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被劉邦過河拆橋嗎?
17
回覆列表
  • 1 # 李老師tome

    1.不聽蒯通之言

    2.有做大將軍的實力,而無取天下的能力。

    3.軍事上老子天下第一,政治鬥爭就如三歲兒童。

  • 2 # 風wefly

    韓信之罪有三:

    一,不世之功,功高震主。司馬光說,漢帝國的江山大抵都是由韓信打下來的,在漢王未稱帝之前就己稱齊王,和劉邦平起平坐。在軍隊中威望極高,號稱兵仙神帥,百戰百勝,立下的功勞太多太大,以至達到讓君王恐懼的程度。

    二,國士無雙,略不世出。國士是一把雙刃劍,歷朝歷代的君王都得小心把玩,否則稍不注意就會割傷自己,劉邦是信任韓信的,但信不過韓信那天下無敵的本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而。

    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盡,走狗烹。韓信是國士也是國之重器,當外部威脅消失後,不可避免地會成為政權穩定的最大威脅。

    尤其,韓信僅有三十五歲,一旦劉邦逝去,韓信失去效忠的物件,用陳平的話說,韓信五千兵,天下誰可拒之?

    韓信這樣的天才,必然如歷史的一顆流星,炫耀奪目,卻匆然而逝!

  • 3 # 一葦渡寒生

    韓信少年時期受過疾苦,過了一段寄人籬下的日子,甚至有過胯下之辱,後來受人一飯之恩,正是這些經歷才使得他形成了日後堅毅的性格。

    後來投入項羽軍中,鬱郁而不得志,空有一身本領,滿腹韜略,卻不被重用。僅僅只是一介執戟郎而已。 像韓信這陣不世出的將才,又是生逢亂世,怎麼會甘心碌碌無為,最終也離開了項羽,而投劉邦。 最初在劉邦那裡一樣沒有什麼機會,因為這時候是劉邦的低谷時期,被項羽封漢中王,都南鄭,在那個時期蜀地基本屬於未開化的煙瘴之地。有很多人在入蜀的時候脫離了劉邦。 最後韓信以為在劉邦軍中也是沒什麼前途,就趁夜而逃。這時還是由於蕭何知道韓信是有真本領的,所以知道韓信走了以後來不及稟告劉邦連夜追回韓信。 在蕭何的勸說下,劉邦答應了封韓信為大將軍。 後來韓信助劉邦暗度陳倉出蜀,而與項羽爭天下。

    在軍功日盛之後才要劉邦封其為假齊王,劉邦由於對韓信這時已有忌憚封了他真齊王,其實可以說在這時劉邦心裡應該已經起了殺心。 後來有個叫蒯徹的人來勸韓信反漢自立已成三足鼎立之勢時說:“觀君之面,位不過封侯,又危不安,觀君之背,貴乃不可言”韓信對此的回答卻是當初投在項羽麾下之時,言不聽,計不從,位不過執戟郎,在漢王這裡,言聽計從,登壇拜將。拒絕了蒯徹。 其實應該是韓信對當時的天下局勢判斷有誤,他認為(其實當時很多人也都是那麼認為的)項羽與劉邦爭的不是皇帝位,而是類似於周天子那樣的天下共主的位置,因為本來項羽入主咸陽以後大封諸侯,就有周天子分封諸侯的意思,後來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實行的郡國並行制也是因為覺得秦的滅亡是由於沒有諸侯拱衛國家。所以韓信是權衡利弊之後覺得做一個手握大兵的強權諸侯要比天下共主強得多。 後來韓信助劉邦得了天下,等到天下的局勢穩健發展了之後,就開始大清洗了,韓信先是遷封楚王,後又慢慢降為淮陰侯,最後由蕭何傳入宮中,呂后令宮女手執長竹籤將其插死(也不算是違反了劉邦的五不殺)。 韓信有那樣的結局也是自己種下的因果

    1、功高震主卻不知自辱,反觀蕭何自知功勞太大招人妒忌私自令人告發自己貪汙。始皇時期的王翦,在攻楚的路上還一直在和始皇帝討價還價要錢要地產等等。

    2、在與劉邦談話時還曾經說到“韓信帶兵,多多益善。”說劉邦不過帶兵十萬足矣。不過最後還是圓了回來說了句臣等善將兵,陛下善將將,此臣所以為陛下所擒也,且陛下乃天授,非人力所能及。”

    3、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沒有第一時間去助他,屢次三番不聽調動。

    4、在韓信被削去王爵降為淮陰侯之後,去見樊噲,樊噲居然出門跪迎“大王乃肯臨臣”可見韓信在軍中朝中的地位威信,劉邦不過比始皇帝小三歲,韓信又正當壯年,年富力強,劉邦怎麼可能不擔心他的江山基業日後的存續問題。

    綜上所述,韓信於劉邦而言在穩坐江山之後,肯定是必欲除之而後快的 。

  • 4 # 嘿嗖

    飲一壺老酒,講一段歷史!

    韓信為何被滅?

    1,原本並無自立為王之心,被蒯通蠱惑。

    韓信一開始就沒有想著自己稱王,一直都是跟著劉邦。為人比較直爽!但是,自從收納蒯通之後,蒯通經常在他耳邊為其叨叨,說漢王怎麼怎麼滴,說劉邦怎麼怎麼滴。所以漸漸地對劉邦有了防備之心。

    2,多次因為戰機,而陷劉邦於危險之中

    雖說韓信並沒有得天下的想法,但是在楚漢之爭的時候,劉邦曾經多次求援韓信。韓信被蒯通蠱惑,都覺得應該以目前的目標為重,而不是去援助劉邦。可能他是想等劉邦被殺死後再稱王。

    3,對於劉邦來說,多次不聽從調動

    劉邦賦予韓信權力,但是韓信最後卻從劉邦集團分裂出去,自立為王。多次沒有聽從調令,從而讓劉邦陷於危難之中。這是惹的劉邦不痛快。從韓信請劉邦封其為“假齊王”,而劉邦破口大罵可以看出,兩人的間隙已經產生。劉邦已經不爽韓信了。但是為了大局,得到天下,只能封韓信為真齊王,甚至在楚漢之爭末期,給予韓信更大領土的承諾。

    4,劉邦不殺,呂雉非常為老公著想

    劉邦雖然說過“五不殺”,甚至把韓信降職處理而沒有選擇殺掉。其一,韓信功勞巨大,由劉邦來殺會顯得皇帝出爾反爾;其二,劉邦其實並不是一定要殺韓信,只是為了剝奪韓信的權力。

    但是作為劉邦的老婆——呂后,還是非常痛恨曾經使劉邦陷入危機的人。所以韓信、彭越等最終都死在呂后手上。

    至於說呂后與蕭何密謀殺死韓信,而劉邦不知道。這純屬扯淡。呂后在劉邦在位期間,權力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巨大。能調動以及操控的資源有限。作為蕭何這麼聰明的一個人,怎麼可能不知道與皇后密謀殘害開國元勳會惹得劉邦心中不痛快?

    正是因為蕭何知道劉邦也想動手殺,不管是捨不得還是不敢自己動手,總之是不喜歡韓信。所以呂后找蕭何幫忙蕭何才敢幫忙。也能把韓信真的殺掉!

    呂雉要動韓信,一是因為韓信多次違背劉邦的調令,二是戚夫人過於得寵,呂雉怕劉邦走後太子不一定是她的兒子劉盈,殺了一個被劉邦所討厭的韓信,卻能在所有將軍謀士心中植入“我是劉邦老婆,不聽我話我就弄死你!”的種子。為劉邦走後的自己鋪路。

  • 5 # 羽書遲

    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他軍事能力很強,被稱為"兵仙"。他為漢高祖的帝業建立了巨大功勳。漢高祖先是許諾他封齊王,奪其兵權後,改封楚王,後又降為淮陰侯。

    據說劉邦曾經給了韓信免死的待遇。但最終卻處死了韓信,看起來韓信之死是呂后做的,劉邦並未參與,但沒有劉邦的意圖不太可能。韓信之所以被殺。

    一方面被劉邦一系列迷惑術迷感。韓信認為自己功勞大,封爵一貶再貶,對劉邦沒有威脅,沒有被殺的可能。

    另一方面韓信小動作不斷,太過表露自己的想法,比如和陳豨勾結往來,後者反叛,又如韓信以與周勃、樊噲等人交往為恥。前面的事讓他死路一條,後面的事使得無人保他。

    至於說免死的承諾,當不得真,尤其韓信一樣的大功臣。

  • 6 # 盪漾飛劍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三齊王五不死。

    漢朝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韓信南征北戰得來的,漢朝成立之後,劉邦為了獎賞韓信,封其為“三齊王五不死”。“三齊王”的指的是“與天齊”、“與地齊”、“與君王齊”;“五不死”指的是韓信可以“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王不死”,漢朝沒有捆他的繩,漢朝沒有殺他的刀。這既是莫大的榮耀,也是韓信命不久矣的徵兆。

    我認為韓信之所以被滅族的原因有以下四點:

    第一,漢朝是劉邦的漢朝,只能屬於劉邦,但是漢朝的土地居然有三分之一是靠韓信打下來的,也就是說,在百姓,在劉邦的心中,韓信居然也是漢朝的三分之一個主人,這怎麼能忍,剛開始與項羽較量的時候,人才當然是越多越好,只有你有能力,怎麼著都行,但是殺死項羽,建立漢朝之後,就變成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曾經的人才都變成了心腹大患,需要慢慢絞殺,韓信更是心腹大患中的心腹大患,所以韓信必須死。

    第二,韓信是真正的“兵仙”“神帥”,統兵能力太可怕了,萬一韓信有一天生出不臣之心,想要體驗一把皇帝的感覺,那劉邦豈不是隻有死路一條,當皇帝的最怕的就是臣子有取代自己的能力,韓信很明顯有取代劉邦的能力,劉邦每天晚上根本睡不著啊,就算是封韓信為“三齊王五不死”也不過是為了安撫韓信,溫水煮青蛙,慢慢要你命。

    第三,韓信在內心中是看不上劉邦的,認為劉邦就是一個地痞流氓韓信,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梁、項羽,卻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轉投劉邦,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路子了,韓信是不可能投奔劉邦的,因此,劉邦對韓信做不到像對樊噲,蕭何那樣放心。信任是相互的,劉邦不信任韓信,韓信又怎麼可能會信任劉邦呢?他們兩個更像是“集團與總經理的關係,韓信就是被聘請的人員,不是自己人”,因此,一旦不需要韓信了,劉邦會立馬卸磨殺驢,過河拆橋滅了韓信。

    第四,有人說,劉邦不是已經封了韓信“三齊王五不死”嗎?怎麼還能殺了韓信呢?這就只能說你想的太簡單了,對於帝王來說,只要是有可能威脅統治的,為了解決潛在威脅可以放棄麵皮的,是可以反悔的。把你用黑布包住,或者把你請進一個用黑布包裹的小屋子裡,這就見不到天,見不到地,更見不到君王了。沒有捆他的繩子,那就用鐵鏈子麼;沒有殺他的刀,那就用劍,用錘,十八般武器除了刀都可以用,這樣不算是違反了約定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運營人員如何啟用社群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