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爛筆頭99
-
2 # 使用者1073991358859
呂相國執政,並有可圈可點之處,使秦國始終保持開疆拓土、統一天下的戰略定力,奮六世之餘烈,緊握馬拉松接力棒,繼續跑出新速度。呂不韋之失勢,並最終自盡,主要是秦王政厭惡他,表現在:呂不韋具有強烈的控制慾,他組織編撰的《呂氏春秋》,雖法儒道雜陳,但並不保守,有一定獨到見解和進步意義。然而呂不韋編《呂氏春秋》的目的,是給即將收回皇權的秦王政,作為治國理政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的,豈知秦王政不喜歡他那一套說教,秦王政奉行霸道,純任法治,導致呂氏失寵。秦王政二十二歲那年,舉行冠禮,佩帶寶劍後,開始親政。不久,嫪毐判亂,被平息,但卻牽出了呂不韋的醜聞穢行(與秦王政母親長期通姦),被早對其不滿的秦王政放逐,之後又逼迫呂不韋自盡。
呂不韋其人,是極有心機並且是很聰明的,他是一個風險投資家,古往今來最大的一筆政治交易,買賣國君是他做成的不錯,他很有遠見卓識,在這場投資中獲勝。後來他輔佐年幼的贏政時也有許多政績,比如引進商鞅變法和舉薦人才,可是後來他功高蓋主,不得不死。對他的功過是非作出以下評論。
呂不韋功績一表現在立異人為嫡嗣,穩定了秦王室。贏異人的爺爺秦昭王是一個在位50多年的老王,而父親安國君是一個已經50多歲的老太子。安國君有著20多個兒子,卻遲遲沒有確立嫡嗣,而這種狀況有著極大的不安因素,也就是一旦那20多個兒子因爭奪王位而相互爭鬥,會直接導敵國家的內亂。而呂不韋多次遊說秦國,努力說動華陽夫人,並且由她說服安國君立異人為嫡嗣。呂不韋此舉是具有政治投資的目的的,但立異人為嫡嗣,確實穩定了秦王室。
呂不韋就第二功績是對外戰爭講究計謀,避免硬仗與直面戰鬥。在戰國史中,從始至終一場大戰,傷亡的人數往往是不下10萬人的,在長平之戰中,趙國戰俘竟有40萬人被坑殺,當時的呂不韋在邯鄲親歷了戰爭帶給趙國的創傷,後來他在秦執政後,即反對在戰爭中大規模屠殺,應該說呂不韋的戰爭觀是進步的,他在執政中儘量避免硬碰硬的戰爭以減少損失。
呂不韋的過莫過於他在處理和趙姬的關係上不乾淨利落,一直藕斷絲連,以致一錯再錯,釀成大禍。本來他當年把趙姬送給了異人,後來異人為王趙姬為王后。身為丞相呂不韋就應了結與趙姬的牽連,哪知他對趙姬情深,趙姬亦對他不捨,尤其在異人死後,趙姬為太后,兩人更目中無人,肆無忌憚,這樣讓嬴政怎麼看?讓朝廷官員,民間百姓怎麼看?精明的呂不韋發覺自己引火上身,主動停止對太后的聯絡,但他又推薦嫪毐給太后,結果太后寵愛嫪毐,使嫪毐權力過大謀反,呂不韋被連座,罷免相職,落得滅頂之災。
綜上所述,呂不韋確實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一個投資的能主,優秀的政治家甚至是不錯一個軍事家,但是卻最終因為自己貪權而被連坐,落得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