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涼州七里

    電影中的唐伯虎風流倜儻,文武雙全,那真實的唐伯虎又該如何呢?

    名不虛傳的才華

    少年唐寅記憶力超群,過目成誦,讀書速度奇快,號稱“每夜盡一卷”。1485年,15歲的唐伯虎以府試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補為蘇州府府學附生(秀才)。1498年,28歲的唐伯虎參加應天府(今江蘇南京)鄉試,又高居榜首。

    想當年范進中舉之後直接瘋掉了,可見鄉試對於讀書人的意義。舉人在明代別稱“孝廉”,即意味著具備了做官的資格,同時有舉家免稅的特權,唐伯虎大概也就拿了一個江蘇省狀元吧!

    如果會試上能夠再次奪魁,他將成就中國科舉史上屈指可數的“連中三元”壯舉,哪怕隨便考個進士,想來也是不可多得的“潛力股”。

    至於“八股文”之外的水準,大抵可以透過他的詩畫來體會一二。

    長夏山村詩興幽,趁淡多在碧泉頭。松陰滿地凝空翠,肯逐朱門褦襶流。--《題畫廿四首》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菸嫋嫋繞經樓。--《我愛秋香》

    第二首,他是認真的。

    ▲但歷史上唐伯虎並沒有點過秋香。

    唐寅詩文以才情取勝。其詩多紀遊、題畫、感懷之作。早年作品工整妍麗,有六朝駢文氣息。洩題案之後,多為傷世之作,不拘成法,大量採用口語,意境清新,常含傲岸不平之氣,情真意摯,並著有《六如居士集》。

    ▲落花詩冊-影印(10張)

    至於字畫,融宋代院體技巧與元人筆墨韻味為一體,呈現出勁峭而又不失秀雅的品貌風骨。構圖簡約清朗,畫面層次分明,疏密有致,用筆清雋,纖而不弱,力而有韻,寓有剛柔相濟之美。墨色淋漓多變,和澤有神;意境平淡Lavida,清雅幽麗,超凡脫俗。

    科考案躺槍

    弘治十三年唐伯虎進京趕考,同路趕考,交往甚密的江陰富家公子徐經,二人結伴前往京城。徐經的排場極大,再加上唐伯虎想來恃才自傲,口無遮攔,於是闖下了大禍。

    這場會試的主考官是程敏政,徐經和唐伯虎都曾是他的門下。而最後會試結束後,只有他們兩人做對了題,這樣的情況歷史上少有,因此其他學子就懷疑他們作弊。考場作弊,這樣的行為在當時是非常嚴重的,事情還驚動了皇上,皇上安排徹查。

    有個說法就是徐經和唐伯虎並沒有提前得知試卷,但兩人曾給老師送禮。為了平息輿論,三人受到嚴厲處罰,唐伯虎就被貶為一個小吏。唐伯虎非常傲氣,不願上任併發誓永不參加科考。

    “……至於天子震赫,召捕詔獄,自貫三木,吏卒如虎,舉頭抱地,涕淚橫集。而後崑山焚如,玉石皆毀;下流難處,眾惡所歸。繢絲成網羅,狼眾乃食人……海內遂以寅為不齒之士,握拳張膽,若赴仇敵。知與不知,畢指而唾,辱亦甚矣!”

    一年後,唐寅回到了蘇州。仕途無望的他開始了賣畫生涯。賣畫所得的錢財,加上變賣家產和朋友接濟的銀兩,使唐寅的經濟狀況有了一些好轉。終於,在正德二年(1507年)的時候,唐寅築起了自己的別墅——桃花庵。著名的《桃花庵歌》便是此時所作。

    唐伯虎回家後很快休妻(不知道是不是秋香),從此以詩文書畫為生。

    悲涼的下半生“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閒來就寫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這些詩,正是當年唐寅當時賣畫為生和放縱心境的真實寫照。此後半生他相當的窮困潦倒,經常依靠朋友賙濟過日,也極少有聽到權貴人物邀請他上崗的訊息。

    到了正德九年(1514年),位於江西的寧王朱宸濠仰慕唐寅的才氣,以厚祿請他出山。唐寅當時不明就裡,到了江西之後才漸漸發現,寧王正謀劃著造反,便裝瘋賣傻,想辦法離開。

    ▲就是這位寧王

    《明史》中記載,唐寅在寧王帳下的一段時間內“佯狂使酒,露其醜穢”,也就是裝作瘋癲,喝酒之後裸奔。寧王無法忍受,終於讓他回到了蘇州。

    明嘉靖二年(公元1524年),唐寅走完了他54年的人生。唐寅的詩歌一向充滿著花、酒、詩等瀟灑的意象,以表達狂放和孤傲的心境,和對世態炎涼的感慨。也許,像他這樣經歷的人,比其他文人更能體會到那種辛酸吧。

    才子代代都有,處境卻不相同。

    唐伯虎的遭遇並非特例

    放到現在,唐伯虎的詩畫隨便都可以賣出天價,可以讓他過上養尊處優的生活,然而當時卻不能,這說明當年對於文人的認可程度很一般。

    其實,十足名士做派的唐寅則像極了柳永,既有被皇權排除於科舉之外的遭遇,也有流連於煙花柳巷的事蹟,更有下筆如有神的絕世才華,也同樣潦倒而死... ...不同於前者尚且受到青樓群體的無限推崇,後者今天價值連城的畫作當年不過換來幾間茅草屋罷了(唐花塢)。

    ▲雪地埋屍的解縉

    身為《永樂大典》主編的解縉才華毋庸置疑,靖難之役時他沒學方孝孺和嵇康而選擇了當了“從龍之臣”,但他還是栽在了以朱棣手裡,因為牽涉立儲和得罪小人被雄才大略的朱棣以“無人臣禮”下獄,這是一個誅心的必殺之由,後被活活凍死在雪地之中。

    解縉並非規規矩矩的忠臣而更像一個喜歡自我表現的刺頭,倘若生在唐代當與李白王維坐而論道,放在魏晉大約也能混進竹林吧。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楊慎《廿一史彈詞》

    這首不由自主要唱的詞,正是這位仁兄所填。楊慎為明帝國的明清廟工作了一輩子,也在朝堂上戰鬥了一輩子,晚年尚能保持初心,終大徹大悟而隱跡與江湖。

    其實中國曆代都不曾缺乏人才,明代的獨立人格仍然存在,不過在趨於“白茫茫”的背景之下,寥寥數人的背景顯得有些孤寂罷了。

    還有更慘的

    而滿清的三百年於民族文化和精神而言堪稱摧殘,聳人聽聞的文字獄和滿漢之間“奴才”與“微臣”的巨大鴻溝以及種種馴化手段完全打斷了知識分子的脊樑,這些荒唐的舉措在明清兩朝大行其道,文人們不光要行走於朱熹擬定的“政治正確路線”,還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語言上的雷區。前人的正常舉動變成了走鋼絲的危險行為,廟堂所剩下的不過忠犬和幹吏罷了。

    筆者不認為曹雪芹能夠與前代的文人們相提並論,倒是金聖嘆值得一提。

    真讀書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金聖嘆感題時勢

    玩世不恭的金聖嘆在乎對滿清實施堅決的不合作態度,才華橫溢的他上至先秦典籍和《史記》,中到唐詩宋詞,後至小說雜劇多有留下點評。於詩詞亦不遑多讓,但大多軼散在滿清的鐵腕之下。後來,金氏因為“抗糧哭廟”案牽連而被朝廷處以極刑,看似是地方官的陷害,實則是不自信的滿清王朝對於讀書人引領帶頭群體事件的不滿,這自然是犯了大忌。

    與文人對於廟堂的嚮往一樣,封建王朝看待文人也如同小蜜,這群人往往精通經史子集,對於水利交通等專門學科也有著觸類旁通的天賦,還代表著社會輿論方向和儒家的立場。可以說,這是一個企圖長久的王朝所必須拉攏和利用的群體。

    皇權的壟斷

    秦漢的統一開啟了皇權的壟斷,但客觀地說,這種廢除分封貴族的制度客當時只是基於權勢的威壓,而非內心的認可,士子們依舊效力於視為“知己”的主公,這與門客對家主的效忠關係並無二致。

    於是皇帝們開始擔心起一個問題:用暴力手段打下的江山彷彿缺少了一些合法性和社會認同,而後代則不可能永遠有強勢的帝王來支撐王朝的延續。

    於是皇權的選擇首先是與文人的結盟,用餘秋雨先生的話來說就是“中國官場的政治權脈試圖拉攏文脈,為自己加持”,出身不同的知識分子逐漸被納入統治集團。

    ▲清代官員形象

    自實封貴族走向凋零之後,世家大族展現了比皇朝更強大的生命力和地方控制能力,他們與皇權博弈了近千年,此刻士人們的晉身之階至少還有兩條路可走。

    再後來,世家大族逐漸消散與隋唐之際,皇權也實現了用人權的全面壟斷。學而優則仕的理念也逐漸成為共識,最終在科舉制度完善之後成為主流。教育和科舉的普及逐漸保證了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三顧茅廬”之類的故事隨之成為傳說,廟堂從此體現出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傲慢。

    ▲“奉旨填詞”的“白衣卿相”--柳三變

    廟堂也從此建立了嚴格的規矩,所以會有李白對江湖的歸去來;至於喜歡遊戲於江湖的文人,那就如柳永一般“奉旨填詞”去吧!

    廟堂和江湖的直線距離逐漸拉大直至互不可見,能夠從江湖直達廟堂的人必然是出自廟堂,唯有進入皇帝小圈子的人方能享受此等待遇,比如蘇軾。

    結語:壟斷帶來的傲慢

    兩宋牢記祖訓(不可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的皇帝們總體上是溫文爾雅的,但伴隨世家大族在黃巢“天街踏盡公卿骨”的屠殺中徹底灰飛煙滅,改朝換代唯剩下武力推翻一條途徑,皇權也逐漸變得不可挑戰。

    至於明清兩朝,皇帝們體現了自我感覺良好的特點,他們與士大夫不復曾經亦師亦友的關係而成為了廟堂的獨裁者,但凡跳脫了“本分”的臣子,幾乎都沒有善終者。

    從周亞夫用絕食來抗爭皇權的霸道到唐代風度翩翩來去自由的詩人們,再到兩宋的風流和明清的孤寂,廟堂甚至江湖上的獨立人格逐漸趨於不見,所有人都將匍匐在皇權的威壓之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兒今年五歲半上學前班了,前幾天偷了我媽媽100塊錢,我應該怎麼教育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