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合小弦

    這涉及意識和物質的關係,通俗表達,意識是資訊,資訊是波,波是能量,波也是構成物質的基礎,總結起來是資訊物質能量三位一體。人類有物質身,同樣也有能量身,資訊身。各種資訊的綜合體。至於自身各種資訊的比例多少,那取決於一個人的生活狀態,生活習慣,平時的行動、語言、意識。保持正面的健康的狀態心態行動意識也是所謂的正能量滿滿狀態!再通俗一點,把人體比喻成一臺電腦,智慧電腦,電腦裡有什麼軟體會執行什麼樣的程式,在生活中是人類的活動過程,一些生活習慣。每個人每臺電腦裡都有各自的軟體。

  • 2 # 喧囂的板車

    想要參與到這個問題中來,有幾個關鍵引數得先弄清楚:

    1、你是如何定義你的?你、我、他都是一個人,這個是肯定的。雖同為人,卻彼此獨立,並且還有很強烈的自我意識。不管你如何打理自己的身體,它曾經是某個已經死去的人身上的一部分。在你出生之前,你並沒有自我認知。在你死去之後,你的意識也隨之消失。上一秒的你並不完全等同這一秒的你。你是很多時間片斷拼湊出來的,無論是肉體上還是意識上。好像沒有一個合適的詞來簡單的概括,我們是否可以這樣定義——你並不是一個東西。

    2、你是如何理解只有人才會定義並接受的非物質概念?如:文明、文化、情感、價值、意識、精神、信仰等等。既然是非物質的存在,你是否可以認為它們不存?既然可以理解為不存在,那你是如何感受到它們,並同時不自覺的接受和認可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可否這樣定義——心即理,心外無物。

    3、你的行為是誰控制的?想當然的肯定是你自己在控制。事實上並非如此。你只能控制你自己的一部分,約70%。還有30%下意識的反應和行為並不是自我認知的你在控制。借用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臺詞——鬼使神差。

    以上三點,貌似描述的還是模模糊糊的樣子。至少有個輪廓了,暫時不管它。下面我們就試著從幾個不同層面去解讀生命是什麼、你是什麼以及你的意義是什麼。弄清楚了這幾個問題,也許就可以知道你來地球幹 什麼來了。

    單從這幾個字面上看,似乎對人類充滿了失望;似乎把你、我、他這樣一個普通人貶低的一無是處;似乎整個人類命運的推動都是那麼少數幾個人在起作用。我們來做個思維假設實驗:

    假設一:所有的普通人都在同一時間離開地球,現在只剩下那些掌握頂尖學識的人。結果會怎樣?很顯然,底層的生產和流通體系第一時間崩潰。接下來是工業基礎的癱瘓,然後緊接著就是高科技產業全面停滯。最後,你所認知的經濟價值將毫無意義。

    假設二:只有你現在離開了地球,無論你是多麼有意義的、非常重要的存在。事實上,都不會產生實質上的影響。

    說到這裡,好像有個矛盾出來了。季羨林他老人家說錯了嗎?他老人家的觀察是客觀事實的存在,並沒有錯。他觀察到的一切正如你所見,同時也和你一樣的感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何在?

    你所能感受到的:

    自從你出生開始,就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命運之輪推著往前走。你學會了行走;學會了說話;學會了社會基本道德規則;開始讀書上課;你從別人的經驗中拿現成的成果為你用;你會碰到你喜歡的人;你在不停的做出你認為的有主見的選擇;你為了家庭、親情、愛情、生存的必需品在不停的折騰著。事實上,無論你選擇了什麼職業;無論你選擇哪個伴侶;無論你是一直使用別人的知識還是你自己的創造發明。就你個體的感受來說,意義何來?

    柏拉圖認為,沒有經過審查的人生是站不住腳的。我們從小到大,在一個到處都是約定俗成的規則的環境裡,透過別人的教導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但柏拉圖認為我們一切的是非觀應該經過自己的真正審查,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是對的?為什麼是錯的?根據在哪裡?只有經過這樣追根溯源的審查,我們的觀點才是靠得住的,正確的,我們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

    好吧,那我們換個思路,看看從現有的科學成果的視角來審視生命的本質,又會是怎樣的結果。或許我們弄清楚了什麼是生命,也就可以解決你是什麼,也就知道你來地球做什麼來了。

    1943年,有一個人養了一個至今不知死活的貓——薛定諤的貓。薛定諤寫了一本書叫《生命是什麼》。他從物理學的角度去寫的,可能我們普通人理解起來有點難度。大概意思是說:生命是一個負熵的過程,萬物會歸於虛無。這個“熵”意思是在於你一直要做功,否則整個體系就亂了。他是強調透過大分子的有序性來克服小分子和原子的無序性所構成的一個系統就是生命。

    70年代的時候,數論發展成了離散體系。認為生命也是一個離散體系,但它是一個有範圍的離散體系。從化學角度看,生命更多的是一些生化反應的一個組合。所以有時候我們經常開玩笑——生命的本質就是化學。化學的本質是物理,物理的本質是數學來描述的。那麼數學的本質又是什麼?數學是用語言文字寫出來的對自然規律的一種描述形式。如果沒有語言文字,那我也就不會在這寫這麼多有的沒的。

    經典物理統一在原子上,量子物理統一在量子上,化學統一在元素上,生命統一在DNA上。而DNA本身拆開了就是一群元素按照經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的方式所進行的組合。

    生命是可以感知到在無機和有機之間分類的一個東西。生命天然有一個叫親生命性。親生命性就是你看見活的東西就會高興,因為它活著就意味著你可能也活著。也可以理解成親自然性,就是我們每天都可以感受到的充滿生機盎然的那個自然。

    當然,人對於生命來說是比較特殊的存在。人區別於動物和植物之外的又多了一個觀感。如果我們用第六識去講的話,就是在眼耳鼻舌身之外我們又多了個意,所以才會有色聲香味觸法。但是植物一樣有這些功能。只不過它是散佈在不同的植物當中,而且我們的發現的證據有限的。所以最終的這個意和法可以理解成:人把自己高於其它生命之中的所剝離出來的一個東西。

    當你愈發的去覺得你研究的這些所謂的物種越多,比如哺乳類就有5000多種,其中就會發現鼴鼠和大象不得癌症。再向外擴充套件,很多動物是可以沒有性別的。你會發現原來這個魚在30度的時候是公的,28度的時候就是母的;原來這個東西可以自己跟自己交配的;原來有些蜥蜴是可以處女生殖的。放到植物界,這類離奇的現象就是很普遍的存在了。你會發現原來人還是挺渺小的。你是如此的簡單,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深。甚至很難說你是在進化或是退化中,正確的說法應該叫演化。達爾文的《進化論》應該翻譯成《天演論》才準確。達爾文講的是更適者生存,而不是適者生存。因為根本就不存在最適合。你變、我變、天變、道義變,只有拼命的去適應這個環境,你才能最終和環境達成一個共同體。如果你保持不變,你終將被拋棄。

    是不是當你清醒的意識到你必需去接受這種變化時,你就會開始產生一種對生命的覺悟呢?而且,如果這個覺知性是正確的話,你會覺得你對你的負熵會做的更好。你開始主動學習、去運動、去用更好的一些東西來武裝自己。

    學習其實不是讓你變成全知全能。學習最大的特點是開始讓你覺得:我開始不害怕未知。因為已經圈越大,未知圈就更大。學的越多,不知道的就更多。在這個情況下,就會產生你下一個問題:宗教為什麼會產生?當人們到一定程度都想不通了,只能升維。

    至此,就算我們用盡全人類的文明成果也是得不答案的。怎麼辦?我們只能嘗試著跳出現有的理論框架,因為現有的維度已無法再擴充套件。那怕只是提高一點點維度,你就可以無限的看見你的邊界在哪兒。在這個升維的過程中,你就會明白:原來科學和宗教就是走在一起的。越往山頂爬,答案就越接近。

    如果說你現在還不知道來地球幹什麼來了,這才是正常的。從“你”這個微不足道的個體為視角,是永遠無法超越你身處這個小小維度的感知和認知。在螞蟻的維度,它只能感知它維度內的東西。在人的維度才可以感知螞蟻之外的東西。地球是圓的,這對於螞蟻來說似乎沒有意義,所以它也不能、也無需去感知。而你可以感知地球是圓的,對於你來說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現在來想像一下,假設你就是上帝。你現在漂浮在太空中俯瞰著整個地球,你的觀念就會發生本質上變化。現在把時間定格到35000年前,再把時間快進。除了地形板塊和氣候在發生變化之外,那些像螞蟻一樣的人們也在不停的變化和擴張。就像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中描述的一樣。從最初的採集打獵方式的平均分配公有制基礎文化上,一步步走向更加發達也越不公平的文明。事實上正是我們認為的不公平制度在推動整個人類的發展。不同的地域文化總是在不停交換的同時,更多的是在互相征服和殺戮。但是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先祖發明創造總是會被繼承下來。慢慢的形成一種人類集體意識形態。每一次戰爭與其說是野蠻行為,還不如說是一種激烈的認識方式和深入血肉的文化交換。從這個視角來看的話,家國、民族、仇恨、戰爭、似乎也並沒有像歷史書上說的那麼明顯的對錯。每經歷過一次毀滅性的打擊,整個人類文明的整體高度又會增加一點點。當然從個體上是很難感覺到這種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整體向好的方向發展的趨勢。

    以上方方面面都在指向這幾個結果:1、你必需要去做點什麼。2、無論你在做什麼,都很重要,有時候只有你自己認同自己,有時候也會有很多人認同你。3、不是因為你要做什麼才來地球,而是你來到地球以後才會想著要去做什麼。4、任何你所能看到的每個人的行為都是合理的,哪怕是和你的三觀邏輯相對立的。5、所有你能看到的對和錯都是為了推動人類命運向前發展的因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將如何改變未來戰爭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