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影閱讀

    沒有親身體驗,但可以想象:8*10英吋(200*250mm)的感覺比135膠片(24*36mm)的感覺爽的不是一點半點!大畫幅膠片相機的攝影:伸縮的皮腔、蓋個黑布的磨砂玻璃取景……,膠片的衝、印,……,攝影味更濃更濃!

  • 2 # 張四五六

    小時候在家裡的暗房,看我父親8X10膠片直印,覺得很有意思。我父親是個畫家,領導覺得你不能光會畫畫啊,拍攝也得會,於是他就會了。家裡有臺仙娜,我沒怎麼動過,攝影對我來說只是個業餘愛好,主要拍攝方向也與大畫幅無關。

     

    我一直認為,中畫幅是畫質與成本的一個妥協。畢竟大畫幅的使用成本太貴了,不要說8X1O,就4X5一張富士反轉片,膠片價格也得30多塊錢。這還沒算其他的成本。在中國能沖印好大畫幅彩色膠片的圖片社,基本都在北上廣,以北京居多。外地要想沖洗,還得郵寄過去。

     

    大畫幅與其他門類的攝影一樣,都分商業攝影與業餘愛好兩種。其實商業攝影與業餘愛好的分界線並不清晰,我知道很多人的商業之路都是別人找上門,說幫我拍個片子......在單位就是幹這個活,外面接個私活就很正常,需要棚拍的租個棚子拍,需要外拍的,拿起單位的燈就走。中國第一代商業攝影人好多都是這樣出身的。

     

    現在玩大畫幅的,首先一個條件,你得有錢。其次你得有閒。最關鍵的是,你得有藝術細胞。你跟人家談鏡頭的解析度?出於禮貌,人家能接你一兩句,但不會多.......就算是接這個話題,談的也都是135幅面認定為玄學的那些東西,比如調子什麼的。我跟我爸談過135的玄學,我爸一句話就結束了聊天:135有個屁。玩到這個層面,談什麼?談藝術表現的手法,談藝術表現所希望達到的效果,還有跟你談哲學的。

     

    談哲學挺好的。有時候遇到一些擺弄手機拍拍樂的朋友,跟我聊攝影。我一般都岔開話題,跟他聊相對論。相對論我是不懂的,關鍵是對方也不懂,不懂的話,彼此才有的聊。如果一個人懂,另一個人不懂,這個話題是很難聊的。你看攝影論壇,都是我這種不懂的人喜歡聊天,懂的人,你有一套理論,我有一套理論,只能聊聊碧螺春,梅雨季節的自我保養。

     

    大畫幅還能撐多久,這個真不好說。數碼對膠片的衝擊非常厲害。現在已經有以索尼微單為介面的技術相機,價格還不貴,幾千塊錢,技術相機能幹的活,它都能幹,還能接片,接完的片子有幾億畫素。幾億畫素,能滿足好多商業需求了。以前類似的活只能是大畫幅為首的技術相機幹,比如拍攝汽車海報,都是棚拍啊,那個拍攝距離是有限的,布光的限制。並且要求全景深,畫質高,這活一般就得上8X10,全景深只有技術相機能做到。其中最難的是布光。說我拿數碼相機先拍攝,看布光效果,隨時調整不行嗎?這個還真不行,因為膠片與數碼的調子不一樣,在數碼相機上看著合適了,拍出來不是那麼回事。反轉片要想拍的色準,在這個層面的商業攝影中,難度很大,能幹這活的人,都算是大師。

     

    當然收入也不一樣。比如說拍人像的肖全,大畫幅,黑白,每次收費10萬塊。這個收費,估計很多影樓端5D3的師傅們都不服氣......你跟人家講數碼必然淘汰膠片?他要是能眇你一眼,就算你贏。

     

  • 3 # 從耗子胖成豬

    1、大畫幅膠片相機結構、操作複雜,不是普通人能玩的!

    大畫幅相機的結構可分為單軌或雙軌機,鏡頭都具有移軸、搖擺功能,而且只要鏡頭的成像圈允許,其移軸與搖擺的幅度可以達到非常大。這是目前普通的數碼單反、數碼微單即使搭配移軸鏡頭也無法達到的。所以大畫幅相機在建築攝影、微距攝影、針孔攝影、溼版攝影等等幾個領域裡面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而其中的不說別的,就講講它的幾個操作,例如毛玻璃對焦、換片夾之類,稍有不慎就會毀了一張片。而溼版攝影的那些配藥液、塗藥液、顯影、上漆,一個個都是技術活,缺乏動手能力的“手殘黨”絕對玩不轉!

    2、使用成本太高,一般人玩不起!

    早在2008年,廣州一位老師傅賣了一個尼康鏡頭給我。嘮嗑的時候,他說他主要玩大畫幅相機。

    其中4×5的畫幅,按一下快門就是50元!(膠片費用+沖洗)

    而8×10的畫幅,按一下快門就是200元!(膠片費用+沖洗)

    而一張片子完成拍攝之後,如果要數碼化還要送去電分掃描,這又是一把開銷……

    再看看現在8×10的彩色膠片價格,一盒底片(10~20張)都要2000~3000元不等了!講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就“貧窮勸退”了……

    最近,耗子哥也入了一套graflex XL中大畫幅快拍機(機器支援120膠捲與100系列撕拉片,也算勉強接近大畫幅的下限)

    買了一盒富士的FP-100撕拉片,10張照片就是360元~按一次快門就是36元,一盒拍完之後,真是切身的體會到“肉痛”的感覺!

    3、普通人如果懷著玩一玩的心態,可以試試富士wide拍立得。

    富士的Wide版拍立得,成像面積是62mm×99mm。富士wide膠片的尺寸逼近大畫幅4×5,而且即拍即顯,成本大概1張5塊錢,算是平民級的“準大畫幅膠片相機”。耗子哥就收了一臺富士500af拍立得,拍了一些照片,感覺還是蠻有趣的。

    例如下面幾張就是我用500af拍的拍立得照片,色彩別有一番“風味”呢!如果你是為家裡親人、朋友記錄,玩文藝範、做手賬之類,玩一玩拍立得也是蠻好的。

  • 4 # 強哥視角

    我是強哥,拍貓狂人,被朋友稱為貓片製造者~

    有關大畫幅相機,我想把我瞭解到的一些內容分享一下。

    一般來說,我們所接觸,或者聽說過的大畫幅相機,都是比較貴的象徵,

    不管是機身,膠片,都不是一般消費者能承擔得起的,

    真正熱愛並且堅持玩大畫幅的,都是真愛,

    而且一般情況下,這類玩家都有不錯的渠道變現。

    首先,瞭解一下大畫幅相機的特色。

    通常對使用4×5英寸以上底片尺寸的照相機稱做大畫幅照相機。

    大畫幅相機最適合建築攝影、靜物攝影、風光攝影,不太適宜動態抓拍。

    它們的光軸和焦平面可在一定範圍內自由調整。有十分靈活的移軸調整功能。

    一般大畫幅拍攝小型相機攝影鏡頭的光軸與畫面中心是固定的垂直交叉關係。

    而大畫幅相機的光軸卻是既可以移動還能改變角度,透過這樣的移軸和調整,

    即能夠在相機不移動的情況下,在一定的範圍內改變相機左右、上下的視點。

    例如,可以正面拍攝鏡面物體,既不使被攝物體變形,

    又不使攝影師和相機出現在畫面的鏡子之中。

    而在場地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還可以避開某些障礙物。

    透過前組、後組的傾斜、偏擺的調整,能夠巧妙地處理一些拍攝技術的難題。

    大畫幅相機能夠獲得高階影像質量,以滿足印刷等精細或大面積的製作需求。

    其數碼機背一般有兩種:

    第一種是大型數碼後背,其影像感測器一般由CCD(電荷耦合光敏器件)構成,畫幅成像尺寸一般為36×48mm,是全幅列陣式CCD,可一次完成拍攝工作。其畫素可達7216×5412(3900萬畫素),能夠生成超過100MB的數字檔案。

    第二種為數碼掃描後背,畫幅成像尺寸更大,影像精度更高,影象檔案可達400MB以上,但因掃描時間長,只能拍攝靜物,也不能使用閃光燈。

    然後,大畫幅相機的應用場景

    瞭解了大畫幅相機的技術特點之後,不難看出,

    在某些特定領域,還非大畫幅不可。

    商業需求的圖片中,要求的是更高畫素,更高精細度。

    這個精細度,不是一般數碼相機提高畫素數就能夠達到的,

    對於需要超級放大的圖片,如果僅僅透過數碼畫素的放大,只能是使畫面更為模糊。

    而大畫幅相機,在儘可能包容畫面的前提下,再加上目前的數碼技術支援,

    使高階廣告圖片需求得到了最大程度滿足。

    需要移軸拍攝的場景中,

    大畫幅相機,或者說單軌相機的技術,讓無限景深達到了可能,

    而且這類效果,不是一般的數碼單反中,移軸鏡頭可以輕易達到的。

    最後,玩大畫幅相機究竟是怎麼想的?

    就我個人來看,堅持玩大畫幅的人分為兩類,

    一類是純粹興趣,不為錢,不為權,僅僅因為喜歡,

    這類人講究的是個人價值的體現,講究的是自己身心的娛樂。

    在扛著大相機出去拍照的過程中,鍛鍊身體是肯定的了,

    而最終得到的優秀照片,將是其一生值得記憶的事情。

    一類是為了變現,追求更好的收入,更好的生活。

    這個型別很值得理解,畢竟人生於世,要生存必須掙錢。

    而大畫幅相機的市場,讓其生產出來的高質量照片,價格也很可觀。

    就我看來,其高價主要在於一系列的高:裝備價格高,技術要求高,精度要求高 等等。

    邁入大畫幅相機的門檻,意味著涉及的圈子和內容與普通數碼有很大區別。

    綜合下來,喜歡大畫幅的人,

    畢竟有其自己的緣由,如果題主也感興趣,

    不妨入手玩一玩~~

    感謝閱讀

    強哥圖文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辦哺乳卡,老公、婆婆不同意,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