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林愛書法

    主流觀點認為老子是一個人,這個人比較牛X,寫了一部書叫《道德經》,對於此書的解讀也是百家爭鳴,各有不同。《道德經》又叫《道德真經》或者《老子》,不過現在有人研究覺得《道德經》是團隊所做,古認為老子算是一個團隊的稱呼,現在也無從考證。

  • 2 # 有話少說

    老子,《史記》記述了三個老子,寫了兩本書。

    三個老子:

    第一個老子,周守藏室之史。

    第二個老子,與孔子同時的老子。

    第三個老子,孔子死後二十九年,周太史。

    兩本書:

    第一本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此書《史記》稱《老子》。什麼時候稱《道德經》,不祥。

    第二本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書名不祥。

    史記有孔子問禮於老子,則,這個老子與孔子同時,是寫第二本書的老子。

    第三個老子,孔子死後二十九年才出生。第一個老子,不與老子同時,至於先於孔子出生,還是孔子死後才出生,不得而知。

    第一本書《老子》即《道德經》,只能是第一個老子,或第三個老子。孔子也就不會問禮於寫《道德經》的老子。所以,說什麼孔子拜寫《道德經》的老子為師,純屬虛構。

  • 3 # 命理談人生

    老子是思想家;叫李耳,是道家文化的建立者,寫了本書叫道德經,老子這兩字是尊號,戰國時期還有莊子,孔子,都帶個子字;

  • 4 # 鴻儒智業

    老子是一個人,名字叫老聃,原名李耳。

    老子寫了一本書,叫作《道德經》,也被人稱作《老子》,所以《老子》就是《道德經》。

  • 5 # 李淵回

    老子是個人,《道德經》是本書。首先來說,圖書管理員老子這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字伯陽。

    簡單來說,老子是後世人,對他的尊稱。他的名字叫做李耳,字伯陽。還有個外號,就是老聃。聃字是耳朵又長又大的意思。

    古人認為,耳朵長的又長又大,這種人非常長壽。所以,古人稱長壽的人都叫做老聃。通過這個外號,我們可以知道老子是非常長壽的。但是,老子的生卒年代又不詳。

    老子這個人身上的神祕色彩十分濃重。比如說他出生時候就是一個白鬍子老頭。大家不要認為老子得的是白化病啊!畢竟是個聖人,有些個別人就是天生白頭髮。

    後來直接騎青牛出關,不知所蹤。人們找不到他去了哪裡。有的說是去了西域,老子化胡。這種完全是一些小肚雞腸的人,為了搞派別對立瞎說的。學習修行,做人做事,首先要有一個大的度量,否則的話,你這個人是不會有所成就的。

    這個道德經,也是在老子出關的時候寫下來的。下面淵回來說道德經。

    道德經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道德經》這本書只有5000字,所以又叫做《五千言》,或者是《道德五千言》。因為是老子所著,古人又把這本書以的作者名字《老子》命名。比如道家的《南華經》,是莊子所寫的,就叫做《莊子》。儒家孟子所寫的著作就成為《孟子》。

    其實這樣以作者名字來命名書的習慣,恰恰證明了我們古人的淳樸。不像現在的有些書籍書名字起的花裡胡哨的,盡是在博人眼球。書裡面的內容也不見得有那麼好。這點是值得我們現代人反思反省的。

    上古時候儒家和道家是不分家的,古人沒有那麼多門戶之見。淵回經常說,同屬於傳統文化,都是一家人,為何分個你我他呢?我們都來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難道不香嗎?真不知道某些人是怎麼想的,處處搞門戶之見。

    老子和莊子,被後人尊稱為道家學派的主要創始人。包括儒家的,佛家的,同屬中國傳統文化,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 6 # 隨波逐流的逍遙

    《道德經》和《老子》指的是同一著作。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dan),通稱老子。今河北鹿邑縣人,在民間有很大的影響力,據傳說他是“從母左腋出”,道德真君,太上老君都是民間對他神話了的傳說。

    老聃生活於春秋末年,學識很高,是一個很有聲望的智者,據說就連孔子都曾向他請教過關於“禮”的問題並稱他為龍。由於王室不斷內亂,老子就棄官歸隱,行至函谷關時,寫下了這部《老子》。

    隱逸之士避世存身,韜晦自保,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因此,對汙濁的現實社會,能夠冷靜的認識和批判,揭示矛盾根源。

    老子一書共81章,分道經和德經兩部分,所以又稱道德經。

    可是在1973年發掘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老子,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這可能才是古本的順序。

    《老子》5000言,篇幅不長,論述精闢,意義豐富,思想深邃,內容重在詳盡論述作為宇宙萬物之源和運動規律的天道,並將這種天道用以關照人道,指導治國和修身,直面現實社會,它涉及到宇宙自然社會人生的各個方面。

    (論道)就是全書的總綱。

    附《論道》及釋:

    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名。

    道是可以闡述解說的,但是並非完全等同於渾然一體,永恆存在,運動不息的大道;道明也是可以命名的,但是並非完全等同於渾然一體、永恆存在、運動不息的道之名。

    無,稱天地的初始;

    有,稱萬物的本源。

    因此,從常無中,將以觀察道的微妙,從常有終中,將以觀察道的邊際。

    這無,有二者,同出於道而名稱不同都可謂玄妙幽深。玄妙而又玄妙,正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總源頭。

  • 7 # 大任說書

    不帶書名號的老子指的是一個人,生活在春秋時期,比孔子年長。關於老子這個人生平的記載很少,司馬遷的《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中也只是寥寥數言。相傳老子姓李,因為有一對天生異於常人的大耳朵,所以取名為耳。另一種說法是漢子“老”的古音和“李”相似,老子不姓李,而是姓老,名聃。按春秋戰國時期對諸子百家的稱呼來看,老子姓老更可信,如孔子姓孔名丘,墨子姓墨名翟等。

    老子的職業是周朝的守藏室柱下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他看到周朝氣數已盡,已無力挽回,於是幾經周折出函谷關,騎青牛西去。到函谷關時,老子被關尹喜攔下,寫下一本五千字的書。因為先秦時沒有給書命名的習慣,加個書名號就完了,這本書就以《老子》為名,所以帶書名號的老子指的是一本書。

    《道德經》和《老子》其實是一本書。在西漢的時候,有人把《老子》改成了《道德經》,最早是在漢成帝時期,到了唐朝這一書名被廣泛地接受。因為有五千字之多的書,核心講了兩個字:道和德,道在書中重複出現了七十多次,德重複出現了四十多次,想必這就是改名的原因吧,更直接地表達書中的主旨。

    除了名字不一樣外,它們還有其他的區別。《道德經》是被分了章段的,共分為九九八十一章,分章的人叫河上公,也有人認為是西漢的劉章(不是今天的重點)。九在中國文化體系中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陽數最大的是九,皇帝被稱為九五之尊,九九歸一,具有神祕的數字指引。

  • 8 # 問道黃老

    關於名稱

    老子是人名,《老子》加了書名號,就是書名,《老子》在漢代以後改稱《道德經》。

    1、先說人名老子。

    老子:男,漢族,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陽,世稱“李耳”、“李聃”或“老聃”,是李姓、老姓的先祖。東周春秋時期陳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

    東漢時張道陵創立道教,老子被尊為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

    先前時期的前期,沒有私人著述,到了東周以後,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才開始有人著書立說。這個時期的簡冊基本沒有明確的名稱,皆以著述者的姓加上一個敬稱的“子”作為簡冊的名稱,比如李聃又名老聃,其著作便被稱為《老子》,孫武的著作便被稱為《孫子》,我們現在所說的先前時期的著作《莊子》《墨子》《韓非子》《荀子》《孟子》等等的名稱都是這麼來的。

    漢高祖建立了大漢王朝,由於秦末戰亂,加上四五年的楚漢戰爭,國家貧弱,民不聊生。於是實行了黃老道家的“無為而治”思想,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經過三四十年的無為而治,到了第五位皇帝漢文帝劉恆時(關於劉恆,文末再做一些解釋),國家逐漸強盛,因此漢文帝對《老子》推崇備至。但是由於《老子》用詞古遠,一言萬端,還是沒法完全領會老子真經妙道,於是有人把河上公推薦給了漢文帝。

    河上公著有《道德真經》一部,之所以取這個名稱,是因為《老子》中的兩個關鍵概念就是“道”和“德”。該書因是河上公所著,故又稱《河上公章句》,或《道德經章句》,從此,河上公的《道德真經》成為《老子》的代名詞,為了簡便,人們通常稱之為《道德經》。

    以上便是老子的著作《老子》到《道德經》的名稱演變過程。

    《道德經》的主要內容即世界影響

    1、內容涵蓋天地萬物、自然人文等。

    《道德經》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構建了兩大體系,一個道論體系,一個是德倫體系,論述方面涉及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但歸根結底還在政治領域,所謂“內聖外王”之學說的就是《道德經》,歷來享有“萬經之王”之美譽。

    《道德經》在國外影響力極大,他的銷售量與《聖經》持平。

    要說在中國最有影響的是哪一部書,大家一定會脫口而出:論語。是的,漢文帝的孫子漢武帝劉徹接班後,諸王離心離德,加之匈奴外患不絕。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漢武帝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郡縣設立太學,統一學習儒家經典(需要說明一下,此時的儒學是以儒家思想為主料,把道家的天道思想,法家的法術思想、陰陽家的五德終始思想等等一鍋燉的新儒術,與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經相去甚遠)。

    也就是說,從漢武帝開始,儒家經典就成了歷代封建王朝思想統一和文化統治的教材,因此,儒家經典,尤其是《論語》就成為中中國人老少皆知的文化典籍。

    但要說在世界範圍,老子的《道德經》的影響可就大多了,有的美國著名科學家威爾·杜蘭特說:留下一本《道德經》其餘的書可以全部燒掉。包括他耗費50年寫就的皇皇鉅著《世界文明史》,可見《道德經》在他心中地地位。

    劉恆與《道德經》

    上文已經介紹了劉恆對《道德經》的鐘愛,但是因為他叫劉恆,為了避諱,《道德經》中的所有“恆”字,全都被換成“常”,比如《道德經》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原來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不僅如此,天地人間,一切帶“heng”字音的名稱,一律改名,比如“姮娥”就被改成“嫦娥”,恆山被改成”常山“,後又改回來。

  • 9 # 一道一品

    老子是一個人名,姓李,名耳,字聃!但也有人說他姓老,子是古代對人尊稱,比如孔子,孟子等!他的著名作品叫《道德經》,後來人們又用老子來代指道德經!

  • 10 # 取金記

    老子的言論結整合《老子》,

    《老子》的作者是老子。

    《老子》還有一個名字叫《道德經》,

    《道德經》其實就是《老子》。

  • 11 # 一堂國學

    根據《史記》記載,老子,本名李耳,又稱老聃,大約於公元前571年生於春秋時期,與孔子同時代略長,曾經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官”,大約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孔子曾經問道老子,學習周禮。傳說老子出關前,被函谷關守門人尹喜招待,並留下5000言,書名為《老子》,此書是道家思想鼻祖,分為德經和道經兩部分,又稱《德道經》,1993年郭店出土的戰國楚簡版本正是《德道經》後世幾經統治者修改,融合了儒家思想,將道經提前,德經置後,成為我們日常所見的《道德經》。

  • 12 # 月影卿樂

    老子是老聃,周朝圖書館館長,被尊稱為老子(子是尊稱,孔丘被尊稱為孔子)。

    《老子》是老聃寫的書。

    後來到了漢朝,被命名為《道德經》。

    漢朝有給書重新命名的習慣,比如孫臏寫的《齊孫子》一書,被重新命名為《孫臏兵法》。

    老子並不知道有《道德經》這本書,孫臏也並不知道有《孫臏兵法》這本書。

    都是漢朝搞的。

    《孟子》、《莊子》、《韓非子》、《荀子》沒有合適的替代稱呼,於是保留了原名。

  • 13 # 晚風9801

    傳統的說法是,老子是楚國(今河南省南部)人,與孔子同時代而比孔子年長,孔子曾問禮於老子。現代的學術研究認為,《老子》的成書年代遠晚於孔子。一個是老子其人的年代問題,另一個是《老子》其書的年代問題。兩者並沒有必然聯絡,因為完全有可能是,的確有個名叫"老聃"的人年長於孔子,但《老子》這部書卻成書在後。這個看法就沒有必要否定傳統的說法,因為傳統的說法並沒有說老子這個人確實寫過《老子》這部書。所以我願意接受傳統的對老子其人的說法,同時把《老子》一書放在較晚的年代。

  • 14 # 日朗月清

    老子:是人名。原名李耳。

    《老子》的作者是老子寫的。《老子》是《道德經》的前身,後被改為《道德經》。

    附註:雖然被寫進歷史,但這也都是無從證實的東西。老子究竟是是誰?道德經原文究竟是誰寫的?是否都是真實的,這與我們研究黃帝,炎帝,堯舜禹都是一個道理,都是從一些傳說類的書中得來當做根據。注意:如果這些書記載的是真實的,那麼神人,成仙得道、仙獸鬼怪也就存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上買近視鏡可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