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象牙山莊宋曉峰

    鮮卑有陪葬文化 皇帝基本都是奶媽養母養大的 所以懷念生母 北魏一般打出以孝治天下的口號 孝文帝之類的都是諡號 突出孝

  • 2 # 歷史隨筆

    北魏第一個諡號裡帶“孝”字 的是孝文帝,原名拓跋宏,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雖然骨子裡是少數民族血液,但他非常傾慕漢文化,把拓跋姓改為姓元,所以他漢化名叫元宏。

    獻文帝對做皇帝沒有興趣,在元宏5位的時候就將皇位禪讓給了他,不過元宏24歲才開始親政。

    期間朝政一直由馮太后把持,馮太后本身也是漢人,自然在她臨朝稱制期間是極力推崇漢文化的,而元宏雖然不是她親生的,不過元宏的生母,祖母也全都是漢人,所以北魏自馮太后以後從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進行了 一系列的漢化改革,並且漢化改革隨著元宏親政再次被推上頂峰。

    漢化措施主要有:

    禁止鮮卑貴族穿胡服,改穿漢服;

    禁講鮮卑語,改說漢語;

    將鮮卑姓氏改為漢姓;

    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通婚;

    採用漢族官制、律令;

    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

    凡已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原籍,死於洛陽的鮮卑人,必 須葬在洛 陽,不準運回平城。

    這些措施加上均田制,俸祿制,三長制的施行,將鮮卑這麼一個落後的少數民族從奴隸社會帶入了封建社會,加速了北方各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

    漢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代表,以“孝"為治國之核心,這也是為什麼元宏死後諡號裡帶"孝"字,不僅因為他崇尚漢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也身體力行做到了“孝”。

    後代的皇帝諡號裡帶孝字多數也是出自此因,孝已經作為他們的民族文化被融入血液裡了。

  • 3 # 蘭臺說

    北魏皇帝死後的諡號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明帝、孝宣帝、孝莊帝、孝武帝等。當然不是北魏所有皇帝都如此。

    這是北魏皇帝拓跋宏大舉改革、學習漢族文化的結果。

    北魏(386年—557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

    拓跋宏(孝文帝)即位後,為了緩和階級矛盾,限制地方豪強勢力,在馮太后的輔佐下進行了大範圍的改革。

    北魏統治者迫切要求同漢族地主進一步合作,為此需要進一步消除民族界限,實行“漢化”政策。

    但在鮮卑貴族集中的北方以及國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推行“漢化”政策的阻力很大。

    490年,馮太后去世,拓跋宏開始親政。他親政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

    493年,拓跋宏以南伐的名義,率二十萬大軍南下。

    到達洛陽後,他聲言繼續南下,而群臣跪在馬前勸阻。於是,他利用群臣不願繼續南伐的心理,宣佈定都洛陽。

    遷都洛陽後,拓跋宏繼續推行改革,著重改革鮮卑人的生活習慣,大力推崇漢族文化,實行“漢化”政策。

    拓跋宏在位時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漢化”運動:

    禁北語。鮮卑人原使用本族語言,北魏軍中也用鮮卑語,朝廷上則鮮、漢語雜用。拓跋宏在遷都洛陽後的第二年六月正式下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在具體實行上,因為三十歲以上者不能一下改變,尚不強求;三十歲以下者,在朝廷上必須使用漢語。   

    禁胡服。鮮卑舊俗是披髮左衽,婦人冠帽著夾領小袖短襖。拓跋宏在遷都洛陽的當年,下令禁胡服,服裝一依漢制。   

    改姓氏。鮮卑人多是二、三字的複姓,如拓跋、獨孤、步六孤等。姓氏與漢人不同,標誌著民族的差異,影響“胡”、漢貴族合作。於是,拓跋宏在遷都洛陽的第三年,下令把鮮卑族的複姓改為單音漢姓,如拓跋氏改姓元氏,獨孤氏改姓劉氏,步六孤氏改姓陸氏,丘穆陵氏改姓穆氏等。

    另外,拓跋宏還規定鮮卑貴族在洛陽死後,不得歸葬平城,並改他們的籍貫為洛陽;督促鮮卑貴族門閥化,提倡他們與漢族高門通婚等。

    拓跋宏注重學習漢族禮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等。

    以“孝”治天下,是漢人儒家文化思想的代表,尊老養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例如漢朝時特別重視以孝治國,皇帝死後的諡號多采用“孝”字。

    拓跋宏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統治者,為了攻固國家政權,拋棄民族偏見,排除鮮卑舊貴族和保守勢力的反對,衝破重重阻礙,堅決推行改革。

    拓跋宏改制,是西、北各族陸續進入中原之後,民族鬥爭、融合的一次總結。

    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各族融合的成果,反過來又促進了以鮮卑族為中心的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和漢族為主體的民族大融合的發展。

    拓跋宏的改革,使北方社會經濟有了明顯發展,手工業生產日益活躍,商業活動也日趨活躍;加速了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封建化程序,使鮮卑族迅速跨入先進民族行列,對北魏社會政治生活乃至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其最主要的影響是,促進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統一奠定了基礎,為隋唐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

    孝文帝順應當時北方民族融合的歷史發展的趨勢,放棄自己民族的舊風俗,毅然進行改革,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 4 # 夏有涼風61

    為什麼很多北魏皇帝帝號中都帶個孝字?

    因“北魏”遵循了漢人的儒家以“孝”治國,就歷史上的;漢、晉、唐和北魏對立的南宋都有,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孝宣皇帝。

    北魏正是以儒術治國,所以在南北朝時期成為最穩定的朝代,沒有出現大的爭權和篡權奪位現象。

    當然儒家思想以孝治國,在楊堅建立隋朝也施行過,在隋文帝時期,對建立功勳的朝臣,楊堅沒有迫害,凡不是謀反罪的,大都犯事也只是讓讀《孝經》,最終其兒子“隋煬帝”不孝,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而北魏以孝治國,就魏孝文帝,確實孝,在魏孝文帝小的時候,差一點被祖母馮太后廢掉,但孝文帝非但不記恨,且很孝順,馮太后死後,孝文帝很是傷心,守孝以漢人期限為準。

    這個古代以“孝”治國,可能就是杜絕“皇子”們行那“匈奴冒頓”之事吧!

  • 5 # 亭安讀書

    不要簡單的覺得只因為“漢化改革、推行孝制”。帝號的說法包括廟號、諡號、年號和尊號,而廟號和諡號,都專屬於皇帝(最高統治者)死後,後世對他們的評價。注意,是後世當權者對於死去皇帝進行諡號認定。

    孝文、孝武、孝靜是屬於諡號,是他們死後,北魏後代皇帝對於他們的一生功績的評價。既然是後世對死去皇帝的評價,諡號便彰顯皇帝生平,那麼北魏皇帝諡號中帶個“孝”字便很好去理解,學習漢化,推行禮制嘛。可是僅僅是如此簡單嗎?

    1、漢代皇帝諡號,大多都有“孝”。

    看到許多人說帶“孝”字是說,的確是因為北魏推行漢化改革,學習漢族的禮制,所以才有了像孝文帝這樣以“孝”做諡號的皇帝。但北魏的幾個帶“孝”諡號的皇帝,可不是如漢代那般全部“以孝治天下”的諡號。

    漢代皇帝出個別情況外,基本諡號人人都帶“孝”,漢文帝的諡號是“孝文皇帝”,漢武帝劉徹的諡號是“孝武皇帝”,只是我們習慣於很多後世史書和記載的簡稱。

    而對比北魏自北魏立朝到東魏、西魏被取代為止,有“孝”字諡號的皇帝,自孝文帝之後,也不過七八個而已,可見北魏也並不是那麼徹底的被“以孝治天下”影響。

    與漢代“孝”當先的情況有些不同,北魏的幾個有孝字的皇帝可並不僅僅是因為“孝”,還有後世對死去皇帝的一種“別有用心”。

    2、別有用心的幾個“孝”皇帝。

    孝文帝不多說,歷史評定說法太多了。北魏末代皇帝孝武帝被元修,最後被宇文泰所殺;而孝靜帝元善見是北魏被分東西之後,東魏皇帝,被北齊高洋所殺。這兩位被殺之後,殺了他們的一方,追諡他們為“孝”皇帝。

    這兩位算是北魏終結的末代皇帝,而得到的諡號卻是奪位殺掉他們的宇文氏和高氏給追加,即便我們現代看來,也頗具諷刺意味。或許在宇文泰和高洋這般,能殺阻礙自己大業的前代皇帝,在他們看來也是輕易之舉。

    而皇朝必須要有名可用,那麼封前代死去的皇帝一個“孝”字可就真的有必要了,即便殺他們的是自己。

    3、皇權鬥爭中的“假模假式”

    諡號的存在,除非頗具有大功績的皇帝,事蹟無法被磨滅,如孝文帝這般。否則,都可能被後世的當權者,用來達到某種目的。這般看來,一些皇帝的諡號就太“假模假式”了。

    北魏孝明帝元詡,孝文帝的孫子,不過不是長子,他的皇帝歷程,生活在自己的母后胡氏專權的時代,並且伴隨北方六鎮起義。而不滿自己的母后專權,孝明帝想要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但卻失敗,被胡氏所殺。

    死後的元詡,身為北魏第九代皇帝,當然會有一個諡號,死後被加諡號“孝明皇帝”。想要造自己母后反的元詡,諡號有“孝”,實在是太過於假模假式了。可能“明”字的評價反而更確切,畢竟元詡頭腦可能清醒了片刻,可卻依然被更“明”的母后殺掉。

    結語

    總而言之,並不僅僅是我們熟悉的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就認定了所有的“孝”都是因為漢代的“孝為先”造成。後世當權者,對死去皇帝定下諡號,可想而知,其中的別有用心和假模假式,在所難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機械錶怎麼調日期和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