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東汪郎
-
2 # 俳語雜說
我也是某某CP粉,但是把楊貴妃和李白配在一起,我要說吃瓜群眾洗洗睡吧。不是所有的才子佳人都能“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兩個人相差了十八歲。楊貴妃是天寶四年冊封為貴妃,時年26歲,李白44歲。也就是說,李白寫《清平調》時,兩人的年齡還要大些。你相信這個年齡的男女會一見鍾情,產生愛情嗎?你當唐玄宗是瞎的,高力士是傻的?
確實,李白為楊貴妃寫了三首《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干。”還有疑似得罪了楊玉環的“一枝穠豔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但是,你以為李白是寫給貴妃看的嗎?錯,錯,錯,那是寫給玄宗看的。
“喜縱橫,擊劍為任俠,輕財好施。”的李白為了施展才華報復,能寫出“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這麼肉麻的話來。我寧肯相信他更願意和玄宗擦出愛的火花。
-
3 # 沂藍書院趙月光
李白是對待女人有原則的詩人。他貪杯,但不濫情,不像現代的一些有名詩人,不知泡了多少女粉絲。比李白小18歲的楊貴妃,肯定會欣賞李白的才情,但是否內心愛慕?
李白27歲時在湖北安陸娶了唐高宗時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生了一個女兒李平陽,李白最疼愛這個女兒。又生了一個兒子李伯禽,小名明月奴。
許夫人去世後,李白才和一個劉姓的女子同居,結果被劉氏拋棄,搞得李白很鬱悶。
後來,李白帶著兩個孩子搬去了東魯任城(今濟寧),跟一個東魯女子同居,生了二兒子李頗黎。
李白50歲時娶了宗楚客的孫女。
李白的原則是:不搞外遇。結髮妻子去世了,才跟別的女子同居。東魯女子只能算作妾,幫助李白帶三個孩子。
天寶元年,李隆基召李白進京,這時的李白41歲,從東魯來到長安,楊玉環23歲。也許李白會愛慕楊貴妃的美貌,楊貴妃愛慕李白的才情,但僅此而已。因為他們中間的第三者是當朝皇帝唐玄宗。
李白在長安做的官是供奉翰林,就是給皇帝寫詩寫稿子的。天寶二年(743年)的春天,唐玄宗和楊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伶人正準備歌舞。唐玄宗說:“與貴妃賞花,豈可用舊日樂詞。”因急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清平調。李白奉詔進宮,在金花箋上作了三首詞。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雲想衣裳花想容”,這是李白見到楊貴妃的美貌後,激發出來的天才靈感。但李白轉念一想,我是來當官施展抱負的,不是來兒女情長的,一定要向皇帝諷諫。李白努力定定神,寫下“可憐飛燕倚新妝”,拈出惑亂漢朝的趙飛燕。
楊貴妃讀到“雲想衣裳花想容”,心花怒放,愛慕李白的才情;再讀到“可憐飛燕倚新妝”,變了臉色,從內心把李白打入了大牢。
後來,李白在《宮中行樂詞》寫: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把金屋藏嬌的野蠻陳阿嬌也點出來了,楊貴妃的臉色更難看了,從內心把李白打入了地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李白被唐玄宗召進京,供奉翰林。任務就是在唐玄宗有什麼宴飲的時候,寫一點歌詞,再讓樂師譜成曲,在宴會上唱和助興。
天寶二年(743年)暮春時分,唐玄宗和楊貴妃一起在宮中宴飲的時候,讓李白現場寫歌詞。於是李白寫了《清平調》三首。
(李白劇照)
這三首詞中,第一首的第一句是“雲想衣裳花想容”。而這一句出來後,卻在後世引發了各種傳說,後世不少野史記載說楊貴妃和李白的諸多“曖昧”,有的說是李白愛上楊貴妃,有的說是楊貴妃愛上了李白。也有的說兩個人互相愛慕,但“天下有情人難成眷屬”。“雲想衣裳花想容”中的“想”字,就十分含蓄委婉地表達了這個意思。近期有一部叫《楊貴妃秘史》的電視連續劇,更是把這種李白和楊貴妃的所謂“愛情”,演繹到極致。
那麼,歷史上的楊貴妃和李白之間,是不是真的有愛情呢?
先說後人為什麼認為李白和楊貴妃應該有愛情。
原因很簡單,李白在宮中三年多,有很多時間和唐玄宗楊貴妃待在一起。楊貴妃豔絕天下,李白才冠天下,自古都喜歡“才子配佳人”的套路,他們要是沒有點什麼,似乎是說不過去的。
不過,我個人認為,李白和楊貴妃之間,肯定是不會產生感情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楊貴妃劇照)
第一,李白和楊貴妃,都是兩性感情很淡漠的人。
李白是個大詩人,大文人。文人都很多情,可是李白一生,似乎並沒有和那個女人有過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且他也不重視家庭。他一生四處遊歷,飲酒賦詩,對家庭很少照顧。李白的那麼多詩歌中,表現愛月亮愛飲酒愛名山大川,甚至愛孟浩然、汪倫這樣的男人都有,但是很少有表現愛女人,讚美女人的。所以,李白應該是對女人的興趣不濃的。
楊貴妃也不是一個感情很濃烈的人。她本來是壽王李瑁的妻子,被唐玄宗奪去後,照理說,她肯定會留戀李瑁的。畢竟她原先和李瑁琴瑟和諧生活了三年,都說“女子愛前夫,男人愛後婦”,可為什麼歷史上沒有任何記載她懷念李瑁的文章呢?
李白雖然才華橫溢,不過,只有文藝女青年才會愛上才華橫溢的人。楊貴妃不會寫詩,也沒有她愛好詩歌的記載。也就是說,她不是文藝女青年,她怎麼會喜歡上老男人李白呢?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楊貴妃和唐玄宗“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只不過是白居易自己的想象而已,楊貴妃肯定也不會對唐玄宗產生愛情的。
第二,李白和楊貴妃待的時間不多,沒有機會。
李白雖然在宮中有三年時間,但實際上只有一年多。而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真正見面的也沒幾次。因為我們只要看看,在這期間,李白為唐太宗寫過多少詩就明白了。宮廷詩是很難寫好的,如果李白寫得多,他也就成不了偉大詩人了。所以說,李白和楊貴妃見面的時間其實很少,因此他們不可能產生愛情。
(唐太宗劇照)
第三,兩人的地位十分懸殊,各自興奮地也不一樣。
楊貴妃身為國母,李白只是個弄臣。這地位差得十萬八千里。楊貴妃是非常留念宮廷浮華生活的,對壽王李瑁尚且不留戀,怎麼會留戀李白呢?李白當然也不可能對楊貴妃存有非分之想。歷史上很少上大臣愛上皇帝老婆的,那是因為地位限制了這種幻想。
至於興奮點,更不一樣。李白的興奮點是當大官平天下,在仕途上有所作為。他本身就厭倦在宮廷中當弄臣的感覺,怎麼還會對楊貴妃產生感情呢?楊貴妃喜歡的“一騎紅塵妃子笑”,也是李白無法帶給她的。
所以說,李白和楊貴妃,顯然是不會產生愛情的。《清平調》中的那個“想”字,也無非就是說“雲羨慕楊貴妃的衣服,花羨慕楊貴妃的容貌”,是讚美楊貴妃,討唐玄宗喜歡而已,實在與“愛情”沒有什麼關係。
(參考資料:《舊唐書》)
回覆列表
你們相信一見鍾情嗎?不管你們信不信,我是相信的。
天寶二年,我奉詔進興慶宮觀牡丹,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她。
當時的我心跳加快,臉漲得通紅,我知道我的愛情就在那一刻來臨了。
當時我心中只有一個念想,就是要用天下最華麗的文字來形容眼前的她,於是我當場寫下了《清平調》,極力描繪這位讓我心動的女子!
對了,我叫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她就是我心目中的仙女,尤其是她曼妙的舞姿,配合著天寶皇帝的梨園弟子們的彈奏,真的讓人感覺好像置身於仙境之中。
“一支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我曾經無數次懷疑過巫山女神和楚王的愛情故事。但當我看到她後我信了,眼前的皇帝恐怕和當時的楚王沒有什麼不同。都說漢成帝的趙飛燕是天下一等一的美女,但在我看來,在她面前趙飛燕還是要靠邊站的。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樣的女子也只有眼前這盛開的牡丹能夠襯托了。
看著她和皇帝共同倚靠著沉香亭的欄杆,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就知道她和皇帝之間是有深厚感情的。這首《清平調》也許會讓天下人對我產生“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印象,但我不後悔。
《清平調》一出,也許會給我帶來一些不利的輿論影響,但我不後悔。
這段沒有開始就要結束的愛情,我如果不能留下點什麼,那我真的會抱憾終身!
她畢竟是皇帝的妃子,是皇帝最寵愛的妃子。所以我就只能用詩來默默表達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感受!
以詩明志重來都是我的拿手好戲!
不管她是否看得懂,不管皇帝有沒有深入去思考,我的《清平調》已經在權貴中傳唱。我知道我應該離開長安了,不然我害怕自己會因為愛情送了腦袋。我雖號稱“謫仙”,但終究是凡人,腦袋總比愛情重要。
不過聽說高力士在皇帝和她面前曲解我的意思,試圖誣陷於我。
我不禁“仰天大笑出門去”,一個閹人而已,哪裡懂得世間男女的愛情。
對了,她叫楊玉環,世人稱她楊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