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孕育大咖

    讓孩子學習繪畫,對於孩子的智力發育是有很多好處,不過需要父母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

      讓孩子學繪畫的好處

      1、記憶能力的提高

      也許看到孩子毫無“藝術感”可言的繪畫,大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信手塗鴉”,這無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繪畫完全符合大人門的審美觀點,那樣就說不上“想象”了,如蘋果,因為“模仿”的蘋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創造。但是這並不表示孩子的繪畫作品是沒意義的,只是在我們成人思維裡缺少對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在他們看來,一個小圈圈就是一片雲朵、一個人物形象,幾個粗細不均的線條就是一棟房子、幾棵樹,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無意識記憶”喔!比如下面的這些繪畫作品。

      孩子們將自己在感受外物時儲存在腦海裡的記憶翻找出來,然後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達出來。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們在5歲以前的創作性是最高的,幾乎能等同於繪畫大師。他們的繪畫內容並不是虛無的,是對現實的一種記憶恢復,只是表現方式不是我們成人慣有的接受方式而已。

      2、 觀察能力的提高

      當您的孩子樂滋滋地指著自己畫中的“小古怪”說這是超級~,那是無敵~時,不要用滿帶不信任的眼神打擊他。雖然畫面有些混亂、形狀有些離譜,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因常見而不屑一顧的事物,是以怎樣的角色或姿態出現在他感知的世界裡呢?

      其實這就是孩子觀察能力的表現,不受固定格侷限制的他們能注意很多大人已經無法注意到的細節,他們的內心世界有時候比大人的還敏感細膩呢。

      3、想象能力的提高

      為什麼我們總是很難看懂孩子畫的是什麼呢?

      因為我們跟孩子的想象力、認識能力有差別。成人都喜歡規矩、真實的東西,而孩子的世界裡充滿了童話般的爛漫,花兒會唱歌,太陽長鬍子,小兔子拿著氣球,電視機長著兩隻手……這正是想象力的最好表現。

      同時,對色彩的運用更能顯出孩子們大膽的想象力,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意願隨意塗抹顏色,紅色的小人兒、綠色的房子、藍色的小貓……不過不要用“離譜”去理解他們看到的世界,因為在他們眼裡,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

      4、情緒的及時宣洩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指出:“畫1小時畫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心理學家有時候治療病人的時候要先讓病人畫幅畫的原因。在兒童心理學裡也有這一項,透過對孩子的繪畫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緒、心理疾病根源。

      孩子有著天性的童趣和強烈的表現欲,他們的喜怒哀樂躍然紙上。在他們還不能用豐富的語言來表達內心世界時候,透過手腦結合的方式——繪畫便產生了。也就是說,其實每一幅畫都是孩子真實內心思想的寫照,是孩子情緒的外在表現。告訴您一個小秘密:如果孩子的塗鴉中線條生硬、混雜、重疊,顏色暗淡,這些說明此刻他或許正有不良情緒。相反,如果孩子的塗鴉線條柔和、豐富,顏色明快,則表示孩子的情緒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錯。

      5、繪畫使左右大腦一起“開工”

      在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主要開發的是人的左半腦,思考畫什麼,怎麼畫,以及對手部運動的控制,這些都會促進左腦的智力開發。

      在繪畫的時候,孩子無意間培養了對顏色、形狀、空間位置的判斷認知能力,這些對右腦智力的開發很有益處。

      所以說,繪畫可以同時活動左右大腦。在不斷繪畫創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會不斷打破原有的思維和定式。當接受到外界的新鮮事物時,靈感一觸即發,左右大腦同時“開工”。

      6、 繪畫過程鍛鍊孩子的種種能力

      從簡單塗鴉開始,孩子就在不斷創新,從最開始運動軌跡的線條到有意義的形狀,再到顏色,再到內容,創造力可以無限發揮。

      從大量的兒童繪畫作品和兒童繪畫過程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孩子繪畫是一種加強記憶力,促進孩子觀察力,培養孩子想象力的過程。它是由微妙精細的觀察能力、形象的思維能力、高效的記憶力、創造的想象力,再加上手的協調運動和豐富的表達能力組成的。這些能力可是補品不能輕易辦到的啊!

      7、 繪畫是一種表情達意的形式

      繪畫也是一種藝術,它跟音樂、舞蹈一樣富有魅力,可以說是人類表情達意的一種形式。無論是孩子的還是成人的繪畫作品,都附帶了個人感情因素在裡面。要知道,沒有感情的作品是僵硬死板,無生命力的。所以,要想您的孩子從小具有藝術細胞,不妨讓他試試!當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不能忽視。

      孩子學繪畫的敏感期

      2、3歲的幼兒常常會吵著要蠟筆畫畫。除經特殊訓練的個別孩子外,大部分孩子的畫就是一些斜道和圈圈,不過是一些塗鴉畫。

      別小看這些塗鴉畫,孩子在畫畫中往往伴隨著豐富的想象。比如他們把圈叫做彩色氣球,把斜道看成筷子等等。繪畫比起聽廣播、學文字來得更直觀,容易激發他們求知的興趣。

      另外,繪畫又是發展孩子觀察力、想象力與模仿力的重要途徑,因而,2、3歲的幼兒一般對畫畫都格外喜歡。父母一定不要錯過訓練孩子繪畫的良機,可以到文具店買些蠟筆及彩色鉛筆給他們做繪畫工具,先從畫道和畫圈開始,訓練他們控制筆的能力,然後教他們畫小紅旗、小三角等簡單的圖形,以後還可教他們畫小動物和小人。

      另孩子與女孩子性別不同,愛好也有些差異,男孩子可教他們畫飛機、大炮;女孩子可教她們畫花朵、娃娃。這樣,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使孩子不僅可以提高繪畫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發展孩子的觀察、想象能力,有利於開發他們的智力。

      如何教育孩子學習繪畫

      心得一:為孩子開闢一個隨心所欲地塗鴉的空間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小畫家,他們喜歡信手塗鴉,牆壁、傢俱、書本、衣服……都可能成為他們盡情揮灑的“畫布”,有的媽媽會因此而阻止孩子們的“創作”,這是萬萬不可的,也許正是因為您今天的阻攔扼殺了一位明天的“大師”。那麼,難道乾淨的牆壁和孩子的繪畫熱情真的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嗎?其實並非如此,起初桐寶學畫時也是信手隨心地滿屋亂畫,後來桐媽便專門為他開闢出了一塊“繪畫專區”,在牆上貼上一張足夠大的紙,讓他在規定範圍內自由塗抹。這樣一來,既解決了牆面物品的清潔問題,也為他的塗鴉提供了充足便利。

      心得二:適當引導但絕不示範

      不知從何時起,簡筆畫大行其道,孩子們只需按部就班,寥寥幾筆就能畫出人物、動物等生動形象,媽媽們更是將其看成孩子學畫的最佳方法。可殊不知正是這看似簡單易會的“學畫捷徑”,卻無形中壓抑了美術創作中最寶貴的能力——“創造力”。桐媽教桐寶學畫的原則是“適當引導但絕不示範”。例如,桐媽和桐寶畫花卉寫生,桐媽會引導他注意觀察花朵的顏色特點及花瓣形狀,然後兩人分別繪畫,最後再相互點評。媽媽們一定要讓孩子在觀察中創作、在想象中繪畫,切忌盲目示範,讓孩子們依葫蘆畫瓢。另外,在色彩運用上,媽媽們也不要給孩子過多的限制:天不一定總是藍的,樹不一定總是綠的,花也不一定全是紅的。

      心得三:讓孩子嘗試不同的繪畫材料

      讓孩子用什麼工具作畫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油畫棒最適合孩子,因為它使用方便且不易折斷;但也有人認為,水粉顏料才是最佳選擇,因為它的濃淡、色彩富於變化。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孩子們作畫的最佳工具呢?桐媽認為孩子繪畫材料的選擇沒有一定之規,媽媽們應儘量讓孩子嘗試不同的材料。平時,桐媽除了讓桐寶使用水粉、油畫棒、水彩筆、彩鉛等不同材料繪畫外,還讓桐寶嘗試使用一些“特殊工具”作畫,比如用吸管吹畫、用海綿蘸畫、用彩紙撕畫、用手指壓畫。

      心得四:用欣賞的眼光評價孩子的作品

      “畫得像不像”通常是媽媽們評價孩子作品的標準,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孩子的畫是他們內心的靈動、思想的閃光,要知道激發孩子的創作熱情遠比讓他們掌握繪畫技巧更重要,所以媽媽們一定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桐媽在品評桐寶的圖畫時,通常會告訴他每幅畫的可取之處,如這些線條很鮮活、那些色彩很漂亮,在保護他繪畫興趣和自信的同時,讓他慢慢領悟繪畫的整體佈局、線條把握和色彩運用。

      心得五:教孩子用心感受美

      “美”是要用心發掘和領悟的。日常生活中,桐媽會經常拿一些名畫圖冊或優秀的繪本插圖讓桐寶欣賞,還會帶他去參觀畫展,以滲透的方式給予他“美”的啟迪。

  • 2 # 兒科醫生陳青

    短期來看,讓孩子學畫畫可以讓孩子多學一門技能,鍛鍊孩子的觀察力和記憶力,可以加深孩子的理解能力,可以消磨時間,還能幫父母省出照看孩子的時間。長期來看,小時候開始學畫畫對孩子長大以後的審美、藝術理解等方面都有好處,甚至會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從而提升孩子對美的追求和評價。

    由於畫畫的分類也有很多,常見的有水粉、素描、速寫、國畫、油畫等等,家長可以先帶孩子都瞭解一邊這些畫都是如何畫出來的,看孩子感不感興趣,然後選一個他比較喜歡的來學習,一開始不要學太多,可以慢慢增加,畢竟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也是有限的,而且“貪多嚼不爛”。等孩子有了基礎,再往哪個方向拓展就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形容礦燈閃閃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