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康育兒心理
-
2 # 劉映初成名中心
我是過來人,在我身邊長大的孩子都算是有出息。小孩子三歲看大,八歲看老。首先要跟孩子打成一片,我把古今中外三字的順口的,與孩子生活貼切的,能引發孩子興趣的,都編成順口的,每天鬧著玩就教了,從鷹爪功,打袋子,鬧著玩就完成了,現在是熱兵器時代,從小練個三腳貓就行了。不用象我爹單手槓,飛牆走壁。十指連心,練鷹爪功,智力必然比別的孩子強。手上勁心裡有膽,上學就是孩子頭,心理素質必然就上來了。都說我家墳地好。其實人們不知我家家風由來已久,做人不能光憑運氣的。
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應該是全方面的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或智力都應該顧及到,缺一不可缺了就會造成孩子的人格缺陷。
60-70年代,家庭教育只注重身體。那時因為每個人都是吃的層層糧,一歲一層糧,兩歲二層糧,十歲是十層糧也就是大人的口糧標準。那時候,人們最大的快樂就是能夠吃飽穿暖。村裡只有一個小賣鋪,小賣鋪只有六項產品,吃的是太谷餅、油麻花、冰糖,用的是洗衣粉、肥皂、洗頭膏。
70-80年代,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實現了每天嚮往的豬肉大米,白麵饃饃,物質生活有所改善,人們就開始注重孩子的教育了。市面上也有了書店,黑白電視也步入尋常百姓家了。
80-90年代,人們物質生活飛速發展,小賣鋪的產品琳琅滿目,瓜子、花生、飲料等應有盡有,學習用品筆墨紙硯樣樣俱全,孩子們放學後直奔小賣鋪,條件好的買著買那,條件不好的看看產品,過過眼癮;看到吃的,咽嚥唾沫,幻想著那天有錢了,自己也買個。
90年代-現在,城裡、農村樓房崛地而起,為了孩子的教育,人們四處搬遷,村裡的進縣城裡,縣城裡的進市裡,市裡的去北京,北京的去國外。
總之,孩子教育需要家長靜心,潛移默化教育,從身體、心理、智力全面發展等方面緊張教育,相信透過大家的努力,一定會全面教育好孩子的,祖國繁榮昌盛需要孩子們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