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劃記號

    按說書法得以流傳下來的都應是貴族書法。請看歷代大書法家王、歐、顏、柳、趙均是國家大臣,這就是貴族,歷代用得起書法的也是貴族,。現代學書法有成者也是貴族。因為窮困潦倒的人去奔生活了,哪有時間練字?哪有錢買宣紙去消耗。書法是要投入大量腦力、體力、財力而為之,投入了也不是都成事,所以現代人書有公認所成者,也算貴族,至少精神高貴。一家之言,。不喜可以公開討論。

  • 2 # 辰龍書法

    魏晉時,門閥和士族勢力成為社會不可忽視的存在,大概是世族大家掌握了的資源較多。因此中國書法名家多顯赫的地位,比如王、謝之家,王羲之、王獻之,謝安、謝尚、謝萬等都出自世家門閥,並且多有家族傳承的意思,如索靖是張芝的姊孫,衛瓘曾任尚書令,是西晉重臣,官至司空,衛夫人鑠,為汝陰太守李矩妻,鍾繇魏國時官至太傅,史稱鐘太傅。都是名門大家。可見當時門閥和平民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各玩各的,書法在當時是有一定的封閉性的,書法家不能橫空出世,需要藉助一定的條件,而門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魏碑是平民書法,隨著佛教的興起,魏碑應運而生,主要題材為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信佛的功德之一是傳播佛教,在當時條件下,傳播的最好途徑是碑刻,於是大量的碑刻被造出來,而這些碑刻大多源自於無名的刻工之手,但是這些無名的碑刻卻成就了中國最勃鬱雄健的書法。清代有人統計:當時碑碣不下九萬六千三百六十之數。甚至曹操曾下禁碑令,說碑碣“妄媚死者,增長虛偽,而浪費資財,為害甚烈”。這麼繁多的碑刻,說明魏碑確實興盛於民間,是平民書法不為過。

  • 3 # 快消充電站

    這個問題蠻深的

    秦朝的時候大家都用竹簡寫字,要記錄就雕刻,刻石頭刻碑刻鼎。

    西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工藝變得簡單了,紙變得開始普及,但是再普及價值在那裡,不可能很便宜,到了魏晉時期,打仗打的天昏地暗的,普通人民生存都是困難的,哪兒來的錢買紙用呢。如果你從這個角度來說,那用的起紙的王謝類似計程車族門閥確實,是貴族書法。

    但是你說雕刻都是貧民書法我不明白,確實有錢人誰會冒著生命危險跑大山上去雕個石頭呀?(摩崖石刻)但是你要知道,很多時刻是別人寫好了,工人去雕刻的,不是工人自己創作的。比如元氏皇族的墓誌,您覺得他們會讓一個普通工匠去給自己刻?還是找個大家寫好了再讓優秀工匠去刻。再比如摩崖石刻中的典型石門銘是太原典籤王遠書丹和武阿仁(監察官員的官員)鑿刻的,監察官員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紀檢委,您覺得身份地位低嗎?

    還未見過以書法的形式來說它屬於那種階級的特徵,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寒門從來難出貴子,現在難,以前也難,而在漢後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幾乎沒有可能,文化都是貴族才能討論的,普通人今天還能吃個野果子說不定明天就被砍死在山坡上了,誰有這閒情去刻個字啊,除非你給錢,你給錢還要我會刻,要會刻我得識字吧,要識字總得有人教吧,這麼動盪的年代還有人教讀書寫字的,就算後來是窮人小時候也不一定貧窮(工匠學徒暫且不論,古代能工巧匠下場一般都不咋滴,您懂得)。

    所以如果您一定要用階級來評判書法,我更趨向於書法一直都是知識階級的產出。

  • 4 # 子衿書法

    的確如此。

    魏晉書風,是以鍾繇、王羲之為代表的朝廷高官和士族階層。他們的筆法都是密而不宣,只在自己家族之中傳授。鍾繇為了看韋誕珍藏的蔡邕筆法,韋誕說什麼都不給,把鍾繇氣的半死。多虧曹操以救命金丹灌下,才救活過去。後來韋誕死後,鍾繇不惜掘墓,才得到了蔡邕的筆法。以鍾繇貴為太傅的身份,想得到筆法,尚且如此困難,從而不惜掘墳盜墓。普通的人,連見到的機會都沒有,從哪裡知道筆法?

    王獻之經常很用心的寫信給謝安,對身邊的人說,這一次他一定會留存下來。而謝安對王獻之的書法不感興趣,總是翻轉過來寫信作答。比如王獻之寫到:“丞相大人臺下,小侄頓首再拜!明日會稽Golf球場舉辦慈善賽,丞相大人可否移駕賞光?獻之頓首頓首!”

    謝安把信翻轉過來寫到:“公務纏身,無暇顧及。”王獻之滿心幻想著謝安能收存他的一封信,而謝安一點面子都不給。對此王獻之一直深感遺憾。古人的書信被對方收存,是對於你的書法最高的褒獎。說明你的書法有可取之處,儲存下來可以借鑑學習。

    別說是普通人,不是他們圈子內的人,要想看到他們的字,門都沒有。

    王羲之寫春聯,前腳貼上去,後腳就被人悄悄揭下,弄得他連過節的春聯都沒有。為了不讓人再揭去,苦苦思索,終於想出了一個妙對。他趁夜寫到:“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別人看到這麼晦氣的字,便都不再揭下。天亮時,王羲之看到對聯沒有被人揭去,他拿起筆來添成:“福無雙至今日至,禍不單行昨夜行”。

    這些故事說明的是,古代人要得到優秀的書法,會想盡辦法,不擇手段。在李唐王朝,李世民大力推崇王羲之書法,用盡各種手段,坑蒙拐騙偷,把蘭亭序弄到手。讓宮內專門從事鉤摹的摹工諸葛貞,馮承素等人進行摹寫,把摹寫出來的蘭亭序賞賜給王公大臣。又命歐陽詢臨寫刻石,這就是著名的定武蘭亭序。從而讓更多的人有見到蘭亭序的機會。

    魏碑,是東晉滅亡以後,分成了南北朝。而魏碑,是北方鮮卑族建立的大魏政權刻於石刻上的文字。這一時期,戰亂頻繁,人民居無定所。刻石造像,祈求平安,成為了他們對平安生活的一種精神安慰。魏碑的刻石,都是工匠所作。粗獷膘悍,全無翰牘之氣 。

    古代文人士大夫,其根深蒂固的清高,是不會去向工匠求經問道的。在歷代書法字帖中,沒有任何一本字帖收錄魏碑風格的半個字。魏碑風格的字型,只是流傳於古代工匠之間。而魏碑能登上大雅之堂,是康有為的提倡。這個號稱康聖人的康有為,一生多次科考,硬是沒有考起過一個秀才,靠其怪異的見解,把魏碑鼓吹成了天下力能扛鼎的神作。

  • 5 # 臨池管窺

    自從有文字以及有“書法”這個稱謂以來,傳承下來了眾多人們為之傾倒的作品。

    其中魏碑及魏晉尺牘法書,得到許多人的喜愛、追摹。而於喜歡這些作品人的心目中、寫出這些作品的人,是貴族也好、是平民也罷,從來就不重要。

    人們喜愛的,就有存在的理由;符合大眾審美的,就有市場,從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別。

    劉熙載在《藝概》中,把書法的風格與書體分為北派和南派,以歐、褚為北派,虞為南派:“蓋謂北派本隸,欲此尊歐、褚也。然虞正自有篆之玉箸意,特主張北書者不肯道耳。”他把歐、褚歸於北派,並框死在“本隸”上,雖有一定道理,但也於過狹隘了。

    對書體的審美,自來仁智兩見:漢、魏普遍審美傾向於碑誌;東晉南北朝及初唐,又傾向於南書尺牘;盛唐、五代,又崇尚碑體;於宋、元、明南書韻致又佔上風;至清、民國北碑勢頭大盛……等等如此。因而,書風的流行,是取決於人們的審美風向及時代背景的,於書寫者是否貴賤,向來不包括於大眾審美中。

    北碑的盛行,客觀背景在於北魏政權者喜好佛事,篆刻了大量碑誌,於是渾厚自然、樸拙稚趣的書風充斥了人們心目,於耳濡目染中自然流行開來;曹魏以後,由於禁碑令及紙張普及,南書的清勁婉麗、平和中正的書風流行也就有其根源了。

    書法的發展,自來是在民間逐步形成的,不可為某一人獨創,任何一種新體的創造者都是廣大平民書者。而其整理、完善、加工、美化的職責,則是由上層知識分子完成的。

    歷史的塵埃湮滅了太多無名書者的光芒,但從敦煌寫經、殘片的點滴,到《汝南公主墓誌》、《書譜》、《陰符經》、《倪寬贊》、《汲黯傳》、《枯樹賦》……等等這些平民與偽託作品看,曜眼程度絲毫不弱於那些名臣貴閥的光輝。

    如以現今“名利至上”的時代背景下來品評書法,本源就已偏頗,剩下的只是能是“膚淺”了。

  • 6 # 棲山館王老師書法課堂

    絕對不是這樣。

    其實這是一個簡單的歷史問題,如果對書法史有一定了解絕對不會說出這麼可笑的論斷。

    所謂魏晉書法大概是指“王謝庾郗”四大家族,傳世作品大多是以尺牘手札信札居多,所謂“魏晉風流韻致”盡在其中,多是行草,少雜楷書。魏碑,作為同期北方的刻石,在南方基本沒有將刻石作為書法作品的情況下,於是很多人認定北方的刻石是民間書法,這是大錯特錯的。

    譬如著名的鄭文公碑,是與王羲之齊名的“北朝書聖”鄭道昭所書,說鄭道昭是平民書法似乎對不起南王北鄭的歷史讚譽。那麼為什麼南北差別這麼大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立碑在東漢比較盛行。東漢碑刻總體特點是正大朴茂,雄渾壯美,我們於魏碑刻石中,絕大多都體現著這一特徵,漢代到王羲之之前,乃至王羲之早期,對書法的審美是偏於拙樸而少秀美。譬如鍾繇小楷,厚拙 陸機平復帖樸拙、 王羲之姨母帖融篆隸入行草等等,魏碑只是延續了漢代以來的書法審美追求,沒有像南方二王一樣變古法為今法。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南北文化差異。南方經曹操禁碑以後,兩晉朝廷嚴格禁碑,士大夫認為寫碑書丹乃是恥辱。而北方卻完全相反,高階的知識分子才會為碑文書丹,換句話說,像魏碑墓誌中,常見的格式:“君諱x,字xx,xxxx人”都是達官貴人,而非平民凡夫,考慮到古代那可憐的收入和民間的識字率,立碑造像更不可能是民間能做到的。

    學習書法最要緊的是審美能力和相應的知識水準,不可沒有根據想當然的信口開河。

  • 7 # 老閒事主任

    平民連吃飯都困難,哪裡有錢樹碑。平民有幾個人會寫字的?達觀貴人樹碑還請平民書寫?魏碑是平民書法,北魏政權的官方書法是哪個?搬出來看看?中國賤民從來只相信官方,弄個官碑看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則天,梅妃扮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