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1
回覆列表
  • 1 # 紅塵一醉

    作為一位團隊管理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這個問題對管理者的自我要求比較高,需要對事不對人,不要帶情緒、舊偏見、舊的員工印象去判斷員工,需要放下自己以前對這位員工的印象,重新認識這位員工的工作態度是怎樣的。

    評估員工的工作態度反而對上司的要求比較高,那是為什麼?

    誠如大家所知,理性人是存在於理論經濟學上面的,從實質的觀察上看,人是很難做到完全理性,不帶一點感情和感性在裡面,如果真變成這樣,這與機器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要提前說明這一點?是因為管理者很容易帶上自己的偏見和印象去看下屬,包括我有時都會這樣做,要提醒自己是否注意“是否帶有色眼鏡看下屬?”,如果有,就提醒自己放下之前的偏見,改過來。

    要是帶上偏見,你會怎樣?

    你心裡裝著對他的偏見,你已經聽不進去其它對他的評價了,你只會以你心裡的先入為主。

    你會相點辦法來修理這位員工,不過他的業績考核是否達到你設立的標準,但你總會找一些什麼不滿意的地方,或者把不是考核範圍內且做不好的事拿上桌面上講,趁著這機會“修理”一下這位下屬,挫挫他的銳氣,讓他聽我所說的去做才是硬道理。

    下屬覺得你是在針對他,特意找我茬,導致他認為你不聽他的解釋,自己得不到認同,對你產生排斥感,在日後的工作上可能會有更多的不配合和摩擦——如果可以,我想換份工作或換個上司。

    當管理者就是營造一個良好的團隊環境,激發員工積極主動做事的慾望,並且針對員工的執行做一個行動反饋,讓員工持續改善變得更好,管理者不直接產生價值,它是透過員工的業績完成來間接產生價值的。

    那評估員工的心態分為哪幾方面的評估?

    經過我自己的觀察和從一線做起走過來的經歷,我把它分為以下三類:

    1.是否主動做事。

    這個評估的標準就是無論是他自己主動請纓還是被動安排工作(上司臨時安排、特意安排工作),我們要觀察他的接下來時的態度是怎樣的,是積極、不樂意或者是無所謂(你讓我做就做吧)的態度,這裡面有可能是面對上司的時候是積極的,所以你有必要讓其它同事去給這下屬安排一些任務,觀察他對這位同事的態度是怎樣的,讓這位同事也給出他的直接感覺作參考。

    有些員工對一些看上去會失敗的任務,拒絕;

    有些員工就覺得自己做不來,願意呆在自己的舒適區,就會找藉口推託;

    有些員工挑活做:我只做容易成的,難的我就交給別人去弄,反正跟我做好就可以,別人做得怎樣我就不管。

    2.做事是否有始有終,並且能跟進事情的進度,定期彙報給上司,拿得到結果。

    上司交帶給下屬一件事,給下屬佈置了任務和標準後,下屬就去做了,但這任務可能時間比較長,或者來回折騰,一波三折,這時候就要下屬主動去跟進這任務,直到任務完成為止,並且定時要跟上司溝通實際進度的情況,上司知道後就會有一種可靠感覺:哦,這事的進度原來到這,另外上司也會判斷你做的事有沒有偏離方向,速度是否正常,如果覺得有異常,會給你反饋一些建議,讓你的行動改善,這個指點讓員工覺得上司在關心這事,一定要保證任務的完成。

    3.上司對他執行動作和結果給出反饋時,他的反應是怎樣的?

    虛心接受:反思自己是否有做不到位的地方,並且告訴上司當時自己的決定是基於什麼樣的考慮,自己今後會怎樣做,並且付諸行動,讓上司繼續觀察自己並提醒;

    滿臉的不悅:要麼找藉口為自己開脫,要麼認為自己這樣做是合乎邏輯,並沒有感覺到自己需要改些什麼;

    是否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培養一些自己開頭極度不適應但能讓能力成長和團隊受益的習慣?

    4.在與同事溝通與協作這方面做得是否順暢?

    與他人溝通和合作,特別是與同部門平級的同事、隔壁部門陌生的同事溝通和協作,這位員工對他們的態度是怎樣?

    願意幫助同事提升他們的效率而改變自己的工作習慣;

    與人方便,考慮到別人用起來順手,自己做多幾步方便他人;

    平時溝通時對同事是否友好和善,並沒有態度不好針鋒相對的事情發生,因為就算你對這位同事沒有好感,我覺得你還是要以事論事,不要帶上自己的個人情緒去做事情,否則會被認為這是不專業的做事習慣,我們再細想一步,客戶是屬於公司的,而我們做事也是為了交付價值給客戶,如果因為對這位同事沒有好感而消極輸出,那麼損失最大的還是公司和客戶,並不是你厭惡的同事。

    以上就是用來評估員工的做事態度,管理者記得要先放空自己,把員工留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先清掉,我們就員工做的績效和行為出發,以事論事來評估。

  • 2 # 耕然夫

    工作態度是員工多次行為的總和。

    員工的工作態度涉及到員工的責任心和工作成果,所以員工的工作態度對於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其實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之一本質上就是管理“員工的工作態度”。

    對於工作態度的評價是有難度的。工作態度看得見但摸不著,或者不好摸。例如:員工遲到算是工作態度不好嗎?員工這次沒有按時完成任務或工作目標算是工作態度不好嗎?

    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其實態度是多次行為的總和。當某種行為成為一種常態的時候,就會反映到工作態度上。那麼對於員工工作態度有效進行評價和糾正,就成為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要想有效評價員工的工作態度,應該實施以下措施。

    1. 工作態度定義

    管理者應該對工作態度進行細緻和可行性的定義。工作態度好、工作態度一般、工作態度不好,要明確他們之間的定義和邊界。

    所以,在工作態度積極、一般和消極的定義上要清晰,例如每月遲到五次(不含)以上,就判定工作態度消極,工作目標完成率低於75%就表示工作態度有問題,等等。所以,要把工作態度的維度先定義好,在做評價。

    2. 工作態度的事實與資訊記錄。

    我們上面談到,工作態度一定會反映在行為上。所以,為了有效評價員工的工作態度,就要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態度評價體系,尤其是在工作行為結果的記錄上,要完整、客觀。無論是月評價還是季度評價,仰或是年度評價,都要有詳細、準確、完整、客觀的行為記錄。這些記錄反映了員工工作態度。這些行為記錄包含但不限於以下要素:

    1) 考勤:遲到、曠工頻繁,一定是員工工作態度除了問題。

    2) 工作失誤:同樣的工作失誤不斷出現,一定是工作態度出現了問題。

    3) 工作目標完成率:工作目標完成比率如果很低,有可能是工作態度除了問題。當然,也有可能是工作能力的問題,如果是工作能力的問題,就要對其能力的提升做出相應的反應(如培訓計劃、輔導計劃),或者轉入更適合其能力的崗位上。

    3. 提案

    對公司的發展關心的員工一定是工作態度積極的員工。公司應該建立有效的“提案管理制度”,對員工提案進行細緻的管理。經常給公司提報改善提案的員工在工作態度上一定會積極和正面。

    我在一個曾經工作過的一個公司得出的結論是:每月有三件(含)以上有效提案的員工,工作態度100%是積極的。因為提案的獎勵並不高,只有二十塊,所以物資刺激程度不高,能持續給公司提供改善方案提案的員工可以確定為工作態度積極。我在職時,公司的提案每日為9件,離開五年後,已經從每日9件提案上升到27件。

    本項對工作態度評價的方法應該最有效,也最簡單明瞭。所以建議大家引起對這個方法積極探討,深入分析。

    在結束之前,順便說一下工作態度的構成:

    員工的工作態度 = 動機 X 環境,也就是說,員工的工作態度好壞,來源於員工的工作動機是什麼,或者工作動機強弱;但環境不好(環境包含了工作氛圍、公司政策、公司制度等),會嚴重影響員工的工作態度。所以員工的工作態度除了受自身的動機影響外,還會有公司制度、工作氛圍、激勵政策的影響。

    要改變員工的工作態度,就要激發員工的工作動機,並改善公司的制度、激勵政策和工作氛圍。

  • 3 # 收穫人生後半場

    一切以工作結果來評估。

    員工對待工作的態度:

    第一類員工,積極努力、兢兢業業、勤奮肯幹,一心撲在工作上,對工作的態度和認真投入程度非常高。工作上能力特別強,技術水平高,工作效率高,工作結果好。

    這類員工是企業的核心和重要的人力資源。

    第二類員工,看上去工作積極努力、兢兢業業、勤奮肯幹,一心撲在工作上,對工作的態度和認真投入程度非常高。但能力欠缺,技術水平不足,工作效率不高,工作結果不理想。

    這類員工的工作態度積極端正,但心有餘而力不足,是企業可培養可造就的人力資源。

    第三類員工,能力特別強,水平高,但工作隨意不專心、不願意多付出,工作態度不端正,但領導交待的工作也能按時完成。

    這樣的員工能力強而態度差,是企業需要管理和監控的人力資源。

    第四類員工,能力水平低,又不願意付出,工作不上心,工作態度不端正。

    這類員工是企業必須淘汰的人力資源。

    第一、二類員工的工作態度都非常好,在評估工作態度時應給予肯定,以結果評估則第一類態度最有效。

    第三、四類員工的工作態度都差,在工作態度上首先予以否定,在工作結果上第三類好。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二線城市最好?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