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年輪讀書
-
2 # 新理念農民
首先謝謝邀請!我們湖南的清明節的習俗有,後輩去祖墳上插上清明旗、燒冥幣、培護祖墳,放鞭炮等。但是現在因為放鞭炮容易引起森林火災,還汙染大氣。政策明令不準放鞭炮了!其中培護祖墳就成了其中重要一項,先舉行禱告歷代祖宗儀式,然後才能動土!還有我們這裡清明節是前三後四天都可以祭拜祖宗的!
-
3 # 塞北客0
清明是祭祖的日子,男子去墳上燒紙上香,女人不去的,如果須遷墳也會選擇在清明。男女上墳是立秋之時。總之清明是個淒涼悲傷的節日!
-
4 # 空谷幽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的一首《清明 七絕》將我們的目光定格在清明節。清明節是傳統的祭祖掃墓的節日,距今已有250多年曆史,與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初一寒衣節併成為中國三大鬼節。每年陽曆的四月五日左右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比較特別的是清明節既是節日又是節氣。
我們這裡有“早清明,晚十月一”的說法,意思就是清明節上墳要趁早,可以提前一天,從早上七點到下午四點為宜,因為這個時間段陽氣正盛,不容易招惹邪穢(古人迷信的說法),當然從現代養生角度來講,這也不無道理,因為春天早晚溫差大,下午四點以後氣溫開始下降,上墳掃墓的人們經過長途跋涉,大多會出汗,再加上祭奠親人的哀傷情緒,一些體弱的老人孩子很容易感染風寒,影響身體健康。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外,我們這裡還有踏春的習俗。一家老小掃墓之餘,正好可以遊樂一番,以舒集結了一冬的鬱氣。此時,春暖花開,新柳吐芽,順手摺上幾枝,或拿在手裡輕輕搖動,或編成花環戴在頭上,那種輕鬆愜意對整日為生活所累的人們來說是很難得的。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不知你們家鄉都有什麼習俗,願意的話也來說說吧!
-
5 # 田邊的小夥
清明時節你家鄉有什麼習俗?
2018年的清明節又要到來,說說你家鄉過節的習俗吧!清明節又名踏青。
在我們家鄉呢,清明節呢也都和大家都一樣了,掃墓是主題啊
我們這邊呢,農村嘛掃墓都是雞鴨等為主的,這幾年人們經濟生活好了,基本上每家每戶都燒豬來掃墓了,我們這邊叫掃墓做掃山!
和一般的地方都一樣,上山掃墓,去到了就把墳掃乾淨,然後燒香,倒酒,先拜墳上的后土神位再拜墳裡的先人!這個不知你們那是不是也都這樣!拜完了就燒紙錢,燒炮等(在這也提議下朋友們在掃墓時一定要記得注意火燭呀)
而除了在山上掃墓拜山之外,回到家也要在家也要擺上一臺在家拜下祖先的,因為祖先太多我們無法一一去掃山嘛,所以也在家裡拜下那些沒掃到的祖墳先人了!
反正清明節嘛,是中國傳統的四大節日來的,民間除了掃墓就是掃墓了,沒有其它的習俗了,掃墓就是最大的習俗節日!
-
6 # 板凳說歷史
清明節即將要到了,我正在考慮要不要回家呢。
在我的家鄉清明節是祭祖的日子,每年的這個時候
媽媽和姑姑都會去爺爺奶奶的墓地上燒紙上香。
然後媽媽每年都會讓舅舅帶著紙和香去姥姥的墓地上香。
之後就沒有什麼習俗了,對了,另外,每年的清明時期都是女孩子打耳洞的時期,因為這個時候打耳洞不會化膿。
-
7 # 賦墨吟殤1314
我在的城市是河南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每到清明節,這裡的習俗就是去祭祀逝去的人,給逝者掃墓。但在這裡還有一個日子跟清明節的意義是一樣的,就是在農曆的二月十五這一天,有的人也會去掃墓祭祖,如果這一天去了,那清明節那一天就不再去了,性質是一樣的。
但在掃墓前還要準備一些東西:疊元寶或者紙錢、五色紙、鞭炮、供品。
這裡的傳說就是人在逝去後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跟現實是一樣的,需要買東西、穿衣服,所以就會疊元寶或者紙錢,讓他們在那邊不缺錢花;五色紙的話就是各種顏色的紙,燒去可以讓他們做衣服;
在一些農村地區還會拿著鐵鍬往墳墓上添上新土,準備的元寶或者紙錢燒完以後,磕頭,放鞭炮(有的地方是禁止燃放爆竹的)
清明祭祖,人多車多,請文明祭祀,一定注意安全……
-
8 # 七嘴八舌有問有答
清明時節家鄉的風俗:一是選擇空閒春遊欣賞梨花、油茶花,櫻花等拍照留念。二是到田間地頭挖野茶、採槐花、香椿等做菜體驗鮮美。三是最重要活動就是上墳祭祖,選擇清明節前幾天,從父輩開始到上三輩,先祭拜,砍幾枝柳條插到墳頂,撥去周圍雜草,培添上新土,圓而尖,清理一新。一年之中墳上除清明節可動土,否則認為不吉利。
-
9 # 失去聽力的農村阿姨
我們湖北天門清明的習俗是:祭祖上墳時:農村都是土墳,首先鏟去在墳上的野草,然後在尖上新增土,再然後在墳尖上插上鮮花,再然後在墳的正前方插上香,然後燒各種冥錢,冥衣,注意燒冥:錢冥衣後的灰不要翻動,因為這些灰是祭祖的錢,翻亂了就意味翻了祭祖的錢,對祭祖不尊重。等各種冥錢自然成灰後,沿著墳圈好鞭炮,再點然鞭炮。噼裡啪啦。整場祭祖結束。
-
10 # 路途故事
《曆書》上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被中國人民看作三大鬼節之一,從古至今,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時期祭拜先人的亡魂。
據史料記載,清明節祭拜始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後來,民間都爭相仿效,於是清明祭祖掃墓,歷代沿襲,就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固定風俗。
我們豫南農村這裡還有種柳、門上插柳枝,戴柳圈的習俗。這一習俗據說來自晉文公,有一年清明,晉文公率眾臣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墳旁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柳樹為清明柳。人們又發現柳樹有著強大的生命力,無論栽、插都能活,而且柳樹壽齡還長,所以清明插柳、帶柳圈也成了一種習俗。
還有一種說法叫“早清明、晚十來一”,就是提前剷除墳頭雜草,用新土將墳堆高加固,(也有條件好的趁此機會給先人立碑修墓),習慣稱為整修陰宅,以表兒孫對先人的哀思,只有添過了墳,出閣的姑娘和親戚才能在清明節前去祭拜。
家家還有蒸大饃的習俗,中間夾些核桃、紅棗、豆子之類,清明祭拜時還要供在牌位之前,取意子孫多財多福,全憑祖先保佑。
清明的當天,主人還要起早一點,用草木灰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那些無家可歸的鬼魂進宅,還要在院子裡灑幾個大大的圓圈,預祝今年五穀豐登,糧食打得大圈小圈流。
現在的清明節,既有祭掃祖輩生死離別的悲酸,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真可以說的上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
11 # 開心娛樂八卦
我家鄉祖輩的墳頭都是在田地裡的,記得每次都要踩一身泥巴回來,帶上鮮花,拿好紙錢,一切完成後打爆竹,在給祖輩的墳頭鏟幾下新鮮的土壤
-
12 # 安說生死
古代清明節除了上墳掃墓之外,還有踏青、插柳(種樹)、放風箏、踢毽子、盪鞦韆等習俗。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的時代,還有關係好的家庭三五家一起到河裡洗澡,上岸後放聲唱歌……現在好像只剩下掃墓了。
-
13 # 天涯野草28884343
謝謝邀請!就我居住的地方來說,清明節一般不再對墳墓添土,除非墳墓哪裡崩塌了,才修補一下。人更沒有這類情況,就是在有草的地方,挖兩個上大下小的圓形土塊,先把大的一面朝下放到墳頭上,再把剩下的那個放到先放的那個上面,只是小的一面朝下,這樣看上去就像清朝官員戴的帽子;再折來一根流枝插在上面,這算完成了任務。再接下來就是燒紙跪拜。
-
14 # 魯東居人1
先清理雜物石礫,除草和荊棘,.填土平缺通邊溝。擺放酒,食物果品,點香支,叩拜,在沒林木的地方放一鞭炮,在土堆墳頭放燈或祭品,堆上放些長條新茅便於水流向下,,,
-
15 # 使用者12100581617
每逢清明節都要在清明之前去上墳祭祖,要尤晚輩給已經去世的長輩上墳,上墳時要把墳頭的野菜鏟淨,漏出新土。待到清明節前夕還要給已故的長輩燒紙,燒紙時還要畫上一個圓圈⭕️,在圈內燒紙,順便跳出幾張到圈外,寓意為給孤魂野鬼的零花錢,讓其不要與祖先搶奪。
-
16 # 師幼匯
這兩年在外地上學,也沒有去上過墳、祭拜祖先,但寒暑假回家首先還是會祭拜的。也快到清明瞭,那就瞭解下清明吧*^_^*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我是晉南的,我們有個不成文規定:新去世的家裡必須先於祭拜,但一般都早於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不巧今年的清明節假期第一天是愚人節,而我們要補課,我們調侃說“學校給我們開玩笑要補課~” 山西南部地區,人家不論貴賤貧富,上墳時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後代都在懷念祖先。北部地區上墳多是男子的事情,婦女一般不到墳瑩。大同、平遙等地,是日傍晚,舊俗婦女們要在大門外放聲大哭,“闔村哀聲連一片,傳入耳中都是悲”。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上墳時不燃香、不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掛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說法。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而清明節又在寒食節期間。山西北部多數地方卻要將冥錢等物全部燒盡,理由是不燒盡就轉不到先人手裡。大同等地又習慣白日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燒冥錢冥帛。
真的,記得小時候每次上墳,媽媽都會在墳地大哭,邊哭邊喊都“我的媽啊~你怎麼丟下我走了呢~”,通常也會惹得我也莫名其妙地大哭。
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餚,祭畢祖先,便在墳地裡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晉南的聞喜等地,上墳時要用嵌棗糕(我們叫棗蛋)在墳堆上滾來滾去,傳說是為死去的老人抓癢癢。晉中的介休等地,上墳時供品為麵餅,形如盤蛇。回家後將麵餅放在院裡,吹曬乾以後再吃。老人們講究可治病,其源蓋出於寒食禁火的緣故。
晉南地區上墳後,回家時要拔些麥苗,並在門上插松枝柏葉或柳條以辟邪。晉北地區多插柳條。還有的地方,在墳上也插一些柳條。
上面的滾棗蛋和拔麥苗就是我們那裡的習俗*^_^*棗蛋是由麵粉、煮餅、麻花、葡萄乾、柿餅等製作而成的,像包餃子一樣,把那些都團成球狀,最後就由小孩在墳上滾棗蛋。
我們把拔下來的麥苗、柏樹葉先在燒紙的火上烤烤,之後再分配到每戶,插到門口,有辟邪之意,也意味著這家上過墳了。
回覆列表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是一個傷感的節日,是一個回憶的節日,是一個子欲養而親不待空留遺憾在心頭的節日。在清明節的時候,我們這裡的風俗是到墳地裡祭祀,子女會早早的在家裡疊一些金銀元寶,到清明節的時候燒到親人墳前,寄託哀思。一些需要移墳遷墳的也會選擇清明節為最好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