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馬人文歷史

    問題似乎有點瑕疵:

    寇準的年代,女真還沒崛起,所以不可能攻開啟封。

    那時候攻打北宋的是遼國,但是沒打到都城開封,是打到了澶州,連黃河都沒過。

    北宋的軍隊戰鬥力不行,但是數量還是可以的,所以可能不存在缺兵的情況。

    寇準是文臣,沒統兵,也不是寇準指揮的。寇準主要功績是說動真宗堅決抵抗。

    最後,遼國的蕭太后也有意退兵,一方面不希望軍事貴族做大,另一方面難度也較大,入侵某種程度上是對於宋太宗兩次北伐的報復行動,加之正好主將被北宋床弩射殺,也就能壓制住好戰派和北宋講和,於是和北宋訂立了澶淵之盟,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 2 # 北斗星3557

    謝謝平臺邀請,說兩句,寇準,寇萊公,從一名知縣,兩袖清風,功績不錯,最後吧,升為宰相,當時在,宋真宗時期,北國蕭太后,也就是大遼,攻打大宋唄!寇準,親自勸說真宗,御駕親征,鼓舞士氣,有一次,皇上,被大遼國,圍了個水洩不通,有的人主張退兵,有主張,議和,可是寇準,勸說皇上,只有打,才能有出路,寇準,鼓勵皇上,和士兵吧!堅持守誠,大遼國,功城,好幾個月也沒拿下,北國遠道而來,糧草階級不上,最後,宋朝兵,馬大元帥,楊彥召,也就是楊六郎,率領楊家將,裡應外合,超了北國去路,最後大敗遼國,取得了勝利吧!所以,在寇準的堅持下,才取得勝利,不忘初心,寇準的故事,永遠在民間流傳,一代清官,一個智慧,謝謝

  • 3 # 文藻巧翁

    《澶淵之盟》是寇準政治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宋真宗景德元年(l004年),寇準剛入相,就趕上了遼(契丹)軍大舉進攻宋,逼近澶州(今河南濮陽南)。一夜之間,朝廷連繼接到五封邊境告急文書,別人急的要命,身系國家安危的宰相冦準,卻談笑自若,好象沒那回亊。第二天,有人把這個情況告訴了皇帝,皇帝質問冠準,冠準不慌方忙地回答說:“陛下你要真有決心打敗遼,不過五天就可以實現,就是請你親自到澶州前線去。”這可把皇帝嚇壞了。當時朝廷中本來就有人主張逃,跑,參知政事王欽若是江南人,他主張逃到金陵去,樞宻副使陳堯叟是四川人,主張逃到成都去。皇帝最初是傾向於他們的意見,寇準卻嚴厲地指出,出這個主意的人,簡直該殺頭。在殿前都指揮使(國防部長)高瓊對寇準意見的支援下,真宗終於硬著頭皮決定親臨前線,以鼓舞士氣。可是車騎剛走到半路,真宗就動搖了,又想往回跑,寇準對他說:“現在敵人已逼近京城,舉國上下迫切要求抗遼,你當皇帝的要往回跑,那時敵人就會乘機而入,就是想保住半壁江山,怕也不可能。”一席話再次穩住了真宗的意志。當到達澶州南城時,真宗又不敢過河去北城前沿陣地,高瓊讓士兵強行推真宗坐的車子過了河。僉署樞宻院事馮拯斥責高瓊無理,高瓊回敬他說:“現在到處遍佈敵騎,你還責備我無理,那就請你作一首詩,來感動敵兵撤退吧!”說得馮拯啞口無語。加上前不久宋軍用強弩射死了遼軍統帥蕭撻覽,遼軍士氣大挫,終於被迫主動向宋求和,雙方達成“澶淵之盟”。

    這場大勝仗,真宗卻給戰敗者賠款輸帛。真宗怕打仗對遼實行妥協政策。主和派誣衊寇準借抗遼培植自己的威信,離間真宗與寇準的君臣關係。誹謗起到了作用,開始疏遠寇準。

    真宗天禧四年(102O年)寇準由右僕射中書侍郎平章事,罷為太子太傅,不久,又貶到地方。1023年,寇準死於雷州。靈柩北運時,民眾沿途設祭,公安一帶百姓,折斷鮮竹插在地上,掛上紙錢。傳說這些竹子後來長出竹筍,不久變成竹林,於是在這裡給寇準修了個廟,起名就叫竹林寇公祠。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糾正提問者的一個認識誤區,寇準為相時,女真人還沒有崛起,就連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和金太宗完顏吳乞買都還不知道在哪裡曬太陽呢!更別說是大舉攻宋了……再就是提問者所謂攻都的問題,遼聖宗耶律隆緒和蕭太后率領契丹大軍南下攻宋時,並沒能攻到汴京城下!僅僅打到了汴京以北的澶州而已,中間還隔著一條黃河呢!如果契丹大軍都已經兵臨汴京城下了,宋真宗趙恆恐怕也就沒有“御駕親征”的必要了。

    再說一說寇凖,寇凖是宰相不假,但是彼時寇凖的身份並不是樞密使。宋朝和唐朝一樣實行群相制,只有樞密使和樞密副使才是主管軍事的宰相和副宰相,寇凖雖然位居相位,卻無權干預軍務……換言之,寇凖根本沒有軍事指揮權,如何指揮軍隊、阻攔“女真人”(實際應該是契丹人)?所以說,提問者這個問題簡直是漏洞百出、不知所云……雖然自媒體鼓勵大家自己發東西到網路上,但這樣的問題真的是貽笑大方了。

    寇凖在澶州之戰中的作用

    寇凖既不是樞密使、也不是一線的統兵將領,整個澶州之戰的作戰本身與他並沒有什麼直接關聯。那麼,寇凖在澶州之戰中起到了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呢?

    宋景德元年,遼聖宗與其母蕭太后親率二十萬大軍南下。有了當年宋太宗趙匡義北伐失利的前車之鑑,宋王朝高層畏戰情緒很濃,參知政事王欽若主張遷都金陵,樞密副使陳堯叟則更為誇張,直接主張宋真宗學唐玄宗李隆基、去蜀地避難、甚至提出了遷都成都的想法。這時候,寇凖力排眾議、堅決反對遷都,並主張宋真宗“御駕親征”以振奮士氣!說白了,就是寇凖用盡一切辦法,把膽小怯懦的宋真宗半忽悠、半脅迫地拉上了前線。如此一來,宋真宗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硬著頭皮與契丹人決一死戰!

    就在宋真宗拖拖拉拉抵達澶州南城時,又不願渡過黃河前往北城前線了。這個時候,又是在寇凖的力挺下,宋真宗才鼓足勇氣去澶州北城露了露臉,之後便迅速退回了黃河對岸的南城,改由寇凖坐鎮一線。雖然只是露了一下臉,前線將士得知皇帝親臨前線督戰,頓時像打了雞血一般。契丹大軍本就後勤補給不足,開始轉入頹勢,加之打了雞血的宋軍用“床弩”射殺了契丹先鋒蕭撻凜。宋真宗這次“御駕親征”居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蕭太后見形勢對自己不利,於是趁著契丹大軍的威懾力還沒有徹底失去,開始積極與宋軍議和。此舉與宋真宗“一拍即合”,於是“澶淵之盟”就這麼簽了……這就是寇凖在整個澶州之戰中的作用,他更多地代表了一種主戰的政治主張,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宋真宗踏足戰場的“主心骨”。僅此而已,寇凖本身並沒有軍事指揮權,他主要側重於上層建築方面而不是具體操作層面。

    何為“澶淵之盟”

    所謂“澶淵之盟”,是指澶州之戰後宋王朝與契丹之間簽訂的和平盟約。內容大致是:宋遼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界,互不侵犯。從內容來看,這是一紙赤裸裸的“不平等條約”,正式開啟了宋王朝“以金錢買和平”的先河!那麼,一直主戰的寇凖為何最終選擇了沉默呢?

    澶淵之盟”簽訂的背景與好處

    在取得澶州之戰的階段性勝利之後,契丹採取了“低姿態”,透過特殊渠道提出了議和的想法,這是宋王朝與契丹對峙以來第一次由契丹主動“服軟”。宋真宗本就不想與契丹長期對耗,宋王朝的軍事實力說實話也打不下去!一聽到契丹主動“示好”,宋真宗便下定了決心,議和。皇帝已經定下了調調,作為宰相,寇凖如果堅持要打下去,不僅會觸怒宋真宗,而且一旦有失,還將揹負戰爭失敗的責任。很顯然,寇凖也不得不仔細掂量。最終,寇凖在建議無果後選擇了接受,畢竟他首先是政客,其次才是所謂主戰派。

    再者,蕭太后之所以“放下身段”並不是因為被宋王朝打怕了,而是認為長期對耗對契丹本身實力也是一種損失,同時後援補給疲軟也是一個事實,蕭太后這才選擇了與宋議和。如果真的繼續打下去,宋王朝未必能佔到什麼大便宜!當年宋太宗趙匡義北伐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對於彼時的宋王朝而言,議和比繼續打下去更為有利。賠出去的只是10萬兩銀子、20萬匹絹,這對於財大氣粗的宋王朝幾乎就是九牛一毛,相對於長期戰爭的消耗更加不值一提。用“九牛一毛”換取長期和平,宋王朝君臣朝野都能接受。更重要的是所謂“兄弟之國”,名義上雙方是對等的,想比當年的“兒皇帝”石敬瑭,宋真宗的面子也賺得足足的、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雖然如此,可終究是賠錢啊!又來的哪門子好處呢?這還涉及到兩國的邊境榷場貿易。兩國處於戰爭狀態,邊境榷場貿易中斷,宋王朝才真是損失慘重!契丹地處北地,很多生活必需品、奢侈品都必須從宋王朝“進口”,這也是宋王朝財政收入的一個大頭。雖然每年賠出去10萬兩銀子、20萬匹絹,但宋王朝透過邊境榷場貿易賺回來的遠不止這麼多。相對於長期對耗的只出不進,在經濟上這無疑是一筆對宋王朝十分有利的買賣!這或許也是宋真宗願意議和而寇凖也沒有竭盡全力反對的原因所在。要知道,寇凖可擔任過主管財政的三司使,這筆買賣算起來駕輕就熟。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講,寇凖之所以主戰,其實就是為了以戰促和,贏取談判桌上的本錢。打輸了再談判,就只能像後來李鴻章在馬關一樣任人宰割了……正是澶州之戰的勝利給了宋王朝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的本錢。試想,如果契丹大軍兵臨汴京城下,宋真宗還有本錢與契丹“稱兄道弟”嗎?以彼時宋王朝的實力,重創契丹本土、甚至吞併契丹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繼續打下去沒有實際意義,作為宋王朝當家人的宋真宗和寇凖不得不考慮這些問題,乘勝議和是最佳方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潛意識是用哪種表現形式洩露一個人的秘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