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83028

    其實也就是說說,你真的反駁也沒啥意思。幾斤幾兩大人們還沒點數?但是不反駁,又覺得自己太懦弱。我記得我小時候,爸媽這麼說我,我就回答:那基因在這裡,我有什麼辦法。或者:哦,嗯,是這樣,讓他們無言以對

  • 2 # 小白-behind

    這個很好回答的,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切入回答,一個是發現自己的優勢,一個就是讓父母正視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別家的這個事實。

    首先我可以瞭解下那個孩子的具體情況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他有我不具備的優點優勢,我肯定也有他沒法輕易做到的優點,多去了解下自己的優點,和對比物件的缺點,這樣跟大人據理力爭,還是可以輕易反駁回去的,同時要積極的發現自己的潛能優勢。

    其次就是要讓家長明白一個事實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再優勢,那也是別人家的。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發現自己孩子的劣勢,讓自己的孩子改掉壞毛病,快速的進步,才能給自己多掙回面子的。只要父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話,就不會再在你的面前拼命的秀別家的孩子有多好的了!

  • 3 # 生死相依7302

    謝謝邀請,在我們家,對於我來說從來沒有“反駁”兩個字,而這兩個字對我也是陌生的,在我父親眼裡,我說的做的永遠都是錯的,只要他批評我的時候我說一句話,那等來的只有巴掌,父親眼裡永遠沒有我的進步,我的付出,我的一點身影,父親對我說的最多的就是看看誰誰誰,學習好。誰誰誰勤快,所以我害怕學習,害怕考試不好被打,從小父親打我時從來不分場合,不分人,所以現在我很自卑,沒有信心,表面嘻嘻哈哈,心裡沒有一點安全感,所以反駁在我與我父親之間是不可能存在的!

  • 4 # 尋常鐵1

    這一題考慮了很長時間,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還存在很多問題。

    我小時候也算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不錯,聽話,基本沒捱過吵,所以對孩子學不會難以理解,只要上課認真聽,下課認真寫作業,哪有不會的道理!

    孩子今年初三,學習成績不好。有時,她數學題不會問我,我一看題,氣就不打一處來,題特別簡單,我讀完題可以直介面算出得數,禁不住火騰地就起來了,你是怎麼學的!這麼簡單的題,你表妹(今年上初一,學霸)都比你做的好!閨女脹紅了臉瞪著我,一聲不吭,眼淚不停地在打轉。我說,你自己回房間想想去吧。

    我也自己在心裡默唸“冷靜、冷靜”,等平靜下來,我再把她喊出來,給她講題。

    我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雖然時刻提醒自己,但還是控制不住發脾氣。實際上也很後悔,知道把她和別的孩子比,打擊了她的自信心,對她的學習並沒有好處。我也知道是我的要求太高了,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考不上重點高中,好大學根本不用想。

    我也常常開導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可是壓力在這裡擺著呢,怎麼能輕鬆起來。

    老發火也不行啊!我就給她寫信,對她的學習提出建議,她回信告訴我她學習中的困惑,我也不在給她講題了,報名參加輔導班,省的再鬧矛盾。逐漸,孩子的學習也算走上了正軌。

    這也只是萬里長征才邁開了第一步,自己對孩子的教育要改變的還有很多,理解孩子,多從孩子立場考慮問題吧。

  • 5 # 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

    隔壁鄰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媽的孫女,鋼琴她過了十級

    我爸戰友的兒子,一口流利的英語

    我媽同事的女兒,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聽到這些訊息,我只能默默不語

    你們的期待,我都明白在心底

    無憂無慮的日子,已經變成回憶

    晚上睡覺常常夢見,做錯的那道題

    我拿著試卷不敢去簽名

    因為分數沒到老爸的預期

    我知道少壯要努力

    可為什麼要和別人比

    我只是個孩子啊

    其實我也會俏皮

    我只是個孩子啊

    給我多一些擁抱吧

    我只是個孩子啊

    請給我一支畫筆

    我只是個孩子啊

    讓我為童年畫出最美的四季

    身邊的小夥伴

    都要忙著到處學習

    哎,你成績怎麼樣了

    變成了禮貌用語

    地球上有一種孩子啊

    叫別人家的孩子

    可在我心底

    老爸老媽 我不想比

    ——《我只是個孩子》

    一遍又一遍的聽著這個9歲男孩唱《我只是個孩子》這首歌,內心湧起一股瑟瑟的感覺,他不僅唱出了孩子們此時此刻的心聲,也勾起了我們這代人童年的回憶。

    我想大多數家庭都住著一個“別人家的孩子”,我家也不例外。記得跟父親生活的那段時光,“鄰居小玲怎麼樣怎麼樣”總是縈繞在我耳旁,尤其是考試後領到通知書時,特別地心驚顫戰,不管我考了多少分,父親問的第一句話總是“人家小玲考了多少分”?那時候,我真的不明白他為什麼總是那麼關心別人家的孩子。如果我比人家多考了幾分,他彷彿就倍有面子;如果我比人家少考幾分,他就唉聲嘆氣地說:“我一個人既當爹又當媽地供你讀書,你再不好好學習,看你怎麼對得起我。”

    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都默默無語,我既感到內疚,又感到自卑,總覺得自己不管怎麼努力都不如別人。即使自己把課上課下的時間都用上了,成績依然平平,並且還有一種很強的負罪感,總覺得自己辜負了他的期望,更對不起他對我的辛苦付出。

    原本純真的友情也在父親一句又一句比較中受到傷害。我與鄰居小玲從小一起長大,本來情同姐妹,考得不好時,我們會互相打氣;考得好,我們都為對方高興。對方難過時,我們也會給予安慰。可是,後來我卻害怕找她玩,甚至害怕聽到她考的分數。

    雖然多年以後,我走上了寫作路。每當父親再洋洋得意地拿我與村子裡的同齡夥伴比較,覺得我比她們都過得好時,我絲毫感覺不到喜悅,更多的是反感,總有一個聲音彷彿一直在我的內心叫囂:“比,比,就知道拿別人家的孩子跟我比。”

    這種內心壓抑的各種情緒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影響著我的生活。在婚後生活中,只要一聽見婆婆說“那誰家兒媳婦每個月收入幾萬”,“那誰家兒子兒媳又在北京買了一套房”、“那誰家兒媳婦在傢什麼事都做”、“那誰家兒媳婦天天把地拖得可乾淨了,把一塊毛巾撕成幾塊,家裡每一個角落都擦得乾乾淨淨的”……一股無名火就騰騰地在我胸腔裡蔓延。

    終於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便怒氣衝衝地回答:“人家兒媳婦都好,那你就讓她來當你兒媳婦好了!天天拿我跟別人家的兒媳比較,我又沒拿你跟人家的婆婆比較,我又沒說人家婆婆多年輕,人家婆婆在兒子兒媳結婚前就給他們按揭了一套房,人家婆婆怎麼怎麼樣。”

    也許是我說話的語氣不好,也許是婆婆也受不了我拿她與別人比較,她一下子生氣了,跟我大吵了一架。吵過架以後,我才細細思量:為什麼我會對她這些話這麼敏感?為什麼一聽到她這些話就想發火?心理學說別人是你的一面鏡子,你可以透過別人來反觀自己。如果你無緣無故對別人的話怒火叢生,那很可能是他那句話觸動了你內心的傷痛。

    在那一刻,我才明白自己一直被“別人家的孩子”所傷,只是自己從不自知。當我成年後再遇到類似的情景時,無名火就噴湧而出,燒傷了別人,也燒傷了自己。那件事以後,我常常回憶那段浸透著憂慮與壓抑的時光,努力與內心那個受傷的自己和解。

    沒想到,當我有了這麼深刻的體會以後,婆婆還是照常在我面前說人家兒媳婦怎麼樣,但這絲毫不能影響我的情緒,很多時候也聽聽而已,或者一笑而過。

    後來,老爸又拿我跟我哥嫂比較,當我知道我這事以後,我強烈要求老爸停止這樣的比較。老爸嘆了一口氣說:“我只是想激發你哥嫂多努力一點而已。”他哪裡知道,他本意是想透過與別人家的孩子的比較來促進自己家孩子上進,無意中卻給自己家的孩子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而父母總是看不見我們的優點,往往拿我們的缺點與別家孩子的優點比。我們的童年已成了定局,再埋怨父母已毫無意義。現如今,我們唯有學會自己成長,與那個受傷的內在小孩進行和解,努力完善自己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事。

    與此同時,已身為父母的我們更要跳出父輩的教育誤區,不要讓“別人家的孩子”住進我們家裡來,多發揚他們的優點,多鼓勵他們與自己比較,哪怕每次進步一點點,我們也要及時給予鼓勵,幫助他們完善自我。

  • 6 # 子淑兒

    首先,這個問題是我們國家做父母的同病,

    喜歡攀比,喜歡對比,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往往哪點不如父母的意,父母都會說,

    “看**家的孩子,人家都比你做的好”

    “這學期,**都考了100分,你呢?每次都是倒數,錢白給你花了”

    “……”

    我也不逃這個咒語,雖說從小到大,自立,學習成績好,不用家長操心,但是,因為自己性格原因,每次回到家,媽媽都會說,“你看看**家的姑娘,每次回來見到村裡的長輩多有禮貌,嘴多甜,你呢,見誰都不好好說話,都不能嘴甜點?

    直到現在已經結婚,還是會這樣說我。

    初三那年,因為媽媽拿別人做對比,說我不好,貶低自家姑娘,再乖巧的孩子也有叛逆的時候,頂嘴,對著吵,最終離家出走去班主任那裡,最後不放心媽媽,還是讓班主任給媽媽打電話,然後媽媽來學校帶了一堆好吃的

    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油皂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