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曾老師數學課程
-
2 # 一個學爸
一年級是孩子進行義務教育的第一步,這一步真的很重要。
我們先來看一年級的教育目標是什麼?一年級主要是幫助孩子們養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本著這個目標,我們做家長的在家可以從這些方面來輔導孩子:
首先,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在家裡跟孩子共同制訂一些約定,共同執行。家長要言而有信,共同遵守約定。目的是讓孩子在學校也能遵守紀律,我覺得這個要擺在首位。
其次,一年級的學習內容不多,有些孩子可能在幼兒園已經提前學了,有些孩子沒有學。對於提前學了的,家長要正確引導,不能讓孩子產生學習很簡單的錯覺,防止產生驕傲自滿情緒;對於沒有學的孩子,可能上課和作業都比不上那些學過的同學,要及時鼓勵,以免孩子出現自卑情緒。
第三,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家長要以身作則,選擇孩子合適的讀物,帶孩子一起閱讀,為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第四,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和姿勢,特別是書寫時的握筆姿勢和字的基本結構框架(橫平豎直等)。
第五,引導孩子多跟同學交往,多交朋友,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第六,配合學校和老師,幫助孩子建立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可以在家多跟孩子聊聊班級的事情,帶著孩子為班級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務。
總之,一年級是孩子文化學習的起步之時,父母在家裡要多觀察孩子的表現,多跟孩子溝通,及時發現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發現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只要家長都做到位了,孩子一定能養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
3 # 西湖煙雨6566
年輕爸爸媽媽,終於盼到了孩子從幼兒園升入一年級了,無形中,年輕的父母們會意識到,孩子正式上學了,人生真正的學習從現在開始了,既有欣喜又有焦慮,於是,心裡也盤算著如何對待孩子學習,使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然後不是給學生報輔導班,就是給學生買來這樣那樣的學習資料,小小年紀揹著沉重的書包,晚上作業做到十點多,恨不得孩子一夜成才,其實這樣做不僅不可能使孩子學習更突出,反倒使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感,進而對學習產生反感,如何對待孩子學習,怎樣輔導一年級的孩子哪,首先要注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承受能力,剛開始學生能完成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就可以了,一開始要求孩子到了做作業時候,一定去做作業,不要因為電視沒看完,看完後再做吧!一開始就要養成端正,認真,細緻,乾淨的好習慣,杜絕一邊做作業,一邊玩玩具,或者看電視,看手機等,孩子做作業不懂時,一定要先啟發,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更不能訓斥,甚至打罵,或者一遍又一遍的喊叫,孩子笨,如果這樣,等於殘害自己的孩子,使他幼小的心靈埋下對學習恐懼,厭惡的種子,甚至覺得自己真的很笨,從此產生自卑感,抹殺孩子了的自尊,毀了孩子的前途。面對剛入學的孩子一定要以鼓勵為主,遇到難題,先讓孩子提高勇氣,不要懼怕,鼓勵孩子,你一定能行,孩子透過動腦子解決了問題,一定要表揚,再表揚,對孩子出錯的問題要分清哪是粗心的,哪是不懂的,另外,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不要玩著手機,玩幾分鐘看看孩子,這樣無形中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也激勵了孩子玩手機的慾望,直接影響了作業的質量。以上是自己的看法,歡迎大家評論。
-
4 # 教書育兒小文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好不容易教會了,孩子還磨磨蹭蹭,作業寫得巨慢無比。
遇到這樣的情況,別上火,聽聽小馬老師怎麼說。
任何事情,只有找到了源頭,才好對症下藥。
孩子寫作業慢,可能是這五個原因,分別是條理性差、過於追求完美、學習基礎差、注意力不集中、協調性差。
01
條理性差
亂找東西,做題沒順序。
一會找找橡皮,一會找找鉛筆,本來是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他就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更多。
一會寫幾道語文題,一會再去做做數學題,不按照順序來,經常會出現遺漏或者做錯的情況。
對策:
首先,父母要告訴孩子,寫作業之前要把文具準備好,要把作業的順序安排好。
要想治本,還需父母的放手,不要什麼都幫孩子包辦,讓孩子自己學著照顧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甚至可以讓孩子適當幫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條理性也會越來越好。
02
橡皮綜合症
過於追求完美。
還有的孩子,雖然作業工整,成績也好,但有一個毛病,就是寫作業特別慢。
寫的字稍微有一點不整齊或者頁面有一點不乾淨的地方,就會馬上擦掉重寫,有時甚至把本子擦破了,如同強迫症一般。
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症”。
一般是因為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自己要求高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對策:
對患有“橡皮綜合症”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可以用偶爾獎勵的方式,來達到“治癒”目的。
比如和孩子約定好,如果能在少用橡皮的情況下還能較快較好地完成作業,就能得到一定的獎勵。
如果孩子實在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03
學習基礎差
對學習不感興趣,做作業吃力。
本身的基礎就差,上課時又沒聽懂,回到家做作業自然費勁。一個人幹著自己頭疼的事,當然不可能主動,於是就能拖則拖了。
對策:
瞭解孩子到底哪裡掌握的不好,家長可以自己給孩子補習,或者告訴老師,讓孩子及時消化掉新學的知識點。
基礎是從小就要打好的,所以小學期間家長一定要緊盯著孩子的作業學習情況,等到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然學習就不用家長費心了。
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每個人都是這樣,對於喜歡的事、有趣的事都願意快點做;而對於枯燥的事,不那麼有趣的事,則能拖則拖。因此,父母要多想辦法,儘量調動孩子的寫作業興趣。
04
注意力不集中
無關動作多,磨磨蹭蹭。
寫作業時總是東看西看,磨磨蹭蹭,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要麼咬手指,而且寫一會兒就起來溜達一圈,到外摸摸看看。你家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毛病嗎?
對策:
父母可以讓這樣的孩子分段寫作業。放學後,問問孩子總共有多少作業,以20分鐘為一段,做20分鐘作業後,休息一會。這樣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完成作業。
給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整齊,尤其是書桌,不能堆放玩具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
05
協調性差、感統失調
孩子磨蹭的原因還可能是孩子生理方面的。當今中國家庭多為獨生子女家庭,家長都視孩子為掌上明珠,兒童應有的摸、爬、 滾、打、蹦跳等行為,在發育的自然歷程中被人為破壞。
兒童該爬的時候沒爬,日後可能出現協調性、平衡感差、該哭的時候不讓哭,口腔肌肉缺乏鍛鍊,心肺功能弱,甚至語言表達差。
也就是說寫作業時,由於思維較快,但表達和寫較慢,經常寫錯、漏寫、跳字甚至序列,只能重新擦掉,有時寫了擦,擦了又寫,經常把本子擦破。孩子自己也很著急,很生氣。
對策:
這樣的孩子,需要專門做一些感統訓練。孩子是否有感統失調,細心的父母只要有心,是能發現的。
如果發現孩子確實不是因為態度問題,不是因為主觀努力不夠,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一下,看看感統是否失調。
如果確實有,只要堅持做一段時期的感統訓練,孩子就會有所好轉。
除了以上介紹的五類常見現象,不同的孩子或許還會有其他不同的問題,家長一定要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改變孩子寫作業磨蹭的毛病,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最後祝您天天開心、身體健康!
祝孩子學習進步!
-
5 # 念昔218
首先就是有耐心讓孩子感覺你是在和他共同學習,孩子到了錯誤我們大人覺得很不應該但是在孩子的年級也很正常所以不要嫌煩。其次就是一定要專心不能一邊看電視一遍輔導孩子,我們就是孩子的榜樣我們做事都不專心孩子為什麼會專心學習呢!再次吧我覺得就是儘可能多的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陪他學習陪他玩耍陪他聊天,與無形之中影響孩子,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
-
6 # 菲林a非你莫屬
家庭作業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在學校所學知識的鞏固,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需要家長的督促和輔導,家長要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作業,幫助他們按時正確的完場作業。
讓孩子養成一回家就寫作業的好習慣,對於孩子的作業一定要嚴格要求,字寫的不端正就必須要求重新寫,家長還可以詢問今天教了什麼,幫助孩子會議所學內容,一年級孩子識字不多,理解能力差,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讀題的能力和習慣,比如,做題之前先讓他們讀題,然後說說這道題目讓我們做什麼,如果說的不對,家長可以補充說明。如果孩子作業完成得很好,建議家長給予孩子書面獎勵,如畫紅花、星星等。培養孩子讀書習慣。
-
7 # 韓利輝
一年級到三年級,家長輔導作業態度非常重要,孩子的一些習慣也是在這三年養成的,家長輔導作業,不做監工,不嘮叨,不吼叫,不訓斥,不評價,尤其是負面評價,不說和作業無關的事情,心情放平和,寫作業過程中,不打斷,當孩子鬧情緒時,要摸摸頭,安撫下孩子情緒,千萬不能讓孩子情緒控制家長情緒,形成情緒惡性迴圈,破壞學習氛圍,要做到,小白兔陪伴小灰兔那樣,而不要做老虎盯著一隻小兔,在做完作業後,再給與點評,先評價有優點,再指出不足,真是考驗家長尤其是媽媽耐性的事情,陪作業方法對了,家庭和諧,孩子進步
-
8 # 沅翀婚戀家庭教育
一年級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學習習慣的養成,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與好奇心,他才會有注意力的集中並拿到結果。最重要的是我們父母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在心理營養的給予就是學習、認知、模範。
-
9 # 千千智慧說
家長在家如何輔導一年級的學生 ,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說明當前的您一定有所困惑,面對初入學校的孩子作為父母如何輔導引導培養孩子是每個父母經歷的過程,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更是父母人生必修的重要課程,孩子是你的希望、未來 相信你對他/她的期望勝過自己的一切。那麼我就要問您了,您學習過如何做父母了?如果沒有請學習。
您現在做好準備用心陪伴她/他了嗎?如果沒有請用心
您現在有全力以赴的愛他/她了嗎?如果沒有請全力以赴
您現在有從內心真的去接受和包容她/他的不足了嗎?如果沒有一定要學會包容
如果以上你都能做到你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輔導一年級的知識不就是教你如何開心的玩耍與智慧學習嗎?養成一個愉快學習的好習慣!
-
10 # 月亮與土豆
如何輔導一年級孩子的學習呢?
孩子剛上小學,他有新奇有惶恐有喜悅有苦惱~作為家長比他們更甚。
很多家長就被如何輔導孩子學習,如何輔導孩子做作業絆住了。
我根據我的經驗以及我的不足之處總結以下方法:
1、接孩子回家放學路上,和孩子敞開心扉談論溝通,比如:今天有什麼好玩的?吃了什麼?老師今天說了什麼好玩的事情,講了什麼有意思的話題?你的同學誰比較有趣,誰比較愛運動?等等。家長也可以說一些自己遇到的趣事。這一步是為了放鬆孩子得心情,讓孩子的拘束得到釋放,間接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從側面掌握孩子心理狀態。
2、到家後,家長把準備的水果啊點心啊湯品啊拿給孩子。不要給太多,只是墊墊小肚兒。透過一路上孩子的嘰嘰喳喳訴說,孩子完全鬆弛下來。孩子還會說一些事情。你邊聽,邊翻看孩子的書本,大體瞭解一天所學的內容。給孩子留出十多分鐘撒歡玩玩具的時間。
3、帶孩子複習、預習。與孩子一起復習一天所學內容。複習時候,讓孩子說,家長啟發式提醒。預習時候,家長坐孩子旁邊,讓孩子把明天所學的內容,在草稿紙上簡單寫寫畫畫。一年級時候,孩子認不到很多字,需要家長耐心解釋。
4、家長(不要攜帶手機及其他)坐孩子旁邊,與孩子一起做作業。
5、一切OK,帶孩子放肆地去玩耍吧。
-
11 # 職場大章魚
共同學習,互動學習,是最好的方法。
互動學習,就是跟孩子一起,然後透過互相提問,互相分享,互相提點的閱讀方式。
先自己弄懂,再用簡單易懂方式告訴孩子,透過提問,分享,距離的方式,把被動學習,變成主動索取知識。
-
12 # 養了一個娃
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學習習慣、規矩。這是孩子現在往後的根本,沒有好的習慣和規矩養成孩子到高年級會掉隊。
父母和孩子共同確定個時間表,從早上幾點起床到晚上幾點洗漱睡覺的所有出校時間都分解到,每個時間段做什麼要標註清楚並和孩子溝通到位。因為孩子小時間段稍微寬鬆一點,慢慢鎖緊(可以有意外但家長要在意外或臨時變更時說明情況和彌補辦法,儘量控制意外情況的出現頻率)。只要家長努力,這一步一到二個月就能幫助孩子習慣養成。
重視學習規矩養成。早上在家有10-15分鐘的晨讀(古詩詞,好文章,英語,加減法口訣表等都可以)。中午吃飯後到午覺前可以安排網路微課學習(最好是科學方面的或是歷史地理方面,微課一般都是動畫孩子比較有興趣)10-15分鐘。寫字,讀書時的坐姿,拿筆姿勢等要嚴格控制。當然還要注重勞逸結合,一二年級作業量不大(即使算上輔導班),每天儘量給孩子留半小時左右的作業後戶外玩的時間。
二、學習方法的傳授
明確孩子做作業前先對今天所學內容進行復習(語文是幾個拼音生字和課文回顧,數學是加減法的方式方法,外語就是幾句短語和幾個生詞)快速過一遍。做作業時按順序做,如遇不會或模糊題跳過,全部做完後返回再思考或求助家長。做的作業必須檢查(√此項家長可給予孩子適當正向激勵),數學採用翻轉法(加法用減法檢查,減法用加法檢查)而且最好是每做一道就檢查,儘量不要全做完再返回頭檢查(節省時間)。語文和英語就是靠記憶知識檢查了。開始時可能檢查不出出錯題,家長可先縮小範圍指出錯題,孩子適應一段時間後就慢慢可以了。作業做完後一定要預習明天的課,開始時家長帶領慢慢過度到自己預習,要知道明天的課準備講什麼,自己哪些地方不太明白的。
鼓勵孩子上課多回答問題,鼓勵孩子多質疑多爭論。
回覆列表
一年級的小朋友,主要培養獨立學習的習慣,
第一環境安靜,整潔
第二家長陪伴時候儘量也看書做題,
第三注意孩子的身體抗壓能力,建議30分鐘主動讓孩子上廁所或者吃點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