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育媽記

    非常重要,一個人的成功不單單是智商這麼簡單。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性格的偉大,這一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為。”

    眾所周知,影響兒童成長的兩大心理因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我們把它比喻成一個智慧作業系統,它是兒童在生活中解決各種問題時進行感知、注意、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言語活動能力的總和。

    而非智力因素我們把它比喻成一個動力驅動系統,它在兒童活動中起著定向、引導、維持、強化等作用。它包括需要、慾望、動機、興趣、情緒和情感、意志、自信心、性格、氣質、習慣等。

    由此看來,“情商、逆商”涵蓋了非智力因素中的大部分要素。

    上面說的可能有點籠統,簡單點來講:

    一個人在0-6歲期間神經元細胞處於快速增長階段

    這個時候需要有效的外部刺激,若沒有有效的外部刺激,神經元與突處將會慢慢萎縮,

    智商的高低又與腦神經元之間的連結有著重大關係。

    所以總的來說,一個孩子的成功,智商是天生的一部分,還有最重要的還是後天引導的一部分

    而我們父母能夠盡最大能力去影響決定的更多的是後天的一部分。

    就簡單的用《傷仲永》來舉例子,“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

    大概的翻譯就是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

    忽然有一天仲永哭著索要這些東西。

    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就向鄰居那裡把那些東西借來給他,仲永立刻寫下了四句,並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這首詩以贍養父母為主旨,團結同宗族的人為主旨,給全鄉的秀才觀賞。

    這可以說是仲永天生的能力,天生就是個高智商,但是最後呢?“泯然眾人矣。”哪怕再高智商的小孩,也需要父母或者是教育者後天的正確引導。

  • 2 # 角色英語

    首先講3Q分別為IQ(Intelligence Quotient,意為智商)、EQ(Emotional Quotient,意為情商)、AQ(Adversity Quotient,意為挫折商),3Q教育是指開發幼兒這三方面潛能,甚有人斷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

    0-6歲是孩子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也稱組合期,所以抓住時間,培養孩子的智商,提升情商,鍛鍊挫折商,能讓孩子的性格,思維方式,價值觀從小就有個好的發展方向。比如我們學習過的《傷仲永》,典型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還有印度狼孩,沒有經過先天人類的教育,習性和狼一模一樣,到死都難以改掉。這都是沒有教育而導致的。

    所以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孩子不是生來什麼都能懂的,更多的是需要人去引導,少不經風雨,老不成器材。只有讓孩子智商,情商,挫折商全面發展,才能讓孩子將來在社會上有更多的機遇和話語權。

  • 3 # 家有上學娃

    我只知道IQ是智商,3Q是什麼?

    特意搜了一下3Q是心理學所說的IQ,EQ和AQ,也就是智商,情商,逆商。( 也有人說,第三個Q是心商MQ)。

    第一個Q:

    智商IQ:指有空間辨別能力,記憶力,觀察分析,想象能力等。

    智商高,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都非常高。

    第二個Q:

    情商EQ:一個人理智的表現,是在思維方面突出。情商是指一個人的情感,情緒,意志 ,自知力等方面的特質。也是指與別人的相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

    情商高的人,朋友不會少。

    第三個Q比較有爭議,有的人說是逆商,有的人說是心商,沒有像前兩個被人熟知,但是這第三個Q對一個人影響很大。

    逆商AQ: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心商MQ:它決定了你人生的苦和樂,心商指維持心理健康,緩解心理壓力,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的能力。心商就是心理素質,心理素質好的人,承受壓力和麵對挫折能力就高。)

    無論是AQ還是MQ,總的來說,這第三個Q就是超越困難,擺脫困境,維持心理健康,緩解心理壓力,保持良好心理狀況,遇到困難挫折依然笑著爬起來的能力。

    新聞上屢屢發生的學生在被家長或者老師訓斥以後,跳樓事件,還有抑鬱的媽媽帶著孩子一起自殺事件。當事人一定是缺乏情商和逆商。

    缺乏情商讓他們不知道如何處理事情與人溝通交流。缺乏逆商讓他們受到打擊時,被挫折,困難打倒,變得一蹶不振。相同情況下為什麼有些人還苦逼的活著,而他們為什麼就受不了就要選擇自殺的方式呢?

    智商我們就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智商很重要。

    所以請問培養兒童的3Q重要嗎?

    我在讀《特別狠心,特別愛》的一書中讀到一段,也許能在培養孩子的3Q上有一些幫助:

    這為作者是以色列人,他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她在小的時候隨父母來到了上海,長大後與一個人結婚後來兩個人離婚,她又回到了以色列,她一個人獨自撫養著三個孩子,她在中國學會了做春捲兒,她就做春捲兒掙錢撫養三個孩子兒。

    她從小在中國長大,受中國的影響,所以對孩子都像中國媽媽一樣所有的家務活兒都自己幹,不讓孩子們幹活。

    有一個鄰居來到他們家中看到三個孩子在那裡坐著,什麼都不做,看電視,而她在那裡很辛苦的工作,在那裡做飯,就很生氣地說她…

    後來三個孩子都開始幫助媽媽做家務幹活,還把春捲帶到學校裡賣,他們在賣春捲的過程中,還發明瞭促銷的辦法。

    三個孩子在他的培養下成為億萬富翁,

    故事已經忘得差不多了,有興趣的可以去搜搜書看一下。

    我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告訴每個父母不要對孩子的事情事事包辦。也是想告訴每個父母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學習,不要對孩子說:“你好好學習就行了,什麼都不用做。”

    學習只能提高智商。

  • 4 # 雙雙jss

    看到其他優秀老師的回答,在這裡我就不再重複了,我只說說自己作為一名普通媽媽的感受。

    每一位媽媽,都想要給孩子最好的,對孩子的期望也是抱著極大的憧憬,在育兒過程中,總是想要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但孩子真正的“起跑線”卻是家長。育兒就是育己,你就是孩子的榜樣。

    孩子3Q:智商、情商、逆商

    情商在於生活中,父母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不是幾堂課就能讓孩子情商提高的。

    逆商在於孩子面對突發事件的應對錶現,這個是需要孩子在幼年期,家長的以身作則教導而來,遇事應該有怎樣的應對措施,如何去做。

    只有家長不斷學習,以真誠靠譜的心態去教育引導孩子,孩子一定會成長為“三高”的優秀孩子。

  • 5 # 佩魯

    首先說 肯定是重要的 ,

    3Q分為 IQ、EQ、SQ 發展全面為全人格。

    可以參考下圖:

  • 6 # 陶然明心

    從小培養孩子的3Q很最重要。

    首先,我們先了解

    【3Q指的是什麼】:

    IQ: Intelligence Quotient 智商EQ: Emotional Quotient 情商AQ: Adversity Quotient 挫商

    【3Q的作用】

    注重這三點的教育被稱為“3Q教育”,孩子被這三個方面開發潛能,具備IQ、EQ、AQ, 才有可能獲取成功必備的不二法寶。

    有專家斷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

    然後,我們要了解

    【培養三商的重要性】

    智商IQ:

    智商即智力商數。智力通常叫智慧或智慧。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智力包括多個方面,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等。

    知道什麼是智商,我們就可以從小培養和提高孩子的智商。

    而提高孩子的智商,不只是讓他死記硬背知識,而是要讓他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善於發現問題,能夠自主思考,找到問題的答案。

    情商EQ

    決定一個人能夠成功與否,最關鍵的並不是智商,而是情商。情商是一種強大的技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自己,克服挑戰,並與他人建立牢固的關係。

    高情商的人能夠包容和建設性地處理諸如悲傷、憤怒和恐懼等具有挑戰性的情緒。

    他們可以接受自己,也同情他人。

    家長要對孩子做正確的引導,幫助他提高管理情緒的能力。

    挫商AQ:

    挫商,即承受挫折的能力。承受能力越強,挫商也就越高。

    挫商低的人,在遇到生活中的一點小波折,內心就會有很大的起伏。

    我們會看到新聞,孩子因為父母不讓看電視,就跳下樓;有孩子因為父母不給打遊戲,就離家出走的;有家人不給零用錢就拿刀相傷的,這些都是因為孩子從小沒有受到挫商能力的培養。

    所以,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具備一定的抗挫折能力,用正確的心態面對輸贏,不要因為失敗而氣餒。

    培養孩子的3Q很重要,不能只是一味地強調學習成績的重要,情商和挫商的提高才是孩子成功的必然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使用Hadoop的Archive處理小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