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淙淙老師
-
2 # 耽口O
本不想回答這問題的,你感覺人家怪怪的,反之,人家也會感覺你“不可方物”或“不足交、不足道”。
首先是思想境界的不同,然後是“三觀”的差異,若你能理解和認同莊子的道家思想及理論,那就是“同道”,自然就不會有“怪怪的”感覺。
當然,三千年前的古人與現代人的思想是無法重疊的,就算在莊子生活的年代,人們也不是個個都贊同他的思想言論,而莊子秉承老子的衣缽,繼而提出“無為”論,不象佛家那樣到處“弘法”,自然理解與支援他的人不多。
當下的華人,絕大多數是“四不象”,即非釋、非道、非儒、也非共,急功近利的思想佔了上峰,年輕人對上達四種思想無法貫通,對莊子的“無為”主張不覺怪才“怪”,能知莊子者,鮮矣!
-
3 # 風生水起道命理
莊子,原名莊周,字子休,戰國時代蒙縣人。莊子曾短期為官,擔任宋國蒙縣的漆園吏。
莊子的書一點都不怪,如果覺得怪那是還不得要領。莊子的書裡面所講大多是寓言故事,如果不讀莊子,那麼很多成語典故都不知道是怎麼來的。莊子被稱為“南華真人”為什麼?這說明莊子真正做到了一個“真人”,至誠的人。
莊子的人生充滿智慧與哲理。他說,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朝菌不知嗨朔;蟪蛄不知春秋。
井蛙不可語於海;夏蟲不可語於冰。
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
外化而內不化。
才而不才之間。
泛若不繫之舟。
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莊子歸納出與人相關的四種心。
一、與感官配合之心,
二、比較之心,
三、迴歸自我之心,
四、真君之心。
“泛若不繫之舟”,莊子想表達什麼?莊子在蒲水邊釣魚看到一條船沒有繫繩子撞到另外一條船,這說明什麼,當這條船上沒有人的時候你根本沒有感覺,最多自認倒黴。可是當這條船上有人的話,你就會很生氣,說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撞我的船,有時還要罵人,甚至要人賠錢。
莊子的思想是,上與造物者遊,下與造物者化。
-
4 # 小夜曲的時光
莊子之書其實很簡單,古文風格與思想!莊子文風缺點是太過於裝腔作勢,在人們的反覆的印象中,都只有一個形象,就是搖頭晃腦的書呆子!一副迂腐的書生像!如果有所成就,也就是耗盡一生而成就一點東西!這種書生像是現代文明所摒棄的東西!之呼者也,嗟呼,給人一種老學究的形象,古代知識有其重要的一方面,認同的一面,同樣有其需要糾正的一面!要不然也不會出現古文改為白化文!莊子文風讀來怪怪的,有其深奧的、故弄玄虛的一面!
-
5 # 蘆葦luwei
你感覺莊子怪怪的,其實還是屬於感覺《莊子》怪怪的。因為後人眼中的莊子無非是透過《莊子》才得以認識的。莊子作為戰國中期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是繼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又一位巔峰級人物。其主要學說都蘊含在了《莊子》一書中,可惜的是後世所傳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莊子》一書文字雄美,想象豐富,跌宕起伏,妙趣橫生。不單是你感覺怪怪的,就連清代被譽為中國黑格爾的劉熙載老夫子都評價:“意出塵外,怪生筆端”。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我覺得還是源自《莊子》一書獨具的風格,莊子在書中不但想象奇特,形象生動,而且文筆變化多端,極具浪漫主義色彩。書中大量採用並虛構了寓言故事,既變幻莫測又幽默諷刺,所以每每讓人“意出塵外”,不由得感嘆其“怪生筆端”。另外一個原因,我覺得是出於莊子的個性(暫且稱做個性),莊子雖然也和我們大家一樣同食人間煙火,但卻絲毫沒有人間的俗氣,特立獨行,不守俗禮陳規,淡泊名利,不為功名利祿。這所有的一切一切,都和我們這些芸芸眾生所受到的教育(儒家)格格不入,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覺得他有些怪誕了。而在莊子的眼裡,我們可能就是屬於井蛙、夏蟲和曲士之流,因為我等“拘於虛也”“篤於時也”“束於教也”。(文中圖片全部源自網路)
-
6 # 書山祭魂
因為他刻意把自己弄得怪怪的,所以文字便是怪怪的。肯定不能讓你那麼輕鬆就抓住他的真正思想了噻,自然要七經八拐讓你捉摸不透。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搞些花樣讓後人去猜吧,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
-
7 # 柳溪居士
少見自然多怪。莊周之慧心俗子怎能理解看透。世人給於的都是譏諷,厭棄。但世俗紅塵中,籠養眾生自由,縱美妝華麗,怎掩額集抑鬱。若說莊周化蝶,不如說他變成了麻雀。看看一身土氣的羽翼,卻自由於幾千年的神州天地!
-
8 # 古寺空巖
莊子一點都不怪,你覺得怪因為你看的書不對。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前人的影子裡,自覺不自覺的受他人影響。莊子就像反對派,反者道之動,作為反對派,自然一堆人站在了他的反面,不會有好的評價和臉色,對他的思想必然也是各種扭曲,甚至對他的書的譯或注就是抱著批判的態度和目的去的,而不是反之。就算有同道也往往會把其他東西放進去,自然就形成一種固有的眼光去看他。所以,要有自己的立場,不要聽別人說,對不對好不好喜不喜歡自己鑑定,另外找本好書帶路,個人感覺中華書局的南華真經註疏(郭象注)不錯,正在看。看了不同觀點的書,自然會有想法~~
-
9 # 清園居
謝小秘書邀!如果讀莊子的書感覺怪怪的,不是莊子出了問題,而是華人一直以來的觀念出了問題。
如果說一定要找出中國數千年曆史上最具有現代性觀念和行為的人物,那麼非莊子和墨子莫屬。雖然時空間隔兩千三百多年,但每每讀著莊子,常讀常新,總是會給人清新明亮豁然開朗的感覺。在莊子的世界裡,萬物都是自然自由自在的活潑潑的生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個世界裡一切都是平等的,沒有天地之分,沒有男女之別,沒有人類與動物世界的疏離,沒有對殘缺的概念和歧視,連最虛幻的做夢也無分彼此,萬物有靈,眾生平等,一切都是宇宙之萬物,一切都是圓滿自足的生命。在莊子的世界裡,天人合一,真善美合體,美就是自由的象徵!天地皆生命,任我逍遙遊。人人向死而生,人人在短暫的生命裡都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生,固然可喜;死,更當可樂。因為死亡更是另一種永恆的生。正是因為有了死的存在,反而更彰顯了生的意義。正是因為有了無限的存在,反而更彰顯了有限的意義。正是因為有了健全的存在,反而彰顯了殘缺的意義。所以在莊子的世界裡,你看見的更多的是殘缺的生命,殘缺的美,殘缺的價值,殘缺的思想。因為人生本來就是殘缺的,本來就是不完滿的。在莊子的世界裡,沒有功名利祿成功有為的觀念。世人所謂的有用,在莊子的世界裡就是無用;世人所謂的有為,在莊子的世界裡就是無為;世人所謂的成功,在莊子的世界裡就是不成功。真正的成功就是天人合一,清靜無為,快樂自足,物我兩忘。這些天,江南水鄉浙江湖州的“桑基魚塘系統”正式得到了聯合國“世界重要農業遺產”的頒獎。
“桑基魚塘系統”就是江南水鄉數千年來的傳統農業生活——“塘基種桑、桑葉喂蠶、蠶沙養魚、魚糞肥塘、塘泥壅桑”,其科學的物質迴圈利用鏈和能量多級利用堪稱完美。這就是道!這就是莊子天人合一,自然自由自在的典範生活。
-
10 # 楊朱學派
在《莊子》一書中,言行最多者既非老子,亦非列子,而是孔子。此書中的孔子完全是一個木偶,被作者玩弄於股掌之中。
僅孔子困於陳蔡一事,被屢次提及,且有五個不同版本。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孔子在絕境之中,依然向弟子宣揚道家思想。
另一類則是孔子起初並未得道。但被道家高人點撥後,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撇下弟子,拋棄學業,扔掉書籍,脫下衣服。光著屁股跑到山林之中,與野獸為伍。
莊子為何老是拿孔子開涮?其在《寓言》篇中有詳細的說明:“親父不為子媒。親父譽之,不若他人譽之。”在數以千萬計的“他人”中,孔子被莊子選中,作為他思想、著作的第一代言人。於是,《莊子》一書便瘋狂地拿孔子開涮。
《莊子·盜蹠》中的孔子更加離譜,篇中最博學的聖人狼狽不堪,抱頭鼠竄,成為專門為讀者提供笑料的小丑。
莊子其在《寓言》篇中已經言明:“寓言十分之九,假託他人之言論之。”既然是純屬虛構的寓言故事,那就不必當真?這僅僅是作者的一種寫作手法而已。
鄙人反而覺得,《莊子》中的孔子最為可愛,好似一兩歲的嬰孩,光著屁屁,露著雞雞,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無憂無慮。道家崇尚自由和人類純真質樸的自然本性,這兩點在孔子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讀《莊子》感覺怪怪的,裡面的人物行為怎麼不正常呢?說明你不是讀書,而是翻書。
回覆列表
你不懂他,他不怪你。
讀《莊子》之書感覺到他的怪戾,唯一的原因是你還沒有抵達懂他思想的那個平臺。
莊子之書第一篇就是多人皆知的《逍遙遊》,他從老子思想而來,老莊思想被人多稱“出世”思想,和孔孟的“入世”思想恰如東西兩岸。
聖人往往有參透萬物的神性,有獨豎一幟的言論,有不同常人的舉止。懂聖人的思想需要一個自己成長的過程。
為什麼小學生會背大量唐詩卻永遠不會為“隔江猶唱後庭花”嘆息?為什麼有人看到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會落淚?而有的人卻認為杜甫傻呢?
唯有尺碼相同的人,才能知己懂彼,如果你和對方的尺碼不相同,你當然不會理解對方的思想與言行舉止。
如果你堅持靈魂與思想的成長,堅持在聖人的思想中遨遊思考,你自會有理解“捫蝨而談很正常”的那一天。
竹林七賢中的劉伶不穿衣服見客,客人問之,他的回答是: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是我的衣服,你們為什麼進到我的褲子中來?
我想,你會更覺得他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