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清單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發了一場革命,這場革命勢如破竹,一時間全國各地積極響應。到了1912年2月12日,清朝統治者溥儀宣佈退位,最終這場革命取得了勝利,不錯,這就是推翻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辛亥革命。清朝是被推翻了,但是清朝還有溥儀以及眾多的皇親國戚,對於他們的處理仍然是一個問題。而實際上,民國政府對於清朝皇室好到了極致,甚至於溥儀都再後來發表言論當中提到了民國政府的好。

    民國政府對於清朝皇室做到了“一個不抓,一個不殺,”和平解決的境地。不管是末代皇帝溥儀,還是隆裕皇太后,甚至於是皇家背後的龐大皇族成員,都沒有被民國政府打擊。民國政府對他們是有多好呢?從下面幾個方面就能夠看出來。

    1、溥儀退位之後,仍然居住在紫禁城;溥儀甚至可以保留自己的小朝廷,保留自己的禁衛軍,各種機構仍然存在,溥儀仍然可以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2、為了維持溥儀的體面和尊嚴,民國政府每年給他們支付幾百萬銀元,他們可以任意使用。

    3、各種親王還有各種爵位仍然可以保留,這些皇親由於沒有特別的收入,溥儀仍然會賞賜他們錢財。

    4、皇族的歷代宗廟民國政府都會一直保護好,還會好好侍奉,讓皇族安心。

    說實話,民國政府對於溥儀所代表的舊勢力做到了極致,以至於後來溥儀對民國政府特別的滿意,沒有絲毫的怨言。但是好景不長,馮玉祥掌握權力之後,就修改了這些條約,溥儀等人得不到這樣好的待遇,可是他仍然沒有對溥儀進行打擊報復。

    後來溥儀被日本人抓去控制,成了一個東北的傀儡皇帝,雖然被日本人掌控,可是仍然過著很好的日子。不過再後來就被蘇聯軍隊俘虜,完全淪為了普通人,過著普通的日子,簡直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那些清朝貴族的待遇可沒有這麼好了。他們失去了溥儀的賞賜,也沒有固定的收入。他們很多八旗子弟早就被安逸的生活給腐朽了,根本不知道掙錢養家。這些貴族們還是沉迷於往日的生活,喜歡別人稱呼他們為皇族。失去了收入的他們整天就是花天酒地,吃老本,沒錢了的話再去變賣家產。很多貴族最後都是一窮二白,完全淪為了社會上最底層的普通人。

    當今仍然還有很多清朝的後裔,但是他們也已經更名改姓,和我們漢人無異。至於我們也不必再去追究這裡面的各種瑣事。

  • 2 # 歷史收集錄

    清朝末年的皇族子弟成千上萬。曾經都是上層人士,富可敵國。

    所以,大多數的清朝遺貴們憑藉自己的錢財、人脈。有的花關係進入民國的官場。軍閥混戰的時期,有的人投靠軍閥擔任各種各樣的職位,也有人投靠了國民政府。還有一種最令人厭惡的就是當漢奸,最出名的應該是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九一八事變之後他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成為大名鼎鼎的漢奸。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曾經皇家子弟幾乎都淪為平民,改名換姓,漢化。融入到社會當中,著名歌手那英,就是慈禧太后家族其中一支的後代,原姓葉赫那拉,現在就簡稱“那”了。

    還有一些人選擇隱姓埋名,過起了普通人的日子。雖然不再風光,但也衣食無憂,活的自由自在。他們自己不說,沒人知道他們是昔日的皇族後裔。

    總的來說,清朝的皇室遺貴是幸運的,無論是國民政府還是新中國,都沒有清朝以前的朝代那樣,屠殺前朝的皇室。反而還給了各種政策關懷。

    所以他們要感謝我們新中國,感謝新中國的寬懷。

  • 3 # 文藏

    1884年因中法戰爭失利而被罷黜,1894年為處理中日甲午戰爭而復出。作為曾經權傾一時的親王重臣,不僅自己的經歷坎坷,其子女也命運多舛。

    恭親王奕訢

    奕訢共有子女八人,最後成活下來的只有長女榮壽(1854~1924)、長子載澂(1858~1885)和次子載瀅(1861~1909),二女、三女、四女及三子載濬、四子載潢都早夭。

    榮壽固倫公主(中坐)與其他公主格格合影

    長女榮壽11歲時被慈禧收為養女,並接入宮中教養,晉封為固倫公主。按清代皇家禮制,公主分固倫與和碩,中宮皇后生女封固倫公主,嬪妃生女封和碩公主,恭親王之女能被封為固倫公主,足見慈禧對其喜愛程度。

    在榮壽公主13歲時,慈禧為其指定了一門婚事,下嫁給一等公景壽的兒子志端,可惜二人婚後僅半年,志端病亡。慈禧又將榮壽公主接回宮中陪伴自己。

    關於榮壽公主的為人,說法不一,有說她驕橫跋扈,有說她心地善良、生活儉樸,是敢面諫慈禧的人之一。從現存的影像資料看,榮壽公主相貌平常,且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很多,顯得十分老成。

    載澂是恭親王奕訢的長子。1987年的中國產電影《兩宮皇太后》中有段情節,說他帶著同治皇帝出入風月場所,《清宮遺聞》中也有兩條是講他的,說他“淫惡不法”、“年少縱慾,狂淫無度”。現實中的這位多羅果敏貝勒的確放蕩頑劣。載澂沒有後人,過繼了他弟弟載瀅的兒子溥偉。

    郡王載瀅與長子溥偉

    載瀅是奕訢的次子,7歲時曾經過繼給鍾郡王奕詥,承襲郡王爵位,本來是好事。可惜在庚子事變中,載瀅支援義和團,堅決排外,事後被革爵歸宗,保住了性命,又回到了本支。

    載瀅有三個兒子,長子溥偉、次子溥儒、三子溥僡。溥偉(1880~1936)因為過繼給載澂,在奕訢死後(1898年)承襲了恭親王的爵位,成為第二代恭親王。

    溥偉

    過早到來的幸運令溥偉內心膨脹,他認為自己是光緒皇帝駕崩後最適合的繼承人,但慈禧選了載灃長子溥儀為宣統皇帝,據說溥偉為此還生了病。民國開始後,溥偉憑藉繼承的恭親王家產,於1914年避居青島德租界,一戰德國戰敗,溥偉又遷往日本勢力下的大連,但1932年日本人還是選擇了溥儀,扶植其成立偽滿州國,最後溥偉貧困交加死於長春(時稱新京)的一所旅社內。

    相對溥偉,載瀅的次子溥儒(1896~1963)則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命運。溥儒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溥心畬。

    溥儒

    溥儒曾在德國亨利親王的介紹下進入柏林大學學習天文和生物,並獲得雙博士學位;辛亥革命後隱居京西戒臺寺十餘年,鑽研書畫,被稱為“北宗山水第一人”,與張大千並稱“南張北溥”,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1949年10月18日,溥儒乘坐一條小船,從上海冒險前往舟山群島,並輾轉至臺灣,從此執教、畫畫度日。1963年,溥儒患鼻咽癌在臺北病逝。

    溥偉的第七子毓嶦在其死後承襲了恭親王爵位,但是隨著大清朝的滅亡,親王的稱號也再無意義,“皇族”過的也是平凡人的生活。

  • 4 # 明月清風閣

    清朝做為中國封建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很多話題,即使現在網上也有不少人冒充皇室後裔,不過都是些譁眾取寵的跳樑小醜罷了,如果在清朝這樣的人早砍了,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幾位清朝滅亡後真實的幾位格格們!

    東方蝴蝶舞后

    容齡格格叫裕容齡,也有稱呼為容齡公主的,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倒是稱呼為容齡郡主比較合適。裕容齡的父親是清末的王公大臣裕庚,官居一品,當年裕庚出任駐日公使時裕容齡和母親一同前往,裕容齡在日本時學習過日本舞,其父後來出任法國公使,在法國巴黎時裕容齡曾向鄧肯學習現代舞,裕容齡向法國國立歌劇院著名教授薩那夫尼學習過芭蕾舞。

    1902年,裕容齡在巴黎公開登臺表演了《希臘舞》《玫瑰與蝴蝶》《奧菲利亞》《水仙女》《西班牙舞》等舞劇,被巴黎觀眾譽為東方的“蝴蝶舞后”

    1903回國後,裕容齡入宮成為慈禧的御前女官,慈禧親賜封號為山壽郡主。

    清王朝覆滅以後,裕容齡積極參加公益義演,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幫助勞苦大眾,辛亥革命後,裕容齡和總統府軍事參議,少將軍唐寶潮在法國巴黎結婚。新中國成立後,裕容齡被聘到國務院文史館工作。十年動盪時期,裕容齡造到了迫害,曾經的蝴蝶舞后雙腿被打斷,生活十分悲苦淒涼,周總理知道後,派人送去了床,桌子椅子等生活用品。於1973年去世!(晚年裕容齡)

    裕容齡是中國近現代舞蹈史上第一個學習歐美和日本舞蹈的華人,也是唯一一個曾親自向現代舞蹈家鼻祖伊莎多拉·鄧肯學習過舞蹈的華人。

    新中國的“七格格”

    (七格格韞歡,非李玉琴)

    七格格是當時人們對愛新覺羅·韞歡的稱呼,韞歡是末代宣統帝溥儀最小的妹妹,伯父就是清朝光緒帝載恬,父親是晚清攝政王載灃。(韞歡的三姐韞穎,曾被毛主席親自誇贊)

    韞歡的漢名叫金志堅,1929年(8歲),和四哥溥任、六姐韞娛一起進入英國工部局所辦的“耀華學校”讀書,1949年參加了開國大典的優秀隊伍後被政府聘為公辦小學的教師,不久和之前認識的喬志宏結婚,也是她這幾個姐妹中第一個嫁給漢族平民的格格,1960年,在周總理的親自安排下和大哥溥儀等兄妹們團聚,也是韞歡這輩子第一次叫溥儀一聲“大哥”。

    1979年,韞歡從北京市第227中學副教導主任崗位上退休,於2004年病逝,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感謝閱覽!

  • 5 # 飛龍在天1784095

    滿清末代王爺,拒絕日本招降,寧願街頭要飯,寧死不做亡國奴!不當漢奸走狗賣國賊!新中國建立,毛主席親批,享受副部級待遇!溥儀的待遇也不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00萬武裝被卻視為弱雞?印度為何總讓人感覺“虛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