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狂人青雲

    一、造型能力——就是當我們看到一樣東西后,可以把它外觀大致的描摹下來。

    二、色彩能力——就是我們可以畫出所見的顏色,並且理解一些基本的色彩知識。

    這篇文章的目的便是把這兩個方面講清楚,幫助喜歡畫畫的朋友入門。

    因為這二者相結合,便可以應付很多場景的繪畫了。先放幾張我教過的朋友(零基礎成年人)的作品,學習時間每週一次,絕對都沒有超過半年,這是為了給大家建立信心,畫畫並不是一件門檻很高的事情(非廣告,我現在暫時不從事相關工作了):

    一、造型篇。

    有一個很偉大的畫家,叫做:保羅.塞尚。

    他參加過很多次印象派的展覽,但並沒有受到大家的重視。之後他慢慢脫離印象派,開始朝著自己對藝術理解的方向默默的前進,晚年他在信中對朋友說:此後一百年裡,將沒有人能過超越我的成就。結果他顯然低估了自己的實力,因為後來他被追認為:現代藝術之父。

    濃墨重彩地介紹他是因為,“爸爸”的話很重要,我們要聽...

    塞尚說,生活中所有複雜的形狀都是由簡單的幾何體拼接或變形而來的。

    這句話實際啟發了我們學習繪畫的一個基本思路,我們畫一個長方體:

    它被新增細節後可以變成一輛蠢蠢的巴士車:

    當我們畫出一個花瓶的結構時,它實際是由很多的圓柱體和球體構成的:

    所以當我們學習繪畫時,都是先學幾何體的繪畫方式——如何去去構造形體,理解透視,怎樣去表達它的體積和空間感,然後再去把他們拼接成複雜的靜物。學習畫幾何體的過程有點枯燥,還請有心的朋友們萬萬耐心,這是一個築基的過程。

    現在點明一個比較流暢地學習步驟:

    1.學會畫幾何體,明白透視法(近大遠小,在二維的紙上塑造三維的空間的方法),明白如何用光陰來表達一個幾何體的體積和空間感(五大調子,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

    2.學會畫靜物,有兩個要點:一是學會將簡單的幾何體變形和拼接成靜物,如上圖這個杯子。二是學會用光影素描來表達不同物體的質感,什麼是物體的質感呢:

    3.會畫簡單的靜物組合之後,再畫複雜的小場景,比如室內一角,或者畫個窗臺。其實也不用怕,就只是更復雜一點的靜物組合。之後就可以嘗試大場景了,風景種種。

    到這一步,實際你就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造型方法了,算是一個會畫畫的人。我們來說一下一般這種時候的我們和普通人在繪畫邏輯上會有哪些差別。

    普通人拿起筆畫畫時,總是從細節入手,從描外輪廓線開始一點一點的描繪,簡單來說繪畫思路就是“看到什麼畫什麼”。你仔細觀察兒童作畫方式其實就已經是這樣,並不能說從細節入手描繪是錯誤的,畫畫沒有錯誤的方法,只能說這種方式對於初學者來說不太能夠把東西畫得準確,畫的足夠還原,看起來也就稍顯得不那麼專業。

    而有繪畫功底的人會怎樣畫一樣東西呢?先確定物體的位置:

    然後分別確定每一部分的位置:

    用幾何思路構造出物體的外形:

    再加上光影,這樣我們就可以較為準確地還原一個維c小藥瓶了:

    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常說素描是繪畫的基礎的原因。

    其實素描是基礎哪裡是什麼定理或者是名言,而是因為它的操作簡單,畫材方便。廣義上來說,任何素色畫都可以被稱為素描。所以現在你就可以隨便拿一張紙,一隻筆,從這個思路開始你的繪畫之路。

    這就是造型學習的一個基本的思路,實際也是會畫畫的人和不會畫畫的人對生活的觀察方式的不同所在。

    也許有人會質疑,什麼都是幾何形體嗎?那人呢?

    人我們會從石膏人像開始練習,為什麼從石膏人像?從表象上來說,它無非是一個複雜的靜物。從深層來說,我們可以用練習它來了解決兩個大的問題:

    一 我稱作打磨我們的造型能力.會畫靜物後我們的造型能力是基礎且粗糙的,這時候你可能會畫蘋果罐子,甜點風景什麼的,但畫人會非常吃力,很難把一個人畫得很像。因為這個時候我們對造型能力的掌握還很初級,並不能把我們看到的東西很精準地表達出來。

    石膏像的好處就在於他的模樣是確定的,你畫的準不準確一看就知道。所以當你畫的越還原時,表明你的造型能力越精準。

    二 就是可以理解人的面部骨骼和肌肉的結構,這就為了以後你畫你的爸爸媽媽和隔壁的王叔叔做好了準備( ̄︶ ̄)。

    那麼人臉是幾何體構成的嗎,請看圖:

    (侵刪)

    二、色彩篇。

    色彩的核心理論,或者說會畫畫者和普通人最大不同是什麼呢?

    對顏色的色相變化,明度差別,純度關係,冷暖對比的敏感度。這四項構成了你學習色彩的核心。

    哇哦,好複雜!但相信我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白。

    有一個很厲害的畫派叫做:印象派

    你肯定知道莫奈,也知道它所領導的印象派的畫都非常的美麗。是造型美嗎?不是,是色彩美。

    其實很難想象,直到十九世紀後半葉的印象派,西方的畫家們才真正清楚光影下的色彩變化的真理,形成了現代比較科學的色彩學基礎。而同一個世紀稍早一點點的浪漫主義前輩,畫出《自由引導人民》的德拉克羅瓦,才剛剛弄明白,在環境光的影響下,物體很少會出現純色,顏色或多或少都會發生一些變化。

    莫奈《海景》:

    在上圖中,色相變化其實就是指顏色的變化,赤橙黃綠藍靛紫。但我們需要觀察的更細微一點,例如在同一種藍色裡的變化:在最下方的海水裡,我們可以找到天藍,群青(偏紫的一種藍),普蘭(最深的一種藍色)等等。這種較多的顏色變化使我們畫一些比較簡單的場景時,也可以畫得很豐富和耐看。如果我沒有提起,可能你關注不到這些變化,但也有可能發現即便聽我說了之後,你也並不十分能區分得出來這些顏色,這就關係到你對顏色辨別的經驗了,需要一點一點靠繪畫來積累。

    明度變化最簡單,即色彩裡的素描關係。但它和色相及後面的純度一起構成了顏色的三要素,所以也要點明出來。同樣明度下的色彩變化可以非常好得豐富畫面。例如中部左側的那一片海。

    純度就是一個很可說的東西了,什麼是色彩的純度呢,就是顏色的鮮豔程度,相對的,不鮮豔的顏色我們稱之為灰顏色(高階灰,聽過這個詞沒~就是比較好看的灰色的統稱)。純度有幾個可說的點,也是繪畫基礎中需要掌握的:(這些寫好像有點囉嗦,不過看過了都算知識,你也不虧(*^__^*) )

    1.怎麼得到灰色:往顏色里加補色,例如在紅色里加一點點綠色再提一點點白就可以得到灰紅色。

    什麼是補色呢?就是色環上顏色跟正對著的那個顏色互為補色關係。

    通常有三對,把三對顏色分別混合在一起都會得到灰色:紅綠,黃紫,橙藍。

    2.純度關係有什麼用:

    一,我們回到上圖中,你會發現海水越遠則用的藍色越灰,而越近處,藍色的純度越高。所以一般因為空氣的存在,遠一些的物體顏色灰一些,近處的物體顏色純度高一些,我們用這種顏色變化來體現畫面的空間感。

    這是空氣透視法的核心,是我們敬愛的達芬奇發現的。

    二,繼續回到上圖中,你會發現天空視覺中心,晚霞被刻畫得很美。晚霞其實構成了次視覺中心,甚至你可能第一眼就能看到它。所以在畫畫中,我們常用提高純度的方式來突出我們想要展現的東西(主體物)。

    冷暖對比:

    冷暖的認識構成了畫面色彩豐富的最後一步。

    在《海景》中,上方晚霞的暖色調和下方海水岩石的冷色調和中間的混合區域將畫面分成了三個部分。是不是非常好的增加了畫面的觀賞性?並且也用天邊的暖色反襯出了夜幕即將到來的冷峻氛圍。其實不僅在大的畫面上,你仔細去觀察岩石和天空,也同樣會發現冷色和暖色相互陪襯,烘托。

    可以說,這四重的顏色關係,使得一幅成熟的色彩作品擁有了很強的可讀性,即使你不打算學習繪畫,這些基本的知識也可以幫助你在下次進美術館的時候更好得去觀賞作品。

    現在知道有些人駐足在畫前,到底在看些什麼了吧。

    (當然這不是全部,僅是基礎。)

    下面你再用這四點嘗試讀一讀下面這幅作吧:

    印象派.畢沙羅《秋日的楊樹》

    下面當然要給出學習建議了:

    色彩可以從梵高的畫入手臨摹,原因是梵高喜歡用純色,顏色表達和造型都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可以對你基礎的調色能力進行訓練,並慢慢認識顏色。

    中期選擇印象派,莫奈,畢沙羅,雷諾阿,西斯萊都有很多好看而簡單的風景,這一階段就是充分去認識和掌握上面所說的四種關係。這一階段結束後你就基本掌握了色彩原理,你會發現你看待生活中的顏色的態度會更認真,當然感官也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是學了繪畫以後的朋友們告訴我的)

    後期就可以找一些你比較偏好的畫家的來臨摹了,無論難易和色彩偏好,只要你喜歡即可。用你偏好和喜歡的顏色去畫你身邊的景物,事物。推薦的有透納,克里姆特,維亞爾,加西亞洛佩茲等等。

    最後說一下關於是否需要找專業人士指導或者說報繪畫班:

    這其實是一個約莫”書非借不能讀也“的問題。如果自制力足夠,靠專業書和交流,基本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而報班最大的益處就在於有一個力量會督促你,並作更好的指導,效率和成功率從自然會更高。

    基本結束

    其他想到會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懷舊服測試直播熱度越來越低,懷舊服之前的火爆是“曇花一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