他要找回心愛的晶晶,也要奪回更加深愛的紫霞。他曾一度寄望於月光寶盒轉世,是的,月光寶盒。它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使至尊寶避開同牛魔王直接交鋒而獲得自己想要的東東。其實,每一個男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曾經有過這樣的幻想,但是,面對無情的現實,幻想一次又一次地破滅。直到最後的關頭,至尊寶終於醒悟,靠月光寶盒不行,至尊寶更是沒有那個本事,只有成為孫悟空,只有戴上那個金剛圈,他才有能力同牛魔王一較高下。

    這真是一個極大的諷刺。你想要得到嗎?那麼好吧,你先放棄吧。你必須做出選擇,作至尊寶,那麼快樂總是很短暫,作孫悟空,你就要忍受無盡的痛苦。這個世界的規則好象是牛魔王制定的,那麼惡毒,在它面前,那段經典的臺詞顯得多麼的蒼白無力,只能成為一個男孩子蛻變成男人的時候留在心底最深的傷痛。

    唐僧說話的方式從來就沒有變過,只是在至尊寶醒悟的前後聽來有完全不同的感受。那麼至尊寶是自覺自願的醒悟嗎?不,他並不願意,但是他必須拯救紫霞,必須化解人間的恨,他別無選擇。雖然成為了孫悟空,成了大英雄,但他對自己的生存狀態極度不滿。片子的最後,孫悟空將他心中殘存的至尊寶的影子幻化作一位夕陽武士,在對現實世界徹底失望後,只能構造一個虛幻的想象來了卻這樁心願,並借武士的口中表達了對自己生存狀態的不滿,活得好象是一條狗一樣。唉,一個男人的悲愴和無奈。

    "生又何哀,死又何苦。"

    很早就聽說過,如果你能理解大話中,"他好象一條狗"那麼你才是真正理解了《大話》

    也許我還不能完全明白..............喜歡大話喜歡那種明明相愛卻又不能死守終生的遺憾和悲哀。我只能這樣騙自己,也許他也有他的苦衷。發現自己真的的接近於瘋狂。大概是太過於同情憐憫自己了,才深深地喜歡著這個故事

  • 5 # 就叫峻吧

    我個人認為是悲劇

    導演,劉鎮偉也說過,他拍的大話西遊其實是悲劇,不是喜劇!!!

    說實話,《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是初中那時候看的,快20年了。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這兩年我又陸續看了3遍,裡面還是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後續可能還會看5遍,6遍。

    只是。第三遍的時候我已經大概明白,這是一個悲劇。(小時候以為是喜劇)。

    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體驗,笑歸笑,終有讓人想落淚的地方。

    大概是這麼一個故事:紫霞仙子愛至尊寶,至尊寶愛白晶晶,白晶晶愛孫悟空(臭猴子),而孫悟空和至尊寶是同一個人,500年的時差,他是至尊寶的時候,喜歡白晶晶,白晶晶是他初戀。他穿越到500年前的時候,他是孫悟空,此時,紫霞已經愛上他,他是紫霞的初戀,直到紫霞死在他懷裡的時候,他才知道自己對紫霞也是有感情的,只是身份(已歸佛門)讓他不能愛。

    至尊寶的心裡有一滴淚,是紫霞傷心時候流下的。直到至尊寶死去的時候,才知道。

    所以,這裡面沒有誰對誰錯。

    我為什麼說是悲劇——

    1.至尊寶愛白晶晶,但是不能在一起。

    “你看那個人,好像一條狗啊”

    他明明是一個猴,可以自由自在的猴,可是如今,遁入空門,保護唐僧取經,這是他的本意嗎?這是被天上的勢力(壓力)所壓迫的結果。

    這多麼像曾經的我們,對生活,對愛情,有著種種美好的幻想,可是,最後,都敗給了生活的壓力,最後安慰自己這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

    當然,最最觸動人心的是那句話“當初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我沒有珍惜”

    說完了主角,說說一些配角和小人物的悲哀。

    牛魔王的本事不小吧?只是因為長得醜,紫霞根本不會多看他一眼。

    牛夫人根本不愛牛魔王,牛魔王一直愛紫霞。

    他使用的手段不對,強迫的感情是不甜的。但是可以看得出,他是真的想跟紫霞在一起,最後一刻,誤傷紫霞,他一定也很傷心。

    豬八戒的愛情,很卑微,也很真實。豬八戒本事不低,最大的不足無非是長得像豬,他的感情就被長得好看的人,在地上肆意摩擦。

    瞎子沒有感情嗎?

    小人物的感情在大人物的光環之下,如此微弱,沒人在意。

    ……

    所以,再看《大話西遊》,我看到了一群人,想愛不能愛,喜歡卻走不到一起,除了唐僧,至始至終,沒有動情,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最後快樂的奔向自己的目標,他沒有損失,也無所謂悲哀。

    拋開唐僧,菩提老祖,觀音這些大神,我覺得其他人,或多或少,透露著無法言狀的悲涼。

    這劇值得過些日子再看一遍。

  • 6 # 唐虎的生活

    悲歡各一,歡是帶給人笑點,成為人在閒暇之餘津津樂道的娛樂新聞,悲是電影更深沉的東西,是參演人員及各工作人員共同展現的人生道理。

    “如果老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對你說出那三個字,我愛你,如果要為愛加上期限,我會說是一萬年”看者深情,實則無奈,“擁有時不知珍惜,失去後才知可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時代教育如何改革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