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有知社
-
2 # 謀士說
樂毅伐齊為何攻不下齊國最後兩座城池,《史記》裡面也沒有說明原因,我個人認為,有這幾個原因,首先:齊國在兼併宋國以後,地域遼闊,兵力分散,面對五國進攻根本沒有做好準備。所以,齊國軍隊很快被擊潰,齊國被迫退守到了莒和即墨兩座城中死守。逃難的百姓也集中在了這兩座城,帶去了糧草,所以食物很充足,足夠長期堅守下去。
其次:五國伐齊燕國是主力,其他諸侯國在濟水西邊將齊國主力打敗以後,就紛紛退兵了。燕國在進攻齊國之前動員了全國的兵力,國內空虛,他不可能把全部的兵力留在齊國。所以,燕國佔領齊國首都以後,把一部分軍隊撤回了國內,而留下來的一部分燕國軍隊又被分割成兩部分。要知道即墨與莒兩地相隔200多公里,一個樂毅怎麼可能獨擋兩面,此時的燕國實力根本沒有那麼強了,所以一直攻不下來。
最後:五國伐齊,楚國沒有參與,被齊華人視為救星。當時楚國和齊國是盟友,齊華人都盼望楚國救援,結果楚國趁火打劫,楚將淖齒以極其殘忍的手段將齊王處死。希望破滅的齊國百姓更加憤怒,知道誰也靠不住了,只有同仇敵愾,視死如歸,與城共存亡,將生死置之於度外了,燕國要想攻下來,肯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樂毅伐齊攻不下齊國最後兩座城池?總結起來就是,燕國在進攻齊國之前不是單打獨鬥,藉助了外力。齊國主力崩潰以後,諸侯國都撤軍了,燕國孤軍作戰,實力沒有那麼強了。齊國地域遼闊,燕國的兵力不足以佔領整個齊國,當時即墨與莒的距離就達到了200公里,燕國不可能集中任何一方的兵力去攻城。無論攻哪一座城對燕國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所以攻不下只能圍城。
齊國的防禦太堅固,燕國圍困了5年,齊國也依然鬥志高昂,戰鬥力絲毫不減。然而這5年當中,燕昭王卻被拖死了,燕國國內的政治格局發生了變化,這給齊國帶來了反攻的機會。齊國田單一個離間計就讓燕王把樂毅給換了,可見燕國國內政治相當不穩。當然,齊國反攻並非樂毅被換掉,齊國才反攻。我覺得即便樂毅還在,齊國遲早也會反攻,只是樂毅做將領勝算比較小。起過要的是,十足的把握,一次性就要把燕國打垮,解除北邊這個永久的威脅。事實證明,田單做到了,我覺得他的地位應該比樂毅還高才對,歷史上忽略了田單的實力,而抬高了樂毅的能力。
-
3 # 安平君
樂毅伐齊,前期勢如破竹,最後剩下即墨和莒兩座城池卻歷時五年沒有攻下,其原因可能有三:
其一,為了收服齊國民心。這也是史書中的記載,是最正統的說法。司馬遷的《史記》只說了兩城沒有攻下的結果,並沒有說明原因。千年之後,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說:樂毅圍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圍,各去城九里而為壘,令曰:“城中民出者勿獲,困者賑之,使即舊業,以鎮新民。”這些話的意思是說,樂毅圍攻即墨和莒一年多都沒有攻下,就下令解圍,退至離城九里處安營紮寨,允許城中的人自由出入,不但不能抓,還要賑濟貧困人員。目的當然是安撫新佔地區的百姓,試圖透過懷柔政策,收服齊國民心。此外,樂毅還透過親自祭祀齊桓公、管仲等一系列措施來收買人心,以至於接受燕國爵位的達一百多人,效果初顯。
其二,燕軍已逞強弩之末,其勢並不能破城。樂毅曾經對即墨和莒圍攻了一年多,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才下令撤圍採取懷柔政策,這說明燕軍已逞強弩之末,並沒有短期內攻下兩座城池的把握。原因也有三條:一是燕國國小人少,一年之間佔領齊國七十餘城,分兵駐守,戰線太長,導致用於攻城的兵力不足。雖然有100多人接受了燕國爵位,但是燕國顯然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消化齊國這麼大的地盤和人口,被佔領區的百姓也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認同自己的燕華人身份,所以,樂毅斷然不敢組成齊華人的軍隊鎮守地方。二是這兩座城都不是普通的城邑。莒是原莒國的國都,莒國在春秋早期也是一個有一定影響力的諸侯國,肯定是牆厚城堅;即墨在當時也是可以與齊國國都臨淄比肩的一座大城,物資豐富、人口眾多。秦滅六國之後即墨是膠東郡的郡治,漢初是膠東國的國都,這些都能證明即墨並不是一座普通的小城。三是比城池堅固的永遠是人心。五國之兵在濟西打敗齊國軍隊,逼近國都臨淄的時候,之前威風八面的“紙老虎”齊閔王棄城而走,導致人心渙散,所以樂毅輕而易舉就拿下了國都臨淄。之後勢如破竹,各城守將多不戰而降,唯獨即墨大夫出城迎戰,戰敗身亡。這位沒有留下姓名的即墨大夫,代表了即墨人不屈服、敢抗爭的精神,加上田單卓越的軍事才能,註定了即墨不易攻取。
其三,樂毅可能有私心。當然,這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只是有個別疑點。疑點一:淖齒曾經提出瓜分齊國土地。淖齒本是楚國派來救齊的,齊閔公逃到莒城後也委任淖齒為齊相。不料淖齒私心膨脹,竟然殺死齊閔公,提出瓜分齊國土地。雖然史書上沒有下文,但是樂毅有沒有動心,不得而知。疑點二:燕昭王封樂毅為齊王反應過度。
《史記》和《資治通鑑》各記載了一次流言中傷樂毅的事兒。《史記》記載的是燕惠王繼位之後,中了田單的反間計,用騎劫取代樂毅。《資治通鑑》記載的是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尚在世時,燕昭王的反應,超出了對待一般讒言的態度,他不僅處死了向他進讒言的人,而且分別賞賜樂毅的妻子、兒子以王后、王子的服飾,配備了君王的車駕乘馬,送到樂毅那兒封樂毅為齊王。樂毅當然十分惶恐,不敢接受。
燕昭王的這個反應,其實也是對樂毅不太信任的表現,只是他比較聰明,採取了以退為進的策略。當年樂毅攻下臨淄之後,燕昭王曾經親自到濟水勞軍,封樂毅為昌國君,之後把齊國七十餘城皆納入燕國郡縣管理,顯然並沒有把這些城池封給他人的打算,封樂毅為齊王,明顯是被動的。
不久後燕昭王因病去逝、樂毅被解職。所以,當初燕昭王封樂毅為齊王是試探?是以退為進?還是真心?樂毅是不是在等待再次受封的機會,從而三封而受?成了永久的謎。就如白居易詩中所寫:“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可能有人會質疑,既然樂毅有私心,為什麼被燕惠王解職的時候,沒有率軍造反?原因也可能有兩個,一是樂毅只想合法地獲取齊王的身份,如果造反的話性質就完全變了。二是當時齊國各城已經納入燕國郡縣管理,樂毅掌握的兵力並不太多,況且他們是燕華人,家人都在燕國,讓他們造燕王的反另立一國,並不具備太強的號召力。
當然,到底為什麼留下兩城不破,具體原因是什麼,只有樂毅本人知道,後世所有的分析,都是臆測。你們說,哪一種可能性大?
回覆列表
據《三國志》記載:..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管仲與樂毅是諸葛亮的兩大偶像,我們都知道管仲是春秋時期最傑出的政治家,其不但輔佐齊桓公在齊國進行改革,讓齊國富了起來。還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助齊桓公成為了春秋時期的首位霸主。孔子曾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沒有管仲的話,我們就淪為戎狄了。)
而樂毅以疲弱之燕而連下齊國七十餘城、齊國僅即墨與莒兩城未下。取得如此輝煌戰績、併為諸葛亮兩大偶像之一的樂毅,卻遭某些網上文章肆意詆譭,認為樂毅壓根就是個廢材,五年的時間都攻不下齊國剩餘的兩座城池,而樂毅破齊也是憑藉了五國諸侯之力,並說樂毅除此一戰,更無其他戰績可言。然而,果真如此嗎?
其實,是這些人將戰爭想得太簡單了。長平之戰的導火索,即是趙國接受了南韓的上黨17城。秦國切斷上黨地區與南韓本部的聯絡,就是意圖吞沒南韓的上黨地區。而上黨的軍民不樂附秦,又無力獨自抗秦,便轉而將上黨地區獻給了趙國,想借助趙國的力量來抗擊秦軍。趙孝成王猶豫未定,一方面接受上黨地區,就要替南韓受兵;另一方面又實在難以抵制上黨17城的誘惑。
而使得趙孝成王下定決定接受上黨地區的是趙孝成王與平原君趙勝及趙禹的一番話,這兩位趙氏宗室對趙孝成王說:“發百萬之軍而攻,逾歲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趙勝受地...
春秋末期,晉國智氏合韓氏、魏氏三家之力,而圍攻趙氏於晉陽城,一年多也沒有攻克。所以,戰爭打幾年而攻不下一座城池,也是很正常的,長平之戰就前前後後打了三年。戰國時期最善用兵的吳起,其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也還是有其沒法徹底戰勝對方的時候。
燕國破齊軍之主力的濟西之戰,雖是合了五國之力。但趁勝追擊齊軍、連下齊國七十餘城還是憑藉燕國的自身實力,所以,這也絕不是一戰定乾坤,而是需要接連的許多次戰役的勝利。再則,齊國在當時是與秦國並稱為“東西兩帝”之一的國家,齊國雖敗,但根基雄厚,而燕國雖勝,其國固弱。燕國攻擊齊國也到了強弩之末。
沒被樂毅攻克的兩座城(莒與即墨),也不是普普通通的兩座城池。戰國時期的齊國實行了“五都“制,即將齊國劃為五大行政區,這五大行政區同時也是相對獨立的五大軍區,莒與即墨也都是“齊五都”之一。這兩座城池甚為堅固,且各方面的戰備資源也都很充裕。莒與即墨也是齊國的極南與極東之城,齊人退無可退,必頑強抵抗。而燕軍的戰線也太長,其後方也並不穩固(各地仍有齊人的抵抗與騷擾)。再則,其他諸侯國也不會真的坐視燕國獨自吞併了齊國。所以,樂毅沒有攻克莒與即墨也是很正常。
如果樂毅真的是庸才,燕昭王也不會將“伐齊復仇”的如此重任託付給樂毅。樂毅是名將之後(魏文侯時期,名將樂羊之後),而樂毅在投奔燕國之前的事蹟並不詳細,所以,樂毅也有可能有過其他戰績,只是沒有史料記載而已。再則,樂毅如此庸才的話,田單施用什麼“反間計”,把樂毅搞掉豈不是愚蠢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