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看愛思考

    扯蛋的提法,蒙古人早就被滿清八旗打的一點脾氣都沒有了。而滿清朝廷入主中原了以後,全盤漢化了。這個朝廷?全部採取了前朝(大明王朝)一切制度,(當然了有些還是改動一下),畢竟滿清有一些自己的民族習慣。滿族人最起碼還是統治者嘛,以至於,現在的中國滿族還有多少自己的民族習慣和愛好嘛?今天的滿族人和我們漢族人,沒有任何區別的。這樣的問題?已經是在踩國家民族政策的底線啦!

  • 2 # 靜夜思160519196

    多爾袞,豪格他們帶兵平定了察哈爾,多爾袞取得“元傳國璽”獻給皇太極,從此,滿清皇帝兼任蒙古大汗,雖然滿清統治了蒙古,但是他們人少,害怕蒙古再出現第二個“成吉思汗”,於是採用宗教和圈地為牢等政策抑制蒙古的發展,然後又用聯姻的方式拉攏他們,把他們捆綁在自己的戰車上。所以說滿蒙不是聯合而是互相利用,只不過滿人佔據主動而已。

  • 3 # 不正經鳩摩智

    雖然很多人對清朝入主中原耿耿於懷,更對其近現代以來的喪權辱國口誅筆伐,但是,說滿清時期是滿蒙亂華,我覺得不恰當,雖然我過去也沒少批清。

    首先,有一點,清時蒙古人在中原政權組成裡就沒有那麼大存在感。

    滿清對蒙古各部,不過就是耍一手棍棒一手糖的手段,不聽話的就揍,聽話的就給顆糖,這是很明顯的臣屬關係,雙方不存在什麼共治天下,這通婚,不過就是拉攏手段而已。

    滿蒙聯姻出現頻率的時期,其實主要是存在於滿清的中前期,尤其是滿清起家打天下的那個時段,後期聯姻頻率其實沒有那麼高了。

    其次,滿清入主中原時期,也當不得一個亂字!

    說“亂”,我想肯定是有人拿這一時期同五胡亂華時期做了對比,這有可比性嗎?

    什麼是五胡亂華,瞭解這一段歷史的人肯定對亂字有著深刻感受,在所謂的東晉十六國時期,一堆各式胡人,在中原大地上到處裂土稱王稱皇,你打我我打你,相互攻伐兼併,政權交替頻繁,民不聊生,亂了150多年,造成了中原地區的毀滅性破壞,這就是個古代大型大亂鬥現場。

    滿清時期,雖然是所謂的異族統治,但這一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時代,華夏大地還是維持了相當長時期的安穩與發展。清朝入主中原前,其實,亂大明天下者,乃農民軍,破京師使皇帝殉國者,還是農民軍,滿清嘛,不過是趁亂得了天下。與其說“滿清亂華”,我覺得倒不如說是“滿清竊華”更合適。入關以後好歹也是以正統自居,打得也是統一之戰,所以我覺得,這個亂字,用在滿清頭上是不恰當的。

  • 4 # 夏天的蟲4

    亂什麼‘華’?讓題主產生這個疑問的人才是真正的‘亂華’!

    題主可知道為什麼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滅亡後,無論是民國還是共和國,頭上都冠著‘中華’兩個字?。。。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一個龐大的國家靠什麼不分崩離析?

    漢武帝征討匈奴的時候,司馬遷在《史記》記載:匈奴乃夏朝滅亡後,部分逃亡北方的夏后氏以獫狁部為主,彙集諸多部落組成的王庭。。。你不看字形,注意讀音:軒轅(夏)、葷粥(商)、獫狁(周)、鮮虞(春秋戰國)、匈(秦漢)。

    唐太宗鯨吞鮮卑的時候,房玄齡在《晉書》記載:鮮卑乃有熊之苗裔,世居北夷,號東胡。。。如果你不知道‘軒轅、有熊’是什麼,那麼請你回到自己的國家,不要參與割裂中國歷史和族群的事,否則很容易被發現的。

  • 5 # 華夏一老卒

    但問出這個問題真是歷史小白啊!

    清朝是滿洲蒙古聯合的政權?就因為滿清皇室和蒙古都有通婚?

    要知道康熙皇帝的生母慈和皇太后佟佳氏是佟圖賴的女兒。佟圖賴是一位血統純正的漢族人,父親叫做佟養真 。佟養真是一位商人,1618年努爾哈赤攻克旅順後,就投奔了努爾哈赤,編入了漢軍鑲黃旗。佟養真的弟弟佟養正頗得重用,被努爾哈赤奉為遊擊世職,奉命守北韓界城鎮江。1621年秋七月十四日,明朝遊擊毛文龍率197人奇襲鎮江,擒獲佟養正,押送京師,被正法。

    佟養正死後,哥哥佟養真就奉努爾哈赤的命,鎮守連山鎮。死後,佟圖賴繼承父命,繼續鎮守這裡。佟圖賴是漢人佟養真和佟養性兩兄弟投靠滿洲後的第二代,漢軍鑲黃旗人。

    嘉慶皇帝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是漢人的後代,也是清朝唯一一位辛者庫出身的貴妃,皇貴妃,皇后。乾隆25年(1760年)生下皇15子永琰(即嘉慶帝),一直到乾隆30年(1765年)才被晉封為皇貴妃;但是到她死了,乾隆也沒有追封她為皇后,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她是內務府管領魏清泰的女,而這個魏清泰也是拖了女兒的福,才被抬入滿籍的。

    清朝有很多什麼什麼佳氏。其實,凡是帶“佳”的,都是漢人。最開始,努爾哈赤打江山的時候,用的都是滿族人,但是滿族人口少,就開建了漢八旗。這時入旗的就叫什麼什麼加氏。這個“加”字,就是一個標識,說明她原本是漢族,後來加入漢八旗的。後來,滿清皇族感覺“加”字有點俗氣,就改成了“佳”。

    清朝入關的10位皇帝當中,多達9位有漢族血統,尤其康熙、嘉慶2位的漢族血統佔了一半;其他7位則不到一半。那是不是可以意淫清朝是漢人政權?那將跟“李唐胡人王朝論”一樣為天下笑罵!!

    至於滿蒙聯合,更是一個笑話。要知道清朝統治下的蒙古,人口從1000多萬直接下降到了100萬!滿清一朝對蒙古有所謂三大國策:北不斷親、南不封王,分封以制其力、崇釋以制其生。其實對蒙古就是限制、利用罷了!特別是禁止越境遊牧、民人禁止出關、禁止蒙人學漢文化、禁止臺吉請內地書吏教讀等等,就更是防範、封閉、限制了。更別提滿清曾屠滅準部了,說清朝是滿洲蒙古聯合的政權,蒙古人就不會同意!

    大家可以去看下蒙古國著名的歷史大片,2013年的《阿努可敦》、2017年《心之怒》。這兩部電影上映以後在蒙古國內取得了很高的票房,特別是《阿努可敦》票房創造了蒙古國歷史記錄,後來還被翻譯成俄語、英語,發行成DVD版本,在世界範圍內也有一定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兩部都是蒙古反清大片。

  • 6 # 天命與劍8341

    普遍帝國也就是中原一草原二元制帝國,在中國古代最早從北魏開始嘗試,到遼金成型,集大成於元清,特別是清朝。

    在清朝,中原地區主導大清的財政秩序,其提供的龐大的中央財政使得大清統治者可以對八旗進行直接管理,將軍事貴族贖買掉,從而克服週期性的繼承危機,統治者在此以皇帝的身份出現。滿蒙主導安全秩序,因冷兵器時代的草原騎兵是最具戰鬥力的部隊,統治者在此以大可汗的身份出現。藏地以其精神力量馴化蒙古,尤其要馴化不是作為臣屬而是作為準盟友存在的外蒙古。統治者在藏地以文殊菩薩轉世的身份出現,回部則提供帝國整體的安全戰略空間。漢滿蒙回藏各得其所,各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功能,它們透過大清皇帝的多元身份而獲得統一,多元帝國實現了內在的均衡。

    由此得出,清朝不是滿蒙聯合的異族政權,是個多元化政權。它維持了包括原中原華夏漢族在內的多民族國家大一統,給多民族人民帶來穩定發展的和平紅利,怎麼會是“亂華”呢?

  • 7 # 曇花一現最美

    也可以有這樣的想法。當初清朝的皇后都是蒙古人,而且在滿清初期還雙方協定,下一任皇帝必須是蒙古人女人生的兒子才能繼承,到了後期這協定才有所鬆動。

  • 8 # 北洋海軍炮手

    撤搞笑了。

    清朝同蒙古形成政治聯盟一來是體現其是天下共主,因為明朝也時常同蒙古結盟,那麼按照提問者的邏輯,明朝是不是可以說成是明蒙亂華?

    畢竟明朝騎兵基本上都被蒙古騎兵壟斷,不僅普遍具備蒙古風格,精銳騎兵更是全部由蒙古人構成。而且,朱重八在清洗軍功貴族的時候,大量的漢族貴族被清洗,而蒙古貴族則大量保留;他兒子朱四更厲害,因為朱四叛軍的主力就是他收容的蒙古騎兵,應該是蒙古的精銳重騎兵。

    所以,按照提問者的邏輯,明朝明蒙亂華這口鍋是實錘了。

    再者,我需要提問者給我解釋一下,為何史學家會提出清承明制的說法。當然我覺得以提問者的智商是解釋不了的,我就勉為其難的解釋一下吧。

    其實很簡單,以清朝的滿洲傳統不可能有效治理一個龐大的帝國,雖然滿洲傳統還在東北的時候好用。因為滿洲傳統是封建貴族共治,而不是君主專制,而清朝想要有效統治一個龐大的國家,並儘快恢復經濟生產、重建社會秩序,就必須要沿用明朝的制度,因為這是成本最小也最有效的方式。

    當然,清朝在明朝的制度上進行了一系列合理化調整,基本上把明朝制度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有效的調動了老百姓的勞動積極性並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從而達到了古典時代的極致,也就是康乾盛世。

    雖然現在網上有一堆否定康乾盛世的傻叉,但是他們再怎麼搖唇鼓舌、助紂為虐,也不過是展示了它們的智商為0這一事實。實際上清朝鼎盛時期的地盤就是康乾盛世最好的體現,因為一時的軍事勝利並意味著征服,而透過政治、經濟的手段進行整合,才能在邊疆區建立穩固的統治,也就是征服。

    這段看似簡單,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堅實的國力做後盾,清朝上哪開拓1000多萬平方公里的邊疆區?天上掉下來的?如果治國真要這麼簡單,那麼是個250都能當皇帝。

    而且,清朝在乾隆年間基本上就已經完全漢化,滿洲傳統蕩然無存,有些滿洲傳統連個象徵都沒有。所以,大清實際上是披著少數民族馬甲的漢族王朝,因為皇帝和滿洲人都比漢人還漢人,還針對洋人玩起了華夷之辨,比如說倭仁。

    另外,在少數民族入關這方面,我更認同輸血論。而古典中國每次呈現出輝煌都和少數民族南下離不開關係。

    全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痘痘越來越多是怎麼回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