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易法務任我行
-
2 # 尹文勇律師
接受委託後,認真地、全面地進行準備,包括有關法律法規的查詢和適用分析,查詢有關的案例並進行分析,證據收集、調查和分析,訴訟文書的準備,開庭的準備(包括開庭陳述、質證的準備),對於自己接手的案件投入足夠的工作時間的律師。
-
3 # 賈素飛征地拆遷律師
律師最重要的能力是發現問題,不是解決問題。作為一名律師,發現問題的速度、準度和深度,是律師的分水嶺。律師最重要的競爭力是兩個發現能力:一是發現市場的能力,二是發現問題的能力。
此外,發現問題依賴於自身的知識儲備、經驗積累和思維錘鍊。對於青年律師而言,要完成基礎功底的積澱。建議青年律師在執業前期,要廣泛接觸各類業務,尤其要做一些基礎的訴訟案件,夯實自己的業務基礎,這也是鍛鍊發現問題能力的必要途徑。
02
作為一名年輕律師需要認識自身的綜合能力,包括但不限於性格、社交,自律和專業研究能力等綜合能力的評估,同時也要對行業初步瞭解,方能對自己未來方向作出評判。
律師職業是一個前景非常好、具有挑戰性、具有實現自身價值機會的職業。同時,律師工作也是一項非常嚴謹、艱苦、繁重、需要終生學習的工作,容不得半點懈怠和差錯。
我認為做好律師的先決條件大概有如下幾點:
➤ 1、你要有很強的公關社交能力,如果你沒有很強的社會關係,你能靠自己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人脈體系;
➤ 2、要有創新開拓案源的能力,開拓案源的能力是目前衡量律師水平的重要方面;
➤ 3、當你具備較強的社會經歷和閱歷,更為容易讓別人接受你和信任你。與當事人交談並不全是泛談法律,如果只會談法律的律師註定是失敗;
➤ 4、品性決定律師發展的後勁,責任是贏得當事人認可的依據。
在以上幾點條件下,經驗是要靠積累的。只要你認真、努力、好學,經驗的積累隨著時間的推移是必然的。然而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口才、邏輯、應變等等都是做律師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03
律師職業道路是曲折的,必須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結合,且永無止境的學習方能做的更好,走的更遠。建議年輕律師思考在工作中學什麼?怎麼學?
➤ 1、利用業餘時間,博覽群書,羽翼豐滿。一個律師不僅通曉法律,而且必須具有廣泛的文化知識,如:經濟學、社會學、哲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有關知識,努力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
➤ 2、遇到疑難雜症無法應對之時,首先想到資料查詢。法律書籍、法律條文浩如煙海,如何很好地利用好這些資料,尤其是當你用到時,能夠迅速地找到,那才是一個律師應當具備的素質。
➤ 4、參加有益的培訓課程。經驗豐富的律師開展的實務性分享講座、學者關於熱點問題的探討性論壇,參加一些對自己非常有幫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看到問題所在。快速吸收營養,有助於自己快速成長。
-
4 # 政商觀察者
一位優秀的律師,最主要的就是在接受委託後,積極維護委託人的利益,為委託人爭取合法權益即可。根據《律師法》第二十九條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應當按照約定為委託人就有關法律問題提供意見,草擬、審查法律文書,代理參加訴訟、調解或者仲裁活動,辦理委託的其他法律事務,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條 律師擔任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或者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的,應當在受委託的許可權內,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一條 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同時,根據《律師執業行為規範》第五條 律師應當忠於憲法、法律,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第六條 律師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依據事實和法律,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第七條 律師應當注重職業修養,自覺維護律師行業聲譽。
第八條 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洩露當事人的隱私。
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和其他人不願洩露的情況和資訊,應當予以保密。但是,委託人或者其他人準備或者正在實施的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嚴重危害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事實和資訊除外。
第九條 律師應當尊重同行,公平競爭,同業互助。
第十條 律師協會倡導律師關注、支援、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
第十一條 律師在執業期間不得以非律師身份從事法律服務。
律師只能在一個律師事務所執業。
律師不得在受到停止執業處罰期間繼續執業,或者在律師事務所被停業整頓期間、登出後繼續以原所名義執業。
第十二條 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不得代理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益衝突的法律事務。
第十三條 律師擔任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任職期間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
-
5 # 路邊頑石
律師會因為學歷高低存在一定專業水平上的差異。但通過了全國律師資格統一考試(司考、法考)的執業律師,總體業務水平差異不會很大,但執業律師的水平差異在於個體悟性。一般來說,作為自由職業者,律師和醫生以及記者屬性相通,實踐經驗特別重要。但作為律師最重要的致勝法寶是其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之上的應變能力,而絕非大多數人識可的雄辯能力。
-
6 # 袁海華
1、對於剛入行的新人而言,最最重要的能力是抗壓能力,簡言之:撐得住!
目前95%以上的律師新人,在入行後都是野蠻生長,獨立執業以後更是自生自滅,假如你入行時遇到一個會教又願教的師傅,你真是走了大運。年輕律師的成長比較殘酷,不管是案源營銷,文書寫作,庭審技巧還是其他更高層面的實務技能,大部分人都沒有引路人,也沒有相對專業的教材可供參考,律師專業能力的考察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標準。
正因為新人起步和成長的不易,所以抗壓能力最為重要,你頂不住壓力,你都要轉行了,那其他的就不用說了。
2、對於資深律師而言,最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簡言之:事辦妥!
律師乾的都不是那麼省心的事情,客戶更多的是關注結果,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清楚。
怎麼理解結果?這裡面真有點學問。結果其實是因人(案)而異的,並非只有勝訴或者敗訴這麼一種結果。
一般情況下,一個案件能否達到預期目的,在接案時就應該結合事實和證據,運用法律檢索和實務經驗做合理的預判,絕大部分案件是可以做預判的,律師接案並不是“交錢就收,拿來就做”!
另外,客戶的預期到底是什麼?老司機要有洞察客戶內心深處想法的能力,要有極強的“識人”的本領。
當律師的預判與客戶的預期差距較大的時候,假如你無法降低客戶的預期,那這個案子要不要接就考驗老司機的取捨與駕馭能力了。
怎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裡面就涉及到學習能力,執業經驗積累和法律檢索等等細化的技能技巧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部分資深律師都要經過10年以上的磨鍊,你想三五年就集大成者,真的沒有那麼容易。
3、如果從律師營銷的重要性這個角度講,人際交往能力那是極為重要的,簡言之:有事做!
為什麼我要單獨說這個第3點?主要是因為營銷是辦案的前提條件,我認為營銷是律師的主戰場之一!
大家可能覺得這個觀點好難理解,其實律師的主戰場分為兩個:
第一個是營銷,簡言之拉案子。第二個是辦案,其中訴訟類案件,核心環節是庭審。99%的律師都重視做案子,所以大家都認為庭審是律師的主戰場,這個觀念早就深入人心了,此處我就不囉嗦了。
但是我要說的是:假如你是獨立執業的律師,你連案子都找不到,你有案子做嗎?你不能一天到晚去法院旁聽吧!
所以,我希望大家要重視營銷,而且要知道律師營銷是有方法的,並不是跑到大街上去乞討,也不是到處拍馬屁,趕場子,拉皮條,更不是昧著良心忽悠詐騙!
以上系一己之言,求同存異,有不對之處望各位海涵。
-
7 # 律師Eliza
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之一。無論是解決你老闆的問題,客戶的問題,法官的問題,助理的問題……
還有一個點其實被很多人忽略,就是生活經驗。比如做房產糾紛的律師沒有買賣過多套房,做合同糾紛的律師沒有經手過很多合同,做公司顧問的律師沒有開過公司……其實給出的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案,都欠缺落地性和實用性。
比如改合同時有一個常見問題,開頭那裡公司名稱下面總是不寫聯絡地址和聯絡電話,那麼不出事不要緊,一出事就有一個送達問題,送達到哪個地址?你說工商登記上有註冊地址,可是很多註冊地址為虛擬地址,不一定是實際辦公地址。這種細節完全可以前期避免。
回覆列表
透過自己的專業和資源及能力幫助當事人最大程度的實現維權,也就是爭議糾紛得到妥善解決來體現一名律師的能力,但是一個人的專業能力和資源有限,所以要善於藉助你所欠缺的法務要素(訴訟資金、細分專業律師,法務科技、情報線索,司法資源、法務媒體等)整合有效資源把當事人的訴求解決,歡迎討論,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