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媽碎碎念

    對於孩子,你不用跟她講道理,特別是在她賭氣或發脾氣時,你的“說教”對她來說,一點用處也沒有。

    那面對孩子的自私霸道到底該怎麼處理?如果這孩子才兩歲,那麼根本不需要特別處理,因為這個時候他們正處於“自我”階段,如果你控制並限制她,反而對她的成長不利。

    但如果這個孩子已經是5歲以上了,有自己獨立的思維能力,這時候家長就要做到正確引導,但這種引導不是“說教”,因為說教式的教育容易跟孩子產生權力之爭,最好的解決方式是:溫和並堅定。

    比如,孩子不願意分享,凡事以自我為中心,那麼你第一反應不是指責她,然後強迫她分享出自己的東西,而是瞭解她背後不分享的真正原因,並尊重她的決定,很多時候,孩子的“自私”完全有理由支援,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要一味分享的。

    另外,當孩子不聽勸告,做事我行我素時,不要用專政的手段逼迫孩子順從,而是在不產生情緒的情況下,用溫和堅決的語氣告訴她正確的做法,並堅決執行,如果孩子仍舊反抗,那麼讓她自己承擔後果,過後等彼此情緒穩定後再跟她一起探討之前的問題其實應該怎樣處理比較好。

    心理學家認為,對於孩子來說,你越強調事情的本身,孩子在潛意識裡會越反抗,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以利用繪本或故事的方式去進行引導會更好,切忌用發火或強硬的手段,這樣不但解決不了實質性問題,還會影響親子關係,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希望父母都能夠做到心平氣和,凡事與商量的口吻進行,引導孩子合作,而非順從。

  • 2 # 一直在路上的趕路人

    得看多大年齡的孩子,個人認為孩子性格跟家庭環境有關,男孩女孩都一樣,不能過於溺愛,也不能過於苛刻。試著與孩子成為朋友,結果會更好的。不能用成人思維去與孩子溝通。

  • 3 # 老羅觀世界

    一個人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從最初的完全依賴父母到長大後全靠自己適應生活,其社會交往系統的建構往往取決於童年時期家庭教育。可以用處罰方式,不打,罰站、下跪或者用它最害怕的東西處罰他。

    自私、霸道 的孩子,“病根”一般都在大人身上。初來世界的寶寶,從衣食起居到啟智交往,無疑都需要精心呵護照顧,正常的關愛無可非議,但如果過分了、凡事都把孩子凌駕於全家人之上,這樣的“愛”,無形中會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定勢和行為模式,理所應當的認為自己享有“優先權”和“獨佔權“,久而久之,養成了孩子唯我獨尊、自私霸道的性格與習慣,再糾正就困難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在同伴交往和社會活動中,家長往往要求已經習慣了“吃獨食”的寶寶“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吃哦!”,勸告孩子“不能這麼自私”,甚至強迫孩子與別人分享,大多情況是:孩子哭鬧著拒絕分享,甚至撒潑打滾,發生激烈的衝突,這個時候的大人孩子都生氣,都憤怒,也都無奈。

    建議:多讓寶寶當愛心使者,讓孩子參與孝親敬老的活動。比如,媽媽剝開香蕉,提醒寶寶:“給奶奶送過去嚐嚐”,此時奶奶一定要吃寶寶送來的香蕉,餅感謝孩子, 讓寶寶慢慢體驗主動分享自己的好東西、充滿愛心的喜悅感。

  • 4 # 聿禾

    如果這個孩子已經超過六歲了,還自私霸道,那要看在哪方面,如果家裡生了二孩,父母肯定分心了,他這樣做估計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力,這時父母給他講道理就行不通。父母用行動來告訴他,你們還愛他。

    但這種自私霸道處在同齡人相處之間,父母給他講道理他不聽,可以適當用一些方法,沒收他喜歡的玩具,以及站牆角面壁思過,打孩子萬萬不可。等他情緒緩解,再跟他講道理。女孩子和男孩子一個樣,家長們可以試試。

  • 5 # 大爽媽

    首先墾定孩子的優點,不要無休止的去說教,讓孩子有返感有事說事,坐下來以朋友的身份來聽孩子對事的看法然後在解決問題我相位每個孩子一生下來就是霸造的性格,一定是家長在解決孩子的問題上有欠缺。

  • 6 # 烈陽的保溫瓶

    每個人的脾氣都是根據自身的環境而來 無論男孩子或者女孩子都有叛逆期 ,一般過於自私霸道 應該是你之前違背了承諾她的事

    沒做到 或者她有求於你的時候你冷落了她 甚至冷嘲熱諷 才會導致現在的脾氣 要想管好她只有一種順著她的心意走畢竟女孩子的自尊心比男孩子的小 分享個案例從小打到大的孩子長大就一定會乖會聽話!有幾個人百分百肯定 不能對吧 現在的時代就是多跟孩子溝通

    做引導 她不開心的時候你可以問下她為什麼不開心 當她羨慕別人有禮物的時候你可以偷偷的送給她禮物 想吃好吃的就做給她吃或者買 給她穿好的 吃好的 住好的 女大十八變 也不中留 一旦找到了託付終生的人 你也可以放下重擔 一旦 不要過度放養 經常聯絡 也不要過度干擾生活 尊重孩子 做孩子的保護牆 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孩子嗎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不代表大眾

  • 7 # 韻溪羅氏

    我女兒已經21歲了,上個月本科畢業了……所以以我的經驗和周圍的觀察,一個人的人性一般在八九歲以後就定型了,我女兒就是如此,現在的孩子自私不懂得關愛別人,霸道跋扈……一方面來自父母的基因,再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父母爺爺奶奶給慣的!你能認識到這一點我建議你即可不要再慣孩子了!八歲以後你就沒轍了,那個時候你再越打仇恨越大越叛逆!

    我女兒一歲還不太會走路的時候她跌倒我不扶,她站床邊讓坐小板凳上我就發現她雙手扶床下蹲的時候不停往後看小板凳位置……因為她知道跌倒了沒人管她!後來幼兒園我一般送的大門口站老遠讓她自己走過去被老師接進去,上小學一年級因為離家近不要坐車就送了兩次,第三次就讓自己去,我不放心跟後面看她過馬路的時候就跟著一個老爺爺帶孩子的一起溜過去了……17歲高二託福成績優秀出國留學我們也是送到機場,今年11月畢業典禮她媽才第一次去看她……剛剛我和她娘倆影片結束……

  • 8 # 愛心談育兒

    孩子現在的行為,只能說明之前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想要孩子不自私,能夠聽進入家長的勸告,需要家長做這些教育方面上的調整。具體做法是:

    第一,引導孩子看到別人的需要。

    儒家說:能夠看到別人的需要,是天下第一等學問。在《幸福人生講座》中蔡禮旭老師說過:“想要孩子能夠不自私,就要培養孩子,能夠看到別人的需要,能夠多習勞。”能夠教給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習勞方知感恩,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對父母生起感恩之心,孩子就能看到父母的需要,當父母需要拿什麼,或者父母讓孩子去做什麼時,孩子才會很愉快地去做。

    這些行為,需要家長的教導。在孩子想要去幫助媽媽擦桌子時,能夠耐心地教給孩子正確地擦法,而不會指責孩子做得太差。鄰居張姐家的孩子小宇,剛上小學五年級,在家會做飯,會洗衣服,這一切都源於小宇媽媽,能教給小宇做飯的方法,當小宇剛開始做飯的時候,也會經常出錯,張姐沒有罵小宇做得太糟糕,而是告訴小宇,下次做時,少做點水,做菜時少放點鹽,切菜時切得整齊一些,就能做得更好!

    小宇很快就學會做飯炒菜了,而且色香味俱全。如果,剛開始做飯時,媽媽看到因為放了太多水,而做了一大鍋粥時,沒有鼓勵小宇,而是批評小宇做得不好,小宇就不會再願意去做了,不是別人的孩子太優秀,只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用對正確的方法。多鼓勵孩子去做,剛開始肯定做不好,做得多了,孩子就會不斷總結經驗,還記得網上前一段,有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子,會做餅,而且每天能做不同的餅,能輕鬆的和麵,到最後出鍋,整個過程,也會有很多問題,沒聽到孩子媽媽的指責,而是耐心地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孩子自然就會喜歡去做,做家務是這麼教,在學習上也是同樣的方法,孩子能不能成材,就在於用什麼方法去教育!

    第二,多與孩子溝通,用共情心理解孩子的感受。

    做為孩子的父母,先冷靜下來,想一想,在孩子正在玩得高興時,有沒有強制孩子不能玩了,必須出門了,或者必須睡覺了,在孩子開心地跟你分享,他的心裡話時,有沒有馬上讓孩子別說了,有這個時間,不如去學習一會兒!有沒有,在孩子說自己喜歡的事情時,父母馬上就說,你肯定不能做好,就你這樣的,還能有什麼出息!

    現在孩子的情況只是一個結果,在之前所有父母行為的一個結果,孩子得不到理解,父母完全在用命令的語言,不給孩子表達的機會,也沒有學習正確表達的方法,才會出現自私又不聽話的行為。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中指出,能夠接納孩子的優點,也能接納孩子的缺點,在跟孩子說話時,父母能夠耐心地傾聽,讓孩子有機會,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把內心的感受說出來,父母可以問孩子“你覺得,怎麼處理會好一些呢?”你會發現,孩子已經有能力來解決問題,只是家長沒有給他機會,替孩子做一切,孩子沒有機會成長,才會越來越自私!多給孩子機會去付出,為父母做點事情,給身邊人多付出,孩子就會不自私,還會不斷能夠看到別人的需要,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第三,看到心量大的榜樣。

    父母能夠經常無私地幫助別人,孩子也會成為這樣的人。同時,可以給孩子看《中華德育故事》,這部動漫有一百多集,就是包括大舜、黃香等聖賢人,如何去做到心量大的!看完一集之後,跟孩子一起講一下,看到了那些人物,他們是如何做到愛別人的,如何在家做個好孩子,在工作中做個保家衛國的愛國之人,如何去不讓父母傷心,如何幫助更多的人,改變自己的命運。

    總之,想要孩子不自私了,能夠聽家長的建議了,要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在家裡教給孩子如何正確做家務,如何幫助別人,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的想法,給予孩子理解和尊重,讓孩子感受到愛,再讓孩子看到心量大的人,是如何做人待物的,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大氣,越來越有仁愛之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IVO手機總是莫名其妙黑屏開開不了機關關不了機不知道是什麼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