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捌零後那點事

    和父母溝通情況一直都不太好,心裡挺抗拒和他們說一些事情的,喜憂都不大想報,被問起的話也肯定是報喜不報憂。其實很多難過的事情自己承擔、化解吧,沒必要透過把負面情緒傳遞給身邊人來緩解痛苦。姑且不論是否結果會讓人更難過,讓在乎你的人擔心你這件事本身個人覺得就不太好。

    一來在不瞭解全過程的情況下,一些“憂”會導致父母會極度擔憂焦慮,這肯定不是任何人想看到的,也並不是自己“報憂”的初衷;二來由於價值觀念、個人性格、生活環境等各種因素,很多事情父母並不能完全理解。如果經常像我父母一樣不論事件究竟如何,第一反應是先指責我,就會鬧得雙方都不愉快。這對我個人而言真的是自找不痛快,我改變不了他們的行事方式,所以“不報”算是一種逃避式的解決方法吧。

    當然也得看父母是什麼樣性格的人了,如果心思不重,負面情緒不會對他們造成很大影響,而他們希望孩子向他們分享生活,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2 # 夢雲帆

    我的看法是這是一個成年人正確的做法。

    如果說你還未成年那麼另當別論。如果你已經成年,那麼就開始了獨自闖蕩應付一切困難的路程。

    也許有很多我們應付不來的問題,也許我們吃了很多苦頭,但是父母已經為我們操勞了半輩子,跟他們分享我們的快樂和喜悅,讓他們放心。讓他們不用因為我們的困難而時刻掛念,既然不能在身旁孝順那麼讓他們省心就成了最大的孝順。

  • 3 # S兮一一

    這應該是大多數兒女都會做的行為,當我們長大,父母也在慢慢變老,不管兒女在外多麼的風生水起,在父母眼中都算離鄉背井,回家了總想給一切他們認為好的東西。而兒女在外,不可避免會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種不順心的事,但往往為了不讓父母擔心或想證明自己可以好好的,就會隱瞞那些委屈和不順心,即使自己一個人躲著哭,也會在跟父母見面或電話時假裝自己很好。這其實是我們最原始的互尊互愛。

  • 4 # 懂茶妹子

    當我們長大獨立以後,所有要面對的事情都得自己解決處理了。對於辛苦勞作一輩子的父母,報喜不報憂的情形也是應該的了。真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大事,你不說父母也會知道。自己能解決的事,又何必去勞煩已經退休到了頤養天年的父母呢。讓父母快快樂樂的生活也是做子女的一件大事

  • 5 # 管理諮詢精兵一個

    給幫不上忙的親人訴苦,除了增加負擔外,並沒有什麼改變,而且還容易把事情弄槽糕,如果要傾訴,還不如找心理諮詢師。

  • 6 # 芥末人生

    報喜不報憂,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這代表你並不能信任父母有能為你分擔憂愁的能力。

    好的家庭裡,子女和父母應該即是朋友,也是親人。你們的溝通是平等的,沒有障礙的。

    如果你選擇將父母放到僅僅是為了孝順而孝順的親人角度,這樣刻意隱瞞憂愁和困境的你,才真的讓父母操心。

    還記得校園貸坑了多少花季少女,本來就是因為生活費不夠或者想要好的衣服而引起的禍端,一兩千塊錢利滾利,最後變成了雪球,就算這樣,女孩們依然選擇隱瞞,走上岐路,選擇自殺或者犯罪來解決問題,有多大的事情是父母不能告訴的呢?

    我們過度害怕父母斥責,其實是不相信父母能幫助自己,這樣的想法才真的可怕。

    第二點是,中國的家庭教育太講求恭順禮儀,還要面子。

    父母害怕子女一事無成,子女害怕父母沒面子,所以遇到事情不敢告訴父母,仔細想想,這種行為並不值得提倡和追隨,這樣的親情也十分脆弱,一旦有一天子女承受不了這些痛苦,就會變成埋怨和疏遠。

    這樣的惡性迴圈導致子女和父母關係變差,一個迫切想知道對方處境,一個在努力隱藏現實遭遇,說到底,還是不能坦誠心扉。

    我並不提倡報喜不報憂,雖然這樣做讓人覺得很孝順,但生活無常,喜怒哀樂本就是常事,沒必要藏著掖著,子女應該有點信心,父母也在成長著,並不會因為觀念不同或者意見相左而否定你,試著溝通吧。

    沒有什麼是溝通解決不了的,父母比你經歷的多,或許能為你提供不一樣的思路呢。

  • 7 # 內蒙娟子1314

    這是一種成年人的做法,因為父母老了,但是他們無論到什麼時候都牽掛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們現在壓力都特別的大,在外面沒時間經常回來看看父母,父母們時時刻刻都在惦記著我們,不管是下雪了變天了,他們都打電話時,不是加衣服了,不要感冒了,如果我們把喜悅分享給父母,他們那些懸著的心會慢慢放下來,心情舒暢了,相反如果把憂傷的事情告訴父母,他們比我們還要著急,年齡大了,我們應該多多體貼父母,我自己在外面有十餘年了,以前小不懂事,過年回家幾天就不願意在家待了,感覺父母嘮叨,只想趕緊出來,現在真是不同了,回家就是和父母待不夠,每次走的時候在路上都會哭,回來一個月都走不出這個情緒,總是夢見媽媽,好想媽媽天天這麼嘮叨我……祝願所有的父母都身體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 8 # 一隻談錢的小蜜蜂

    我的觀點是:父母永遠都是為子女著想的!我們在父母的眼裡永遠只是一個小孩,但是不可否認我們是需要成長的,父母終有一天也會老去,我們總有一天也會成家立業,當你孩子的父母,有些事情我們還是一樣要面對。並不會說有些事情別人不說就能順其自然的就過去了。所以,當孩子逐漸成長的過程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告訴孩子的,不論是喜還是憂,喜大家一起高興,憂一起解決。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歷練,一種成長。對於多年後的你,會感謝父母曾經的決定,當你再次遇到問題的時候,就不會再這麼輕而易舉的逃脫,而會想方設法去解決,因為你知道逃避並沒有用!將來,你也應該告訴你的孩子,做人做事不能退縮,應該不畏艱難,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如人意,不看八九,只看一二。所以說,父母也沒有必要說只報喜不報憂了,你們覺得呢?

  • 9 # 八路鎮少年

    看到題主說的對父母報喜不報憂,第一時間讓我聯想到的就是小時候虛報文具價錢的事,攢起來買個可以在小夥伴中炫耀的小玩具或者小零食,那時候小小的事情可以開心很長時間。

    所謂的報喜不報憂,我覺得分開我想好寫一點。報喜:長大後才發現想要成為改變世界的人是有多難,不被鄰家二狗子打敗就已經精疲力盡。難得的一點點成就在自己的同齡人圈子裡別人是多麼的不屑一顧,就像我們年終獎一萬時,別人十萬。升職主管時,別人升職經理。和別人說了只會讓我們被人笑話,但是父母不會,我們的父母都一樣“孩子是自己的好”,我們是他們的一生中付出最多的人。所以我們的一點點成績父母都會為此開心很久。很多時候也視同自己的成績。同時我們也從父母那裡獲取了認同感(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的被認同層次)。這種感受讓我們開始更樂意與他們分享。他們也會耐心聆聽我們的微不足道的成績。

    關於報憂,有的時候發現我們的憂傷和壓力往往父母都無能為力或者因為年齡偏差導致讓事情變得更復雜。比如現在我們掏空他們的棺材本在城市的鋼鐵叢林裡買下一個小小的火柴盒。為此他們放下了本可以的衣食無憂的生活。

    記得有個村上的老人聽說孫子上學要學區房,70多歲去城裡撿廢品,每天就是一點點鹹菜和兩個饅頭,從不吃肉,三年攢下20萬給了兒子,最後那年他和老伴說再幹一年攢下五萬的棺材本就不幹了,可是他沒實現這個願望,長期的營養不良和辛苦勞動,最後在那個冬天突發腦溢血走了,等到別人發現時已經不確定走了幾天了。他的兒子在送葬時哭的撕心裂肺,也許當初不提學區房可能老人也不會最後落得如此!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也不陌生。所以長大後報喜不報憂也是扛起壓力,也是成熟的標誌!

    當然我們身邊不僅有大波浪的渣女、錫紙燙的渣男,也有很多渣兒女,魚肉父母,恨不得老人身上榨出幾斤黃金。報憂不報喜的也有!人與人總有不同!才是紛繁複雜的社會!希望未來自己的小家和國家能夠讓大家都幸福美滿,開心快樂!!

  • 10 # 加菲貓48008987

    我家兄妹對父母都是報喜不報憂。怕他們擔心。父母年紀大了不能讓他們為兒女的生活和工作分神。他們的老年應該輕鬆快樂些。

  • 11 # 知足常樂127827286

    其實大多數子女都是就樣,出門在外,為了不讓父母操太多心,都是報喜不報憂,因為即使跟父母說了也沒有任何作用,只能圖增煩擾,還不如不說,至少父母會安心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中,卡普全盛時期能不能掌匡紅髮,腳踢凱多,一頭撞死大媽?