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豫予象
-
2 # 昊童說歷史
民國軍閥二隊禮服都是效仿的歐美以及日本,因為那會新軍主要學習的物件就是歐美和日本,因此連軍服禮服都一併拿了過來。
帽冠上的櫻穗代表的是身份象徵,這個東西傳承與古代,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清朝劇中那些官員帽子後面跟的那個,這個東西我們現在一般把它念簪纓(zanying)。
-
3 # 美琳姐呀
謝謝邀請!這是北洋軍閥時期的軍服。晚清時,西方國家(代表英國)開始強大,在全球殖民,然後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學西方進行了軍服變革。中國成為半殖民地社會之後,清政府開始改革軍隊,組建新軍,新軍軍服就是學的日本的樣子。新亥革命之後,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竊取革命成果,所以那個時期的軍服就依照清政府新軍軍服改的,民國時學日本比較多,比如:中山裝
-
4 # 逗樂影音
那個帽子上頂著的東西源於古代服飾的簪纓。等級象徵。傳承自清末新軍的軍裝禮服。
引伸閱讀:簪和纓,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借指官宦。指顯貴人家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安老爺家,通共算起來,內外上下,也有二三十口人,雖然算不得簪纓門第,鐘鼎人家,卻倒過得親親熱熱,安安靜靜。”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產生年代 近代成語近義詞 簪纓之族,簪纓世族成語例句歐陽予倩《饅頭庵》第二場:“即便他恩情金石樣,他家是簪纓門第也不相當。”
-
5 # 商文君
我查了大量資料來詳細說下民國軍閥的軍服:
清末時期,清軍早已脫去了鎧甲,其裝束是一條布袋式的褲子加一件顏色鮮豔且寬大的戰襖,頭上戴一頂頭巾或錐形斗笠,士兵上衣前胸還有個斗大的箭靶式圓心,上衣的背後寫著一個“勇”字。對現代人來說,看到這身裝束,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影視劇裡的龍套角色。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戰爭中火器射程的延長和殺傷力的增強,兩軍交戰距離較之冷兵器時代遠了很多,戰鬥人員特別是指揮官的傷亡率卻比舊時高出很多,這就要求軍隊的服裝要有利於隱蔽,要讓自己人在近處利於識別,讓敵人難以辨識。同時,清末新式操練的實行,也給軍服帶來了更多要求,例如軍服必須“改用短服”,而在兵種增多的形勢下,為便於戰時指揮和平時管理、訓練,官兵軍服上需要標明兵種和勤務專業…
那時清軍的服裝是長袍馬褂式,“糅雜參差,習為寬博之容,頗乏嚴整之象”,特別是軍官服裝,顏色華麗,與士兵的服裝“分別太顯,殊非戰時所宜”,作戰時極易招致敵人攻擊。其最大的弊病為非常不適合現代化軍事作戰,而中國的軍服改革也正是從此時開始的。
袁世凱等人曾明確提出改革軍服的方案,在這個方案中,對於軍服樣式的要求可以概括為:其一,“窄小適體,靈便適宜”;其二,“敵人遠視,官兵莫分,軍以相逢,尊卑各判”;其三,顏色“視線愈遠愈不能真,使(敵)人不能遠望瞄去”
文史學者何德騫介紹:“1903年,清政府成立練兵處,新軍的編制、訓練、裝備、官制等方面,盡仿德國和日本陸軍模式,同時移植西歐軍銜制。軍服改革也成為新軍改制、效法西洋的一項重要內容。不久,袁世凱等人在《練兵處奏定陸軍營制餉章》中,專設‘軍服制略’一項,明確提出改革軍服的方案。”
在這個方案中,對於軍服樣式的要求可以概括為:其一,“窄小適體,靈便適宜”;其二,“敵人遠視,官兵莫分,軍以相逢,尊卑各判”;其三,顏色“視線愈遠愈不能真,使(敵)人不能遠望瞄去”。之後,還實行軍銜制度,官等分為三等九級,而軍銜制的實施也促進了陸軍軍服的進一步規範。
這是中國軍服借鑑西洋的第一次嘗試,其後軍服顏色、式樣開始與“國際接軌”。何德騫說,袁世凱曾以大總統教令公佈《陸軍官佐禮服制》和《陸軍常服制》,在禮服中,最為顯眼的是軍禮帽的樣式,此種軍禮帽為“疊羽冠”,即帽前置纓柱高約15釐米,柱上飾以白色羽毛或白色絲織品帽纓,唯大元帥用紅色帽纓。此外,禮服還配有領章、肩章、袖章、褲章等配飾。陸軍常服按兵種分為五科: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部隊,顏色分別為紅色、黃色、藍色、白色、黑色。
民國年間制定的軍服服制到了北洋軍閥時期便出現了混亂,“具體說來,那時軍服顏色、式樣和麵料各不相同,甚至同一支部隊,由於服裝加工工廠技術水平有限,每一批軍服顏色都有差別”,有趣的是,北洋軍閥部隊的軍裝體現了地方特色,成為民國軍服的獨特現象
然而,民國年間制定的軍服服制到了北洋軍閥時期便出現了混亂。“那時軍閥各自為政,分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裝備武裝力量,不同派系的軍閥依靠不同的列強,另外,軍閥經濟水平各異,個人喜好不同,在軍事裝備和軍裝方面表現出來的特徵也各有不同特色,形成了五花八門、形形色色的服制。”何德騫說。“具體說來,那時軍服顏色、式樣和麵料各不相同,甚至同一支部隊,由於服裝加工工廠技術水平有限,每一批軍服顏色都有差別,唯有各部隊的軍常服的肩章始終保持豎式這一形式未變。”何德騫補充說。當年北洋軍閥派系中,直系士兵為灰色軍服,奉系為土黃色軍服,直魯聯軍為藏青色軍服……於是百姓們眼裡,顏色、質地各異的軍服簡直令人眼花繚亂。
1924年,孫傳芳率領一萬多名士兵進入浙江,當時孫軍的裝備及軍裝極差,“穿短褲,著草鞋,戴斗笠”,以至於浙江人還以為是土匪竄入了本省。之後,由於佔據了富庶的東南地區,自命“五省聯軍總司令”的孫傳芳財力也逐漸雄厚起來,於是,他授命自己的外甥、五省聯軍中將、軍需總監程登科主持軍裝更新工作,採用新裡、新面、新棉花,製作了新軍裝。從此,孫傳芳的部隊一改“花子兵”的舊貌,其部隊配發的軍裝無論是用料、質地,還是做工,都比其他軍閥部隊的優越。
有趣的是,北洋軍閥部隊的軍裝體現了地方特色,成為民國軍服的獨特現象。“為適應東南地區多日曬的氣候,孫傳芳的五省聯軍,軍帽帽簷很寬大,而且可以向上折起,被人稱為‘大帽子兵’,由於雨季較長,夏日士兵還配有雨傘。奉系士兵身處東北,為了抵禦冬季的嚴寒,冬天士兵多戴狗皮帽,穿保暖效能好的翻毛領子軍呢大衣。當時軍方人士說,東北軍不但人人耐寒,而且‘棉衣、棉被一應俱全’。西北軍地處貧瘠的大西北,資金有限,軍服質量極差,從總司令到師、旅、團長,無不頭戴八角帽,身穿中式對襟、上下各有兩個口袋的粗布軍服,各級軍官下身一律穿大腰棉褲,冬天全軍都穿羊皮禦寒坎肩,夏天都穿‘雙梁鞋’。由於經濟拮据,西北軍的軍服還一度曾用面口袋染色製作,做工粗糙,猛一看去,士兵個個衣衫襤褸,在軍閥部隊中實屬罕見。”何德騫說。
1936年,國民政府公佈新的《陸軍服制條例》,規定陸軍軍服分冬夏兩季,大禮服、常禮服、軍常服三種,官兵均以領章表明兵種和階級。何德騫指出:“當時軍服共由5個部分組成,帽、衣、褲、靴、刀,並沒有槍,因此一些描繪民國軍人的電視劇中,軍人戎裝照片時,腰間配手槍是不準確的。”
民國以來干戈不息,連年內戰,致使軍裝業相當發達,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的軍裝業最有代表性。由於軍裝需要批次生產,手工縫製遠不能滿足軍隊的大量需求,好在縫紉機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天津的軍裝生產行業大多擁有縫紉機,民國以後,天津民間軍服加工廠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何德騫說,當時天津最負盛名的軍裝生產廠有恆記德、永貞、華昌軍衣莊等。民營軍服企業要想獲得成功,其經營者不僅要具備膽識,更重要的是依靠過人的公關能力,能和軍閥交上朋友。
比如清末在袁世凱新建陸軍營外修鞋的王子云,就是依靠當時的廣泛結交,為袁世凱、段祺瑞、張勳、張宗昌、王佔元、孫傳芳等人制作軍服,他的華昌軍衣莊在天津盛極一時,其分號國內林立。
還有天津恆記德軍衣莊創辦人章瑞庭,早年僅是一個小夥計,經常被東家指派船運軍需物資到袁世凱練兵的小站營地,久而久之,他憑藉著自己的膽識和能力,結實了北洋系骨幹陳光遠,後來就創辦了恆記德軍衣莊,地點位於今河北區。該衣莊曾一度嚴重虧損幾乎倒閉,後來,章瑞庭得知有朋友在張作霖手下任軍需官,遂赴東北努力鑽營,終於如願得到了10萬件軍用雨衣的訂貨款項,挽救了即將倒閉的軍衣莊。不僅如此,他本人還得到了張作霖的賞識。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20年代中期,張作霖把恆記德軍衣莊當成奉系在天津的一個據點,每次抵津,他不住天津各大賓館酒店,而在恆記德軍衣莊下榻,而恆記德軍衣莊內為其居住而佈置得非常舒適講究,此地不啻為張作霖的行宮,宛如當年康熙下江南,住在曹雪芹祖父曹寅家的江寧織造衙門一樣。”何德騫說。
總的來說,民國時期對於軍裝的需求量極大,不僅軍閥大批製作軍裝,中央政府對於軍裝的需求量也很大。那時的中央政府不僅設有陸軍部軍需司,各部隊也有軍需總監、軍需正、軍需佐等各級軍需官員,這些人平日除負責調撥中央軍需物資外,主要是和各地的軍衣莊打交道,這也為軍需部門與軍衣商互相勾結,部員從中漁利、營私舞弊現象提供了條件,是為民國年間極為惡劣腐敗的現象。
回覆列表
在中國戲曲界統稱為“翎子”的物品,是一種在某些人物角色的頭盔上所要插戴的裝飾物——雉雞的尾羽。在中國山西的一種地方戲蒲劇中,有一種特技叫做翎子功。就是用這種裝飾物配合身法動作,來完成的一種特殊表演技巧。 古時候的官員官帽上佩戴的就是翎毛,並由翎毛能看出等級高低的。1清代官吏禮帽上裝飾的表示品級的翎毛。2戲曲中武將帽子上所插的雉尾。3春秋戰國時期武將頭盔上所插的野雞翎。4近代軍閥大帥帽冠上的櫻穗則用絲線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