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柳青青春之聲
-
2 # 散文小箱子
盧綰與劉邦是發小,兩人同一天生日,盧綰追隨劉邦一起造反,一起打天下,感情不可謂不深。但是後來盧綰背叛了劉邦,遠遁匈奴。對於盧綰背叛劉邦,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漢初劉邦致力於打擊異姓王,導致了劉邦與異姓諸候王之間的相互猜忌、相互懷疑,劉姓皇室與異姓諸候王之間的矛盾被擺到了明面上來。作為異姓諸候王之一的盧綰,自然也難免受到劉邦的猜疑。而劉邦對盧綰的猜疑,使盧綰心中對劉邦的恐懼漸加、忠誠漸減。
二、盧綰對自己的定位錯誤。劉邦封盧綰為燕王,是讓他防守匈奴。但盧綰為保王位穩固,對內勾結陳希擁兵自重,對外引匈奴為外援,而且還廣施縱橫之術,與韓信彭越等各異姓諸候王相聯結。不管是勾結其他異姓諸候王還是勾結匈奴,都大大觸犯了劉邦的底線,嚴重威脅到了漢王朝的穩定。因此,劉邦對盧綰的信任度大大下降。
三、漢朝未來的權力格局引起了盧綰的恐懼。當時太子劉盈文弱,一旦劉邦死去,整個漢王朝的權力必將由呂后掌控,而呂后在對待打擊異姓諸候王這件事上,比劉邦更狠。對呂后專權的恐懼,使盧綰提前背叛了漢王朝。
-
3 # 一品鏟史官
我是子彧,歷史如鏡,多讀可以明智。
盧綰的反叛其實很曲折,跟他的手下張勝,前燕王臧荼的兒子臧衍、闢陽侯審食其有很大關係,可以說是被他們一步步逼反了的。但盧綰並沒有與劉邦發生直接軍事衝突。
劉邦與盧綰從父輩開始就十分要好,兩人也是一起長大,關係非常鐵。兩人的信任在劉邦稱帝前可以說是毫無間隙的。但是盧綰封燕王后,他們的信任開始有了一些裂痕。
漢高帝五年,燕王臧荼反叛,劉邦親率大軍平定,然後封鐵哥們盧綰為燕王。在劉邦所有的從沛縣走出來的那些兄弟像樊噲,周勃,蕭何,曹參等人中,盧綰是唯一被封為外藩的;而在所有的異姓王中,盧綰也是劉邦唯一因關係好而封王的,換句話說,其他異姓王是不得不封,而盧綰是劉邦自願封的。
也就是說,劉邦異姓不得封王的白馬之盟中,盧綰應當屬於被剪除之列,但根據威脅而言,盧綰沒有反叛劉邦的資本個動機,他跟劉邦之間的信任是所有異姓王中最好的。所以當盧綰知道白馬之盟後,和劉邦的信任開始出現了裂痕。
注意這兩個唯一性和這一點裂痕,這是盧綰後來反叛但又搖擺不定的重要原因。
後來代王陳希反叛,劉邦與盧綰一同發兵攻擊陳希。盧綰為了讓匈奴不要幫助陳希,派自己的手下張勝前往匈奴交涉。而張勝卻遇到了原燕王之子臧衍,臧衍勸說張勝:你的富貴來自於燕王盧綰,而如果陳希敗了,那麼盧綰這個燕王也不會長久。因此你應該勸說盧綰養寇自重,這樣盧綰可以長保富貴,而你也可以跟著享受富貴。張勝被說服了。張勝回來之前,盧綰看久不回來,懷疑張勝投降匈奴並向劉邦報告。張勝回來後勸說盧綰養寇自重,盧綰本來心裡不踏實,一聽覺得這是保自己萬全的好辦法,於是又向劉邦報告為張勝開脫。
這樣也就罷了,盧綰還派人向陳希傳達訊息,希望陳希儲存實力往北逃亡,這樣可以保證自己和陳希兩股勢力與漢帝國保持一種相對和平但又平衡的關係,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十分幼稚的方案。關鍵是這事還被陳希的叛將告訴了劉邦。
於是劉邦開始懷疑盧綰了。本來盧綰心裡有鬼,現在劉邦心裡也有鬼了,自古最難處理的就是這模稜兩可,處理不好就要出大事。
劉邦是個果斷的人。他讓人招盧綰前來,盧綰自然不敢來。劉邦心裡更加懷疑,於是派闢陽侯審食其調查盧綰和他身邊的人,審食其是呂后的心腹,多次在劉邦不在身邊的時候保護呂后母子。因此這個人讓盧綰更加感到害怕。盧綰說,現在異姓王只有我和吳芮了,看來早晚要玩完。這話自然被審食其告訴劉邦。不久,陳希兵敗。劉邦從匈奴降人那裡知道了張勝的一系列作為。
劉邦根據這些前後思量,確定盧綰反叛了。於是劉邦先後派樊噲和周勃為大將攻擊盧綰。
而盧綰這邊,大概事情發展到公開決裂這一步是他不曾想到的。聽說劉邦在平定陳希之戰中受了重傷,便帶領家人親兵數千人前往漢朝和匈奴的邊界地區打游擊,希望劉邦病好之後前往長安解釋,他還是相信劉邦得,只要自己放棄王位,那麼以自己的才能對漢王朝不會有任何威脅,劉邦應該能繞過自己一命。
然而他等來的是劉邦得死訊。他知道自己不能見容於呂后,於是投降匈奴了。第二年便死了,大概過的並不快樂。
所以,其實盧綰反叛完全是覺得劉邦白馬之盟讓感覺到了威脅和不安全,而恰恰被人利用,而軍事才能一般的盧綰明哲保身的能力還不錯。而劉邦這方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如果有充分的信任,派使者安撫一下,而不是直接調查,或許根本不會出這些事。
-
4 # 蝦客談
發小,代表的是小時的玩伴,不能代表永遠的友誼。盧綰(wan)確實是劉邦的少年好友,甚至和劉邦是同一天生日,關係非常親密。但是這種親密遠遠比不上劉邦對“異姓王”的恐懼與猜忌。反目成仇的“異姓王”,盧綰並不孤獨。
漢高祖前後分封了8位異姓王,趙王張耳、長沙王吳芮、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韓王信、齊王韓信(後改為楚王)、梁王彭越、燕王盧綰。除了張耳和吳芮,其他人全都沒有善終。燕王盧綰之前,已經有齊王、梁王、淮南王因為“謀反”被劉邦消滅,而盧綰的罪名也是謀反,至於是真的謀反還是被逼謀反,也並不重要了。
中國歷史上最草根的皇帝劉邦和朱元璋,都是以殺功臣著名,大約跨越階級最成功的人,最害怕同樣得失去。
-
5 # 夜航船水手
這兩人關係由純粹的私人鐵哥們兒關係到公私混雜的君臣關係。盧綰於漢五年封王,漢十三年被攻擊,兩個月後逃亡匈奴。幾十年的交情毀於一旦,其中原因,我認為主要有這麼幾條:漢王用人失誤,形勢逼人,盧綰德才不配封王,天不假時。
漢王用人失誤從歷史上看,盧綰雖然有功,但是功勞不夠封王。當把造反的燕王臧荼打敗後,漢王照顧個人感情封盧綰為燕王。
官者,國之重器不可輕與。親近的人可以賞賜豐厚,恩寵有加,但是不能委以重任。燕國地處邊陲,緊靠匈奴,為用兵之地,一旦有變,各方勢力必定費力拉攏,非德才兼備的人不能鎮守。如果已經任命完成無法更改,那麼應該附近安排得力人員去輔助,我們沒看到這種安排。
盧綰德才不匹配封王盧綰的功績歷史上並沒有明確記載。大體上看就是有勞無功,資格老戰績無。好的德行有嗎?也不見記載。
從後來封王之後的行為看,至少能看出盧綰不能明辨是非,有私心。且看史記記載:
漢十一年秋,陳豨反代地,高祖如邯鄲擊豨兵,燕王綰亦擊其東北。當是時,陳豨使王黃求救匈奴。燕王綰亦使其臣張勝於匈奴,言豨等軍破。張勝至胡,故燕王臧荼子衍出亡在胡,見張勝曰:“公所以重於燕者,以習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諸侯數反,兵連不決也。今公為燕欲急滅豨等,豨等已盡,次亦至燕,公等亦且為虜矣。公何不令燕且緩陳豨而與胡和?事寬,得長王燕;即有漢急,可以安國。”張勝以為然,乃私令匈奴助豨等擊燕。燕王綰疑張勝與胡反,上書請族張勝。勝還,具道所以為者。燕王寤,乃詐論它人,脫勝家屬,使得為匈奴間,而陰使範齊之陳豨所,欲令久亡,連兵勿決。另一方面,盧綰靠裙帶關係得封,其他功臣內心不是很爽。我們看到後來,劉邦聽說盧綰派人與造反的陳豨密謀之後,曾經派審食其調查過盧綰,然而沒有人替盧綰說過好話。審食其回覆是反形已具。
形勢逼人燕王臧荼反,被幹掉。
韓信由王而侯而鬼。
廢趙王為侯。
韓王信叛變,被幹掉。
梁王彭越被懷疑謀反,被幹掉。
淮南王英布,謀反被幹掉。
陳豨謀反被幹掉。
以上好幾個操作都是呂后操盤,如今漢王身體不好,基本上都是呂后在處理事情。作為新燕王的盧綰,什麼心態。
又加上盧綰本來就沒有才能,遇到這種情況之後,心不得安,遇事有點慌亂,一步錯,步步錯。
天不假時正如剛才所說,盧綰同志犯了錯誤,本來回去跟老大哭哭啼啼,求個情,死罪肯定能免的,但是,當時漢王身體不好,呂后理事,這個事情就難以操作。
於是盧綰就先在邊境等待機會,等劉邦身體好了再去請罪。誰曾想,劉邦直接掛了。盧綰這真是沒了辦法了,只好投靠匈奴,一年左右憂鬱而死。
總之一句話,兄弟情分,牽扯進利益,得把握得住才成啊。
回覆列表
燕王盧綰與漢高祖劉邦是發小,在豐縣中陽裡同裡、同生、同學。兩家父輩關係非常好,等到劉邦與盧綰生活的時代兩個人又非常要好,即壯劉邦帶領豐沛人物闖蕩天下,盧綰伴隨劉邦左右,功臣莫得比焉,曾經封賜長安侯,長安,那是咸陽啊。
劉邦擁有天下後封自己的發小盧綰為燕王,可以說盧綰對於劉邦忠心耿耿,心無他念,沒有背叛劉邦的意思,只是到了後來,劉邦病重,呂后參與朝政,盧綰甚是不安,對群臣說:“呂后婦人,專欲以誅異性王及大功臣。”在參與剿滅陳豨的過程中,盧綰的臣下張勝出使匈奴,回來勸說盧綰使其漢軍連兵不斷,以保燕國安危。盧綰醒悟,漢廷詔盧綰進京,盧綰推辭病重,不能前行,在往返中劉邦說盧綰真的反了?漢廷加兵,盧綰退守長城腳下,等待時機,此時劉邦也病重駕崩,盧綰不得已逃亡匈奴,匈奴封盧綰東胡盧王,公元前194年盧綰死於匈奴,壽63歲。可以說盧綰沒有背叛劉邦,只是劉邦病重期間呂后參與朝政,盧綰懼怕呂后的殘忍手段,在往復中出現隙間,利益與命運都在過程中發生了質的變異,可惜矣,可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