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天蠍沙vlog

    古代是使用石磨盤、石磨棒對乾燥後的穀物進行碾壓脫殼。

    古代是用石臼和臼杵把大量稻穀加工成白米的,這個方法叫做舂米。

    舂米是將糙米加工成白米的一道工序。加工工具主要是石臼。石臼分杵臼和鬥臼兩種。杵臼,即小石臼,加上一根臼杵就可操作。臼杵為木質,手腕粗細,長一米左右,上端裝上兩三公斤重扁圓形石頭,以增加臼杵搗下去的重量。

    舂米的人手握杵往下搗,直到米糠完全從糙米上剝落,然後用竹篩子篩去米糠,白米就呈現在眼前。

    舂米,談不上什麼工藝,過程也並不複雜,但絕對是個力氣活。一口臼,用一塊大整石慢慢鑿成。它形同一隻巨大的酒盅,臼口的直徑不小於 70 ~ 80 公分。

    一隻大的石臼,一般要四個人才能抬得動它。臼內鑿有鑼紋,臼的身子須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貼平,以便於清掃。

    在臼的上面,架著用一棵大樹段做成的“碓身”,“碓”的頭部下面有杆杵,杵的嘴子上按了鐵牙。

    “碓”肚的中部,兩邊有支撐翹動的橫杆,就像玩雜技的“翹翹板”中間支撐那玩意兒,“碓”尾部的地下挖一個深坑,當把重心移到“碓”尾並將其向坑裡踩壓下去,“碓”頭即抬了起來,然後舂下去,抬起來,再舂下去,就這樣機械地重複,便是舂米。

    碓臼上面橫著一根木杆或竹杆,供舂米的人扶手。熟悉的老手,有時會連續不斷跑跳著舂了起來;有的還在“碓”頭上綁塊石頭加重,舂起來更有力。這樣的舂法,用了巧力,加快了速度,也可能有利於提高加工質量。

  • 2 # 家鄉小帥

    大家好!我是生活中小帥,和大家分享一下農民過去怎麼將稻子去殼的。

    最早時是使用石磨盤,石磨棒對乾燥後的穀物進行碾壓脫殼。

    過去基本上全是手工活,用人工手握杵往下搗,直到米糠完全從糙米上剝落,然後再用竹篩子篩去米糠,白米就算脫現而出了。

    再有就是和拖麥子差不多的方法,就是把稻穀收回來後放在一塊平場地方,等待曬乾,幹後再用牛拉石滾在上面碾壓數邊,最後米糠分離,再鏟去大杆,用木鏟隆堆,起風揚場。就是利用自然界的風力把稻殼分離開,這樣一來米粒不就分開了嗎!

    最原始的去除稻殼方法就是碓臼上面橫著一根木杆或竹杆,供舂米的人扶手。熟知的老手會連續不斷跑跳著舂了起來。這樣的稻舂法,用了巧力加快了速度,也可以有利於提高加工稻穀質量。

  • 3 # 原野山石

    過去的稻穀怎麼去殼?這是個承載著歷史淵源和人類文明發展的課題!

    近代史上最早給稻穀去殼的方式叫舂,把一塊兒方石(最理想的材質是小豆石),在中間挖一個弧形底的深坑,再用硬質圓木作一個舂頭,先把稻穀倒進石坑裡,人工用舂頭一點一點的砸擊稻穀,利用舂頭和稻穀與舂坑之間產生的摩擦力,來把稻穀的外殼去掉!雖然這種勞作很費時費力,但也足以見證祖先們的聰明智慧!發明了人類生產文明的一個業績。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過,人們也總是在不經意間有所發現!後來在南方很多水系發達的地方,就有人發明了水舂。其原理就是利用長流水作為動力,來帶動舂頭進行舂米。此發明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益,而最為關健的是大大的解放了勞動力呀!

    有人能借水而作,就有人能借石為用,這不祖先們又發明了石碾,原始的石碾是用人抱著碾杆兒來推動的,碾上的漏斗把稻穀均勻的撒在碾盤上,碾駝一圈圈的磙動,稻穀在碾壓的作用力下,發生蛻變,由糧變成了米!這種勞作雖然很累,卻能大大提高了工效,就這人們在碾道上一圈兒一圈兒往復的推著碾杆兒,收穫的是汗水的結晶,勞動的喜悅和生活的希望!

    智慧來源於生活,發現來源於實踐,人們從勞作中有了新的認識,為四了減輕自身的勞動強度,騾馬的介入取代了人工推碾,這不得不說無論從工時和工效上又是一個進步!這種勞作方式延續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老兵我本人就是伴隨這種吱吜,吱吜,吱吜的磨道碾壓聲中長大的!光陰的荏苒抹不掉我對歷史的感嘆,歲月的蹉跎帶不走我對一粒米的情感!現在的年輕人啊,你可否珍惜那一粒米的存在?!

    一粒米從古走到今,歷經了舂,碾,磨的勵煉,如今的制米廠是充滿科技一體化的先進位制米工業,這頭倒進稻穀,那頭直接出來的是乾淨優質的大米,一粒米的蛻變見證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整個歷史!它象徵著中國鄉村建設使命的發展繼續,讓我們人人從節約一粒糧食做起,給我們後人留下一個傳承吧!

  • 4 # 突破烏江

    過去的稻穀怎麼去殼呢?自從有了人類社會,人們從原始生活逐漸轉化,用他們聰明的智慧,勤勞的雙手,從舂米到石磨,從石磨轉化成碾碎,從碾碎進而轉化成今天的稻穀出殼機。

    我曾記得童年的時候,我家有一個碾房,修建在田壩中央。碾房修造可是非常複雜講究的過程,必須要選擇水流下游的地方,用激流推動水車快速運轉的原理。

    修建碾房是很不容易的,對石塊選擇非常嚴格,必須挑選堅固耐磨方正的石塊,把石塊打磨成“U”行狀,沒有精湛的石匠技術是做不出來的。還有那高大圓圓滾滾的石磨,真佩服先人們能工巧匠,鑽研那麼深奧的石磨來。

    碾房是經過無數次打磨精選的石塊組成,分上下兩層,上層專門是非常平坦的地面,鋪墊一圈圓圓的石槽,便於碾米。下層主要是讓鈾承之間執行空間,留下檢查處理,旁邊聳立一架龐大的水車。

    圓形石槽由無數塊加工精細“U”形石塊緊緊粘結一起,組合圓形石槽。中間留一個洞做軸心,用一根精細木頭插立在中央,上面橫加一根木頭,好象老年人煙竿上的菸斗一樣。木頭尖上鑲鑽圓圓的大石磨,石磨高差不多1.5米左右,厚約二十公分,少說也有5一600公斤,石磨在石槽上滾動旋轉。

    中間那根木軸,在下面地坑裡加固牢圓形大木齒輪,橫挑一根木軸從坑裡懸空穿出來,固定在外面龐大的水車上。由於橫挑木樑也加有齒輪,與中間木軸齒輪犬牙緊粘一起,從上游流淌的水把水車衝動旋轉起來,齒輪相互間也跟著轉動,帶動中間木軸開始執行,用手輕輕推一下,大石磨藉助水勢和慣性,在石槽裡慢慢轉動起來。

    我們把曬乾的稻穀倒在石槽裡,分散均勻,一次能輾50一60公斤左右,一般需要2小時。

    經石磨輾出來的米顆粒潔白,光滑飽滿,味道鮮美,細嫩甜潤,香濃可口,那清新芳香讓人口水直流,永遠忘不了那充滿香噴噴的味道。如果與現在機器打出來的米媲美,味道、純正、色道,都被機器粉碎的米顆粒要好看得多,味道也更勝一籌。

    過去的稻穀去殼雖然麻煩,但也是讓我們難以忘記,永遠值得紀念的。

  • 5 # 冰原落雪

    過去舂米的方法有很多種:

    最常見的就是用方石鑿孔,做成一個沉重的石臼,再用一根木棒做成一根粗壯的木杵,把稻穀放在石臼裡,用木杵搗。這是一個很賣力的活,特別是是在古代,有罰犯罪的人當舂米的苦力,可想而知這活有多累了。

    後來又做成碓床,掘地安放石臼,上邊架上木槓,槓端裝木杵或者綁縛石塊。用腳踏動木槓的另一端,使木杵或者石塊起落捶打穀粒,完成脫穀皮或者舂成粉。聰明的勞動人民還發明瞭用水車的轉動代替人力,這樣做比先前的方法省力而且效率高。

    記得我老家以前用石碾脫稻穀殼,那時村裡只有一盤石碾,碾稻穀要選晴朗的天氣,先曬好稻穀,這樣好脫殼。那時農村的石碾可忙了,磨豬食、碾各種人吃的糧食麵,甚至在初秋碾辣椒韭花醬,都得用石碾。碾東西得挨號排隊,有時要好幾遍地去看,人多也有個好處,像碾稻穀這種重活,可以兩家一起搭夥幹活。兩家人邊說笑邊幹活,讓繁複又單調的體力活變得生動有趣!這也是我童年的一個美好的回憶。

    別說是以前,現在有好多人又開始用石碾碾稻穀了,用石碾碾的稻穀比機器磨的味道好很多,碾出米後,再碾成大米麵,過年時做米麵吃,口感勁道又香甜,讓人回味不盡。

  • 6 # 從善如劉L

    過去我在農村的時候,磨米磨面都沒有電動機械,都是用這種大石頭碾子碾的,那時候農村每個生產隊有一個碾房,因為一個生產隊有三四十戶人家,這個碾房天天都是不閒著,而且有時候是白天黑夜一直在用,所以,一個生產隊這唯一的碾房,就得一家一家排號用的,輪到誰家誰家就去用,你用多長時間都可以,你用完了通知下一家人家,下一家人家在接著用。

    與碾房配套的還有一個大風車,把磨出來的米用風車吹一遍,米與米糠就自動分離出來,一般碾米是要碾三遍的,水稻,穀子,高粱,苞米碴子,都是用這個石頭碾子碾出來的;玉米麵,黃米麵也都是用這個石頭碾子碾出來的,碾一遍用細面籮子篩一遍,最少也得碾三遍,或者碾四遍,才能把這個面碾好的。

    與其相配套使用的還有簸箕,簸籮,簸箕是撮東西的,簸籮是裝東西的,還要有粗篩子,細篩子,粗篩子是篩米用的,細篩子是篩面用的,在我們東北地區的農村,都管細篩子叫籮的,有了這些工具,就能完成碾米,碾面了,或者說磨米磨面了。

    每個生產隊都有幾頭小毛驢的,歇驢不歇碾子,碾米碾面都是用毛驢拉著碾盤上的石頭滾子,這樣石頭滾子在石碾盤上碾過,水稻,穀子,高粱,玉米的殼就去掉的,一次碾磨還是不行的,必須透過這樣反覆3次或者4次的碾磨,最後米殼分離,也就完成了由水稻變大米,由穀子變小米,由高粱變高兩米,由苞米粒變成苞米茬子了!

    那個時候,一個生產隊社員吃的糧食,都是透過這個碾房,用毛驢拉著石頭滾子把米,面碾出來的,後來有了各種各樣電動磨米磨面的機械之後,這個大石頭碾子也就淘汰了,隨著石頭碾子的淘汰,風車也淘汰了,所以,你現在你到農村去,已經看不到這樣碾米碾面的大石頭碾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箭隊能否創造奇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