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夏大漢旗

    當太監的人家有的是戰俘或者是獲罪的官員的兒子但一般情況都是窮的除了命什麼都沒有的苦命人,沒有人願意不男不女過日子,同時太監的職業病是終身存在的

  • 2 # 勇戰王聊歷史

    為了活命,為了有口飯吃,為了追求“高官厚祿”!畢竟太監是伺候皇室的,攀上一個好主子,一不小心,可能就會一步登天,“臭名遠揚”!

    首先,大多數太監都是來自窮人家的孩子,為了吃飽飯,才做了太監。北方出太監最多的地方是河間府、保定府、三河縣、香河縣等北京周邊地區!河間府最多,那裡歷朝歷代都是貧窮的要命,所以,許多著名的太監都是出自河間府。

    其次,也有很多戰俘被施以宮刑,然後留在宮裡當太監。明朝,下西洋的“三保太監”鄭和,就是俘虜,原名叫馬和。洪武十三年,年僅十歲的馬和被進攻雲南的明朝軍隊俘獲。明軍副統帥藍玉將其掠走至南京,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

    另外,明初時期,北韓、安南等外藩還向明朝進貢了一些太監。

    最後,有一些人是為了“飛黃騰達”的未來,自願自宮當太監的。裡面最傑出的代表就是魏忠賢!魏忠賢是河間肅寧人,嗜好賭博,欠了一屁股債。為了改變生活,魏忠賢選擇自宮當太監!魏忠賢先攀上了司禮監掌東廠太監的孫暹,之後,又和明熹宗的乳母客氏結成“對食”,從此開始走向飛黃騰達。

    明朝天啟三年,朝廷徵募宦官缺額3000人。結果,應徵者多達2萬人。明朝滅亡的時候,有七八萬太監!

    太監的存活率是不高,相傳不到十分之四。

    太監閹割的手術要在很小的時候進行。手術需要專人負責,清朝時期,“小刀劉”“畢五”就是著名太監手術從業者。手術費用為六兩銀子一次!切除後需要靜養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接著送進宮裡去學習。

    第一,閹割前,準太監要準備好禮物:一顆豬頭或一隻雞、一罐白酒。有時候,還要付給師傅幾兩銀子。

    第二,動刀前,要先打契約。這個契約,一是為了給師傅免責。二是為了等太監飛黃騰達以後,能跟著沾光。

    第三,閹割的前一天,不準吃東西。手術後,至少二天以後才能小解。

    第四,先喝止血止痛的臭大麻水,然後將四肢綁起來。這時,被人閹的人眼睛也會被蒙起來。然後,師傅才動刀。

    第五,先閹睪丸,陰囊先切二個洞,將筋割斷,然後將睪丸擠出來。然後,抹上苦豬膽消腫止血。緊接著,全套閹掉。最後,用火紅紅的火鉗子夾住!

    動刀的師傅會將手術的契約書用油紙包好,並把睪丸用石灰乾燥。之後,將此二物用紅布包好,掛在中樑上,有“紅布高升”之意。太監在50歲之前,會找人(一般是義子)按照禮儀贖回。

    在現代的醫療條件下,這都算個大手術了。更別說在沒有消炎藥的古代!太平天國頭子洪秀全,就曾將幾十個孩子“閹割”,製造太監。結果,都失敗了!

  • 3 # 小史感

    太監這一職位貫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歷史。

    去當太監的大部分都是窮苦人家,也只有沒有錢的人才願意當太監。畢竟有誰願意去嘗試這種閹割之痛呢?

    看過宮廷劇的都知道,一般呆在皇上皇后身旁的太監說話都有很重的分量,一旦當上太監就相當於吃皇糧了,也說不定一不小心遇到一個好主子就飛黃騰達了,這窮苦人家為了活著別無選擇只能去當太監了。

    可為什麼會有太監這個職位呢?

    一、古代的一些君王,貴族妻妾成群,為了讓她們保持貞潔牌坊,為了不給自己戴綠帽子,所以就閹割男子命根子使他們變成不男不女的中性之人,既可以使喚還可以避免發生戴綠帽的情況。

    二、宮廷中有各種雜事重活是女子勝任不了的,女人力氣小,只用女子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需要很多男子處理。

    三、大家都知道古代歷史上謀權篡位的不少,每個人都是有私心的,如果把他們都變成太監,那麼他們沒有後代的話,私心雜念什麼的就會變少,從而更忠心的服侍主子。

    太監也不是好當的,閹割過程痛不欲生,慘不忍睹,據說存活率不及百分之四十,僅靠自己的抵抗力活下來。

    閹割的師傅一般都叫淨身師

    閹割過程要用白布緊緊地綁住淨身者的下腹部位和大腿根,還要把眼睛捂起來,不能掙扎亂動,要先喝臭大麻水(石灰水熬的)有止血和止痛的功效。淨身師還要用辣椒水把要手術的部位沖洗消毒,另外還要用竹板不停拍打身體部位(起到麻痺作用)割完了用草木灰止血,用冷水寖過的一種油紙小心包紮。

    淨身完不能吃東西也不能喝水,也不能立馬躺下休息,據說還要人攙扶走上兩三個時辰才能臥床躺下。而後的一段時間飲食都要有講究,不能亂吃東西,只能吃一點稀粥。這無疑是對淨身者的一種折磨,當太監付出的代價太大。

    不得不承認古代人的聰明,同時也令人不寒而慄,對古代男子來說是一種不公平更是一種酷刑。

  • 4 # 潘不安講究史

    一句話,只要能活的下去沒人願意去做太監!

    現在我們的生活應該要感謝科技的進步,以及袁隆平先生的雜交水稻,但是換到古代,甚至就是幾十年前,問問家中的老人可能還知道,慢慢的餓死也許是最恐怖的酷刑。如果有人說,當太監可以有飽飯吃,想必有不少人願意挨這一刀。

    如果文字無法讓現今基本都沒有捱過餓的大家有直觀感受,那麼推薦大家一部張之亮導演,莫少聰主演的電影《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清朝末年,河北柳木村,一個年僅8歲的窮孩子,在目睹了大太監“小德張”衣錦還鄉後,還沒有什麼概念的他苦苦哀求父親,用淨身來換取一個榮華富貴,或者說是能吃飽飯的機會。知道淨身意味著什麼的父親,開始非常的憤怒,但是在兒子的哀求下,以及面對近乎絕望的生活,最終還是請人將兒子閹割。

    所幸男孩最終活了下來,不幸的是,不久後大清亡了。當那一刀割下去,男孩才知道有多麼的痛苦,而長大後男孩才真正的知道了淨身意味著什麼,可已經太遲了。這一切在當時都只是一個能活下來的希望。

    古時的太監大多來自於北方地區,也都是和主角一樣,不滿十歲的小男孩,他們根本不知道閹割代表著什麼。有限的貧瘠土地壓根養活不了那麼多人口,很多人從出身到死亡不知道吃飽是什麼感覺。

    當人們看到了一戶人家,只因為出了一個大太監,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榜樣的力量發揮了作用。和即將餓死的兒女們相比,只要閹割那個本就養不起的孩子,不僅那個孩子可能活下去,其他的兒女可能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全家可能從此榮華富貴,那區區6成的死亡率就不那麼重要了。

    另外還有一些孩子,他們可能是罪臣的後代,可能是戰爭中失敗者的子孫,沒有人會問他們願不願意,對於勝利者來說,沒有剝奪他們的生命,已經是最大的仁慈和施捨了。明朝著名的三寶太監鄭和,就是洪武十三年明軍進攻雲南時所俘虜並被宮刑。

    但是凡事也有另外,厲害上也有一些成年人淨身入宮做太監,比較有名的如導致土木堡之變的王振。早年讀過書,略通經史,還做過教官,可能是自覺沒有科舉的天賦,有放不下權利的慾望,選擇自行閹割做太監。

    又如明末大太監魏忠賢,本是鄉間無賴,沉迷酒色和賭博,但一次輸的太慘,無奈只有閹割後入宮做太監。

    對於這部分成年人太監的思維,我們作為三觀正常,思想健康,樂觀向上的好青年估計是不能想象的,到底是怎麼下的這個決心,估計只有他們自己才能知道。

  • 5 # 歷史研習社

    太監是古代中國宮廷的服務人員。要當太監必須滿足一個前提——割去生殖器官。閹割是充滿痛苦的手術,更關鍵是閹割會直接導致無後,這在古代可是大不孝。當太監必須要面對身體殘缺、無後的事實,為什麼古代還有人爭搶著當太監呢?

    想當太監的人又怎麼可能不知道當太監意味著什麼呢?但是他們也知道身處皇宮的太監運氣好的話可以晉升為首領、大總管直接服侍妃嬪還有皇帝,掙得一筆客觀的財富。如果主子大方,說不定還有意外的賞賜。有野心的人甚至會想通過當太監進入權力中樞。

    中國歷史上不乏權勢熏天的太監。明武宗年間的大太監劉瑾深受明武宗信賴,掌權司禮監,干涉朝政,聚斂了大量的財富。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將劉瑾列為過去一千間中全球最富的五十人之一。

    當然了像劉瑾這樣的鉅富太監是不多的。但有錢的太監前輩還是極大的鼓舞了後繼者尤其是家境貧寒的後繼者。與讓人害怕的貧窮生活相比,有的人們甘願受苦當太監,不說大富大貴,最起碼可以吃上飯。

    (孫耀庭)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名叫孫耀庭,乳名留金。留金家中貧困,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是常事。六歲那年留金見到了回鄉省親的太監大總管小德張,小德張的氣派給年幼的留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想當太監。八歲那年,留金爹給留金做了閹割手術,術後留金昏迷了許多天,好不容易活了下了。後來,留金也確實進宮當了太監。像孫耀庭這樣的人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少見。

    (李蓮英)

    還有些人甘願受苦也當不上太監。太監也有選拔程式,“刀子匠”(負責為閹割手術的人)可不會閹割不夠格的人。李蓮英能順利進宮當太監亦少不了同鄉大太監蘭玉的幫助。所以說生活是殘酷的,太監被很多人看不起,想當太監卻不容易。

    參考資料:

    紀連海:《歷史上的李蓮英》

    孫耀庭:《中國最後一位太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炒飯粒粒分明的秘訣是什麼?你平時都喜歡吃什麼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