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丶Supreme

    在三國,荊州可謂是當時是兵家必爭之地,形勢極為複雜。赤壁大戰後,三國各據有一部分,曹操擁有南陽郡,劉備有南郡、武陵、零陵,孫權有江夏、長沙、桂陽。

    在這樣的情況下,三國之間能和平共處嗎?不可能吧。蜀漢佔有的三郡孤零零的扔在那裡,沒有緩衝,沒有後方支援,不進攻也是等死。

    關羽進攻的戰略是對的,但是發力過猛,被魏吳聯手擊敗。有的人把呂蒙吹得很厲害,其實就是魏蜀吳就是三個人裡有兩派,不管怎麼結盟,都是兩個打一個,不同的是這次是魏吳聯合起來打關羽。關羽的好運氣也是用完了,如果一對一,關羽與呂蒙正面對剛,呂蒙不是關羽的對手。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看似風光無限,實際上危機重重。關羽手下無良將,兵力略顯不足,缺少人才,不具備雙線作戰的能力。糜芳和傅士仁就是專門坑爹的,投降不是因為關羽沒有善待他們,就是貪生怕死。糜芳投降吳國後,活的也不開心,屢次被吳華人羞辱。他的哥哥糜竺因為羞愧,沒臉面對劉備,就病死了。

    如果糜芳能抵抗一段時間,關羽就有一線生機。

    關羽在正面有曹仁、徐晃這樣強勁的對手,後方有呂蒙偷襲,糜芳傅士仁通敵,劉封、孟達見死不救的情況下,怎能不敗。這樣的仗,換了諸葛亮也打不贏。

    那是不是關羽對失敗不承擔責任?也不是,關羽要承擔的是次要責任。

    主要的責任在劉備,劉備在荊州的佈局、人員配置存在巨大的問題。劉備如果再留一員大將輔助關羽,為關羽守住後方,而不是糜芳之流的草包,其他各方有互相援助的機制,情況就會好很多。

    如果劉封、孟達肯幫助關羽,也許關羽就拿下了襄樊,歷史就改寫了。

    有人說關羽驕橫,妄自尊大,沒有搞好各方關係,這是事實。但是關羽是主將,要求部下不是過分的事情。關羽就是權力還不夠,無法號令劉封、糜芳之流的皇親國戚,才導致失敗的。

    還有說法是關羽沒有跟孫權搞好關係,這就更可笑了。在國家利益面前,結個兒女親家有什麼用?父子、兄弟還互相殘殺,關羽跟孫權示好,孫權就不覬覦荊州了?

    其實在這樣的條件下,關羽做的已經很不錯了。

  • 2 # 何偉讀史

    其實,關羽並非因為“大意”才失的荊州。

    關羽在荊州問題上沒有“粗心大意”,他領軍直取曹操襄陽時,隨軍司馬王甫曾提醒過他:“今東吳呂蒙屯兵陸口,常有吞併荊州之意,倘率兵徑取荊州,如之奈何?”,關羽是這樣安排的:“吾亦念及此。汝便可提調此事: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選高阜處置一烽火臺,每臺用五十軍守之。倘吳兵渡江,夜則明火,晝則舉煙為號。吾當親往擊之。”關羽的嚴密佈署得到了遠在益州的劉備肯定:“忽又探馬到來,報說關公於江邊多設墩臺,提防甚密,萬無一失。因此玄德放心”。

    既然不是因為“粗心大意”,關羽是什麼原因失的荊州呢?我認為只有兩個字:傲慢。三國裡不管能耐大小,關羽的傲慢可列前三甲。後人有句話:“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關羽看不起這三位英雄,其它英雄更不在話下。我們一塊做一簡要分析:

    首先,關羽“傲慢”最看不起孫權。孫權打不打荊州,本來在兩可之間。諸葛瑾給他出的主意正中孫權的下懷:“某聞雲長自到荊州,劉備娶與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其女尚幼,未許字人。某願往民主公世子求婚。若雲長肯許,即與雲長計議共破曹操;若雲長不肯,然後助曹取荊州”。孫權用其謀,派諸葛瑾去提親,沒想到關羽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把諸葛瑾轟了出去。孫權再怎麼說也是一方霸主,連天下第一英雄曹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人家好心好意來提親,按理說是屈就你來的,你關羽不就是劉備手下一員大將嗎?關羽卻說他是一隻狗,真是“士可殺不可辱”,別說孫權是英雄,就是“狗熊”也要跟你翻臉玩命的。關羽一句罵言堅定了孫權取荊州之心,為以後呂蒙白衣渡江埋下了禍根。

    其次,關羽“傲慢”看不起曹操及其軍隊。關羽雖然以“降漢不降曹”的名義“假降”過曹操,但他骨子裡沒拿曹操當碟菜,過五關斬六將之時,哪裡把曹操對他的恩情放在眼裡。曹操摸準了關羽“吃軟不吃硬”的脾氣,華容道前苦苦哀求,果然在這位傲慢將軍面前撿了一條命。關羽守荊州時,諸葛亮問他:若曹軍攻來,以何擋之?關羽信心十足的慨然答道:以兵拒之。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全沒拿曹軍當回事,受劉備之命進攻曹操時,他大戰曹仁取了襄陽,一鼓作氣直取樊城,沒想到碰到了敵手。第一個敵手是龐德,龐德用計一箭射中關羽左臂,正要結果關羽的性命時,曹軍元帥于禁出於嫉妒心卻怕龐德取了頭功,鳴金收兵,救了關羽一命。曹軍將帥不和,才致使關羽用計水淹七軍,殺死龐德,活捉于禁。嚇得曹操直想遷都以避其鋒,司馬懿看出了其中的破綻:“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戰之故,於國家大計,本無所損”。關羽得意洋洋繼續進軍樊城,城下叫怕:“汝等鼠輩,不早來降,更待何時?”,正罵著呢,曹仁命令五百弓弩手在敵樓上給他來了一箭,正中右臂,這下關羽兩條胳膊都廢了。當他碰到第二個勁敵徐晃時,“終是右臂少力”,再也不是曹軍的對手了。

    第三,關羽“傲慢”看不起劉備的一些親族。劉、關、張雖桃園結義,誓同兄弟,但關羽對劉備的一些安排是不滿意的,劉備自封漢中王封官許願時,加封關張趙馬黃為“五虎大將”,關羽不滿,表面上是看不起黃忠,“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實際上是不滿大哥對自己的安置,嫌官小罷了。劉備打算立義子劉封為嗣,關羽不悅,說劉封乃螟蛉義子,不可僭立,勸劉備遠置劉封於上庸山城之地,以杜後患,結果導致劉封對關羽兵敗“見死不救”;糜芳是劉備的小舅子,在關羽手下為將,因飲酒犯了軍令,關羽並沒有打狗看主人,立命斬之,被別人求情方饒了一命,重打四十大板,摘下先鋒印。結果導致糜芳、傅士仁在東吳取荊州時不戰而降。

    第四,關羽骨子裡“傲慢”看不起諸葛亮。劉備與諸葛亮“如魚得水”的關係是很遭關羽嫉妒的,關羽一直懷疑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他對諸葛亮“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戰略部署陽奉陰違,拒不執行,是導致荊州失陷的最主要原因。諸葛瑾是諸葛亮的親哥哥,前來提親,他的態度是:“不看汝弟之面,立斬汝首!再休多言!”把諸葛瑾轟了出去。關羽兵敗,諸葛瑾前來勸說:“吳侯欲與君侯結秦、晉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漢室,別無他意。君侯何執迷如是?”,關羽不聽,關平竟拔劍欲斬諸葛瑾,關羽雖出於諸葛亮之情饒了諸葛瑾一命,但還是命人逐出諸葛瑾。弄得諸葛瑾抱頭鼠竄,滿面羞慚。俗語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何況諸葛瑾是諸葛亮的親哥哥,兩次拜見關羽都把他轟了出去,可見諸葛亮在關羽心中的地位之低。

    第五,關羽“傲慢”不聽謀士之言。關羽是如此傲慢的脾氣,必然剛愎自用,很難聽進別人的意見,一朝大權在握,就是諸葛亮親自做他的參謀長也是沒用的。本來諸葛亮是給他派下很多謀士的,如馬良、伊籍等。但他們的建議恐怕在關羽面前是對牛彈琴。如關羽命治中潘浚守荊州,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王甫曾建議他:“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竭力”、“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軍前都督糧料官趙累代之。趙累為人忠誠謙直。若用此人,萬無一失。”關羽不聽,說:“吾素知潘浚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這樣,守荊州的是對關羽有恨意的糜芳、傅士仁和多忌而好利的潘浚,一方面疏於防守,一方面遇戰則降,荊州安能不失。

    第六,關羽“傲慢”看不起東吳後起之秀。陸遜是東吳有名的少年英雄,堪比當年英姿勃發的周瑜,關羽身為大將,卻對陸遜太缺乏瞭解,當他得知東吳易帥陸遜,陸遜又送上一封恭維信時,就如同給傲慢的關羽灌下了一碗“迷魂湯”,關羽道:“仲謀見識短淺,用此孺子為將!”於是沾沾自喜,“無復有憂江東之意”,把荊州大半兵力調到抗曹前線樊城,弄得荊州兵力空虛。其實哪是孫權、陸遜見識淺,關羽此時就是一個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大傻蛋。

    關羽“舍我天下其誰”的傲慢使他失去了人心,俗語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如果沒了幫手,都想把你置之於死地而後快,你便成了孤家寡人,豈有不敗之理?關羽最後落得“裡無糧草,外無救兵”,敗走麥城本來就在情理之中。有句話“驕兵必敗”,關羽正中其言。“大意失荊州”這句話應該改一改,叫做“關羽傲慢失荊州”,才比較符合他的性格

  • 3 # 不吃魚的大臉貓

    關羽“奉命”打襄樊是《三國演義》的說法,正史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是諸葛亮或者劉備讓關羽攻打樊城。因此,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是自作主張,自認為曹操在漢中大敗,自己可以乘勝進軍。至於杖責糜芳更是小說家言,但關羽看不起士仁和糜芳是確實的,留他們看著南郡和江陵就是不想帶他們上前線。因為關羽這個人驕於士大夫,對於糜芳這種悠閒國舅式人物是看不上的。

    另外,劉備為什麼不救援/支援關羽?當時剛剛結束漢中之戰,糧草供應拖至千里,傷亡不少,急需休整,根本無力南顧荊襄。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劉備有能力派人,關羽一直號稱蜀漢第一名將,曹魏和東吳都認為他是“熊虎之將”,更何況前四個月又是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捷報頻傳。誰見過打勝仗了還要派援兵的?

    沒有人會料到短短三個月之內,一代名將關羽就會從巔峰狀態急轉直下,失荊州、走麥城。

    關羽的失敗在於他太驕傲了,陸遜寫書信恭維他,他就放鬆警惕,調荊州的防禦的兵力一起攻襄陽,導致荊州空虛受孫權攻擊後無法自守,當然關羽的死,諸葛亮也有責任,作為軍師,知道關羽的性格和關羽守荊州的戰略,就要有所準備,要派人支援關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孕婦在夜間會一直打嗝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